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岸将那块锈迹斑斑的铁片随手一抛,落进海里。浪花恰巧涌上来,裹着白沫一卷,什么痕迹都没留下。
他没有回头,也没看警局门口喧闹的人群,只是低头摸了摸口袋里的通行许可,攥得紧了些,转身朝码头走去。
周大海的船仍停在老位置,船头垂着半截湿漉漉的缆绳,风一吹,晃晃悠悠的,像极了小时候挂在屋檐下的风铃。
他刚踏上甲板,就听见小满在身后喊:“哥!三点股东会,别忘了啊!”
他应了一声,脚步未停。昨晚她把录音交上去后,县里连夜开会,一直折腾到天亮。今天这场会议,名义上是商议渔业合作事宜,可谁都清楚——该算账了。
陈岸换了一身干净的工装裤,脚上还是那双补过好几次的旧胶鞋。他穿不惯皮鞋,一穿上就觉得脚不像是自己的,走路都别扭。
到了镇上的会议厅,门口已停了几辆漆黑的轿车,车窗贴着深色膜,反着光,什么也看不清。
他从侧门悄悄进去,挑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厅里人不少,有本地干部、水产公司的领导,还有几位穿西装的港商,显然是来谈项目的。他一眼就看到了陈天豪。
那人坐在主席台中央,三件套西装笔挺,金笔夹在文件夹上,袖口露出的手腕干干净净,仿佛从未碰过海水。他正笑着与旁边的人交谈,嘴角扬起的弧度格外标准,像是反复练习过的。
陈岸没出声,只把手插进裤兜,指尖再次触到那张磨得起毛的通行许可。他知道,真正的账本已在县水产公司保险柜中锁好,二十四小时监控,明天早上六点,海警会亲自来取。
这份证据,三天前他就已报备,交接录像也存了两份,一份交给单位,一份自己留存。
会议刚开始,主持人念完开场词,陈天豪便站起身。他整了整领带,声音温和如春风:“各位,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是为了渔村的发展。但有些人,打着‘正义’的旗号,私藏证据、煽动舆论,甚至威胁合作伙伴的安全。”
底下有人低声议论。陈岸坐着不动,目光却落在他左手无名指上。那根手指微微颤了一下,像是抽筋,又像是压不住的紧张。
“我原本是愿意相信陈岸先生的。”陈天豪叹了口气,从西装内袋抽出一本泛黄的账本,“可这份材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合作关系。”
他高高举起那本破旧册子,封面上写着“南线出货记录”,边角特意弄得发黑发皱,仿佛被海水浸泡过一般。
“这就是他在无人岛找到的‘铁证’?”陈天豪冷笑一声,“可据我所知,这本账本一个月前就丢了。如今突然出现,刚好能‘证明’某些人的清白?未免太巧了吧。”
全场寂静。不少人转头看向后排的陈暗。
他依旧坐着,姿势未变。等陈天豪说完,才缓缓起身,声音不大:“您辛苦了。”
一句话,全场愕然。
陈天豪眯起眼:“你说什么?”
“我说,您辛苦了。”陈岸往前走了两步,站在过道中央,“为了做这本假账,想必费了不少心思吧?油墨调得恰到好处,纸也是老式的粗纤维纸,连折痕都模仿了海水浸泡的样子。”
他顿了顿,嘴角微扬:“可惜,你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陈天豪语气冷了下来。
“真正的账本,我三天前就已经交给海警备案了。”陈岸转向角落的摄像头,“不信的话,可以调取昨天下午四点十七分,县水产公司监控室的录像。我在场,洪叔在场,还有两名值班民警作证。”
无人应声。
陈天豪脸上的笑容僵了片刻,很快又恢复如常:“哦?那你倒是说说,我现在手里这本,算什么?”
“算钓鱼。”陈岸看着他,“也算自投罗网。你说它是‘遗失物品’,那你从哪儿拿到的?谁给你的?来源不明的东西,你还敢当众拿出来,说明你背后有人撑腰。问题是...”他上前一步,“你确定他们不会在这时候,把你推出去顶包?”
陈天豪终于变了脸色。
他下意识抬手摸了摸西装内袋,像是在确认什么还在不在。就在那一瞬,陈岸注意到他手腕转动的角度异常——那是他前世见过的动作,每次老板要开除人之前,都会这样轻轻一抖。
“各位股东。”陈天豪强撑语气,“我们谈的是合作,不是审讯。既然陈先生坚持这套说法,那我也无话可说。”说着,他抓起桌上的合作协议书,哗啦一声撕成两半,扔在地上。
纸片飘落,宛如一场干枯的雪。
陈岸站着没动。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果然,下一秒,陈天豪从内袋掏出一支金笔,“啪”地拍在桌上:“这本账,我会交给相关部门调查。如果真是伪造,我希望法律能还我一个公道。”
“当然。”陈岸点头,“你尽管查。顺便提醒一句...”他盯着那支滚到桌边的金笔,“这支笔,上次出现在赵有德的批文纸上,是在暴雨夜。当时纸张边缘有刮痕,和你笔帽上的划痕,一模一样。”
陈天豪猛地抬头。
两人对视数秒,谁都没有退让。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警笛声。
起初隐隐约约,接着越来越近,红蓝灯光透过玻璃扫入,在天花板上划出一道道流动的光影。
会议厅的门被推开。
几名警员大步走进来,为首的直奔主席台:“陈天豪先生,请配合调查。关于你涉嫌伪造证据、扰乱司法程序一事,我们需要你回局里说明情况。”
陈天豪站着没动,脸上那层微笑终于裂开一道缝隙。
他低头看了眼桌上的金笔,伸手想去捡。
可就在指尖触到笔身的刹那,笔尖在地板上轻轻一滑,划出一道细长的痕迹——收尾那一钩,微微上翘,竟与赵有德遗书最后一笔的写法如出一辙。
陈岸静静站在原地,目光沉静地落在那道划痕上。
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今日签到成功,获得‘书写轨迹比对模型’。”
他知道,这一笔,已被录入数据库。
他没有回头,也没看警局门口喧闹的人群,只是低头摸了摸口袋里的通行许可,攥得紧了些,转身朝码头走去。
周大海的船仍停在老位置,船头垂着半截湿漉漉的缆绳,风一吹,晃晃悠悠的,像极了小时候挂在屋檐下的风铃。
他刚踏上甲板,就听见小满在身后喊:“哥!三点股东会,别忘了啊!”
他应了一声,脚步未停。昨晚她把录音交上去后,县里连夜开会,一直折腾到天亮。今天这场会议,名义上是商议渔业合作事宜,可谁都清楚——该算账了。
陈岸换了一身干净的工装裤,脚上还是那双补过好几次的旧胶鞋。他穿不惯皮鞋,一穿上就觉得脚不像是自己的,走路都别扭。
到了镇上的会议厅,门口已停了几辆漆黑的轿车,车窗贴着深色膜,反着光,什么也看不清。
他从侧门悄悄进去,挑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厅里人不少,有本地干部、水产公司的领导,还有几位穿西装的港商,显然是来谈项目的。他一眼就看到了陈天豪。
那人坐在主席台中央,三件套西装笔挺,金笔夹在文件夹上,袖口露出的手腕干干净净,仿佛从未碰过海水。他正笑着与旁边的人交谈,嘴角扬起的弧度格外标准,像是反复练习过的。
陈岸没出声,只把手插进裤兜,指尖再次触到那张磨得起毛的通行许可。他知道,真正的账本已在县水产公司保险柜中锁好,二十四小时监控,明天早上六点,海警会亲自来取。
这份证据,三天前他就已报备,交接录像也存了两份,一份交给单位,一份自己留存。
会议刚开始,主持人念完开场词,陈天豪便站起身。他整了整领带,声音温和如春风:“各位,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是为了渔村的发展。但有些人,打着‘正义’的旗号,私藏证据、煽动舆论,甚至威胁合作伙伴的安全。”
底下有人低声议论。陈岸坐着不动,目光却落在他左手无名指上。那根手指微微颤了一下,像是抽筋,又像是压不住的紧张。
“我原本是愿意相信陈岸先生的。”陈天豪叹了口气,从西装内袋抽出一本泛黄的账本,“可这份材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合作关系。”
他高高举起那本破旧册子,封面上写着“南线出货记录”,边角特意弄得发黑发皱,仿佛被海水浸泡过一般。
“这就是他在无人岛找到的‘铁证’?”陈天豪冷笑一声,“可据我所知,这本账本一个月前就丢了。如今突然出现,刚好能‘证明’某些人的清白?未免太巧了吧。”
全场寂静。不少人转头看向后排的陈暗。
他依旧坐着,姿势未变。等陈天豪说完,才缓缓起身,声音不大:“您辛苦了。”
一句话,全场愕然。
陈天豪眯起眼:“你说什么?”
“我说,您辛苦了。”陈岸往前走了两步,站在过道中央,“为了做这本假账,想必费了不少心思吧?油墨调得恰到好处,纸也是老式的粗纤维纸,连折痕都模仿了海水浸泡的样子。”
他顿了顿,嘴角微扬:“可惜,你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陈天豪语气冷了下来。
“真正的账本,我三天前就已经交给海警备案了。”陈岸转向角落的摄像头,“不信的话,可以调取昨天下午四点十七分,县水产公司监控室的录像。我在场,洪叔在场,还有两名值班民警作证。”
无人应声。
陈天豪脸上的笑容僵了片刻,很快又恢复如常:“哦?那你倒是说说,我现在手里这本,算什么?”
“算钓鱼。”陈岸看着他,“也算自投罗网。你说它是‘遗失物品’,那你从哪儿拿到的?谁给你的?来源不明的东西,你还敢当众拿出来,说明你背后有人撑腰。问题是...”他上前一步,“你确定他们不会在这时候,把你推出去顶包?”
陈天豪终于变了脸色。
他下意识抬手摸了摸西装内袋,像是在确认什么还在不在。就在那一瞬,陈岸注意到他手腕转动的角度异常——那是他前世见过的动作,每次老板要开除人之前,都会这样轻轻一抖。
“各位股东。”陈天豪强撑语气,“我们谈的是合作,不是审讯。既然陈先生坚持这套说法,那我也无话可说。”说着,他抓起桌上的合作协议书,哗啦一声撕成两半,扔在地上。
纸片飘落,宛如一场干枯的雪。
陈岸站着没动。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果然,下一秒,陈天豪从内袋掏出一支金笔,“啪”地拍在桌上:“这本账,我会交给相关部门调查。如果真是伪造,我希望法律能还我一个公道。”
“当然。”陈岸点头,“你尽管查。顺便提醒一句...”他盯着那支滚到桌边的金笔,“这支笔,上次出现在赵有德的批文纸上,是在暴雨夜。当时纸张边缘有刮痕,和你笔帽上的划痕,一模一样。”
陈天豪猛地抬头。
两人对视数秒,谁都没有退让。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警笛声。
起初隐隐约约,接着越来越近,红蓝灯光透过玻璃扫入,在天花板上划出一道道流动的光影。
会议厅的门被推开。
几名警员大步走进来,为首的直奔主席台:“陈天豪先生,请配合调查。关于你涉嫌伪造证据、扰乱司法程序一事,我们需要你回局里说明情况。”
陈天豪站着没动,脸上那层微笑终于裂开一道缝隙。
他低头看了眼桌上的金笔,伸手想去捡。
可就在指尖触到笔身的刹那,笔尖在地板上轻轻一滑,划出一道细长的痕迹——收尾那一钩,微微上翘,竟与赵有德遗书最后一笔的写法如出一辙。
陈岸静静站在原地,目光沉静地落在那道划痕上。
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今日签到成功,获得‘书写轨迹比对模型’。”
他知道,这一笔,已被录入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