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一年,收复失去200多年的疆土!-《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鄱阳湖之战前后共持续了三十六天,

  朱元璋与陈友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双方斗智斗勇,

  在潘阳湖上上演了一出震惊历史的水上大战。

  双方战斗进入白热化时,

  朱元璋还曾一度陷入危机,差点儿就被陈友谅给一口气吃掉了。

  那时,朱元璋的战船尺寸较小,

  他利用这一点,

  派遣徐达和常遇春等猛将,迅速且灵活的突袭了陈友谅的船阵。

  但在激战中,

  陈友谅麾下的第一猛将张定边,发现了朱元璋的战船。

  他果断下令,让自己的大船开足马力冲向朱元璋。

  朱元璋大惊,试图向浅滩撤退,但没想到,小船竟然搁浅了。

  一时间,朱元璋陷入了绝境。

  就在张定边即将擒获朱元璋之际,常遇春突然杀了回来!

  他在远处张弓搭箭,一箭射中张定边!

  张定边应声倒下,敌军顿时陷入混乱。

  常遇春趁机指挥水军将领俞通海去营救朱元璋,朱元璋这才成功脱险。”

  “后来,陈友谅大军在火攻中彻底溃败,他只得率领残军慌忙撤向湖口。

  但常遇春等将领紧追不舍,最终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此战过后,

  朱元璋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强者,

  而常遇春也因功升为平章政事。

  武昌之战中,

  陈友谅的丞相张必先率湖南军来援,

  但常遇春抓住其立足未稳的机会,率军突袭并成功擒获。

  张必先的被擒使得武昌士气大跌,

  陈友谅之子陈理在绝望中选择开城投降。

  陈友谅覆灭后,

  常遇春又率军连续攻占吉安、赣州、南雄、韶州、安陆、襄阳等地,

  为朱元璋攻取了荆襄、湖广等大片土地。”

  “好一员虎将!”唐太宗李世民忍不住赞叹道,“从这些事迹来看,常遇春的能力远比杨再兴全面。

  他不只是一员冲锋陷阵的猛将,更是能够力挽狂澜的大将!”

  “确实非凡……但我麾下如此将才,也不在少数。只是不知能否上榜?”隋文帝杨坚喃喃自语道。

  汉武帝刘彻凝视着光幕,轻声自语道:“不错,堪称人杰!”

  视频继续直播,

  “在击败陈友谅后,

  朱元璋终于可以掉头向东,沿长江而下,攻打张士诚了。

  他派遣李文忠、朱亮祖、胡大海等人清除张士诚的外围势力,

  同时命令徐达与常遇春联手攻打平江。

  张士诚在平江经营多,根基深厚。

  平江城墙坚固,

  徐达、常遇春二人围攻了一年多时间,

  却始终无法攻破城池。

  一直来到七月,张士诚被困得几乎粮绝。

  意识到再这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的张士诚,最终决定亲自率兵突围,目标则选定在了舟门。

  但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

  因为守在舟门外的,

  正是常遇春和他的副将王弼二人。”

  “常遇春和王弼在城外围的都快长蘑菇了。

  他们正愁找不到突破口,却没想到张士诚竟然自投罗网了。

  于是,常遇春果断出击,

  将张士诚的大军打得七零八落,

  其中‘三分被杀,七分溺亡’,甚是凄惨。

  张士诚本人也落入水中,险些丧命,

  他拼尽全力才逃回城内,

  之后再也不敢进行突围了。

  两个月后,平江城终于被攻破,张士诚被俘后选择自杀而亡。”

  “随着江南的平定,朱元璋的计划得以进行下一步的实施。

  他派遣徐达与常遇春北上征伐,誓要收复华夏大好江山!

  在誓师大会上,

  朱元璋高举‘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旗,

  出师二十五万大军,北伐蒙元!

  而此次北伐的重任,

  自然就落在了他最倚重的两位将领——徐达与常遇春肩上。

  面对众多将领,

  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并且说道:

  ‘今诸将非不健斗,然能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无如大将军达。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无如副将军遇春。’

  意思是:‘你们之中,虽然不乏勇猛善战之士,但能沉稳持重、严守军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真正具备大将风范者,非大将军徐达莫属。

  而在千军万马之中,能一马当先,冲锋陷阵,所向无敌者,则非副将军常遇春莫属。’”

  “此时的元朝,其实已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明军与元军在洛阳塔儿湾展开激战,

  常遇春与徐达联手,

  以雷霆万钧之势,

  成功夺取了河南与潼关,

  为北伐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北伐军的副元帅,常遇春与徐达并肩作战,势如破竹。

  洛水之战中,

  面对沿河的阵势,意图半渡而击的蒙古军,

  常遇春毫不畏惧,单骑突入五万蒙古大军之中,

  以一己之力突破敌人二十多骑包围,直冲敌阵核心。

  其麾下壮士紧随其后,

  一举击溃敌军,

  展现了其超凡的勇武与卓越的指挥才能。”

  “太原之战中,常遇春遇到了一个麻烦。

  己方的骑兵已至,步兵却迟迟未到。

  而敌方名将王保保率领的十万大军,却已前来增援。

  但常遇春凭借敏锐的军事直觉,捕捉到了稍纵即逝的战机。

  在太原守军斗志丧失、内部有应援的有利局势下,

  他果断亲率精锐骑兵发动夜袭,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了王保保的军队!

  此役,明军收获颇丰,俘获甲士四万余人,可谓大获全胜!

  随后,常遇春统领九万步骑,一路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短短一个月内,

  他便摧毁了蒙元在北方的防线,

  攻破了其都开平府,

  并追击蒙元皇帝数百里之遥。

  开平之战中,

  常遇春大军俘获了元朝宗室亲王、平章大臣及官兵万余人,

  缴获车辆万辆、战马三千匹、牛五万头以及无数珍品!”

  “就这样,

  常遇春和徐达一起统率的大军,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成功夺回了自靖康南渡以来华夏民族失去长达200多年的北部各省。

  他们二人更是400多年来,首次以胜利者的身份踏上大都的汉族将军。

  如此功绩,注定名垂青史,

  成为华夏民族自安史之乱以来,最为辉煌的时刻!”

  赵匡胤眼角微微跳动,咬牙切齿的说道:“靖康之耻,赵佶、赵狗!”

  “安史之乱!”

  李世民面无表情,武则天幸灾乐祸,李隆基则脸色阴沉。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尽管常遇春战绩辉煌、勇猛智谋兼备,

  但他也有着与霸王项羽一样的缺陷,那就是喜好杀人!

  不过瑕不掩瑜,

  这并不影响他在大明江山建立过程中所立下的赫赫战功。

  常遇春为大明打下的半壁江山,

  足以让他名垂千古、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