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拿下四郡后,由志才出任南郡太守,负责稳定地方政务,同时统筹各郡军需调度。我派正方协助你处理相关事务。

  苏烨转向李严叮嘱道:"正方要与志才通力合作,这段时间要辛苦你们了。"

  "定当竭尽全力。"二人躬身领命。

  随后苏烨对荀攸布置道:"江夏乃战略要地,现太守弃职而逃。待我军收复后,由公达暂行太守之职,与高顺将军共同驻守,既要稳固地方,更需防备袁术与孙坚的侵扰。"

  接着指示田丰:"元皓接管长沙后,务必肃清孙坚残余势力。此次他公然进犯,长沙郡必须收回。公覆将军需在洞庭湖筹建水寨,若能将孙坚原有水寨收归己用则更佳。"

  最后安排程昱:"仲德与子龙同赴武陵、零陵、桂阳三郡,招抚现任武陵太守曹寅。若其愿归顺,可保留太守职位,但需收缴兵权。由子龙调遣两千降兵维持治安,平定匪患与蛮族 ** 。"

  “先探探两郡太守的态度,肯归顺的话,再照规矩办事。”

  “往后我麾下的太守,除特殊情形外,不得统兵,军政分开。”

  “遵命!”

  程昱与赵云齐声应下。

  “暂定如此!若有变故,速遣暗卫以金雕传信,我自会处置。”

  “诸位即刻依令行事!”

  苏烨挥袖令道。

  “遵命!”

  众官纷纷领命退下。

  苏烨转至后院寻荀采等人。

  园中——

  荀采与蔡琰抚琴;

  卞玉儿、貂蝉随乐起舞;

  邹倩同张宁 ** 观览;

  甄姜今日亦在席间。

  见苏烨至,众人停奏迎前。

  “见过夫君(将军)!”

  “不必多礼。”

  苏烨笑着摆手,先向荀采颔首,继而问貂蝉:“姑娘近日起居可适?若有难处但说无妨。”

  貂蝉面染薄霞,屈身回道:“承蒙将军与夫人照拂,诸事周全。此恩此德,貂蝉没齿难忘。”

  所言皆发自肺腑。这些时日,确是她生平最惬意的光阴。

  荀采等视她如姊妹,未有半分轻慢。

  愈是如此,她心中感激愈深。

  “甚好。”

  苏烨温然点头:“既觉顺意,我便安心。”

  又对张宁示意,继而向妻妾们道:“稍后我将率军赴新野讨伐袁术,特来与你们话别。”

  “余事皆已安排妥当。”

  这是

  "家中事务就交给采儿和姜儿了,务必照看好,别出差错。"

  荀采几人闻言一惊:"夫君要上战场?会不会有危险?"

  苏烨摆手笑道:"我的本事你们还不了解?这世上能伤我的人怕是还没出生呢!更别说什么危险了。"

  "要说危险那也是别人该担心的事!那袁术不过是个草包,哪是我军的对手?"

  "这次去也不是真要打他,主要是为后续和谈做准备。眼下还不是全面开战的时候。"

  莫说袁术,就算袁绍董卓一起上,苏烨也有把握应对。目前主力部队虽仅六万,但随时能扩充至十万。

  待完全掌控荆州,组建二十万大军也不在话下。军械粮草储备充足,支撑两年都没问题。

  荀采蹙眉问道:"为何突然要与袁术交战?"

  苏烨挑眉:"没告诉你们吗?董卓今日已任命我为荆州牧,这分明是想挑拨我和袁术开战。"

  荀采不解:"既知是董卓的诡计,为何不直接与袁术和谈?"

  蔡琰接过话头:"怕是不行吧?听说袁术指使孙坚杀害前任太守强占南阳,虽然后来靠袁家势力谋得官职,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况且,苏烨哥哥如今贵为荆州牧,南阳本就在苏烨哥哥的治下;”

  “袁术定然忧心苏烨哥哥发兵征讨,夺回南阳;”

  “说不定,此刻他已按捺不住,抢先对苏烨哥哥动手了呢?”

  “若不战而降,主动求和,反倒陷我们于不利境地;”

  “如此只会让袁术更加猖狂,以为我们怯战畏缩;”

  “到那时,南阳恐怕再难收复!”

  “所以,苏烨哥哥的打算想必是先重创袁术,再谈议和之事吧?”

  “哦?”

  苏烨见小蔡琰条理分明地剖析其中利害,不禁讶然,伸手轻捏她的脸颊笑道:“我们家的昭姬竟这般聪慧!”

  “句句都说中了!”

  “嘻嘻!”

  蔡琰得了夸赞,眉眼弯弯笑了起来。

  忽觉苏烨的手仍在作怪,她蓦地想起什么,双颊绯红,后退一步躲到荀采身后,只探出小脑袋望着苏烨。

  近来荀采姐姐们常打趣她,说她年已十五,到了出嫁之龄,早该嫁给苏烨云云。

  蔡琰本就对苏烨暗生情愫,经年相处更令这份心意悄然滋长。

  被众人这般调侃,她心中愈发羞怯,此刻面对苏烨自然手足无措。

  荀采瞧见蔡琰神情,与甄姜几人相视一笑。

  苏烨虽察觉异样,却暂未深究,只是含笑追问:“那你且说说,为何我非得与袁术议和?”

  “直接将袁术歼灭,或至少逐出南阳岂不更痛快?”

  “你该明白,这对我而言易如反掌。”

  蔡琰闻言,自信答道:“苏烨哥哥不会如此行事!”

  “只因——这于你有害无益!”

  洛阳城内暗流涌动,曹操正与谋士们商议对策。

  “袁本初已在渤海起兵,并发檄文号召各路诸侯讨伐董卓。”

  窗前,荀彧放下茶盏,眉头微蹙:

  “明公新受董卓表奏为骁骑校尉,虽是天子旨意,但世人心知肚明。”

  案几对面的程昱冷笑接话:

  “若此时与袁公路全面开战,即便取胜,袁氏兄弟必会借题发挥。”

  郭嘉把玩着棋子,懒洋洋补充:

  “他们定会四处宣扬明公与董卓勾结,损毁明公清誉。”

  曹操朗声大笑,击掌赞叹:

  “奉孝深知我心!此战不过小惩大诫,教训袁术一番便该议和。”

  说着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荆州疆域:

  “我已派兵分取荆州各郡。这段时日府中事务繁杂,还望诸位多费心。”

  众人纷纷拱手应诺。

  离开议事厅后,曹操策马直奔城外军营。典韦早已整装待发,于禁率领的虎豹骑亦列阵等候。

  “全军开拔!”

  随着号角响起,精锐铁骑如离弦之箭向北疾驰。这些战马皆经特殊驯养,虽非全部蜕变异兽,但耐力速度俱佳。

  不出两个时辰,曹军先锋已抵达汉水南岸的营寨。

  “末将文聘,拜见主公!”

  文聘早已率部出营相迎。

  “仲业不必多礼!”

  苏烨端坐马背,摆手道:“军情紧急!暗卫最新消息,纪灵与孙坚大军距新野已不足三十里,容不得耽搁!”

  “我命你准备的船只可曾备妥?”

  文聘当即抱拳答道:“回主公,船只皆已就绪,随时可登船启程!”

  “粮草亦筹备完毕,足够大军途中所需。”

  话锋一转,他再度行礼道:“禀主公,襄阳至新野河道经数月疏通,现可用战船将大军运抵新野城南十里处。”

  “以我军新式中型战船之速,水路比陆路更快。”

  “此法既能令将士与战马得以休整,主公可愿采纳?”

  他心中早有盘算——江陵水师已揽下攻取长沙、江夏、桂阳之功,襄阳水师岂能毫无作为?

  疏通河道便是为日后攻取南阳铺路。

  苏烨眉梢微扬:“仲业竟私自疏通河道?看来你早存参战之心。”

  文聘咧嘴一笑:“末将尚欠主公军功债,若不搏些战功,如何偿还?如何换取更多资源?”

  “准了!”

  苏烨果断挥手:“即刻安排登船,全速进发!”

  “此战若及时抵达,许你襄阳水师登陆参战。”

  “不论最终是否与敌兵交锋,诸位的功劳本侯都记下了!”

  怎能亏待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末将领命!主公恩德,末将感激不尽!请主公移步随行!”

  文聘激动地抱拳行礼,旋即翻身上马在前引路。

  不足半个时辰,在文聘与襄阳水师的调度下,苏烨大军已井然有序登船完毕。连战马都由专用运输船装载,全军乘着改良三角帆的东风,逆流疾驰新野方向。

  仅三刻钟功夫,船队已抵达新野南郊十里处。此处河道渐浅,中型战船再难前行。苏烨当即率众在预设码头登陆,待骁骑营与亲卫营列阵完毕,立即协同张合、许褚等将领结成战阵,全军如离弦之箭直扑新野——最新战报显示,袁术大军已抵城北,纪灵与孙坚甚至未作休整便发动了攻势。

  “全军提速!迟了连口热汤都喝不上!”文聘望着远去的尘烟,急令水师将士:“主公预留了战马,四千儿郎即刻策马驰援!”所幸苏烨骑兵历来配备双马,此刻倒解了燃眉之急。

  至于水兵骑术?苏烨麾下精锐皆经严格骑训,纵使不比专业骑兵,急行军却不在话下。转瞬间,文聘部已整装完毕,扬鞭追赶主力而去。

  【

  仅靠骑马作战,战力难以保证。

  所幸文聘等人并未打算让水军骑马厮杀,仅用于快速行军。

  抵达战场后,便可弃马步战。

  此次特意装备了钢甲,足以充当重步兵使用。

  通常水军在船上仅穿皮甲——钢甲过于沉重,不利于船上行动,遇水更会沉底。

  这与水性无关。

  ——

  孙坚率精锐与新兵猛攻新野城,亲自带将领登墙冲杀。

  守城的黄忠、典韦早有防备。

  孙坚等人刚露面,便遭遇黄忠战刀、典韦铁戟及黄叙的夹击。

  刀气席卷而来,孙坚急松手滑落云梯,仍被削飞头盔,震得头晕目眩,中途失手坠地。

  幸而跌落高度不足十米,又有**缓冲,加之丹劲武者体魄强健,仅受轻震未伤。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孙坚晃了晃发胀的脑袋。若不是黄忠那一刀只砍在头盔上,他何至于如此狼狈。以他的身手,这样矮的城墙本该一跃而下。

  "砰砰!"

  地面传来几声闷响。孙坚刚撑起身子,就看见程普一手搀着孙静,一手扶着祖茂,正仓皇奔逃。两人头盔早已不知所踪,发丝凌乱地散在肩头。

  "主公无恙否?"

  韩当快步上前,一把扶起孙坚,边撤边问。

  "无碍!"

  孙坚咬了咬牙,抬头望向城头。黄忠和典韦正居高临下地冷笑。

  "孙坚!"典韦声如洪钟,"念在旧情,今日且饶你一命。若再敢来犯,定斩不饶!"

  "速速退兵,否则——"典韦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这个甘为袁氏爪牙的家伙,竟敢率先进犯,实在令人不齿。

  当然,留他性命另有深意。苏烨早有交代:此刻诛杀孙坚,不仅会招来非议,更会影响讨董大计。诸侯联军中,需要这个愣头青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