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故人相见-《掘明》

  “镇安侯,你是来笑话我的吗?”多尔衮沉默了良久,最终问道。

  “不,并没有,我只是告诉你一个事实而已,另外这次俘虏了两万多的鞑靼人,你放心,他们不会那么轻易的死去,他们还有价值。”

  听到这里的多尔衮并没有多言,而是呆呆的看着地面,心里想着什么,顾临渊也没有深究。

  至于为何不杀了多尔衮,顾临渊心里有着一丝想法,这些要等到彻底占据大明的江山之后再说,现在先行囚禁。

  而且这么囚禁多尔衮,也算是间接救了他一命,毕竟按照历史的轨迹发展,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日,多尔衮在围猎时坠马身亡,年仅39岁。

  看着沉默不言的多尔衮,顾临渊没有再理会,而是让人看好,不用给什么特殊优待。

  之后走向了不远处的吴三桂。

  说起吴三桂,也是狠人,降清后,跟随清军入关,受封平西王,先帮清军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被晋封为平西亲王。

  后来清朝要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周,改元昭武。

  可以说吴三桂当过汉奸,做过亲王,称过皇帝,最终病死,其在湖南建立的帝国也被剿灭。

  如果没有顾临渊,历史的轨迹会这么发展,但是现在的吴三桂仅仅只是一个阶下囚。

  对于吴三桂,顾临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站在吴三桂的处境,顾临渊没有办法去评判他的过往。

  本身其就是一个争议的人物,哪怕放在后世也是如此,身为明将,却成为了镇压抗清势力的“清朝鹰犬”。

  降清后,吴三桂为巩固自身地位,积极参与镇压汉族反清势力。

  吴三桂早年“引清入关”,晚年却以“反清复明”为口号,此时的“复明”本质是为对抗清朝撤藩、维护自身权力,毫无“民族大义”可言,史称“以汉叛汉,以明叛明”。

  这不得不说真是极具讽刺。

  顾临渊仅仅是看了一眼吴三桂,便走出了牢房,吴三桂的作用没有多尔滚大,所以顾临渊并没有吩咐他人重点照顾,等到后续顾临渊会让其送去挖矿。

  出了看押的牢房后,一个警卫员来报,说是有一个熟人想要见顾临渊,顾临渊有些好奇,这京师自己还有熟人?

  于是让警卫员带路,好看看京师的熟人到底是谁。

  走到房间内,顾临渊就看到了一个焦灼的身影在不停的走动,最终顾临渊看清了,是郭行端,曾经的海州县令,因朝堂政治波动,被迫离开,也是当初顾临渊和其瓜分海州势力的县令。

  “郭大哥!”顾临渊面带笑意的对着人喊道。

  “侯爷!”郭行端有些拘谨的对着顾临渊回道。

  看着眼前的一幕,顾临渊百感交集,曾经的郭行端可以说是在海州都是智足多谋,想想当初和其争斗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九年了。

  现在的顾临渊可以说站在了这片土地的最顶端,而曾经在海州翻云覆雨的郭行端已然落寞。

  对于郭行端,顾临渊也是存有一丝感谢,当初被迫撤离海州的时候,郭行端把投靠自己的势力全部都送给了顾临渊,这让顾临渊更快的掌握海州所有事务。

  虽然后来王家反叛,但是现在的齐家可以说是顾临渊的助力,尤其现在工业部的矿产勘探,齐家在里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郭大哥,不要见外,为何现在才来找我?”顾临渊让郭行端落座后,就开口询问道。

  “这不是为了家族,一大家人都需要有活计,希望侯爷这边能帮我找一份工作。”郭行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态度有些卑微,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风采。

  “郭大哥,我这有两条路,第一,你这边到海州政务学院学习一年,到时候主管一县;第二,最近京师这边的钢铁厂还有煤厂都要运营,我可以让你进去,郭大哥你可以自己确定。”

  顾临渊深刻知道郭行端在政治上的敏锐程度,他算勋贵中出来的最优秀的一批,可惜时也命也,朝堂的争斗让其最终成为一颗弃子。

  郭行端思考了许久,最终选择了进入京师的钢铁厂上工,他有一大家的人要养活,现在一家七口都在京师,至于其他的叔伯一辈因为新的政策重新分家。

  而且自己是前朝的官员,与其等到后来被朝政排挤,不如选择成为一名普通百姓,海州的盛况他也是知道,现在底层也可以活得更好。

  “郭大哥,既然你选择了一名工人,那么我尊重你的选择,毛瑾,通知一下钢铁厂,到时候带郭大哥去办理入职手续。”

  “是,侯爷。”

  “多谢侯爷。”郭行端由衷的感谢道。

  “郭大哥,有什么问题到时候可以来找我。”顾临渊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说道。

  “多谢侯爷关心,我先行退去了。”郭行端示意自己先行离去。

  “好,我送一下郭大哥。”

  出了皇宫的郭行端复杂的看了一眼身后的宫门,一个平民百姓出身,硬是成了现在最大的势力,而且其发展规划带着浓重的目标,似乎顾临渊早就知道了事态的发展。

  作为大明的勋贵,天生便有优势,但是新的政策断绝了之前所有的待遇,土地要自行种植,没有了家丁一说,只有雇佣的关系。

  当初李自成入京后,为了活命,郭家把所有的财产都交了出去,现在的郭家已经成了最普通的百姓,为了家人,郭行端也不得不厚着脸皮讨要一份工作。

  好在顾临渊念及旧情,没有过多为难,郭行端可是知道现在京师的各种工厂人员早就招满了,待遇十分优厚,现在只要听说谁家在工厂任职,看向那一家的眼神都透露着羡慕。

  现在郭行端也是放宽了心,不再担心后续家人的生活,日子以后可能会有些辛苦,但是也可以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