第111章 拒绝巨头-《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

  “夜话定心”如同一场透彻的精神洗礼,将弥漫在公司内部近半个月的彷徨、躁动与失落感一扫而空。那一千五百亿元带来的眩晕效应,在“创造历史”这面更为恢弘、也更为炙热的旗帜面前,逐渐褪去了它那魅惑人心的金色光环。团队的眼神重新变得清澈而坚定,敲击键盘的声音、讨论技术方案的声音、甚至是争论的声音,都恢复了往日那种充满目标感和生命力的节奏。

  内部的思想统一了,但外部的风暴却并未停歇。

  环星互联那边,在初次视频会议被林见鹿干脆利落地拒绝后,并未立刻放弃。其高级副总裁迈克尔·安德森又通过中间人传递了几次信息,语气从最初的“遗憾”逐渐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施压,暗示独立发展的道路将充满“意想不到的困难”,并“善意”地提醒林见鹿要“为团队和合作伙伴的利益慎重考虑”。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和科技媒体也开始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关于环星互联意图天价收购“灵犀OS”的传闻不胫而走,在各种论坛和小道消息中发酵,版本越来越夸张,甚至出现了“见鹿科技管理层因分配问题产生内讧”、“华夏数字联盟面临解散危机”等危言耸听的猜测。一些嗅觉灵敏的媒体记者开始千方百计地试图联系周薇甚至林见鹿,希望能得到官方证实或评论。

  压力,从内部转移到了外部。

  “我们不能一直保持沉默。”周薇在核心层会议上,面色凝重地指着几份内部舆情监测报告,“外面的谣言越传越离谱,已经影响到联盟伙伴的信心了。昨天米家的刘总还私下问我,咱们这边是不是军心不稳。再这样下去,即使我们内部铁板一块,外部环境也会被这些噪音破坏。”

  赵昊一拍桌子:“那就开发布会!明明白白告诉全世界,咱们不卖!而且以后也不卖!让环星死了那条心!”

  陈默相对谨慎:“公开拒绝是必要的,可以稳定军心,震慑宵小。但措辞需要格外注意,不能过于激烈,直接激怒环星这种体量的巨头,并非明智之举。我们需要表明态度,但也要为未来可能的、非核心领域的技术交流留有余地。”

  所有人都看向林见鹿,等待他的决断。

  林见鹿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沉思了片刻,开口道:“昊子说得对,必须公开表态。老陈的顾虑也有道理,我们不能图一时口快。所以,我们不开发布会。”

  “不开发布会?”赵昊一愣。

  “对,”林见鹿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开发布会,显得我们过于郑重其事,反而抬高了对方这次收购尝试的身价,也容易陷入回答记者各种刁钻问题的被动。我们选择一种更举重若轻的方式。”

  他做出了决定:“以我个人的名义,在‘灵犀OS’官方开源社区和我们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上,同步发表一封**公开信**。”

  这个提议让众人眼前一亮。开源社区是他们的大本营,是“灵犀”开放精神的象征地,在那里发声,最能体现他们的根基和立场。而通过社交媒体直接传播,则可以绕过传统媒体的加工,将信息最原汁原味地传递给关注他们的开发者、用户和合作伙伴。

  “公开信的基调,”林见鹿继续阐述,“是**感谢、明确、坚定、展望**。感谢环星互联的认可,明确拒绝收购的立场,坚定独立发展的决心,展望生态未来的蓝图。语气要平和理性,但内核要坚硬如铁。”

  说干就干。林见鹿亲自执笔,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时间,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他并没有寻求华丽的辞藻,而是力求用最清晰、最真诚的语言,传达最核心的信息。

  第二天上午十点,这封题为《关于“灵犀OS”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的公开信,准时在“灵犀OS”GitHub仓库的官方讨论区、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所有平台同步发布。

  信的开头,林见鹿首先以个人身份,对环星互联的“关注与认可”表示了感谢,承认其出价“体现了对‘灵犀OS’项目技术价值与未来潜力的高度评价”。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自信的体现。

  紧接着,他笔锋一转,以毫不含糊的语气写道:

  “……经过团队审慎的评估与深入的讨论,我们最终**决定拒绝此项收购要约**。”

  简单直接,没有任何拖泥带水。这句话如同一声清越的钟鸣,瞬间传遍了整个网络。

  “……我们深信,一个健康、多元、充满活力的数字未来,不应建立在单一生态垄断的基础之上。‘灵犀OS’的使命,在于构建一个**开放、中立、致力于服务全球开发者与用户的底层数字基石**。这一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技术路线的独立性与生态发展的自主权。”

  他阐述了拒绝的核心理由,将“灵犀”的定位拔高到了推动数字世界多元发展的层面,这已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商业决策。

  随后,他谈到了团队的初心,提到了开源社区的贡献者,感谢了华夏数字联盟的合作伙伴,强调“灵犀”是属于所有共建者的共同财富,而非可以随意交易的私产。

  在信的后半部分,林见鹿以充满信心的笔触,描绘了“灵犀生态”未来的发展蓝图:加速“灵犀认证”设备的落地、深化与联盟伙伴的技术协同、壮大开源社区、探索云端与边缘计算的无缝融合……他向所有人展示了拒绝巨资之后,一条更为坚实、也更为广阔的进取之路。

  公开信的最后,他写道:

  “前路或许充满挑战,但我们目光所及,是星辰大海。我们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因为我们相信,真正的价值在于创造,而非占有。我们邀请所有志同道合者,与我们一起,携手并肩,共同探索数字世界的下一个未来。”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公开信一经发布,如同在数字世界投下了一颗精神原子弹!

  短短十分钟内,阅读量、转发量、评论数呈指数级飙升!迅速空降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榜首!

  【林见鹿公开拒绝环星千亿收购!】

  【硬气!“灵犀OS”宣布独立发展!】

  【创造历史!中国科技公司的格局与担当!】

  评论区彻底炸锅:

  “我的天!真的拒绝了!一千五百亿啊!这是什么样的魄力!”

  “哭了!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科技公司!有骨气!有理想!”

  “格局打开了!不是为了卖钱,是为了制定规则!支持林见鹿!”

  “环星:我出价一千五亿。林见鹿:对不起,我要创造的是无价之宝。”

  “华夏数字联盟稳了!这下可以放心跟着干了!”

  科技圈、投资圈的大佬们也纷纷转发评论。

  米家雷俊转发并配文:“与有荣焉!支持见鹿,支持‘灵犀’!华夏数字联盟,同心协力,共创未来!”

  华为轮值CEO也迅速表态:“欣赏并支持‘灵犀’团队的战略定力与远大格局。华为将一如既往,深度参与联盟共建。”

  甚至连几位官媒也下场点赞,评论道:“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方能行稳致远。为年轻创业者的志气与担当喝彩!”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些所谓的“理性分析者”认为林见鹿过于“理想化”,错过了让团队和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黄金机会”,断言“灵犀”未来将面临环星互联的“残酷打压”,前景堪忧。

  但无论如何,这封公开信,如同一份铿锵有力的宣言书,彻底明确了“见鹿科技”和“灵犀OS”项目的独立地位与发展决心。它成功地将在资本巨鳄面前摇摆的舆论,彻底扭转到了支持自主创新、赞赏格局担当的一边。

  潜龙不仅用行动拒绝了被收编的命运,更用一场漂亮的舆论战,向全世界宣告了自己的独立与野心。它正式将自己放在了与全球科技巨头同台竞技的舞台上,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在聚光灯下,接受最严苛的审视与最无情的挑战。

  拒绝,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新篇章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