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扮猪吃虎,覆灭吕氏-《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朝堂之中一般会存在一种中立派,

  他们在政治斗争中保持中立态度,不会支持特定的一方。

  他们,例如陈平就是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

  但也有人是对政治斗争感到厌倦,而选择保持中立。

  但中立派在朝堂中却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为他们可能成为各方争取的对象,

  也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但要保持中立却并不容易,因为朝堂中的政治斗争往往复杂而激烈。

  中立派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免被卷入某一方旋涡其中。

  同时,他们也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判断力,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陈平一生之中,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扯的有些远了,我们还是回来继续看视频,

  “再说陈平押送囚车,一路晃晃悠悠的赶回长安。

  他们在途中与朝廷派来的使者相遇。

  使者传递了天子诏书,诏书中,命陈平与灌婴一同屯戍于荥阳。

  陈平意识到,若此时离开朝廷,樊哙之事将难以澄清,自身亦危矣。

  因此,他决定兵分两路,

  让囚车继续照常前行,

  而自己则快马加鞭,连夜赶往长安。”

  “抵达长安时,高祖尚未入土安葬。

  陈平便一路直奔宫中,跪在高祖灵前放声痛哭,悲痛欲绝。

  果然不出陈平所料,

  吕后一见陈平来到,

  急忙从帏中走出,怒询樊哙下落。

  果然,事态发展一切皆如老银币陈平所料。

  陈平强忍心中得意,依旧保持泪流满面的模样,回答道:‘

  臣深知樊侯功勋卓着,故未敢擅自施刑,

  只将其押解回京,待皇上定夺。

  可惜臣来迟一步,未能见皇上最后一面,

  呜呼、哀哉!

  痛杀臣也!!’

  吕后听闻樊哙未遭不测,心中大石落地,怒容顿消。

  她又见陈平涕泪交流,如此忠心耿耿,不禁心生怜悯,劝慰道:

  ‘君沿途辛苦,且先回家休息吧。’

  做戏要做全套,陈平自然深谙其中道理。

  他向吕后乞求道:‘如今宫中正值大丧期间,臣愿留在此处守卫。’

  吕后感动不已,柔声道:‘君须担任大政,守卫之士,令数武士足矣。’

  陈平听后,再次叩首恳求道:'储君新立,国事未定。

  臣受先帝厚恩,理应不离储君左右。

  事无巨细,臣须亲侍储君饮食起居等事,方始放心。’

  吕太后听到陈平对嗣君如此关心,

  她既感激陈平未对樊哙下杀手,

  又欣喜于他对新君的忠诚。

  于是,吕后对陈平夸赞道:‘忠诚如君,举世罕有。

  现嗣主年少,处处需人指导。

  先帝临终,曾言君才可用,

  敢烦君为郎中令,辅相侍主,使我释忧。”

  陈平连连叩首谢恩,接受了吕后的封赏。

  事后,他也果真没有回家,

  而是紧随惠帝左右,开始了他辅政的生涯。“

  陈平这一番骚操作,把无数观众看得目瞪口呆。

  “卧槽!陈平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已经出神入化了啊!”

  “什么人话鬼话的,这叫政治智慧!”

  “陈平确实厉害,只是那些自诩为‘正人君子’的家伙们,此刻恐怕又要恨得牙痒痒了吧?!”

  “哼,那些正人君子们只知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别人,

  却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差了陈相十万八七里!要我说,陈相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我要是能有他一半的本事,就不愁过不上好日子了……”

  百姓、官员议论纷纷,

  有人对陈平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也有人横眉冷目,满眼不屑之状。

  人性百样,自然无法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

  只要自己过得好,又何必在乎世俗的眼光?当前,前提是不打扰别人。

  视频继续直播,

  “高祖刘邦驾崩后,

  汉朝随即步入了吕后摄政时期,

  而这段时期,也被视为汉朝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时期。

  很多汉室功臣惨死于吕后之手,

  同时刘姓宗室的权力,也遭到了严重削弱。

  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

  之前在吕后的视频里我们也讲过,

  剿灭异姓王、削弱宗室,其实是有利汉朝中央统治的。”

  “后汉惠帝离世,

  吕后扶植尚在襁褓中的刘恭为帝。

  那时的刘恭还只是一个婴儿,所以实际上是吕后在把持着朝政。

  为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统治地位,

  吕后意图将自己的亲族分封为诸侯,并就此征询大臣们的意见。

  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毫不退让。

  而当时任左丞相的陈平,深知吕后此举意在借机铲除异己,且她此时已大权在握。

  因此,陈平选择了顺应吕后的意愿。

  朝会结束后,

  王陵怒斥陈平,而陈平则选择了沉默。

  因为陈平知道,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

  保存实力、进行持久战才是明智之举,

  不宜在吕后势力如日中天时,与其发生正面对抗。

  事情的发展果然再次如陈平所料,

  不久后,吕后便以提拔王陵为少帝之师为借口,剥夺了他的相权。

  而陈平因为顺从了吕后的意愿,反而得到了提拔。”

  “王陵被罢相后,

  陈平被擢升为右丞相,

  而吕后的亲信则出任左丞相。

  在任期间,陈平刻意假装懈怠政务、沉迷享乐的态度,以此韬光养晦、积蓄力量,降低吕后的戒备心。

  但同时,他也在暗地里保护刘姓子孙,静待时机。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危。

  临终前,她将大权交付给吕禄和吕产,并嘱托他们在自己逝世后封锁宫门,秘不发丧,以防刘氏势力趁机反击。

  只是吕后身边忠于刘姓的眼线实在太多,

  她逝世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高祖之孙朱虚侯刘章的耳中。

  刘章立刻联络齐王刘襄,让他立刻率军进京勤王,

  双方的冲突一触即发。”

  “吕产得知齐王刘襄率兵勤王后,立刻派遣大将灌婴领兵迎战。

  但灌婴自视为汉臣,不愿与刘氏为敌。

  他选择按兵不动,

  并暗中与齐王联络,

  告诫他尽快联合其他诸侯共同剿灭吕氏势力。

  在皇宫内,

  陈平与周勃得知吕产和吕禄意图起兵造反、篡夺刘氏江山后,决定先发制人。

  他们迅速联系到了郦商之子郦寄。

  郦寄与吕禄是好友,

  陈平让郦寄去劝说吕禄,放弃在长安城内拥兵自重。

  吕禄听从了郦寄的建议,将兵权交给了周勃。

  周勃接管兵权后,立即控制了北军军营。

  就这样,在周勃率领的北军和齐王勤王之师的联合打击下,

  吕氏二人被杀,

  随即吕氏势力被彻底消灭。

  为防止外戚干政再次出现,

  众人一致决定拥立代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

  此后,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共同开创了辉煌的‘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