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黑石突袭,再赴疏勒-《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

  夜色渐深,草场的篝火被悄然熄灭,李恪率领五十名骑兵潜伏在黑石山后洞出口的岩石缝隙中。每个人都屏住呼吸,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目光紧紧盯着洞口的方向 —— 按照俘虏的交代,阿卜杜勒的人马会在黎明时分从这里转运粮草,届时便是他们突袭的最佳时机。

  赵虎将一面小盾护在身前,手臂上的伤口刚用布条包扎好,却依旧紧紧握着弯刀,指尖因用力而泛白。马顺则靠在一块巨石旁,耳朵贴向地面,仔细分辨着远处的动静 —— 他在监听大食军队的马蹄声,确保不会错过突袭时机。

  “来了。” 马顺突然压低声音,示意众人做好准备。远处传来轻微的马蹄声与车轮滚动声,伴随着大食士兵的低语声,渐渐朝着洞口靠近。李恪缓缓拔出腰间的弯刀,刀刃划破空气,发出轻微的 “咻” 声,他对着身边的士兵做了个 “等待” 的手势,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片刻后,第一批大食士兵出现在洞口 —— 他们推着两辆装满粮草的马车,腰间挂着水囊,脚步匆匆,显然是急于完成转运任务。待马车完全驶出洞口,李恪猛地挥下弯刀,高声喊道:“杀!”

  五十名骑兵如猛虎下山,从岩石后跃出,朝着大食士兵冲去。大食士兵猝不及防,瞬间乱作一团,有的试图拔出弯刀反抗,却被唐军骑兵一刀斩杀;有的转身想逃回山洞,却被早已守住洞口的士兵拦住,无路可退。

  “保护粮草!” 阿卜杜勒的声音从山洞内传来,他带着百名士兵冲了出来,手中的弯刀挥舞着,朝着唐军士兵砍去。赵虎见状,立刻迎了上去,弯刀与阿卜杜勒的兵器碰撞在一起,发出 “叮” 的脆响,火星四溅。

  “大唐将士,岂容尔等放肆!” 赵虎大喝一声,手臂发力,将阿卜杜勒的弯刀震开,随即一刀朝着他的胸口砍去。阿卜杜勒连忙后退,却被身后的马车绊倒,赵虎趁机上前,将弯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厉声喝道:“放下武器,否则杀了你!”

  大食士兵见首领被擒,纷纷停下反抗,有的扔下兵器,跪地投降;有的则仍在犹豫,却被唐军士兵团团围住,插翅难飞。李恪走到阿卜杜勒面前,目光冰冷:“你勾结大食,欺压西域百姓,今日被擒,还有何话可说?”

  阿卜杜勒脸色惨白,却依旧嘴硬:“我乃大食将领,岂会向你们屈服?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哼,我不会杀你。” 李恪冷哼一声,对士兵道,“将他与投降的士兵一同关押,待日后押往长安,交由陛下处置。”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熟悉的呼喊:“李将军!我们来了!” 李恪抬头望去,只见林平率领一千骑兵,朝着这边疾驰而来,旗帜上的 “唐” 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林将军,你来得正好!” 李恪迎了上去,“粮草已夺取,阿卜杜勒被擒,剩余的大食士兵也已投降,你可派人将他们押往怛罗斯城,妥善看管。”

  林平翻身下马,看到地上的粮草与俘虏,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将军英明!属下接到你的消息后,立刻率军赶来,没想到你已顺利拿下敌军,真是太厉害了!”

  李恪摇头:“这是众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并非我一人之功。接下来,我要继续西行,前往疏勒,与疏勒王商议联防之策,巩固西域联盟。怛罗斯城与黑石山的后续事宜,就交给你了。”

  林平躬身应道:“将军放心!属下定不负所托,管好城池与俘虏,等待将军归来!”

  当日午后,李恪留下二十名士兵协助林平处理后续事务,自己则带着赵虎、马顺与三十名骑兵,继续西行。阳光洒在戈壁上,泛着金色的光芒,马蹄踏过黄沙,扬起阵阵烟尘。马顺走在队伍前方,指着远处的地平线:“将军,再走两日,就能抵达疏勒城了。疏勒王素来敬重大唐,听闻您亲自前来,定会出城迎接。”

  李恪点头,目光望向西方 —— 疏勒是西域的重要城邦,也是丝路的关键节点,若能与疏勒王达成联防协议,便能在西域西部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有效抵御大食的再次入侵。他摸了摸怀中的舆图,上面已标注了高昌、怛罗斯、黑石山等地的军情,接下来,他要在疏勒补充新的情报,让这张 “西域防务图” 更加完整。

  途中,他们遇到了一支前往疏勒的大唐商队。商队首领见到李恪的队伍,连忙上前拜见:“见过李将军!小人是从长安来的商队,要去疏勒贩卖丝绸,没想到能在此遇到将军。”

  李恪问道:“疏勒近期可有异常?大食的军队是否曾在附近活动?”

  商队首领摇头:“回将军,疏勒近期很安稳,大食的军队从未靠近过。疏勒王还特意加强了城防,保护往来商队的安全,我们这一路过来,都很顺利。”

  李恪心中松了一口气,看来疏勒的局势比预想中更稳定。他对商队首领道:“你们一路辛苦了,若遇到困难,可凭我的令牌,向沿途的唐军哨所求助。” 说着,他取出一块刻有 “李” 字的令牌,递给商队首领。

  商队首领接过令牌,感激涕零:“多谢将军!有了这块令牌,我们在西域行走,就更安心了!”

  告别商队后,队伍继续西行。夜幕降临时,他们抵达了一处绿洲,在绿洲旁扎营休息。篝火旁,赵虎问道:“将军,到了疏勒,您打算如何与疏勒王商议联防之策?”

  李恪望着篝火,缓缓说道:“首先,要向疏勒王展示大唐的实力与诚意,让他明白,与大唐结盟,对疏勒的安全与发展都有利;其次,要与他约定,若大食再次入侵,大唐与疏勒需相互支援,共同抵御敌军;最后,要建立情报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大食的动向,做到有备无患。”

  马顺补充道:“疏勒王喜爱中原的文化与器物,我们可以带上一些丝绸与瓷器作为礼物,增进彼此的友好关系。”

  李恪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明日抵达疏勒后,我们先派人通报疏勒王,再带着礼物前往王宫拜见。”

  次日清晨,队伍继续出发。临近中午时,疏勒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眼前 —— 这座城池比怛罗斯城更大,城墙由砖石砌成,城头上飘扬着疏勒国的旗帜,城门外车水马龙,商队与行人往来频繁,一派繁荣景象。

  守城的疏勒士兵见李恪的队伍到来,连忙上前迎接。当得知李恪是大唐的安西都护时,士兵们更是恭敬不已,立刻派人前往王宫通报。不多时,疏勒王便带着文武百官,亲自出城迎接,脸上满是笑容:“李将军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本王已在王宫备好宴席,为将军接风洗尘!”

  李恪翻身下马,与疏勒王拱手相见:“大王客气了!李某此次前来,一是为了增进大唐与疏勒的友谊,二是为了商议联防之策,共同抵御大食的入侵,守护西域的和平。”

  疏勒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将军所言,正合本王之意!大食狼子野心,若不联合抵抗,迟早会吞并整个西域。请将军随本王入宫,我们详细商议!”

  李恪点头,与疏勒王并肩走进城中。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对着李恪的队伍指指点点,眼中满是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