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

  “只需一次军资援助——向邺城输送粮草器械,不过三四千人用度,便足令曹操对他起疑。”

  “而他感念主公恩德,权衡利弊后,或率麾下文武及数万兵马来投!”

  “关键便是借曹氏之手激怒许衡!”

  众谋士纷纷颔首。此事不言自明:拉拢许衡需双策并行——先离间其与曹操,再以恩义相邀。纵是铁石心肠,亦难抗拒!

  袁熙此刻胸中畅快,仿佛已见许衡臣服于袁氏之景。届时身为主君,自可慢慢拿捏此人。

  他抱拳道:“父亲,儿愿亲赴邺城馈赠军资,令许衡知我袁氏诚意。”

  袁绍知其心思,抚须笑道:“吾儿已懂招揽豪杰,甚好。”

  郭图沮授对视一眼,当即赞道:“虎父无犬子!二公子深谋远虑,皆因主公家学渊源。”

  沮授补充道:“许衡非士族出身,公子当以游侠之礼相待。此等草莽豪杰,最重义气。公子若能投其所好,必得其效忠。他麾下猛将如云,日后可助公子威震四方。”

  此言显是对袁熙寄予厚望,提醒他需破除士族繁礼,以江湖义气结交许衡这般魁伟武夫。

  ###

  这类人不过是狡黠罢了,着实缺乏远见与抱负。

  只需以江湖义气相待,还怕他将来不归顺吗?宋。

  “明白了,多谢先生指点!”

  袁熙展颜一笑,当即恭敬行礼。

  许都。

  曹纯自北方渡河归来,快马加鞭赶至丞相府邸面见曹操。令人意外的是,他脸上竟带着笑意。

  这完全出乎曹操预料。望着曹纯轻松自若的模样,曹操甚至怀疑此前被困山中的并非此人,而是其他宗室将领。

  这反应着实令人措手不及。

  “看来你还挺高兴?”曹操盯着他看了许久。

  “自然高兴!”曹纯当即将怀中书信取出——里面夹着许衡的欠条,“主公请看,许衡的亲笔。我军四千余虎豹骑将士连同装备马匹悉数入了许营!”

  曹操闻言嘴角抽搐。

  混账!许衡这打的什么算盘!

  说好放人,结果还是拐走四千精锐,这些可都是价值连城的精兵啊!

  “蠢货!”曹操一巴掌拍在曹纯肩头,打得他一哆嗦。

  “为何打我?”曹纯满脸困惑,“这不是要到欠条了吗?许衡迟早要连本带利还我,有何可忧?”

  “他会还你?做梦!”曹操怒目圆睁,原本大好的心情被搅得一团糟。

  细看信中内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许衡承诺归还两万俘虏、三千战马及十万金,并允诺战后赠予三城驻军。若未兑现,愿以五万俘虏抵偿。

  曹操仔细审阅了这份带着许衡亲笔签名与手印的文书,发现竟还加盖了将军印信,着实令人费解。

  \"咦?确有其事。\"

  他抬眼望向曹纯,紧绷的面容渐渐舒展。这让曹纯顿时觉得冤枉,\"可不是嘛!这欠条价值连城!往后建功立业就指望它了!\"

  \"若他如约交付战马降卒,我军实力自当增强;倘若赖账,还请主公主持公道!\"曹纯目光灼灼地盯着曹操。

  \"呵呵......\"

  这番孩童告状般的说辞惹得曹操发笑,\"看来你在山沟里吃够苦头了,怎么还敢信他?\"

  \"末将不信他,但信主公!\"

  曹纯当即拱手。他心知肚明:那些兵马自发离去,强讨也无济于事。先前欲拼死一战,不过是要讨个说法。如今许衡主动立字据,已是意外之喜。若他将来反悔,正可借机发难。

  \"好,届时定为你撑腰。但眼下冬去春来,粮草筹备刻不容缓,你不可在此耽搁。\"

  \"如今许都太平无事,各郡新兵渐增,而袁绍那边尚无大动作。\"曹操忧心忡忡地叹息,\"怕是要与我打持久战......\"

  \"若拖上三五年,袁军势必数倍于我,届时处境艰难。更别说那些汉室旧臣根本靠不住。这话里的分量,你可明白?\"

  曹纯颔首,胡须微微颤动:\"末将省得。一旦我军失利,哪怕只是稍显颓势,这些墙头草定会倒向袁绍,暗中通风报信。\"

  \"呵呵......\"曹操轻笑,神色依旧温和,\"早有鸿雁往来,连逸风都与他们通信,真当我一无所知?\"

  \"那......\"

  \"无碍。\"曹操闭目伸手,在炭火上方缓缓翻烤。

  重新

  \"袁绍暂且让他张狂几日,他终归会对我用兵,但这场较量并非一朝一夕能分出胜负,至少要经历数月暗战。\"

  \"此非明刀明枪的厮杀,而是暗潮汹涌的博弈。你即刻率军驻守黎阳,谨记一事。\"曹操抬眸凝视曹纯,伸出食指沉声道:\"切莫再与许衡起冲突。\"

  \"末将明白...\"

  \"你眼中仍带着不服。\"曹操目光如炬。

  \"属下心服口服...\"

  曹纯哪还敢有半分不忿,这些时日早已领教过许衡的厉害。他深知自己绝非许衡对手。

  \"记住,无论许衡有何举动,都不可再生事端。只需如常驻军、招募兵勇,其余诸事一概莫问。粮草辎重我自会陆续调拨。\"

  曹纯郑重点头:\"谨遵丞相之命。\"

  \"去吧。\"曹操轻拍其肩,目送曹纯离去后,脸上笑意渐敛。他再度取出许衡的欠条细看,心中狐疑:这般计策不似许衡手笔,定有高人指点。

  \"怕是贾文和那老狐狸出的主意。\"曹操自语道。想起贾诩昔日连典韦双戟都敢盗的往事,遂将欠条收起不再理会。眼下要务是待开春后,将宪儿送往邺城与许衡联姻,如此方能将其真正纳入曹氏阵营。

  \"也罢...\"曹操摇头失笑,不再纠结此事。

  冰雪消融时节,连绵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许都至邺城的官道多处塌方,致使赐婚诏书与信函皆滞留途中。此次由荀彧亲自护送诏令前往邺城。

  曹昂将胞妹许配给许衡,借此提升女儿在许氏家族的地位。

  袁绍次子袁熙率队运送粮草军械至邺城,赵云率八百龙骑出城相迎。城内士人与寒门学子皆闻此事。

  大殿中,贾诩引荐白袍青年杨修前来拜见。许衡热情招呼这位故人之子:\"杨德祖,近前说话。\"见杨修迟疑,许衡笑道:\"令尊昔日参与密诏之事我早已知晓,若存加害之心,何必等到今日?\"这番推心置腹之言终使杨修卸下心防,忐忑上前。

  他喉结不住滑动,完全猜不透许衡意图……

  刚迈出两步,忽被许衡拽住衣袖,径直拖向大殿。

  许衡一把勾住他肩膀,同坐在高阶上笑道:\"我这人最好说话,当年知情不报罢了。\"

  \"真要揭发此事,你们杨家也脱不了干系——校事府存着杨彪与董承往来的密档。\"

  \"况且衣带诏上,确实白纸黑字写着令尊名讳。\"

  \"这份诏书,我清楚是董承伪造,意在引外镇诸侯攻打许都,共襄勤王大业。\"

  \"君侯明鉴!绝无此事!\"

  杨修浑身剧震,慌忙俯首作揖。

  怎料初次觐见,竟撞上这般场面。

  此人手中,竟攥着杨家的把柄!

  至于衣带诏真伪,杨修实在难以判断——既未亲见,父亲也从未提及。

  此刻他心乱如麻。

  许衡所言究竟是真是假?

  抑或只是恫吓?

  \"君侯,杨家确实......\"

  许衡咧嘴一笑:\"简单,替我办件事,那些陈年旧账便一笔勾销。\"

  \"什...么事?\"

  杨修愁眉轻抬。

  这位君侯,与传闻大相径庭......

  分明是专程来拿捏他的。

  杨修暗自叫苦,却不敢宣之于口——毕竟对这位君侯,他向来心怀敬仰。这些年来许衡诸多决策,他都参详不透。

  自幼聪慧的杨修,最喜揣摩上位者心思,借此推演天下大势。

  唯独许衡的谋略如同天马行空,毫无规律可循——除了劫掠之时必定现身。

  倒有一桩特质:天下佳丽所在,这位君侯倒是了如指掌。

  杨修暗自思忖,这番相助必然要与君侯牵扯不清。初次过后,恐怕还会有下次。

  \"君侯直言便是,只要不违本心、不悖家训,德祖定当竭力而为。\"

  \"何必如此严肃......\"许衡搭着他的肩轻拍几下,笑道:\"袁熙现就在城外,他对邺城熟稔无需向导。不过......\"

  话音稍顿,杨修暗自松了口气。既非背叛家族之事,倒可相助,正好在君侯面前留个情分。

  \"君侯但说无妨?\"

  许衡笑道:\"我懒于应付。听闻你二人是表亲?不如替我招待一番。袁绍所赠粮械已命典韦送往军营,这些银钱与五十龙骑随你调遣,带他在城内转转。\"

  \"这差事既不损你杨家,也无甚风险。\"

  杨修沉吟良久,忽然眸色微动,颤声道:\"君侯,此时与袁氏子弟同游,纵然有亲缘关系,也难免惹人猜疑......\"

  许衡抚掌笑道:\"妙啊!但在我的地盘奉命行事,许都只会当是我胁迫于你。我避而不见却收其礼,正是避嫌。帮不帮?\"

  \"帮。\"杨修暗自苦笑,这哪由得他推辞。

  你把我叫到这儿来,我要是不答应怕是走不出这个门。更何况家里那些把柄都攥在你手里。

  还能怎么办?

  拖人下水!

  这是君子干的事?

  哦,他不是君子。

  那没事了。

  杨修长叹一声:\"行吧我答应,君侯放心,我定能让袁熙在邺城寸步难行。\"

  \"错了,\"许衡竖起食指晃了晃,\"你要冷言冷语使劲嘲讽,让他在这儿待不下去才行。\"

  \"眼下开春了,主公随时会来邺城。要是让他知道袁熙在这儿过得滋润,咱俩这些布置不全穿帮了?好好一桩买卖非让你搅黄不可。\"

  杨修听得直 ** 。

  这唱的是哪出?

  就算知道又能怎样?何必多此一举?

  袁熙回去肯定要破口大骂,对君侯更是恨之入骨。你刚讹了人家那么多粮草军械——

  就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也太......

  \"知道该怎么做了?\"

  许衡笑得意味深长。

  这哪是商量,分明是下命令。

  \"明白。\"

  \"很好,最近我要带家眷踏青去。事情办妥的话......\"许衡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不光之前那些事能一笔勾销,还能替你谋个官职。年少有为,青史留名也说不定。\"

  杨修眼神闪烁。

  最终郑重行礼:\"君侯放心,德祖定当竭力。\"

  驿馆里,袁熙正望着窗外发呆。

  这次带了几个门客同来,心里却揣着念想:要是能去许衡府上做客,说不定还能......见她一面。

  哪怕只看一眼也好。

  她已嫁入许衡府中,却不知有人仍在为此黯然神伤。

  痴心总被无情负。

  纵使她从未正眼看我,可我深知,我们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

  思及此,袁熙心头猛然一紧,五指不自觉地攥成拳头。

  那颗心仿佛要冲出胸膛,激荡得难以呼吸。

  门外忽然响起脚步声。

  \"二公子,许君侯派人来了。\"

  \"当真?\"

  袁熙霍然起身,喜形于色。

  来了!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