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被踹开的声响还在耳边回荡,陈岸已冲出鉴定室。
周大海带来的消息让他心头一沉——赵有德的金笔找到了,笔上沾着血。但这还远远不够。即便能证明遗书是伪造的,陈天豪也完全可以装傻否认。真正关键的线索,是他先前说过的那句话:
“我办公室保险柜里的东西,没人能打开。”
这句话出自医院病房的监控录音,起初无人留意,如今却成了唯一的突破口。
外面风势渐强,乌云低垂,远处雷声滚动。台风“茉莉”正逼近渔港,气象站已发布红色预警,所有船只必须返港避风。
但他们不能等。
“走!”陈岸抓起背包直奔码头,“上船!”
周大海愣住:“你疯了?这种天气出海太危险!”
“等他们把保险柜清空,我们连证据的影子都抓不到。”陈岸头也不回,“台风眼中间有一段平静期,只要时机拿准,我们比谁都安全。”
陈小满抱着算盘和一张手绘的云图快步跟上,一句话没说,直接跳上了船。
这艘船是陈岸亲手改装的,原是一条报废的拖网船,加装了声呐仪、短波电台和备用电源。设备不算先进,但在这场风暴中,足够用了。
发动机轰然响起,船离岸时,最后一班撤离的汽笛正拉出悠长的尾音。
刚驶出三海里,浪头已高得吓人,人几乎被甩到舱壁上。陈岸紧盯着雷达屏,手指飞快操作。声呐扫描范围调至最大,信号不断跳动。
“三艘船在东经119.3度集结。”他低声说,“距离二十海里,航向西南偏西,速度八节。”
周大海扒着舷窗望出去,海天连成一片灰白。“他们是想等我们过去?”
“不是等我们。”陈岸关掉主灯,只留下仪表盘微弱的光,“是在等台风眼过去。那时风会停几分钟,足够他们完成交接。”
“那你打算发定位给海警?”周大海检查配电箱,发现螺丝松了,便用肩膀顶住,“可现在干扰太大,信号根本发不出去。”
陈岸没答话,拆开声呐仪外壳。
今早他在礁石滩签到,获得了新技能——“抗极端压力体质”。听起来玄乎,其实只是让头脑清醒、双手稳定。
他将声呐发射线接入短波电台接口,又取出一个自制信号放大器。这是三个月前系统奖励的“电路匹配知识”,原本以为只能用来修收音机。
“我要用声呐作信号源,把信息转为脉冲发出。”他说,“频率压低,功率集中,像敲钟一样,一下一下传出去。”
“传给谁听?”周大海皱眉。
“气象站的老李,还有海警值班的人。”陈岸一边接线一边说,“他们知道我们的暗频。只要收到一次完整信息,就能追踪源头。”
“要是没收到呢?”
“那就死。”陈岸拧紧最后一个焊点,“或者让他们先死。”
话音未落,耳机里突然传来一段杂音。
周大海抬头:“什么声音?”
陈岸立刻戴上耳麦,调低音量。那是段加密通话,断断续续,像是穿过风暴层的卫星信号。
“……你以为删掉录音就没事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语气平静却透着杀意,“我办公室保险柜里的东西,没人能打开。”
是陈天豪。
陈岸心跳加快,手却稳如磐石。他迅速按下录制键,示意周大海调整天线方向。
“再来一遍。”他说,“他一定会再提‘保险柜’。”
五秒后,同样的声音再次浮现:“……文件在保险柜第三层,密码是她生日反写。等风过了,立刻处理。”
“她是谁?”周大海低声问。
“不知道。”陈岸咬牙,“但这信息必须送回去。”
他打开系统界面,输入当前坐标、风速与洋流数据,生成一组校验码。随后将录音压缩,加上数据,打包成三段重复信号。
“准备发送。”他说,“切断所有用电,只留电台。”
“你确定?”周大海看着电量表,“这一发完,备用电源就彻底耗尽了。”
“不确定也得发。”陈岸按下按钮,“总比什么都留不下强。”
嘀——嘀嘀——嘀——
三声短促蜂鸣顺着低频信号射向陆地。
几乎同时,船身一震,燃油表归零。
“没油了。”周大海松开手柄,“发电机撑不了十分钟。”
外面风浪更猛,整条船如同被扔进滚筒洗衣机。陈岸靠在椅背上喘息,额头布满冷汗。刚才的操作耗尽了力气,但他不敢闭眼。
“哥。”陈小满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我在画台风轨迹。根据八三年那次大台风的数据,眼区每小时推进十五公里,我们现在正好在边缘。”
她展开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铅笔勾勒的圆圈与箭头。
“如果我们不动,等眼区扫过,会有七八分钟平静期。走私船怕进中心,一定会绕行。那时他们就跟不上我们。”
陈岸凝视那张图两秒,忽然笑了。
“你胆子真大。”
“我不是大胆。”陈小满把算盘放在腿上,“我是算出来的。”
周大海哼了一声:“你们兄妹俩,一个比一个疯。”
他站起身,走到配电箱前,将最后一点电力切换至声呐监听模式。屏幕上,三个红点果然开始转向,航线向外弯曲。
“他们怕进风眼中心。”陈岸轻声说,“所以我们反而最安全。”
“最啥?”周大海没听清。
“最安全。”陈岸靠回椅背,闭了闭眼,“让他们绕远路去吧。等风停的时候,我们还要再试一次。”
话未说完,头顶灯光闪了两下,熄灭了。
只剩声呐屏还亮着,幽蓝的光照在三人脸上。
陈小满抱着图纸缩在角落,周大海用身体撑着配电箱,陈岸盯着屏幕上的航迹,手指轻轻敲击扶手。
嘀。
一声轻响。
耳机又有动静了。
陈岸立刻戴上耳麦。
仍是那个频道,仍是那个声音。
“……行动推迟。等他们沉了再说。”
接着是一串数字:0427-83。
然后信号中断。
陈岸睁大眼睛,飞快记下这串号码。
这不是日期,是编号,或是密码的一部分。
他看向陈小满,发现妹妹也在看他,眼神明亮。
“记住了吗?”他问。
“记住了。”她说。
周大海没说话,只是默默将身边的鱼叉往身边挪了挪。
外面风仍在咆哮,但船体不再剧烈颠簸。他们正进入台风最诡异的区域——风眼。
这里无雨无浪,天空裂开一道缝隙,透下一丝微光。
安静得不像真实世界。
陈岸启动最后一次发送程序,将新截获的数字单独打包,附上一句明文:
【保险柜关联 0427-83 立即查证】
他按下发送键。
电流滋啦一声,屏幕黑了。
最后一格电耗尽了。
黑暗中,无人言语。
陈小满缓缓折好图纸,塞进衣服内袋。
周大海靠着舱壁坐下,长长吐出一口气。
陈岸望着窗外那道裂缝般的天光,忽然觉得有些冷。
就在这时,声呐仪的缓存灯微微一闪。
一个微弱信号从陆地传来。
只有三个字:
收到
周大海带来的消息让他心头一沉——赵有德的金笔找到了,笔上沾着血。但这还远远不够。即便能证明遗书是伪造的,陈天豪也完全可以装傻否认。真正关键的线索,是他先前说过的那句话:
“我办公室保险柜里的东西,没人能打开。”
这句话出自医院病房的监控录音,起初无人留意,如今却成了唯一的突破口。
外面风势渐强,乌云低垂,远处雷声滚动。台风“茉莉”正逼近渔港,气象站已发布红色预警,所有船只必须返港避风。
但他们不能等。
“走!”陈岸抓起背包直奔码头,“上船!”
周大海愣住:“你疯了?这种天气出海太危险!”
“等他们把保险柜清空,我们连证据的影子都抓不到。”陈岸头也不回,“台风眼中间有一段平静期,只要时机拿准,我们比谁都安全。”
陈小满抱着算盘和一张手绘的云图快步跟上,一句话没说,直接跳上了船。
这艘船是陈岸亲手改装的,原是一条报废的拖网船,加装了声呐仪、短波电台和备用电源。设备不算先进,但在这场风暴中,足够用了。
发动机轰然响起,船离岸时,最后一班撤离的汽笛正拉出悠长的尾音。
刚驶出三海里,浪头已高得吓人,人几乎被甩到舱壁上。陈岸紧盯着雷达屏,手指飞快操作。声呐扫描范围调至最大,信号不断跳动。
“三艘船在东经119.3度集结。”他低声说,“距离二十海里,航向西南偏西,速度八节。”
周大海扒着舷窗望出去,海天连成一片灰白。“他们是想等我们过去?”
“不是等我们。”陈岸关掉主灯,只留下仪表盘微弱的光,“是在等台风眼过去。那时风会停几分钟,足够他们完成交接。”
“那你打算发定位给海警?”周大海检查配电箱,发现螺丝松了,便用肩膀顶住,“可现在干扰太大,信号根本发不出去。”
陈岸没答话,拆开声呐仪外壳。
今早他在礁石滩签到,获得了新技能——“抗极端压力体质”。听起来玄乎,其实只是让头脑清醒、双手稳定。
他将声呐发射线接入短波电台接口,又取出一个自制信号放大器。这是三个月前系统奖励的“电路匹配知识”,原本以为只能用来修收音机。
“我要用声呐作信号源,把信息转为脉冲发出。”他说,“频率压低,功率集中,像敲钟一样,一下一下传出去。”
“传给谁听?”周大海皱眉。
“气象站的老李,还有海警值班的人。”陈岸一边接线一边说,“他们知道我们的暗频。只要收到一次完整信息,就能追踪源头。”
“要是没收到呢?”
“那就死。”陈岸拧紧最后一个焊点,“或者让他们先死。”
话音未落,耳机里突然传来一段杂音。
周大海抬头:“什么声音?”
陈岸立刻戴上耳麦,调低音量。那是段加密通话,断断续续,像是穿过风暴层的卫星信号。
“……你以为删掉录音就没事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语气平静却透着杀意,“我办公室保险柜里的东西,没人能打开。”
是陈天豪。
陈岸心跳加快,手却稳如磐石。他迅速按下录制键,示意周大海调整天线方向。
“再来一遍。”他说,“他一定会再提‘保险柜’。”
五秒后,同样的声音再次浮现:“……文件在保险柜第三层,密码是她生日反写。等风过了,立刻处理。”
“她是谁?”周大海低声问。
“不知道。”陈岸咬牙,“但这信息必须送回去。”
他打开系统界面,输入当前坐标、风速与洋流数据,生成一组校验码。随后将录音压缩,加上数据,打包成三段重复信号。
“准备发送。”他说,“切断所有用电,只留电台。”
“你确定?”周大海看着电量表,“这一发完,备用电源就彻底耗尽了。”
“不确定也得发。”陈岸按下按钮,“总比什么都留不下强。”
嘀——嘀嘀——嘀——
三声短促蜂鸣顺着低频信号射向陆地。
几乎同时,船身一震,燃油表归零。
“没油了。”周大海松开手柄,“发电机撑不了十分钟。”
外面风浪更猛,整条船如同被扔进滚筒洗衣机。陈岸靠在椅背上喘息,额头布满冷汗。刚才的操作耗尽了力气,但他不敢闭眼。
“哥。”陈小满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我在画台风轨迹。根据八三年那次大台风的数据,眼区每小时推进十五公里,我们现在正好在边缘。”
她展开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铅笔勾勒的圆圈与箭头。
“如果我们不动,等眼区扫过,会有七八分钟平静期。走私船怕进中心,一定会绕行。那时他们就跟不上我们。”
陈岸凝视那张图两秒,忽然笑了。
“你胆子真大。”
“我不是大胆。”陈小满把算盘放在腿上,“我是算出来的。”
周大海哼了一声:“你们兄妹俩,一个比一个疯。”
他站起身,走到配电箱前,将最后一点电力切换至声呐监听模式。屏幕上,三个红点果然开始转向,航线向外弯曲。
“他们怕进风眼中心。”陈岸轻声说,“所以我们反而最安全。”
“最啥?”周大海没听清。
“最安全。”陈岸靠回椅背,闭了闭眼,“让他们绕远路去吧。等风停的时候,我们还要再试一次。”
话未说完,头顶灯光闪了两下,熄灭了。
只剩声呐屏还亮着,幽蓝的光照在三人脸上。
陈小满抱着图纸缩在角落,周大海用身体撑着配电箱,陈岸盯着屏幕上的航迹,手指轻轻敲击扶手。
嘀。
一声轻响。
耳机又有动静了。
陈岸立刻戴上耳麦。
仍是那个频道,仍是那个声音。
“……行动推迟。等他们沉了再说。”
接着是一串数字:0427-83。
然后信号中断。
陈岸睁大眼睛,飞快记下这串号码。
这不是日期,是编号,或是密码的一部分。
他看向陈小满,发现妹妹也在看他,眼神明亮。
“记住了吗?”他问。
“记住了。”她说。
周大海没说话,只是默默将身边的鱼叉往身边挪了挪。
外面风仍在咆哮,但船体不再剧烈颠簸。他们正进入台风最诡异的区域——风眼。
这里无雨无浪,天空裂开一道缝隙,透下一丝微光。
安静得不像真实世界。
陈岸启动最后一次发送程序,将新截获的数字单独打包,附上一句明文:
【保险柜关联 0427-83 立即查证】
他按下发送键。
电流滋啦一声,屏幕黑了。
最后一格电耗尽了。
黑暗中,无人言语。
陈小满缓缓折好图纸,塞进衣服内袋。
周大海靠着舱壁坐下,长长吐出一口气。
陈岸望着窗外那道裂缝般的天光,忽然觉得有些冷。
就在这时,声呐仪的缓存灯微微一闪。
一个微弱信号从陆地传来。
只有三个字:
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