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返回后的几天,公司里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氛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低压,空气中充满了带电的粒子,却又被一种强自按捺的寂静包裹着。每个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着自己手头的工作,但眼神交汇时,总会流露出一丝心照不宣的期待与焦灼。华为会议室的石破天惊,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涟漪正层层扩散,等待着最终落定的那一刻。
林见鹿依旧是那副沉静如水的模样,仿佛那句“投资你的整个生态”只是句寻常的客套。但他案头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了,与周牧、陈默等人闭门讨论的次数也愈发频繁。他们梳理着“灵犀OS”的技术路线图,细化着未来半年、一年甚至更久远的研发节点,像是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宏大工程准备最详尽的蓝图。
周薇则全力投入到与华为后续对接团队的沟通中,邮件、电话、视频会议……各种渠道的信息流以前所未有的密度交换着。对方展现出了巨头企业罕见的高效与务实,问题精准直接,需求明确,显然,任总的那句话并非一时兴起的客套,而是已经转化为了内部强有力的行动指令。
一周后,华为一个由战略投资、法务、技术研发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正式抵达林见鹿他们所在的城市,入驻了市中心一家酒店的商务中心。真正的较量,或者说,真正的融合,从谈判桌上开始了。
第一次正式谈判,就在公司新会议室进行。这边是林见鹿、周薇,以及紧急聘请的一位擅长科技领域投融资的资深律师。对面,则是华为的五人团队,领头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眼神精明、语速极快的战略投资部高级总监,姓王。
“林总,周总,我们非常看好‘灵犀OS’的技术前景和团队潜力。”王总监开门见山,语气热情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基于任总的指示和我们内部的评估,我们希望能以一种最紧密的方式展开合作。我们初步构想是,由华为战略投资部领投,对贵公司进行一轮估值不低于3亿人民币的股权投资,我方期望占股百分之三十五到四十……”
这个方案,是典型的VC打法,用资本换取高成长潜力的股权。周薇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这个估值数字,对于他们这样一个尚在雏形阶段的团队和产品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足以让早期团队和潜在投资者疯狂。
然而,林见鹿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平和却异常坚定:“王总监,感谢华为的厚爱。但我们暂时不考虑出让这么多核心股权。”
王总监似乎并不意外,笑了笑:“林总,这个估值体现了我们的诚意。有了这笔资金,贵团队可以迅速扩张,加快研发和市场布局……”
“钱很重要,但不是我们现在最缺的,或者说,不是唯一重要的。”林见鹿打断了他,目光清澈,“‘灵犀’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技术路径和未来的生态独立性。过早引入占比过高的战略投资,可能会影响我们技术路线的纯粹性和对生态发展的自主决策权。这与我们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做大生态的初衷,存在潜在的不匹配。”
他说的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确:他不想为了钱,在早期就把“灵犀”的未来与某一家巨头深度绑定,哪怕这家巨头是华为。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华为团队的人交换着眼神,王总监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他们显然预想过对方会讨价还价,但如此直接地拒绝高估值入股,还是略显出乎意料。
“那么,林总您的想法是?”王总监身体微微前倾,姿态更为认真。
“我们更倾向于一种**基于具体研发项目的深度合作**。”林见鹿清晰地说道,“比如,成立联合实验室。华为投入研发资金、提供部分测试设备和场景,我们投入核心技术和研发团队,共同针对‘灵犀OS’在下一代智能终端、物联网、乃至更广阔领域的应用进行前瞻性开发。成果共享,知识产权明晰界定。”
这是林见鹿和周牧、陈默等人反复推演后确定的底线。他们要的不是简单的“卖身”或“输血”,而是要借力华为这艘航母,锻炼自己的团队,验证自己的技术,同时牢牢握住生态发展的方向盘。
接下来的几轮谈判,堪称艰苦卓绝。
王总监背后的团队展现了强大的专业能力和锱铢必较的风格。从联合实验室的投入金额、资金拨付节奏、到知识产权的归属细则(哪些背景知识产权,哪些联合开发成果,如何确权、使用、授权收益分配),再到未来产品化的优先权、排他性条款……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在放大镜下反复审视、争论。
有时是为了一个百分点的收益分成,双方律师能引经据典、争得面红耳赤;有时是为了某个特定技术模块的联合开发主导权,周牧需要和华为的技术代表进行几轮近乎白热化的技术路线辩论;有时是为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最惠国待遇”条款,周薇需要反复解释其对未来引入其他合作伙伴可能产生的限制……
林见鹿作为核心决策者,始终保持着一种惊人的冷静和洞察力。他并不参与所有细节的争吵,但在关键节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核心,守住己方的战略底线。他像是一个沉稳的舵手,在资本与利益的惊涛骇浪中,牢牢把握着“灵犀”这艘小船航行的方向——独立与成长。
在一次因为知识产权归属争议而陷入僵局的会议后,王总监私下对周薇感叹:“林总……真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初创公司创始人。他看得太远了,而且,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愿意为什么付出代价,坚决不愿意为什么妥协。”
周薇深有同感地笑了笑,心里却明白,这份“特别”背后,是林见鹿对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态构建规律的独到理解。他要建的是一座城,而不是只想当一间旺铺的店主。
谈判断断续续,持续了近一个月。这期间,团队内部也并非没有疑虑和压力。赵昊就曾私下找过林见鹿,挠着头说:“见鹿,华为那边给的钱和资源可真不少啊……咱们这么硬扛着,万一他们没耐心了,转头去找别人怎么办?”
林见鹿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昊子,最好的合作是互相需要,而不是单方面施舍。我们要证明的,是我们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价值。如果这点考验都通不过,那说明他们并非我们理想的同路人。”
终于,在又一轮从白天持续到深夜的漫长磋商后,所有的分歧都被梳理清楚,条款逐一落定。
**协议核心内容如下:**
1. **成立“华为-见鹿前沿操作系统联合创新实验室”**,初期投入研发资金**人民币八千万元**,主要用于人员招聘、设备采购和特定项目研发。
2. 实验室由双方共同管理,林见鹿担任首席科学家,华为指派一名主任负责日常运营协调。
3. 知识产权界定清晰:双方各自的背景知识产权保持不变;联合研发成果,原则上共同所有,但“灵犀OS”核心架构的相关改进归林见鹿团队所有,华为享有优先使用权和特定领域的独家授权;基于“灵犀OS”衍生开发的应用性技术,利益按贡献度分配。
4. 华为承诺开放部分终端测试场景和渠道资源,用于“灵犀OS”的优化与验证。
5. **明确排除了华为对“灵犀”生态发展决策的否决权,保证了林见鹿团队的战略自主性。**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它意味着,“灵犀”不仅获得了巨头的认可和宝贵的研发资金,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相对平等、且极大保全了自身独立性的方式,登上了华为这艘巨轮,即将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签约仪式放在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场面不算极其盛大,但规格很高。华为方面,任总虽然没有亲自前来,但一位主管研发的副总裁专程到场,足见重视。媒体记者长枪短炮,记录着这一时刻。
林见鹿穿着合身的西装,站在聚光灯下,与华为那位副总裁交换文件,握手,面对镜头微笑。他依旧显得有些清瘦,但身姿挺拔,眼神沉静,在那份属于年轻人的锐气之外,多了一份经过风雨洗礼后的沉稳与笃定。
周薇、周牧、陈默、赵昊、姜芸、方擎、陆小舟……所有核心成员都站在台下,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自豪。赵昊甚至偷偷抹了下眼角,被旁边的姜芸笑着用手肘捅了一下。
“妈的,老子居然有点想哭……”赵昊压低声音,带着鼻音,“想想几个月前,咱们还在那个破仓库里啃方便面……”
陈默推了推眼镜,镜片后也有光在闪烁。他低声道:“这只是开始。”
是啊,这只是开始。
当晚的庆祝宴会上,气氛热烈。华为方面的代表们也放下了谈判时的严肃,变得亲和健谈。双方技术人员很快就凑到一起,就某个技术细节又讨论起来,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
林见鹿被众人围着敬酒,他酒量很浅,大多只是浅尝辄止,但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真实的笑容。周薇穿梭在人群中,得体地应酬着,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喜悦与轻松。
宴会接近尾声时,林见鹿端着杯果汁,走到窗边。窗外,城市夜景璀璨,车流如织,如同一条条光的河流。
周牧走了过来,与他并肩而立。
“八千万元到账,实验室挂牌,我们下一步的棋,可以落子了。”周牧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
“嗯。”林见鹿应了一声,目光掠过那些灯火,望向更遥远的夜空,“资金到位,只是解决了弹药问题。接下来,是该真正构筑我们护城河的时候了。技术、资本、文化……三线并进,缺一不可。”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潜龙,已不再满足于深渊之下的蓄力。合作协议的墨迹未干,风云激荡的时代舞台上,属于他的帷幕,正被一只无形的手,缓缓拉开。而舞台之下,那些早已占据位置的巨头们,投来的目光,也开始变得复杂而深沉。
林见鹿依旧是那副沉静如水的模样,仿佛那句“投资你的整个生态”只是句寻常的客套。但他案头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了,与周牧、陈默等人闭门讨论的次数也愈发频繁。他们梳理着“灵犀OS”的技术路线图,细化着未来半年、一年甚至更久远的研发节点,像是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宏大工程准备最详尽的蓝图。
周薇则全力投入到与华为后续对接团队的沟通中,邮件、电话、视频会议……各种渠道的信息流以前所未有的密度交换着。对方展现出了巨头企业罕见的高效与务实,问题精准直接,需求明确,显然,任总的那句话并非一时兴起的客套,而是已经转化为了内部强有力的行动指令。
一周后,华为一个由战略投资、法务、技术研发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正式抵达林见鹿他们所在的城市,入驻了市中心一家酒店的商务中心。真正的较量,或者说,真正的融合,从谈判桌上开始了。
第一次正式谈判,就在公司新会议室进行。这边是林见鹿、周薇,以及紧急聘请的一位擅长科技领域投融资的资深律师。对面,则是华为的五人团队,领头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眼神精明、语速极快的战略投资部高级总监,姓王。
“林总,周总,我们非常看好‘灵犀OS’的技术前景和团队潜力。”王总监开门见山,语气热情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基于任总的指示和我们内部的评估,我们希望能以一种最紧密的方式展开合作。我们初步构想是,由华为战略投资部领投,对贵公司进行一轮估值不低于3亿人民币的股权投资,我方期望占股百分之三十五到四十……”
这个方案,是典型的VC打法,用资本换取高成长潜力的股权。周薇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这个估值数字,对于他们这样一个尚在雏形阶段的团队和产品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足以让早期团队和潜在投资者疯狂。
然而,林见鹿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平和却异常坚定:“王总监,感谢华为的厚爱。但我们暂时不考虑出让这么多核心股权。”
王总监似乎并不意外,笑了笑:“林总,这个估值体现了我们的诚意。有了这笔资金,贵团队可以迅速扩张,加快研发和市场布局……”
“钱很重要,但不是我们现在最缺的,或者说,不是唯一重要的。”林见鹿打断了他,目光清澈,“‘灵犀’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技术路径和未来的生态独立性。过早引入占比过高的战略投资,可能会影响我们技术路线的纯粹性和对生态发展的自主决策权。这与我们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做大生态的初衷,存在潜在的不匹配。”
他说的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确:他不想为了钱,在早期就把“灵犀”的未来与某一家巨头深度绑定,哪怕这家巨头是华为。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华为团队的人交换着眼神,王总监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他们显然预想过对方会讨价还价,但如此直接地拒绝高估值入股,还是略显出乎意料。
“那么,林总您的想法是?”王总监身体微微前倾,姿态更为认真。
“我们更倾向于一种**基于具体研发项目的深度合作**。”林见鹿清晰地说道,“比如,成立联合实验室。华为投入研发资金、提供部分测试设备和场景,我们投入核心技术和研发团队,共同针对‘灵犀OS’在下一代智能终端、物联网、乃至更广阔领域的应用进行前瞻性开发。成果共享,知识产权明晰界定。”
这是林见鹿和周牧、陈默等人反复推演后确定的底线。他们要的不是简单的“卖身”或“输血”,而是要借力华为这艘航母,锻炼自己的团队,验证自己的技术,同时牢牢握住生态发展的方向盘。
接下来的几轮谈判,堪称艰苦卓绝。
王总监背后的团队展现了强大的专业能力和锱铢必较的风格。从联合实验室的投入金额、资金拨付节奏、到知识产权的归属细则(哪些背景知识产权,哪些联合开发成果,如何确权、使用、授权收益分配),再到未来产品化的优先权、排他性条款……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在放大镜下反复审视、争论。
有时是为了一个百分点的收益分成,双方律师能引经据典、争得面红耳赤;有时是为了某个特定技术模块的联合开发主导权,周牧需要和华为的技术代表进行几轮近乎白热化的技术路线辩论;有时是为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最惠国待遇”条款,周薇需要反复解释其对未来引入其他合作伙伴可能产生的限制……
林见鹿作为核心决策者,始终保持着一种惊人的冷静和洞察力。他并不参与所有细节的争吵,但在关键节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核心,守住己方的战略底线。他像是一个沉稳的舵手,在资本与利益的惊涛骇浪中,牢牢把握着“灵犀”这艘小船航行的方向——独立与成长。
在一次因为知识产权归属争议而陷入僵局的会议后,王总监私下对周薇感叹:“林总……真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初创公司创始人。他看得太远了,而且,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愿意为什么付出代价,坚决不愿意为什么妥协。”
周薇深有同感地笑了笑,心里却明白,这份“特别”背后,是林见鹿对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态构建规律的独到理解。他要建的是一座城,而不是只想当一间旺铺的店主。
谈判断断续续,持续了近一个月。这期间,团队内部也并非没有疑虑和压力。赵昊就曾私下找过林见鹿,挠着头说:“见鹿,华为那边给的钱和资源可真不少啊……咱们这么硬扛着,万一他们没耐心了,转头去找别人怎么办?”
林见鹿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昊子,最好的合作是互相需要,而不是单方面施舍。我们要证明的,是我们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价值。如果这点考验都通不过,那说明他们并非我们理想的同路人。”
终于,在又一轮从白天持续到深夜的漫长磋商后,所有的分歧都被梳理清楚,条款逐一落定。
**协议核心内容如下:**
1. **成立“华为-见鹿前沿操作系统联合创新实验室”**,初期投入研发资金**人民币八千万元**,主要用于人员招聘、设备采购和特定项目研发。
2. 实验室由双方共同管理,林见鹿担任首席科学家,华为指派一名主任负责日常运营协调。
3. 知识产权界定清晰:双方各自的背景知识产权保持不变;联合研发成果,原则上共同所有,但“灵犀OS”核心架构的相关改进归林见鹿团队所有,华为享有优先使用权和特定领域的独家授权;基于“灵犀OS”衍生开发的应用性技术,利益按贡献度分配。
4. 华为承诺开放部分终端测试场景和渠道资源,用于“灵犀OS”的优化与验证。
5. **明确排除了华为对“灵犀”生态发展决策的否决权,保证了林见鹿团队的战略自主性。**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它意味着,“灵犀”不仅获得了巨头的认可和宝贵的研发资金,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相对平等、且极大保全了自身独立性的方式,登上了华为这艘巨轮,即将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签约仪式放在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场面不算极其盛大,但规格很高。华为方面,任总虽然没有亲自前来,但一位主管研发的副总裁专程到场,足见重视。媒体记者长枪短炮,记录着这一时刻。
林见鹿穿着合身的西装,站在聚光灯下,与华为那位副总裁交换文件,握手,面对镜头微笑。他依旧显得有些清瘦,但身姿挺拔,眼神沉静,在那份属于年轻人的锐气之外,多了一份经过风雨洗礼后的沉稳与笃定。
周薇、周牧、陈默、赵昊、姜芸、方擎、陆小舟……所有核心成员都站在台下,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自豪。赵昊甚至偷偷抹了下眼角,被旁边的姜芸笑着用手肘捅了一下。
“妈的,老子居然有点想哭……”赵昊压低声音,带着鼻音,“想想几个月前,咱们还在那个破仓库里啃方便面……”
陈默推了推眼镜,镜片后也有光在闪烁。他低声道:“这只是开始。”
是啊,这只是开始。
当晚的庆祝宴会上,气氛热烈。华为方面的代表们也放下了谈判时的严肃,变得亲和健谈。双方技术人员很快就凑到一起,就某个技术细节又讨论起来,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
林见鹿被众人围着敬酒,他酒量很浅,大多只是浅尝辄止,但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真实的笑容。周薇穿梭在人群中,得体地应酬着,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喜悦与轻松。
宴会接近尾声时,林见鹿端着杯果汁,走到窗边。窗外,城市夜景璀璨,车流如织,如同一条条光的河流。
周牧走了过来,与他并肩而立。
“八千万元到账,实验室挂牌,我们下一步的棋,可以落子了。”周牧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
“嗯。”林见鹿应了一声,目光掠过那些灯火,望向更遥远的夜空,“资金到位,只是解决了弹药问题。接下来,是该真正构筑我们护城河的时候了。技术、资本、文化……三线并进,缺一不可。”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潜龙,已不再满足于深渊之下的蓄力。合作协议的墨迹未干,风云激荡的时代舞台上,属于他的帷幕,正被一只无形的手,缓缓拉开。而舞台之下,那些早已占据位置的巨头们,投来的目光,也开始变得复杂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