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交降书的当日午后,高昌王宫的偏殿内,哈立德与麴文泰相对而坐,殿外守着层层卫兵,连一只飞鸟都难以靠近。哈立德把玩着手中的弯刀,刀刃上的寒光映着他眼中的阴鸷:“麴文泰,你可知那从大唐来的僧人玄奘,如今走了多远?”
麴文泰心中一紧,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茶杯:“按行程算,他此刻应已快到焉耆边境。使者为何突然问起他?”
“为何问他?” 哈立德冷笑一声,将弯刀重重拍在案几上,“那玄奘别看只是一界僧人,但却极有可能身负大唐使命,沿途记录西域国情,若让他抵达天竺,把大食在西域的部署尽数告知大唐,你觉得我们还有好日子过?”
麴文泰脸色骤变,他此前只当玄奘是单纯的求法僧人,竟不知其还肩负着记录西域局势的任务。“可…… 可我已给了他通关文书与书信,焉耆国王素来敬重佛法,定会为他提供便利。”
“便利?” 哈立德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本使要的,是让他永远到不了天竺!”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推到麴文泰面前,“你立刻写一封信,派人快马送往焉耆东部的黑风谷,让驻守在那里的大食骑兵做好准备。就说玄奘携带‘大唐密信’,意图挑拨西域诸国与大食的关系,令他们在黑风谷设伏,务必将玄奘及其随从一网打尽,不留活口!”
麴文泰看着密信上的字迹,手不住地颤抖 —— 他虽已背叛大唐,却不愿亲手加害曾对自己以礼相待的玄奘。“使者,此举是否太过残忍?玄奘只是个僧人……”
“残忍?” 哈立德猛地站起身,一把揪住麴文泰的衣领,语气冰冷,“你忘了自己如今的身份?你是大食的属国国王!若此事办不好,总督不仅会收回赐予你的城池与马匹,还会让你和你的高昌国,化为一片焦土!”
麴文泰被他眼中的杀意吓得浑身冰凉,求生的本能再次压过了心中的愧疚。他颤抖着拿起笔,在密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国王印玺。哈立德见他妥协,松开手,满意地笑了:“这才对。记住,若玄奘活下来,第一个死的,就是你!”
密信送出后,哈立德又命人封锁高昌与焉耆之间的商道,严禁任何商队通行,防止消息泄露。而此时的玄奘,正带着四名侍从,牵着马走在前往焉耆的路上。
连日来的行程还算顺利,沿途的绿洲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与粮草,侍从们也时常为他讲述西域的风土人情,让他对接下来的路程多了几分期待。这日傍晚,他们抵达黑风谷外,侍从提议:“法师,天色已晚,黑风谷内地形复杂,恐有危险,不如我们在谷外露营,明日一早再进谷?”
玄奘点头同意,众人便在谷外的草地上搭起帐篷,升起篝火。侍从们煮着肉汤,玄奘则取出羊皮本子,借着篝火的光芒,记录今日的见闻:“今日行至黑风谷外,沿途未见异常,侍从言谷内地形复杂,明日需谨慎通行……”
就在他即将写完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兵器碰撞的声响。一名侍从警觉地站起身,喊道:“不好!是骑兵!看他们的铠甲,像是大食的人!”
玄奘心中一沉,连忙收起羊皮本子,与侍从们一同翻身上马。可不等他们策马离去,数百名身着黑色铠甲的大食骑兵已将他们团团围住,为首者手持弯刀,高声喊道:“玄奘!你携带大唐密信,挑拨诸国关系,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侍从们立刻拔出腰间的佩刀,将玄奘护在中间,一名侍从高声回道:“我等乃高昌王派来护送玄奘法师的人,你们为何拦路?”
“高昌王?” 为首者嗤笑一声,“如今高昌已是大食属国,麴文泰国王早已下令,要将你们这些大唐的奸细全部斩杀!”
玄奘闻言,如遭雷击 ——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刚离开高昌,麴文泰便背叛了大唐,还与大食勾结,欲置自己于死地。他看着周围杀气腾腾的大食骑兵,心中虽满是震惊与悲愤,却依旧镇定地说道:“贫僧只是求法僧人,并无所谓的‘大唐密信’,你们定是误会了!”
“误会?” 为首者挥了挥手,“多说无益,杀!”
话音刚落,大食骑兵便挥舞着弯刀冲了上来。侍从们奋勇抵抗,可他们只有四人,面对数百名骑兵,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多时,一名侍从便被弯刀砍中,倒在血泊中。
玄奘看着倒下的侍从,眼中满是痛心。他知道,今日若想脱身,绝非易事。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一声高喊:“大唐左武卫大将军李恪在此!尔等大食兵卒,竟敢在此行凶,找死!”
玄奘心中一喜,他没想到,竟会在此处遇到李恪的队伍。而大食骑兵听到 “李恪” 的名字,脸色骤变 —— 他们早已听闻李恪平定吐谷浑的威名,深知其兵力强盛。为首者犹豫片刻,咬牙喊道:“撤!”
大食骑兵迅速撤离,只留下几具尸体与满地的马蹄印。李恪率领骑兵赶到,翻身下马,走到玄奘面前,关切地问道:“法师,你没事吧?”
玄奘摇了摇头,指着倒下的侍从,声音带着哽咽:“多谢将军相救,只是我的侍从……”
李恪看着地上的尸体,脸色沉了下来:“看来高昌已彻底背叛大唐,与大食勾结。法师,此地不宜久留,你随我一同前往焉耆,待安顿下来,再从长计议。”
玄奘点头,与李恪一同翻身上马。他回头望了一眼黑风谷的方向,心中满是感慨 。
麴文泰心中一紧,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茶杯:“按行程算,他此刻应已快到焉耆边境。使者为何突然问起他?”
“为何问他?” 哈立德冷笑一声,将弯刀重重拍在案几上,“那玄奘别看只是一界僧人,但却极有可能身负大唐使命,沿途记录西域国情,若让他抵达天竺,把大食在西域的部署尽数告知大唐,你觉得我们还有好日子过?”
麴文泰脸色骤变,他此前只当玄奘是单纯的求法僧人,竟不知其还肩负着记录西域局势的任务。“可…… 可我已给了他通关文书与书信,焉耆国王素来敬重佛法,定会为他提供便利。”
“便利?” 哈立德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本使要的,是让他永远到不了天竺!”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推到麴文泰面前,“你立刻写一封信,派人快马送往焉耆东部的黑风谷,让驻守在那里的大食骑兵做好准备。就说玄奘携带‘大唐密信’,意图挑拨西域诸国与大食的关系,令他们在黑风谷设伏,务必将玄奘及其随从一网打尽,不留活口!”
麴文泰看着密信上的字迹,手不住地颤抖 —— 他虽已背叛大唐,却不愿亲手加害曾对自己以礼相待的玄奘。“使者,此举是否太过残忍?玄奘只是个僧人……”
“残忍?” 哈立德猛地站起身,一把揪住麴文泰的衣领,语气冰冷,“你忘了自己如今的身份?你是大食的属国国王!若此事办不好,总督不仅会收回赐予你的城池与马匹,还会让你和你的高昌国,化为一片焦土!”
麴文泰被他眼中的杀意吓得浑身冰凉,求生的本能再次压过了心中的愧疚。他颤抖着拿起笔,在密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国王印玺。哈立德见他妥协,松开手,满意地笑了:“这才对。记住,若玄奘活下来,第一个死的,就是你!”
密信送出后,哈立德又命人封锁高昌与焉耆之间的商道,严禁任何商队通行,防止消息泄露。而此时的玄奘,正带着四名侍从,牵着马走在前往焉耆的路上。
连日来的行程还算顺利,沿途的绿洲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与粮草,侍从们也时常为他讲述西域的风土人情,让他对接下来的路程多了几分期待。这日傍晚,他们抵达黑风谷外,侍从提议:“法师,天色已晚,黑风谷内地形复杂,恐有危险,不如我们在谷外露营,明日一早再进谷?”
玄奘点头同意,众人便在谷外的草地上搭起帐篷,升起篝火。侍从们煮着肉汤,玄奘则取出羊皮本子,借着篝火的光芒,记录今日的见闻:“今日行至黑风谷外,沿途未见异常,侍从言谷内地形复杂,明日需谨慎通行……”
就在他即将写完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兵器碰撞的声响。一名侍从警觉地站起身,喊道:“不好!是骑兵!看他们的铠甲,像是大食的人!”
玄奘心中一沉,连忙收起羊皮本子,与侍从们一同翻身上马。可不等他们策马离去,数百名身着黑色铠甲的大食骑兵已将他们团团围住,为首者手持弯刀,高声喊道:“玄奘!你携带大唐密信,挑拨诸国关系,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侍从们立刻拔出腰间的佩刀,将玄奘护在中间,一名侍从高声回道:“我等乃高昌王派来护送玄奘法师的人,你们为何拦路?”
“高昌王?” 为首者嗤笑一声,“如今高昌已是大食属国,麴文泰国王早已下令,要将你们这些大唐的奸细全部斩杀!”
玄奘闻言,如遭雷击 ——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刚离开高昌,麴文泰便背叛了大唐,还与大食勾结,欲置自己于死地。他看着周围杀气腾腾的大食骑兵,心中虽满是震惊与悲愤,却依旧镇定地说道:“贫僧只是求法僧人,并无所谓的‘大唐密信’,你们定是误会了!”
“误会?” 为首者挥了挥手,“多说无益,杀!”
话音刚落,大食骑兵便挥舞着弯刀冲了上来。侍从们奋勇抵抗,可他们只有四人,面对数百名骑兵,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多时,一名侍从便被弯刀砍中,倒在血泊中。
玄奘看着倒下的侍从,眼中满是痛心。他知道,今日若想脱身,绝非易事。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一声高喊:“大唐左武卫大将军李恪在此!尔等大食兵卒,竟敢在此行凶,找死!”
玄奘心中一喜,他没想到,竟会在此处遇到李恪的队伍。而大食骑兵听到 “李恪” 的名字,脸色骤变 —— 他们早已听闻李恪平定吐谷浑的威名,深知其兵力强盛。为首者犹豫片刻,咬牙喊道:“撤!”
大食骑兵迅速撤离,只留下几具尸体与满地的马蹄印。李恪率领骑兵赶到,翻身下马,走到玄奘面前,关切地问道:“法师,你没事吧?”
玄奘摇了摇头,指着倒下的侍从,声音带着哽咽:“多谢将军相救,只是我的侍从……”
李恪看着地上的尸体,脸色沉了下来:“看来高昌已彻底背叛大唐,与大食勾结。法师,此地不宜久留,你随我一同前往焉耆,待安顿下来,再从长计议。”
玄奘点头,与李恪一同翻身上马。他回头望了一眼黑风谷的方向,心中满是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