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潮水缓缓退去,露出一块块黝黑的礁石,像晒干的骨头般横七竖八地散落在滩涂上。
陈岸低头看了眼妹妹怀里紧抱着的那把旧算盘,珠子轻轻晃动,仿佛被风轻触了一下。他没说话,只是将声呐主机上的芯片又仔细插紧了些。
这双胶靴他已经穿了三年,鞋底沾满泥沙和碎贝壳,边缘早已磨出裂口。当初签到系统刚绑定时,他在滩涂上整整走了三天,换来的第一件东西就是它。
“妈留下的是眼睛,”他把靴子放在石屋门口的青石板上,声音很轻,“我们得有脚,才能走到她想去的地方。”
陈小满蹲在一旁,抱着算盘,歪头看着他:“你要修这破靴子?能行吗?”
“试试看。”陈岸从工具包里取出一小罐珊瑚粉末,是前几天在潮间带采集的活体微生物,“海洋生态修复可不是白给的。”
周大海拄着拐杖走过来,瞥了一眼:“你这不是修靴子,是要造潜水服吧?”
“差不多。”陈岸低着头,扬手将珊瑚粉均匀撒进靴内。细小的颗粒刚接触皮革,竟一点点渗了进去,如同被吸住一般。
接着,他又掏出一团泛着淡蓝光的纤维...那是从深海海葵根部剥离下来的,轻如蛛丝,却怎么拉都不断。
周大海忽然从兜里摸出一个黑色橡胶圈:“拿去,老渔船密封舱门拆下来的,应该有用。”
陈岸接过,点头致谢,开始在外层接缝处加固。整个过程没人说话,只有海风吹过石缝的呜咽声。
两小时后,一双新靴子摆在阳光下:鞋面微微泛光,底部嵌着一块钛合金片,中间压着一颗从废零件中抠出的磁石。
“成了?”陈小满伸手摸了摸,靴子温温的,像有生命在呼吸。
“还没完。”陈岸把靴子放进一盆海水里。刚一接触,内壁立刻浮起一层薄薄的气膜,隔绝了水分,靴底的磁石也轻轻震动了一下,仿佛感应到了什么。
“这玩意儿真能下深海?”周大海眯着眼问。
“马上就知道。”
退潮后的浅湾水流湍急,暗流密布。陈岸系上安全绳,一端绑在礁石上,另一端由周大海牢牢攥在手中。他穿上改造好的靴子,一步步走进海里。
水漫过膝盖时,靴子自动稳住了重心,踩在沙地上格外踏实。水升至胸口,一股暖流从脚底升起,驱散了海水的寒意。
“体温正常。”他低声说。
继续下潜,光线逐渐昏暗。二十米深处,海底赫然出现一道裂缝。陈岸停下脚步,脚下踩到一块平整的金属板。
“有东西。”他说。
他蹲下身,用手拨开泥沙,露出半截锈迹斑斑的铭牌。“南渔6号”四个字依稀可辨。
对讲机那头的周大海一听,差点松了手里的绳子:“你说啥?真找到了?”
“爸的船。”陈岸声音平静,但握着铭牌的手却攥得更紧。
他顺着甲板裂缝探入,发现驾驶舱下方有个封闭夹层。正思索如何打开,靴底的磁石突然发热,鞋尖发出一阵低频震动,像是在回应某种召唤。
“哟,还能当探测器用?”他自言自语了一句。
他用靴底的加热功能,一点一点融化焊点,动作缓慢却稳定。几分钟后,铁箱弹开,里面是一卷用防水油布层层包裹的东西。
陈岸小心地抱上岸。爬上沙滩时,太阳已高悬空中。
“快看!”陈小满跑上前,帮他解开油布。
摊开的是一张泛黄的海图,墨迹略有晕染,但航线清晰可见。主航道上标注着“禁入”,旁边画着一条龙形图案,下方一行小字:“龙脊之下,鱼如星河”。
“这是哪儿?”周大海凑过来,“东南方向?那片海域没人敢去啊,传说有海沟,会吞船。”
“正因为没人去,才藏着秘密。”陈岸指尖划过那条隐藏航线,“我爸不会无缘无故记下它。”
“可现在下去太危险。”周大海皱眉,“夜里更不行,没灯,一个浪就没了。”
“我有灯。”陈岸拍拍背包里的探照灯,“而且...”他低头看了眼脚上的靴子,“这双鞋,能让我不被冲走。”
陈小满忽然把算盘放进旁边的水洼里。
两人同时转头:“你干嘛?”
她没说话,只盯着算盘。下一秒,珠子自己动了起来,噼啪几下,全都滑向最右边那一档。
“怪了。”她抬头,“它好像...想往那边走。”
“哪个方向?”周大海问。
她抬起手,指向东南方的海面。
“跟地图一样。”陈岸看着算盘,又看向海图,“不是巧合。”
“你们信这个?”周大海挠头,“一个算盘还能指路?”
“你不信,但它动了。”陈岸把算盘捞起来,滴着水,“小满从小就没算错过账,也没指错过方向。”
“可也不能拿命赌。”周大海摇头,“万一靴子扛不住压力呢?”
“我已经试过了。”陈岸坐下,脱下一只靴子给他看,“珊瑚隔热,海葵纤维抗压,钛合金底板能撑到五十米。磁石不只是固定用的,它还能感应海底磁场,等于自带指南针。”
“你还给自己装了个GPS?”周大海瞪大眼。
“差不多。”陈岸重新穿上靴子,“今晚涨潮,水流平稳,最适合下。”
“你就这么急?”
“越快越好。”陈岸收起海图,“他们以为我们只能守在岸边,不知道我们能下海。等他们反应过来,我们已经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布好局了。”
周大海沉默片刻,终于点头:“行,我开船在上面等你。要是十分钟没动静,我就拉绳。”
“不用十分钟。”陈岸站起身,拍掉裤子上的沙,“五分钟就够了。”
太阳西斜,三人回到石屋。陈岸把海图铺在桌上,四角压上小石头。窗外海风渐强,电线轻轻晃动。
“今晚真要走?”陈小满小声问。
“必须走。”他检查背包里的工具,“地图不会骗人,算盘也不会。有人想藏东西,就得让他们知道...钥匙已经被我们找到了。”
周大海坐在门口抽烟,忽然说:“你这靴子...得起个名字。”
“叫啥?”
“总不能还叫‘防滑胶靴’吧?都快成战甲了。”
陈岸低头看了看脚,笑了笑:“那就叫‘踏浪’吧。”
“踏浪?”陈小满念了一遍,“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
“不重要。”他拎起背包,“重要的是,它能带我们去别人到不了的地方。”
夜幕降临前,周大海驾船离开小岛,约定凌晨一点在东滩外海汇合。陈岸和陈小满留在石屋做最后准备。他把声呐残片接回主机,调成被动接收模式,确认信号稳定。
“哥。”陈小满忽然低声说,“你有没有觉得...今天算盘动的时候,有点像上次芯片解锁那会儿?”
陈岸顿了一下。
“就像...有人在推它。”
他没回答,只是把手轻轻放在妹妹肩上,捏了捏。
外面潮声阵阵,主机屏幕闪着微弱的光。
出发时间定在十一点半。陈岸背上装备,穿上“踏浪”,最后看了眼桌上的海图。
门推开时,海风吹进来,掀动了纸角。
他迈出第一步,靴底落地的瞬间,磁石轻轻震了一下,仿佛在回应某种召唤。
陈小满站在门口,看着哥哥走向海滩的身影,背影被月光照得发白。
他走得很稳,每一步都像扎进地里。
走到水边,他停下,回头看了眼石屋。
然后抬脚,踏入海中。
陈岸低头看了眼妹妹怀里紧抱着的那把旧算盘,珠子轻轻晃动,仿佛被风轻触了一下。他没说话,只是将声呐主机上的芯片又仔细插紧了些。
这双胶靴他已经穿了三年,鞋底沾满泥沙和碎贝壳,边缘早已磨出裂口。当初签到系统刚绑定时,他在滩涂上整整走了三天,换来的第一件东西就是它。
“妈留下的是眼睛,”他把靴子放在石屋门口的青石板上,声音很轻,“我们得有脚,才能走到她想去的地方。”
陈小满蹲在一旁,抱着算盘,歪头看着他:“你要修这破靴子?能行吗?”
“试试看。”陈岸从工具包里取出一小罐珊瑚粉末,是前几天在潮间带采集的活体微生物,“海洋生态修复可不是白给的。”
周大海拄着拐杖走过来,瞥了一眼:“你这不是修靴子,是要造潜水服吧?”
“差不多。”陈岸低着头,扬手将珊瑚粉均匀撒进靴内。细小的颗粒刚接触皮革,竟一点点渗了进去,如同被吸住一般。
接着,他又掏出一团泛着淡蓝光的纤维...那是从深海海葵根部剥离下来的,轻如蛛丝,却怎么拉都不断。
周大海忽然从兜里摸出一个黑色橡胶圈:“拿去,老渔船密封舱门拆下来的,应该有用。”
陈岸接过,点头致谢,开始在外层接缝处加固。整个过程没人说话,只有海风吹过石缝的呜咽声。
两小时后,一双新靴子摆在阳光下:鞋面微微泛光,底部嵌着一块钛合金片,中间压着一颗从废零件中抠出的磁石。
“成了?”陈小满伸手摸了摸,靴子温温的,像有生命在呼吸。
“还没完。”陈岸把靴子放进一盆海水里。刚一接触,内壁立刻浮起一层薄薄的气膜,隔绝了水分,靴底的磁石也轻轻震动了一下,仿佛感应到了什么。
“这玩意儿真能下深海?”周大海眯着眼问。
“马上就知道。”
退潮后的浅湾水流湍急,暗流密布。陈岸系上安全绳,一端绑在礁石上,另一端由周大海牢牢攥在手中。他穿上改造好的靴子,一步步走进海里。
水漫过膝盖时,靴子自动稳住了重心,踩在沙地上格外踏实。水升至胸口,一股暖流从脚底升起,驱散了海水的寒意。
“体温正常。”他低声说。
继续下潜,光线逐渐昏暗。二十米深处,海底赫然出现一道裂缝。陈岸停下脚步,脚下踩到一块平整的金属板。
“有东西。”他说。
他蹲下身,用手拨开泥沙,露出半截锈迹斑斑的铭牌。“南渔6号”四个字依稀可辨。
对讲机那头的周大海一听,差点松了手里的绳子:“你说啥?真找到了?”
“爸的船。”陈岸声音平静,但握着铭牌的手却攥得更紧。
他顺着甲板裂缝探入,发现驾驶舱下方有个封闭夹层。正思索如何打开,靴底的磁石突然发热,鞋尖发出一阵低频震动,像是在回应某种召唤。
“哟,还能当探测器用?”他自言自语了一句。
他用靴底的加热功能,一点一点融化焊点,动作缓慢却稳定。几分钟后,铁箱弹开,里面是一卷用防水油布层层包裹的东西。
陈岸小心地抱上岸。爬上沙滩时,太阳已高悬空中。
“快看!”陈小满跑上前,帮他解开油布。
摊开的是一张泛黄的海图,墨迹略有晕染,但航线清晰可见。主航道上标注着“禁入”,旁边画着一条龙形图案,下方一行小字:“龙脊之下,鱼如星河”。
“这是哪儿?”周大海凑过来,“东南方向?那片海域没人敢去啊,传说有海沟,会吞船。”
“正因为没人去,才藏着秘密。”陈岸指尖划过那条隐藏航线,“我爸不会无缘无故记下它。”
“可现在下去太危险。”周大海皱眉,“夜里更不行,没灯,一个浪就没了。”
“我有灯。”陈岸拍拍背包里的探照灯,“而且...”他低头看了眼脚上的靴子,“这双鞋,能让我不被冲走。”
陈小满忽然把算盘放进旁边的水洼里。
两人同时转头:“你干嘛?”
她没说话,只盯着算盘。下一秒,珠子自己动了起来,噼啪几下,全都滑向最右边那一档。
“怪了。”她抬头,“它好像...想往那边走。”
“哪个方向?”周大海问。
她抬起手,指向东南方的海面。
“跟地图一样。”陈岸看着算盘,又看向海图,“不是巧合。”
“你们信这个?”周大海挠头,“一个算盘还能指路?”
“你不信,但它动了。”陈岸把算盘捞起来,滴着水,“小满从小就没算错过账,也没指错过方向。”
“可也不能拿命赌。”周大海摇头,“万一靴子扛不住压力呢?”
“我已经试过了。”陈岸坐下,脱下一只靴子给他看,“珊瑚隔热,海葵纤维抗压,钛合金底板能撑到五十米。磁石不只是固定用的,它还能感应海底磁场,等于自带指南针。”
“你还给自己装了个GPS?”周大海瞪大眼。
“差不多。”陈岸重新穿上靴子,“今晚涨潮,水流平稳,最适合下。”
“你就这么急?”
“越快越好。”陈岸收起海图,“他们以为我们只能守在岸边,不知道我们能下海。等他们反应过来,我们已经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布好局了。”
周大海沉默片刻,终于点头:“行,我开船在上面等你。要是十分钟没动静,我就拉绳。”
“不用十分钟。”陈岸站起身,拍掉裤子上的沙,“五分钟就够了。”
太阳西斜,三人回到石屋。陈岸把海图铺在桌上,四角压上小石头。窗外海风渐强,电线轻轻晃动。
“今晚真要走?”陈小满小声问。
“必须走。”他检查背包里的工具,“地图不会骗人,算盘也不会。有人想藏东西,就得让他们知道...钥匙已经被我们找到了。”
周大海坐在门口抽烟,忽然说:“你这靴子...得起个名字。”
“叫啥?”
“总不能还叫‘防滑胶靴’吧?都快成战甲了。”
陈岸低头看了看脚,笑了笑:“那就叫‘踏浪’吧。”
“踏浪?”陈小满念了一遍,“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
“不重要。”他拎起背包,“重要的是,它能带我们去别人到不了的地方。”
夜幕降临前,周大海驾船离开小岛,约定凌晨一点在东滩外海汇合。陈岸和陈小满留在石屋做最后准备。他把声呐残片接回主机,调成被动接收模式,确认信号稳定。
“哥。”陈小满忽然低声说,“你有没有觉得...今天算盘动的时候,有点像上次芯片解锁那会儿?”
陈岸顿了一下。
“就像...有人在推它。”
他没回答,只是把手轻轻放在妹妹肩上,捏了捏。
外面潮声阵阵,主机屏幕闪着微弱的光。
出发时间定在十一点半。陈岸背上装备,穿上“踏浪”,最后看了眼桌上的海图。
门推开时,海风吹进来,掀动了纸角。
他迈出第一步,靴底落地的瞬间,磁石轻轻震了一下,仿佛在回应某种召唤。
陈小满站在门口,看着哥哥走向海滩的身影,背影被月光照得发白。
他走得很稳,每一步都像扎进地里。
走到水边,他停下,回头看了眼石屋。
然后抬脚,踏入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