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之地在经过大明灭亡从最开始的慌乱逐渐平息。
北方有顾临渊的骑兵旅挡住鞑靼入关的脚步,东面是山东,属于镇安侯管辖,河南河北等地暂时还在观望中。
李自成剩余的大军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赶回了西安。
如果没有顾临渊,此时的李自成已经和山海关的多尔衮大战,并且溃败逃离,现在李自成也算是有了充足的时间发展。
可以说顾临渊替李自成挡刀,阻挡了清军的进攻。
现在五方势力陷入了诡异的平衡。
由于李自成在京师拷问的银两都被顾临渊夺取,现在的李自成手头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招兵买马,让其陷入了两难之地。
没钱就没办法扩充军备,没钱养活这么多的大军,粮食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现在的李自成虽然看似强大,但是真实的苦楚也只有李自成自己知道。
尤其是李自成在京师的一番操作,可以说得罪了士绅豪门,现在李自成有的只有底层百姓的支持,隔绝了士绅们的路子。
顾临渊对比李自成也不遑多让,改革的方案一出,京师能跑的都跑了,都在快速的举家搬迁到南方,现在的南明政权就是士绅推举出来的,南明也就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现在各方都缺时间,顾临渊缺时间是为了基础建设和军队训练,李自成缺时间是为了整合自己打下的领地,南明缺时间是为了新成立的南明政府,张献忠倒是不怎么缺时间。
唯有清军,现在想要南下,但是被顾临渊的骑兵旅挡住,多尔衮也知道顾临渊的难缠,但是也不敢分兵,山海关可以说是清军自皇太极起好不容易拿下的重要关口。
如果丢失,再想入关,那就是千难万难,如果没有之前的十几万大军沦陷,多尔衮可以和顾临渊长时间对峙,但是现在清军的家底就剩下这十几万了。
整个鞑靼族群也才几百万人,时间上多尔衮是耗不起的,多尔衮书信到京师给顾临渊。
顾临渊接到多尔衮的信件后,拆开仔细阅读。
信中的内容不多,就是恭喜顾临渊拿下来京师,另外如果有可能,希望可以帮助顾临渊拿下整个大明,但是京师以北的地方要归于清朝。
顾临渊看后,不明白多尔衮为何会写出这种要求,等于放弃京师,把大片土地让给他们,这是觉得自己肯定能赢?
顾临渊只会了一个字“滚”,至于多尔衮看到信上的内容是什么表情,顾临渊也不想猜测。
多尔衮收到顾临渊信件的内容后,也是没想到顾临渊只回了一个字,正常来说不是双方你我友好和谈,竟是不行,山海关让给自己也行啊,谁能想到就回了一个字。
“侯爷,京师已经步入稳定期,现在京师人口统计后,除了因为瘟疫等死去约有三成,鞑靼入关后也劫掠了不少人口,还有举家逃离的,总人数大约在四十万人左右。”
向弘文走到顾临渊面前汇报道。
向弘文是这次从海州调过来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海州政务人员高层之一。
“土地改革的如何了?”
“现在土地已经发放二十万人左右,剩下的还在审批中,另外京师五十里范围的土地已经重新规划完成,也在陆续发放到百姓手中,时间上可以赶上夏种。”向弘文回应道。
“好,政务人员上你们自行决策,最好是调用海州的政务学院的学员,大明的官员我有些看不上,还有户籍分家制度要落实好。”
“是,侯爷。”
户籍分家政策必须严格执行下去,顾临渊不会再让家族势力崛起,而且分家后可以得到种植的土地,顾临渊相信百姓们会做出最优选择。
“马三,铁路铺设的如何?还有电话线路架设到了哪里?”顾临渊对站在不远处的马三问道。
“侯爷,电话线路架设的速度比较快,最快半个月后就可以连接京师,铁路稍慢,到达京师要至少半年。”马三回道。
“陈奇率领的骑兵第三旅现在在哪?”
“侯爷,现在第三旅正在赶往肥城县运送物资,火车铺设到了肥城县,物资也在肥城县中转。”
“好,等骑兵第三旅到了之后,让他配合第一旅进行俘虏抓捕,多尔衮的大军在山海关挺膈应的,让他们抓捕游荡在关内的鞑靼人,然后送到铁路局修路。”
“是,侯爷。”
六月七日,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
顾临渊接到消息的时候,并没有在意,而是看着皇宫内忙碌建设的后勤部队。
因为海州到京师间的电话线路已经搭建到了京师,皇宫作为临时指挥所,现在已经成了正式的指挥大厅,自然要架设电话线路。
本来顾临渊打算在京师建设一些政务管理大厅,由于火车暂时还没有建设到这里,所以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现在各方势力都在舔舐着自己的伤口,除了顾临渊在搞大规模的建设。
新兵训练最快也要九月份才可以正式下连,顾临渊也不急着用兵,时间越久,对于顾临渊来说越有利。
骑兵第三旅还有骑兵第一旅最近可以说是战果斐然,捉了在关内游荡的鞑靼人有三千多人,多尔衮为此下令全军撤回山海关。
这三千多的鞑靼人,顾临渊让人送到了铁路局,和之前的鞑靼俘虏一起修建铁路。
各方势力都在巩固着自己的地盘,几方势力陷入了短暂的平和时期。
南明政权朱由崧已经正式即位为皇帝,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之前给顾临渊写信要收编顾临渊的也是其提议,接到顾临渊不同意并且扔掉其信件后,也是恼怒异常。
但是对于顾临渊的忌惮却没有丝毫减弱,顾临渊手中可是有着十几万的士兵,而且全部都是最精锐的士兵。
南明刚刚成立的时候,他就有沟通顾临渊的想法,如果能拉拢顾临渊,那么他在朝堂上将会有强力的帮手,尤其是得知顾临渊重新拿下京师,如果收编顾临渊,那这泼天的功劳谁能阻挡?
到时候就是他史可法在朝堂上一言九鼎,谁能想到顾临渊对他们不屑。
顾临渊拒绝南明的消息也已经传出,所有人都知道了顾临渊有自己的野心,现在也不掩饰了。
北方有顾临渊的骑兵旅挡住鞑靼入关的脚步,东面是山东,属于镇安侯管辖,河南河北等地暂时还在观望中。
李自成剩余的大军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赶回了西安。
如果没有顾临渊,此时的李自成已经和山海关的多尔衮大战,并且溃败逃离,现在李自成也算是有了充足的时间发展。
可以说顾临渊替李自成挡刀,阻挡了清军的进攻。
现在五方势力陷入了诡异的平衡。
由于李自成在京师拷问的银两都被顾临渊夺取,现在的李自成手头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招兵买马,让其陷入了两难之地。
没钱就没办法扩充军备,没钱养活这么多的大军,粮食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现在的李自成虽然看似强大,但是真实的苦楚也只有李自成自己知道。
尤其是李自成在京师的一番操作,可以说得罪了士绅豪门,现在李自成有的只有底层百姓的支持,隔绝了士绅们的路子。
顾临渊对比李自成也不遑多让,改革的方案一出,京师能跑的都跑了,都在快速的举家搬迁到南方,现在的南明政权就是士绅推举出来的,南明也就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现在各方都缺时间,顾临渊缺时间是为了基础建设和军队训练,李自成缺时间是为了整合自己打下的领地,南明缺时间是为了新成立的南明政府,张献忠倒是不怎么缺时间。
唯有清军,现在想要南下,但是被顾临渊的骑兵旅挡住,多尔衮也知道顾临渊的难缠,但是也不敢分兵,山海关可以说是清军自皇太极起好不容易拿下的重要关口。
如果丢失,再想入关,那就是千难万难,如果没有之前的十几万大军沦陷,多尔衮可以和顾临渊长时间对峙,但是现在清军的家底就剩下这十几万了。
整个鞑靼族群也才几百万人,时间上多尔衮是耗不起的,多尔衮书信到京师给顾临渊。
顾临渊接到多尔衮的信件后,拆开仔细阅读。
信中的内容不多,就是恭喜顾临渊拿下来京师,另外如果有可能,希望可以帮助顾临渊拿下整个大明,但是京师以北的地方要归于清朝。
顾临渊看后,不明白多尔衮为何会写出这种要求,等于放弃京师,把大片土地让给他们,这是觉得自己肯定能赢?
顾临渊只会了一个字“滚”,至于多尔衮看到信上的内容是什么表情,顾临渊也不想猜测。
多尔衮收到顾临渊信件的内容后,也是没想到顾临渊只回了一个字,正常来说不是双方你我友好和谈,竟是不行,山海关让给自己也行啊,谁能想到就回了一个字。
“侯爷,京师已经步入稳定期,现在京师人口统计后,除了因为瘟疫等死去约有三成,鞑靼入关后也劫掠了不少人口,还有举家逃离的,总人数大约在四十万人左右。”
向弘文走到顾临渊面前汇报道。
向弘文是这次从海州调过来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海州政务人员高层之一。
“土地改革的如何了?”
“现在土地已经发放二十万人左右,剩下的还在审批中,另外京师五十里范围的土地已经重新规划完成,也在陆续发放到百姓手中,时间上可以赶上夏种。”向弘文回应道。
“好,政务人员上你们自行决策,最好是调用海州的政务学院的学员,大明的官员我有些看不上,还有户籍分家制度要落实好。”
“是,侯爷。”
户籍分家政策必须严格执行下去,顾临渊不会再让家族势力崛起,而且分家后可以得到种植的土地,顾临渊相信百姓们会做出最优选择。
“马三,铁路铺设的如何?还有电话线路架设到了哪里?”顾临渊对站在不远处的马三问道。
“侯爷,电话线路架设的速度比较快,最快半个月后就可以连接京师,铁路稍慢,到达京师要至少半年。”马三回道。
“陈奇率领的骑兵第三旅现在在哪?”
“侯爷,现在第三旅正在赶往肥城县运送物资,火车铺设到了肥城县,物资也在肥城县中转。”
“好,等骑兵第三旅到了之后,让他配合第一旅进行俘虏抓捕,多尔衮的大军在山海关挺膈应的,让他们抓捕游荡在关内的鞑靼人,然后送到铁路局修路。”
“是,侯爷。”
六月七日,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
顾临渊接到消息的时候,并没有在意,而是看着皇宫内忙碌建设的后勤部队。
因为海州到京师间的电话线路已经搭建到了京师,皇宫作为临时指挥所,现在已经成了正式的指挥大厅,自然要架设电话线路。
本来顾临渊打算在京师建设一些政务管理大厅,由于火车暂时还没有建设到这里,所以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现在各方势力都在舔舐着自己的伤口,除了顾临渊在搞大规模的建设。
新兵训练最快也要九月份才可以正式下连,顾临渊也不急着用兵,时间越久,对于顾临渊来说越有利。
骑兵第三旅还有骑兵第一旅最近可以说是战果斐然,捉了在关内游荡的鞑靼人有三千多人,多尔衮为此下令全军撤回山海关。
这三千多的鞑靼人,顾临渊让人送到了铁路局,和之前的鞑靼俘虏一起修建铁路。
各方势力都在巩固着自己的地盘,几方势力陷入了短暂的平和时期。
南明政权朱由崧已经正式即位为皇帝,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之前给顾临渊写信要收编顾临渊的也是其提议,接到顾临渊不同意并且扔掉其信件后,也是恼怒异常。
但是对于顾临渊的忌惮却没有丝毫减弱,顾临渊手中可是有着十几万的士兵,而且全部都是最精锐的士兵。
南明刚刚成立的时候,他就有沟通顾临渊的想法,如果能拉拢顾临渊,那么他在朝堂上将会有强力的帮手,尤其是得知顾临渊重新拿下京师,如果收编顾临渊,那这泼天的功劳谁能阻挡?
到时候就是他史可法在朝堂上一言九鼎,谁能想到顾临渊对他们不屑。
顾临渊拒绝南明的消息也已经传出,所有人都知道了顾临渊有自己的野心,现在也不掩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