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武则天比吕雉更狠,也走得更远-《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李世民望着光幕,很是无语。

  不过好在这些事情尚未发生,还来得及避免,

  包括武曌当皇帝这件事。

  视频继续播放,

  “除了房梁掉落事件外,

  李世民疏远武曌,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是袁天罡的预言,

  他曾见过男装打扮的武曌,并说如果此人是女子,必定能成为天下之主。

  其次是李淳风的预言,

  他预言‘唐三代后,女主武王’,这让李世民非常不安。

  他甚至因此误杀了李君羡,

  只因为李君羡的乳名‘五娘子’与‘女主武王’有所关联。

  此外,还有一首名为《武曌娘》的民谣在民间流传,

  这首民谣似乎也预示着武曌未来的命运。

  后来韦氏想当女皇时,也曾效仿此举,编造了一首《桑条歌》来假装是天意。”

  李君羡可是开国猛将,勇猛程度不比秦叔宝、尉迟恭差多少。

  他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因为小名而替武曌做了替死鬼。

  “竟然还有这事儿?”秦叔宝与李君羡可是过命的交情。

  此刻看到自己的老兄弟在历史上,竟然因为这种事情而枉死,顿时不由得心有余悸。

  见李君羡脸色有些难看,

  程咬金于是一边抚着他的胸口帮他顺气,一边说道:

  “没事儿了没事儿了,苏先生替你还了清白。”

  李君羡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视频继续播放,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唐太宗逝世后,

  武才人依照唐朝后宫的惯例,进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

  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前往感业寺进香时,与武氏再次相遇。

  两人相认后,互诉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这一幕被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

  她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氏纳入宫中,企图借此打击情敌萧淑妃。

  唐高宗早有此意,当即应允。”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

  唐高宗的孝服期满后,武氏得以再度入宫。

  入宫前,武氏已怀有身孕,入宫后便生下了儿子李弘。

  次年五月,她被拜为二品昭仪,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

  有了皇子的加持和李治的宠信,

  武曌在宫中的地位也日益稳固。”

  “武则天入宫不久,便成功大败萧淑妃获得独宠。

  失宠后的王皇后、萧淑妃则开始联手对抗武则天。

  但后宫中,却传出了不利于王皇后的谣言。

  有传言称,王皇后与其母柳氏找来巫师,企图用厌胜之术诅咒武昭仪死亡。

  这些谣言并无确凿证据,

  但传到唐高宗耳中后,他大为震怒,

  竟然听信谣言直接将柳氏赶出皇宫,

  并打算将武昭仪由昭仪升为一品宸妃。

  尽管唐朝后宫四夫人中原本并无‘宸妃’这一封号,

  且四夫人的名额已满。

  但唐高宗为了武氏,还是特意创设了宸妃封号。

  不过这一决定遭到了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反对,最终未能得逞。”

  “不久之后,

  中书舍人李义府等人,

  得知高宗有意废皇后而立武昭仪的消息后,

  纷纷向唐高宗递交了请求立武昭仪为后的表章。

  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也加入了支持武昭仪的行列。

  看到有不少人支持自己,

  唐高宗于是再次萌生了废立之意。

  这场后宫的风波持续发酵,预示着未来武氏在唐朝政治舞台上的崛起。”

  “武曌是个攻于心计且心狠手辣的女人,

  她在三十岁时才产下长女。

  可据《资治通鉴》的记载,

  武曌的长女在出生后仅一个月,王皇后曾来探望。

  然而,武曌却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并嫁祸给王皇后。

  高宗得知此事后极为愤怒,

  一气之下将王皇后打入冷宫,

  后来武曌又暗中下令将王皇后杀死,

  对外则宣称是‘送到日本’。

  不过亲手掐死长女这事儿有待商榷,

  《旧唐书》有记载说是婴儿暴毙,武曌趁机嫁祸。

  这个记载,恐怕要更可信一些。”

  “在当时的朝廷中,

  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庞大,

  唐高宗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外廷中,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们,

  坚决反对高宗废王立武的决定,

  这使得武曌的上升道路受到了堵塞。

  而唐高宗则希望借助‘废王立武’一事来重振皇权,

  打击元老大臣的势力。

  因此,武曌开始成为高宗在政治上的‘战友’。”

  “为了推动这一计划,

  他们重赏了首个明确支持‘废王立武’的五品官员李义府。

  这一举动让很多中层官员看到了支持‘废王立武’有利可图,

  于是纷纷转而支持立武曌为后,

  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的‘拥武派’,

  也打破了原来朝廷中,由元老大臣把持朝政的局面。”

  “后来,

  功臣元老中的李积,

  说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深深打动了高宗的心。

  这使得高宗和武曌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的不利局面,

  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

  看到这一幕,

  长孙无忌等人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李积,

  眼神中透露出了些许敌意。

  在这个一直由他们这些老人主导的圈子里,

  李积的突然表态,

  无疑像是一个异类冒了出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让唐高宗占了便宜。

  而李积本人,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决定立武氏为皇后。

  武曌随后做出一系列举动,

  她对王皇后和萧淑妃实施了残酷的虐杀。

  她将自己的儿子李弘立为太子,以确保皇位继承的稳固。

  她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

  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

  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

  至此,在武曌的帮助下,唐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表面上看来,

  ‘废王立武’事件只是三个女人的后宫争宠,

  实际上这背后有着极为激烈的政治较量。

  ‘废王立武’事件,不仅是对关陇贵族势力的沉重打击,

  更在深层次上改变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局面。

  其背后的政治较量,远比表面上的后宫争宠要复杂得多。

  这一事件是华夏封建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转折点,

  对后续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看到这儿,许多百姓开始讨论起来,

  “政治家就是为了利益,很难说谁对谁错。”

  “长孙无忌等人想要长久把持朝堂,

  唐高宗则希望重振皇权,所以拉上了武则天这个强大的‘战友’。”

  “但武则天可不是吕雉,她是真的想做也敢做皇帝啊!”

  “武则天比吕雉更狠,所以她也走的更远!”

  “学到了,要想站得高,就得足够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