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高昌礼遇,绝食明志-《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

  离开莫贺延碛绿洲的第十个清晨,玄奘牵着那匹早已褪去疲惫的瘦马,终于在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望见了高昌国都城的轮廓。晨曦将夯土筑成的城墙染成一片温暖的赭红,墙面上布满岁月冲刷的沟壑,却依旧透着几分厚重与威严。城头上,一面绣着 “高昌” 二字的黑色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旗帜边缘虽有些磨损,却丝毫不减其庄重。远处,城内传来的驼铃声、商贩的叫卖声与居民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顺着微风飘来,让这片沉寂的沙漠边缘,多了几分烟火气。

  玄奘停下脚步,抬手擦了擦额角的薄汗 —— 连日来的西行,他已渐渐习惯了沙漠的昼夜温差,只是清晨的凉意仍让他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僧衣。他低头看了看马背上的经卷,油布外层的沙粒被晨露打湿,凝结成细小的水珠,他伸手轻轻拂去,指尖触到里面厚实的经卷,心中又安定了几分。瘦马似乎也察觉到目的地已到,轻轻甩了甩尾巴,用鼻子蹭了蹭他的手背,发出一声温顺的低鸣。

  “走吧,马儿,我们到了。” 玄奘轻声说着,牵着马缰绳,朝着城门的方向走去。

  刚走到离城门还有五十步远的地方,两名身着青色官服的侍从便快步迎了上来。他们的官服是用粗棉缝制的,领口与袖口绣着简单的云纹,腰间系着黑色的革带,上面挂着小小的铜牌,牌上刻着 “高昌宫侍” 四个字。两人走到玄奘面前,停下脚步,动作整齐地躬身行礼,语气恭敬:“敢问前方可是东土大唐来的玄奘法师?我王麴文泰已在此等候多日,特命我等在此迎候,若法师到来,即刻引往宫中。”

  玄奘心中微微一讶 —— 他自离开长安后,除了在莫贺延碛遇到的西域商队与李恪的队伍,从未向沿途任何邦国通报过行踪,高昌王竟能提前知晓他的到来,还特意派人迎接,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他连忙双手合十,微微躬身回礼,声音因连日赶路而带着一丝沙哑,却依旧清晰:“贫僧正是玄奘,多谢两位侍从相迎。只是贫僧未曾提前通传,不知大王何以知晓贫僧会途经高昌?”

  左侧的侍从直起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解释道:“法师有所不知,您西行求法的消息,早已随着往来的商队传到了高昌。我王素来敬重佛法,国中不仅建有数十座寺院,还供养着数千名僧人。前些日子,有从凉州来的商队说,看到一位来自大唐的僧人孤身西行,欲往天竺求经,我王便猜到是法师您,特意吩咐城门守军与宫中侍从,每日在城门附近留意,务必在法师到来时第一时间通报。”

  他一边说着,一边侧身做出引路的姿势:“法师一路辛苦,我王已在宫门外备好车驾,是专门用来接待贵宾的软座马车,车内还备了软垫与饮水,您可乘车前往宫中,也能少些颠簸。”

  玄奘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城门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 —— 车身是用深色的木材制成,车轮上裹着厚厚的皮革,车厢两侧挂着浅青色的纱帘,透过纱帘能看到里面铺着柔软的羊毛坐垫,确实比步行要舒适得多。他心中感激,却还是摇了摇头:“多谢大王体恤,只是贫僧习惯了步行,且这匹瘦马也需活动,还是随两位步行前往吧,不敢劳烦车驾。”

  侍从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再强求,笑着应道:“既如此,法师请随我们来,宫中的素宴早已备好,定能解您的旅途疲惫。”

  两人引着玄奘穿过城门,进入高昌城内。街市比玄奘想象中还要热闹 —— 道路两旁摆满了摊位,摊主们大多穿着白色或灰色的长袍,头上裹着浅色的头巾,高声吆喝着售卖货物。有的摊位上摆着新鲜的葡萄、蜜瓜,果实饱满,色泽鲜亮,还带着清晨的露珠;有的摊位上挂着五颜六色的丝绸与毛毡,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还有的摊位上摆放着陶罐、铜器等器皿,做工精致,透着浓郁的西域风情。

  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有牵着骆驼的商队,有提着篮子购物的妇人,还有追逐嬉戏的孩童。他们看到玄奘身着大唐僧衣,身边跟着宫中侍从,纷纷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他,有人低声议论着什么,眼中满是敬佩与好奇。偶尔有孩童凑上前来,怯生生地看着玄奘,玄奘便会温和地笑一笑,伸手摸了摸他们的头顶,惹得孩童们咯咯直笑。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一座宏伟的宫殿出现在眼前。宫殿的正门是用朱红色的木材制成,门上钉着金色的铆钉,门框两侧雕刻着精美的佛教图案,有飞天、莲花,还有姿态各异的佛像,栩栩如生。宫殿门前的台阶由白色的石头铺成,台阶两侧站着数十名手持长戟的卫兵 —— 他们身着黑色的铠甲,铠甲上泛着冷冽的光泽,腰间挂着佩刀,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透着一股威严之气,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而在宫殿的正门前,一名身着绣金锦袍的男子正站在那里等候。他约莫四十岁左右,身材微胖,面容温和,头戴通天冠,冠上插着一根长长的玉簪,锦袍上绣着繁复的龙纹图案,腰间系着金色的玉带,上面挂着一枚玉佩,走起路来发出清脆的声响。不用侍从介绍,玄奘也能猜到,这便是高昌王麴文泰。

  麴文泰见玄奘到来,连忙快步走下台阶,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在离玄奘还有两步远的地方停下。不等玄奘躬身行礼,他便主动上前,双手扶住玄奘的胳膊,语气亲切:“法师一路辛苦,本王盼了许久,终于把您盼来了!快随本王入宫,宫中已备好素宴,有高昌特产的葡萄、蜜瓜,还有刚烤好的馕饼,都是法师能吃的素食,定能解您的饥乏。”

  他的手掌宽厚温暖,带着一丝淡淡的檀香,显然是常年礼佛之人。玄奘心中感动,顺势起身,双手合十道:“多谢大王盛情相迎,贫僧愧不敢当。”

  “法师不必客气,” 麴文泰笑着摆摆手,引着玄奘往宫殿内走,“您为求真经,孤身西行,这份毅力与决心,本王深感敬佩,能接待您,是高昌的荣幸。”

  进入宫殿,殿内的景象更是让玄奘眼前一亮 —— 殿顶是拱形的,上面绘制着精美的壁画,画的是佛教中的极乐世界,有飞天起舞,有菩萨说法,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殿内的柱子上缠绕着金色的绸缎,柱子之间挂着浅色的纱帘,微风透过窗户吹进来,纱帘轻轻晃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庄严的氛围。殿内的烛火通明,数十根蜡烛插在铜制的烛台上,火焰跳动,将整个大殿照得温暖明亮。

  大殿中央摆放着一张长长的案几,案几上铺满了白色的桌布,上面摆放着各种食物 —— 有切成小块的蜜瓜、葡萄,果实新鲜多汁;有刚烤好的馕饼,散发着淡淡的麦香;还有一些玄奘从未见过的干果,色泽鲜亮,看起来十分可口。案几的一侧放着一壶散发着清香的葡萄酒,另一侧则放着一壶葡萄汁,旁边还摆着几个精致的瓷杯。

  麴文泰请玄奘在案几旁坐下,亲自拿起葡萄汁的酒壶,为玄奘斟了一杯 —— 葡萄汁呈浅紫色,清澈透明,还带着淡淡的果香。他将杯子递给玄奘,笑着说:“法师乃佛门中人,本王知晓您不饮酒,这葡萄汁是用今年刚成熟的葡萄压榨而成,未加任何调料,清甜解渴,您尝尝,看是否合口味。”

  玄奘双手接过杯子,指尖触到冰凉的杯壁,心中一阵温暖。他低头浅饮一口,只觉清甜的汁水顺着喉咙滑下,带着一丝淡淡的果香,瞬间驱散了连日来的口干舌燥与旅途疲惫,让他精神一振。他放下杯子,对着麴文泰拱手道:“多谢大王,这葡萄汁清甜爽口,确实是难得的佳品。”

  麴文泰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