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巧破构陷,初露锋芒-《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

  御书房的气氛凝重如铁。

  李世民下令彻查后,李恪并未被禁足,而是被允许返回王府等候消息。这既是李世民的信任,也是一种考验

  回到吴王府,李恪立刻屏退左右,只剩下小禄子。

  “小禄子,”李恪的脸色异常严肃,“你立刻去查,最近几天,有没有东宫或魏王府的人接触过工部负责打造曲辕犁的工匠,特别是负责冶炼钢材的那几个。”

  “是,殿下!”小禄子见殿下神色凝重,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领命而去。

  李恪则独自一人留在书房,冷静地分析着整个事件。

  首先,曲辕犁的图纸绝对没有问题。这是经过历史验证的成熟技术,不可能出现如此低级的结构问题。

  其次,工匠们严格按照图纸制作,也不太可能出问题。工部的工匠都是老手,经验丰富,除非有外力干预。

  那么,问题一定出在钢材上。但不是他暗示使用劣质钢材,而是有人故意替换了钢材,或者在冶炼过程中做了手脚。

  而能做到这一点,又有动机这么做的,除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不做第二人想。

  他现在需要的,是证据。

  就在李恪思索之际,小禄子匆匆回来了。

  “殿下,查到了!”小禄子喘着粗气,脸上带着兴奋,“我托在工部当差的一个远房亲戚打听,他说三天前,有一个自称是东宫侍卫的人,私下找过负责冶炼钢材的王匠头,给了他一锭沉甸甸的银子,让他在冶炼那批打造犁铧的钢材时,‘稍微’马虎一点。”

  “东宫的人?”李恪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果然是李承乾!

  “那王匠头照做了吗?”李恪追问。

  “做了!”小禄子点头,“我那亲戚说,王匠头见钱眼开,就在冶炼时少加了一道关键的淬火工序,还偷偷掺了一些杂质进去。所以那批钢材看起来光鲜,其实质地非常脆,一受力就断了!”

  真相大白!

  李恪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但他知道,这还不够。空口无凭,他需要让王匠头亲口承认,并拿出证据。

  “小禄子,”李恪沉吟片刻,吩咐道,“你再去一趟,找到你那个亲戚,让他想办法悄悄把那批有问题的钢材和王匠头私藏的银子取一小块出来,作为证据。切记,一定要小心,不能打草惊蛇。”

  “殿下放心,奴才明白!”小禄子再次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负责调查的官员向李世民汇报了初步结果。

  “陛下,臣等查验了断裂的犁铧和剩余的钢材,发现钢材质地疏松,杂质较多,确实是劣质钢材。但工匠们都一口咬定,是严格按照吴王殿下的要求和图纸制作的,并未有人暗示他们使用劣质材料。”

  李世民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查来查去,竟然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时,王德进来禀报:“陛下,蜀王殿下求见,说有重要证据要呈给陛下。”

  “宣!”

  李恪拿着一个小盒子,从容地走进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

  “恪儿,你有什么证据?”李世民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李恪将手中的盒子打开,里面放着一小块颜色暗沉的钢材和一锭银子。

  “父皇,儿臣已经查清了事情的真相。”李恪朗声道,“这小块钢材,就是打造那批犁铧剩下的劣质钢材;而这锭银子,则是东宫的人贿赂工部工匠的物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儿臣通过可靠渠道得知,三天前,东宫的一名侍卫私下找到了负责冶炼钢材的王匠头,用这锭银子贿赂他,让他在冶炼过程中偷工减料,使用劣质钢材。王匠头利欲熏心,照做了,才导致犁铧断裂,伤了人。”

  “什么?!”李世民和在场的大臣们都惊呆了。

  萧瑀更是满脸不可思议:“吴王殿下,你可有确凿证据证明,这银子和劣质钢材,确实与东宫有关?”

  “当然。”李业点头,“儿臣的人已经找到了那名王匠头,他在证据面前,已经亲口承认了受贿和偷工减料的事实。儿臣还找到了东宫那名行贿的侍卫的行踪,只要父皇下令,立刻就能将他捉拿归案,当面对质!”

  李世民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没想到,自己的长子,堂堂太子,竟然会为了打压兄弟,做出如此卑劣无耻的事情!

  “传朕的命令!”李世民的声音冰冷刺骨,“立刻将王匠头和东宫那名行贿的侍卫拿下,严刑审讯!另外,彻查东宫是否还有其他人参与此事!”

  “臣遵旨!”官员们连忙躬身领命。

  萧瑀看着李恪,脸上露出了愧疚之色:“吴王殿下,是老夫错怪你了,还请殿下恕罪。”

  “萧大人言重了。”李恪连忙说道,“萧大人也是为了查清真相,何罪之有?儿臣只希望,此事能还儿臣一个清白,也还工部工匠们一个公道。”

  他的这番话,既表现了自己的大度,又维护了李世民的颜面,让在场的大臣们都暗暗点头。

  李世民看着李恪,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既为李承乾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和失望,又为李恪的冷静、智慧和大度感到欣慰。

  “恪儿,委屈你了。”李世民的语气缓和了许多,“这件事,是父皇没有查清,让你受了冤枉。”

  “儿臣不敢。”李恪躬身道,“只要能还儿臣清白,查清真相,儿臣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