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

  105

  “大丈夫何惧一死?岂能临阵投敌!不错,贾某确与董卓有旧,但他既要取我性命,这条命给他便是!”

  刘瑁瘫坐在泥地里,嘴角渗血,浑身颤抖地望着暴怒的贾龙,嘴唇哆嗦着却不敢吱声。

  “取我兵器来!”

  贾龙振臂高呼。

  亲兵很快扛来长槊。

  贾龙掂了掂手中长刀,目光转向沉默伫立的严颜。

  “严司马,没料到今日又能与你并肩杀敌——只是此番,怕要同葬于此了。”

  严颜略一沉吟:“求之不得。”

  远处营寨外的喊杀声传来,贾龙眼中浮现追忆之色。

  “当年刘益州入蜀前,马相作乱。我集结豪族私兵平叛,巴郡之战时,严司马连斩马相麾下三员大将——那等英姿,贾某至今难忘。能与你同赴黄泉,也算痛快。”

  严颜闻言动容。

  “贾公竟还记得……”

  贾龙长叹:“虽与严公交情不深,却敬重你们兄弟二人。你们镇守江关,护卫益州东疆,功不可没。贾某身为益州士族之首,岂敢忘怀?本想日后重谢,如今看来……”

  严颜苦笑未已——

  山谷外骤然杀声震天!

  战局突变!

  二人急望,只见西凉军后方阵脚大乱。

  莫非荆州援军到了?

  **梁县旧寨外——

  孙坚与许衡并辔而立,远眺战场。

  孙坚握缰的手青筋暴起,眼中燃着熊熊战火。

  许衡倚剑端坐战车,双目微垂,不时低头打盹,显是倦极。

  他确是染了风寒未愈,虽不似先前佯装那般严重,但抱病出征,难免精神不济。

  此时孙坚已开始调兵遣将——

  “德谋!”

  “在!”

  “率盾弩手截击谷内西凉军后翼!以箭阵远攻,不可入谷!”

  “诺!”

  “公覆!”

  “在!”

  “领南路军阻击吕布外谷兵马,绝不可放其增援胡轸!”

  “诺!”

  “君理、伯阳!”

  “在!”

  “随德谋压阵,务必堵死西凉骑兵出谷通路!”

  “诺!”

  ……

  许衡始终 ** 不语。

  阳人县时孙坚予他颜面,此刻战场乃孙坚主场,这份人情自当奉还。况且论临阵指挥,他自知不及孙坚,何必越俎代庖?

  待孙坚部署完毕,许衡才缓声下令:“诸将各率本部协同孙破虏麾下司马,充作后援。前军若有闪失,即刻支援。许某坐镇中军,亦会伺机策应。”

  “诺!”

  战场分明——外谷吕布,内谷胡轸,无需多言。先前既已将前锋指挥权交予黄忠,此刻吩咐不过例行公事。

  兵马尽出后,孙坚策马至战车旁,扬鞭遥指遗寨仓敖道……

  (

  ```text

  “许公子请看,那座古寨粮仓正好卡在山路要冲,谷口宽约十丈,只要布阵得当,定能让西凉军插翅难飞!咱们里应外合,使其首尾难顾,必能将胡轸主力困死在峡谷之中!”

  孙坚未敢夸口全歼敌军,实因对西凉军战力心存顾虑,言辞间留了三分余地。

  然就情势而言,此番西凉军中计,已是九死一生之局。

  许衡神色凝重远眺,沉痛叹道:

  “岂敢奢望尽歼贼寇,惟愿能救出贾公、族叔等陷于战火之人。唉......事已至此,皆我之过!偏生在这节骨眼染病......琦罪孽深重啊。”

  孙坚闻言几乎气结。

  当世能看破许衡心思者,除他之外唯有张允。

  这小子装模作样到这般地步,当真可恨!这般惺惺作态给何人看?

  “许公子......”

  “嗯?”

  “......好自为之。”

  孙坚再不愿看这场戏码,猛夹马腹绝尘而去,径直奔赴前线督战。

  吴懿、张任侍立车驾旁,闻得许衡自责之言,心中暗生触动。

  张任尤甚。当初贾龙、刘瑁背弃盟约之举,他本就深恶痛绝。

  如今许衡遭益州军负义在先,又带病冒险驰援......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望着许衡病容,张任忽生一念:

  良臣择主而事。贾公虽是益州名将,但论胸襟气度,似不及许公子远甚。

  自记事起,待自己最厚者,莫过于许公子!

  自家非蜀郡豪族,家资微薄,老父已逝,唯余寡母。即便迁离蜀地,亦不似豪族需顾虑祖业根基。

  至于游侠只投本土之说......那也要看招揽之人分量几何。

  区区队率之职,何不能改投许公子帐下?

  ```

  仿写版:

  凉州军阵后方突遭孙刘联军突袭,首尾难以相顾,各部兵马被困于幽谷之中不得脱身。这处山谷入口宽约三十余米,内部地势纵深极长,最深处有片开阔平地,矗立着当年楚霸王留下的古营寨遗迹。

  那许公子真乃人中龙凤,理当由张任这等豪杰尽心辅佐才是。

  张任正暗自思量着是否该另投明主,身侧的吴懿却已向许衡连连致谢:\"公子高义令我等益州将士汗颜。此番若非公子出手相助,只怕我益州儿郎都要葬身梁县了。他日必当厚报公子恩情。\"

  但见张任催马向前,关切询问:\"公子贵体可还安好?\"许衡报以温和笑意:\"张将军放心,在下已无大碍。\"

  张任郑重抱拳:\"万望公子善自珍重!\"这番举动引得吴懿暗自疑惑:这张任对许公子是否关切太过了些?

  战场之上,胡轸为争头功,正督率西凉主力强攻峡谷。恰在此时,吕布妻弟魏续也率并州精锐入谷争夺战功。见并州军前来,胡轸愈发焦躁,催促进攻更急。

  岂料孙坚主力突然封死谷口,西凉铁骑在狭窄谷道中难以施展,转眼间沦为被前后夹击的困兽。吕布欲率兵救援,却被孙坚帐下黄盖所阻。老将黄忠率部紧随其后,与黄盖成犄角之势,彻底切断了吕布与胡轸的联系。

  峡谷之中,后路被断的西凉军死伤枕藉,很快就阵脚大乱。益州主帅贾龙哪会错过这等战机?他那双鹰目早已将战场变化尽收眼底。

  赵韪与东州诸将奉命转守为攻,直扑西凉军阵,与谷外援军形成合围之势。

  贾龙举目望天,长叹一声:\"天不亡我!不想荆州刘郎不计前嫌,竟发兵来援......\"他握紧佩刀,自嘲道:\"贾某戎马半生,今竟要后生相救,实在惭愧!\"

  严颜亦面露讶色:\"原以为刘公子会记恨分兵之事,不料竟如此重义。\"

  贾龙振臂高呼:\"弟兄们!随我杀出营寨,与荆州军前后夹击!\"

  中军将士闻令而动,贾龙正欲提刀出帐,忽闻身后传来喊声:\"贾公且慢!\"只见刘瑁踉跄起身,高声道:\"事关全军存亡!\"

  贾龙脚步一顿,冷声道:\"战后再说!\"

  \"此乃生死要事!\"刘瑁急唤。

  贾龙眯起眼睛,示意亲卫在外等候,转身走向帅帐:\"既是要事,入内详谈。\"

  刘瑁盯着贾龙背影,眼中寒光闪现。

  老匹夫!区区州从事,安敢如此无礼?今日不除,更待何时!

  他压低声音对严颜道:\"入帐后伺机动手,取其性命!\"

  严颜大惊:\"此时诛杀主将,恐军心涣散......\"

  刘瑁眼中闪过狠色:\"此刻帐外皆是你的亲信,正是天赐良机!待事成后,以我身份与你声望,谁敢不从?\"

  严颜心中清楚,刘瑁这套说辞漏洞百出,完全站不住脚。

  所谓振臂一呼?

  在两军对峙之际诛杀贾龙,阵前号令由谁来发?

  自己吗?他与贾龙素未谋面,如何号令全军?

  即便有荆州军作为外援击退西凉军,战后益州各部的质问又当如何应对?

  更棘手的是如何压制赵韪?赵氏乃巴中望族,声望不逊于贾龙。

  眼下刘瑁行事过于仓促,形势已迫在眉睫。

  若不立即行动,恐生变故。

  无奈之下,严颜只好跟随刘瑁进入帅帐。

  握剑的手不觉微微发颤。

  并非出于恐惧,而是发自内心的抗拒。

  自古以来内斗最为凶险,稍有不慎便会累及全军。

  尤其是贾龙这样在军中威望甚高之人,要掌控益州军,绝非仅仅除掉他就能解决。

  刘瑁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严颜思绪纷乱,神思恍惚地踏进帅帐。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出乎意料——

  只见贾龙肃立帐中,手持环首刀,双目喷火地怒视着他们。

  见此情形,严颜顿感不妙。

  事情有变!

  可惜为时已晚。

  贾龙趁其不备,猛然擒住刘瑁,一把将其拽到身前,踢翻在地后用膝盖抵住后背,刀刃直抵咽喉。

  刘瑁猝不及防,惊恐万状,正欲呼救却被刀柄击中口部,鲜血直流。

  贾龙将其头颅按在地上,令其无法出声。

  严颜大惊失色:\"贾公这是何意?快快松手!\"

  贾龙持刀挟制刘瑁,厉声喝道:\"严公,你我同为益州栋梁,今日竟要为这等挑拨离间的小人自相残杀?\"

  严颜一时语塞。

  想要上前解救,又顾忌刘瑁性命,只得按兵不动。

  刘瑁的脸颊紧贴地面,嘴唇破裂难以发声,只能呜咽着挤出几个字:\"贾龙……你竟这般猖狂……我父子素日待你可曾亏欠……\"

  贾龙嘴角扯出一抹冷笑,目光掠过刘瑁头顶。

  他转向严颜,声音如铁:\"刘焉老朽残躯,还能苟活几载?这益州大好基业,他竟要托付给此等庸碌之徒——\"刀尖猛然下指,\"临阵通敌的蛇鼠之辈,也配统领三军?严司马,此时不醒,更待何时!\"

  倏然俯身揪住刘瑁发髻,贾龙眼底泛起血色:\"狗彘不如的东西!你父子暗中备下的鸩酒,当真以为某不知?本想留你性命……\"环首刀寒光乍现,\"今日便先送你上路,来日定教刘焉老贼黄泉追子!\"

  刘瑁瞳孔骤然收缩。

  刀光已映满他的视线。

  \"贾龙!尔敢——\"

  雪刃劈开腥风。

  刀啸破空!

  \"刀下留人!\"

  严颜暴喝前冲,战靴踏碎帐内血洼。

  终究迟了半步。精锻环刀斩断颈骨时,贾龙的手臂稳如磐石。刘瑁那颗头颅滚落在靴边,怒睁的双目仍倒映着持刀身影——他精心布置的杀局,此刻竟成了自己的断头台。

  血瀑喷溅军帐。

  \"贾——龙——!\"严颜赤目欲裂,铁掌高悬半空却凝滞不前。

  \"痴汉!\"染血刀锋直指严颜喉头,\"真要给这蠢物当一辈子看门犬?严氏百年清誉,就换刘家几斛米粮?\"

  帐外甲士涌入时,严颜的双拳仍在颤抖。

  益州兵卒被这声暴吼震住,呆立原地不敢妄动。

  刘瑁头颅滚落在地,众人一时茫然无措。

  好在贾龙与严颜这两位益州豪帅坐镇军中,士卒们终究不敢违抗军令。

  局势委实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