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历史十大军神第六,大唐李积-《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短暂的休息过后,紧接着迎来了下一位被盘点者。

  视频画面里,

  一位年轻小伙,正在奋勇杀敌。

  镜头很快一转,

  他又成了独领一军的将军,开始驰骋沙场。

  他两败薛延陀,

  平定碛北,

  大破东突厥,

  攻灭高句丽!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英国公,

  一连串重要官职和荣耀加诸其身,

  最后,他谥号“贞武”,并被陪葬昭陵。

  视频画面定格在已经七十三岁的李积,站在高句丽都城平壤城城墙上时候的情形,

  随后一首词出现在了他的身旁,

  “遍览风云图济世,瓦岗聚义会英豪。

  横刀塞外声名远,立马中原意气高

  君王赐药裁须发,知遇何辞一世劳。

  谋定天南地北事,悠悠千载贯云霄。”

  【历史十大军神第六位:临敌应变,动合时机,李积!】

  “哈哈!终于轮到我大唐的名将了!”

  李世民一看到那人出场,立马便大笑起来。

  秦琼、程咬金等人,纷纷都羡慕的望向了李积。

  这时候,视频里传来了苏治的声音,他解说道,

  “唐朝开国名将中,以英、卫二公为首。

  但相比于李靖、李世民这种天生的统帅奇才,

  李积的成长,或许更接近普通人的想象。

  李积,原名叫做徐世积,字懋(mao)功,

  因此在《隋唐演义》等后世文艺作品中,他常被称作徐茂公。

  后世说书艺人将他描绘成一位手持羽扇、头戴纶巾、智计过人的老道形象,

  但真实历史中的李积,

  却是一位文武双全、英姿飒爽的帅小伙。”

  “李积历事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

  为凌烟阁二十四名功臣之一,

  一生战功无数,威名赫赫。

  他曾为李唐夺天下,

  打败了无数竞争对手,

  后又为大唐帝国保天下大破薛延陀、突厥和高句丽。

  他一生出将入相,

  被李唐王朝倚为擎天支柱,

  是与卫公李靖比肩并列的初唐着名军事将领,

  被后人称之为‘二李’。”

  “李积并非士族出身,而是来自于豪强大族,在当地颇有声望。

  李积是最早参加翟让起义队伍的人。

  翟让当年在山东一带,

  召集亡命徒扯出大旗,最后上了瓦岗。

  而李积,正是元老之一。

  在瓦岗之时,

  李积与浚仪人王伯当等众多好汉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他们毫无保留地支持着草莽英雄翟让,

  这也使得翟让给予了李积最大的信任。

  当隋朝名将张须陀率领大军征讨瓦岗时,

  军事才能颇为不凡的李积,在翟让的重用下率军出战。

  他采取诱敌深入、伏兵突袭的计策,

  成功歼灭了来犯的隋军,

  甚至连张须陀也在此战中战死。

  这一战,

  让李积声名鹊起,他也成为了瓦岗义军不可或缺的支柱。”

  “后来,高门士族、文武双全的蒲山公李密投奔瓦岗。

  李积见李密乃当世英雄,

  便与王伯当等人一起,劝说翟让推举李密为领袖,成就反隋大业。

  经过深思熟虑,翟让于次年将领导权交给了李密。

  李密在接过瓦岗义军的大旗后,在巩县登位,自称魏公,并授予翟让司徒的官衔。

  同时,李积被任命为右武侯大将军,统兵讨伐江都通守王世充。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积出奇计大败王世充,掩袭黎阳仓。

  武德元年,李积又击败叛将王德仁,并大败宇文化及。

  随着多次征战的胜利,

  李积的名声日益响亮,他也因此受到了更多诸侯的关注。”

  “然而,遗憾的是,

  瓦岗终究还是根基薄弱,内部也不够团结。

  翟让因短视,受到部属怂恿,企图夺回领导权。

  善用计谋的李密,

  便在宴会上趁机除掉了翟让,

  并派手下大将单雄信安抚翟让的旧部,

  快刀斩乱麻地处置了这一场危机。

  此后,

  李积、单雄信、王伯当等人,便都归入了李密的麾下,成为他的核心团队成员。

  可后来,

  瓦岗的内部力量又出现了分裂,

  整体实力也开始由盛转衰,

  而李密在平衡各方势力时,显露出力不从心的短板。

  这让李积感到担忧的同时,

  也对李密能否堪当大任产生了怀疑。”

  “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

  隋炀帝杨广被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杀害,

  太府卿元文都等人,只好另拥皇太主杨侗在洛阳称帝,以维系隋朝政权。

  是年五月,

  李密被王世充击败,

  走投无路之下,他只好率瓦岗军残部,归顺刚刚建立的李唐。”

  “但已归顺大唐的李积,却保持着对旧主的忠诚,仍将瓦岗所属州县的数量和军民情况表奏李密。

  这份忠诚与尽责,得到了唐王李渊的欣赏,并赞道:'徐世积感德推功,实纯臣也!'

  于是李渊下诏,

  封徐世积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

  后又加授徐世积为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田五十亩、上等府第一所,并赐李姓,随秦王李世民出征。

  徐世积也由此改名李积,

  成为李世民手下一员能征善战的骁将。”

  “李积在跟随李世民的这段时间,

  看出李世民乃是一位前途不可限量的雄主。

  于是,李积开始尽心竭力的辅佐李世民,以期成就一番大业。

  李积跟随着秦王李世民,

  先后与宋金刚、王世充、刘黑闼、辅公祏等人或其部将作战,

  平定大片反王聚集地。”

  “不过不同于李靖和李世民的天纵英才,

  李积早年间战绩其实并不显着,甚至还多有败绩。

  最惨的一次,

  是在投唐以后,惨败于窦建德之手,几乎全军覆没。

  更为尴尬的是,

  因为父亲被窦建德所俘,

  再加上形势所迫,他竟然投降了窦建德。”

  “窦建德虽然同样给了李积高官厚禄,

  但李积却稳住了本心,

  后来终于又逃回了唐朝,

  算是于大节无亏。

  此后,

  随着天下平定,

  李积一直都作为地方边将,

  镇守在山西一带防备突厥。

  虽然李积深得李世民倚重,李世民曾说:古人修长城抵御外族,劳民伤财不说,作用有限;而我用李积守边,可比长城。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早年那群星闪耀的贞观名将里,李积的光芒显得并不那么耀眼。

  更多的时候,

  他都只是李世民、李靖等人的背景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