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他近日还放出风声要购置战船;"

  "巧的是,我蔡氏名下有几处船坞,正好囤着批战船,可赠予苏烨;"

  "还可选拔些善泅的壮丁送去;"

  "这样即便联姻不成,也能与苏烨加深往来。"

  执意联姻的缘由,在于蔡氏近两代与苏家交情,确实比黄氏疏远了些。

  总要想办法弥补。

  蔡讽并非短视之徒。

  这些年常与庞德公等人纵论天下大势。

  他们都预见大汉将迎来真正的乱世。

  诸侯割据恐怕在所难免。

  像苏烨这般手握强兵、才干出众的人物,就显得格外珍贵。

  他十分看好苏烨的前景,认为诸侯争雄时必有其一席之地。

  同样清楚,苏烨必定也察觉到了乱世将临,正在未雨绸缪。

  从他在南郡的举措和积极扩充军力的行动中,便能窥见端倪。

  此人不简单。

  "哦?竟有此事?我怎未想到?"

  蔡瑁闻言双目一亮,当即应道:"孩儿这就去询问二姐!"

  "父亲以为,孩儿是否该趁势加入苏烨的水军,谋个主将之职?"

  既然决定下注,自然要早作打算。

  说不定以他的才能,真能在苏烨麾下混个水军主将呢!

  蔡瑁对此颇有信心。

  届时他便是堂堂水师大将,何等威风?

  "你?"

  蔡讽嗤之以鼻:"就凭你那点本事?苏烨帐下皆是久经沙场的精锐,战将如云,你觉得能胜过他们?"

  蔡瑁哑然。

  自己真有这般不堪?

  这真是亲爹吗?

  "那孩儿就不去了?"

  蔡瑁闷声道。

  此刻他只觉得心灵受创。

  "去!为何不去?"

  谁知蔡讽话锋一转:"非但要去,更要闯出名堂!"

  "为父探得苏烨新任的水军主将是个叫文聘的年轻人。"

  "此人出身 ** ,年纪尚轻,从未听闻其统领过水师。"

  "你至少在江夏水军历练过,又熟读我蔡氏水战典籍。"

  "虽不善统兵,但操练水师应当不在话下。"

  "总比那文聘强些。"

  "这便是你的机会!"

  "只要苏烨知晓你精通水军操练之法,必定会重用你。"

  蔡氏在荆州经营多年,岂会没有看家本领?

  蔡瑁所学的兵书传承确实不凡。

  听到这里,他原本郁闷的情绪瞬间消散,满脸期待地问道:"这么说我的实力还算不错?"

  "确实。"

  蔡讽虽然有些无奈,但也不愿再打击儿子的信心,只得点头道:"此事暂且如此。你先去征询你二姐的意见,看她是否愿意给苏烨做妾。"

  "若她同意自然最好,若不同意也无妨。"

  "无论结果如何,三日后你都得随我同往江陵拜会苏烨。"

  这些要事终究需要他亲自与苏烨商谈才能放心。

  否则,他实在对蔡瑁的办事能力放心不下。

  "明白!我这就去办!"

  蔡瑁欣然领命,当即快步离去。

  他径直来到二姐蔡媛的住处,恰巧看见她正在研读苏烨所着的《千字文》。

  "文章确实精妙。"

  "可惜苏公子为何不多创作些诗文呢?"

  "听闻你文武双全,相貌堂堂,怎么就与荀氏定了亲事,实在可惜..."

  蔡媛捧着书卷轻声叹息。她向来心高气傲,对未来夫婿的要求极为严苛。

  正因如此,年方十六仍未出阁。

  难得遇到苏烨这样符合心意的对象,她本已做好打算,待苏烨凯旋后便寻机一睹真容,确认是否如传言般出色。

  若果真如此,就准备央求父亲前往苏家议亲。

  不料苏烨刚回荆州,便传出已与荀氏定亲且即将完婚的消息,这让蔡媛倍感失落。

  如此良配竟就此擦肩而过?

  "二姐!"

  熟悉的呼唤声忽然从窗外传来。

  蔡媛头都懒得抬,就知道是自家那个蠢弟弟在说话。

  "有事?"

  她依旧垂着眼帘,语气里透着不耐烦。

  "嘿嘿!父亲让我来跟你商量件大事!"

  蔡瑁缩着脖子赔笑,小心翼翼地试探。

  "说!"

  蔡媛终于抬眼,冷冰冰盯着这个不成器的弟弟。

  "那个..."

  蔡瑁被姐姐盯得发怵,支吾道:"先说好,听完可不许打我,这是父亲的意思。"

  "嗯?"

  蔡媛眯起眼睛,"看来你早知道我会生气?"

  "再不说现在就抽你!"

  她心里嘀咕:该不会又要让我去联姻吧?

  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父亲前前后后给她相看过好几门亲事。

  可她一个都没瞧上,全都推了。

  仗着是家中幺女,蔡讽对这个女儿格外宠溺。

  即便她任性拒绝,也从未真正责备过。

  蔡瑁不敢再拖,一股脑把事情说完,忐忑地望着沉默的姐姐:"二姐...你觉得如何?愿意给苏烨作妾吗?"

  良久,蔡媛突然问道:"那苏烨当真生得俊朗?"

  "啊?"

  蔡瑁一愣,老实点头:"确实。"

  "一年多前他身子弱,看着单薄些,但模样是极好的;"

  "那张脸着实招人恨;"

  "大半年前我在邓县见他时,整个人精神焕发,越发英挺了。"

  《惊鸿一瞥》

  蔡瑁打量着远处那道身影,指尖轻敲窗棂:"单论容貌,蒯良给他提鞋都不配。"

  檀香在室内袅袅缠绕,少年忽然扭头对绣架前的女子笑道:"二姐定会中意。"

  他摩挲着腰间玉佩,眼前浮现出攀上高枝后的锦绣前程——只要二姐踏进苏家后院,他便能借着姐夫东风直上青云。

  "当真?"

  蔡媛手中银针微滞。

  她了解幼弟,量他不敢欺瞒。心尖像被蜜糖浸透,却在想到"妾室"二字时蓦地发苦。蔡氏贵女怎能屈居偏房?可这荆州地界,确实再寻不出更灼目的良人。

  "允了。"

  她突然劈断绣线,金剪在案几上折射寒光:"先让父亲准备着。"

  顿了顿又补充:"我要隔墙望他一眼。"

  罗裙下的锦履不自觉地碾着落花,到底是世家贵女的骄傲在作祟。

  蔡瑁闻言大笑:"此事易尔!"

  他指着西边正在升起的飞檐:"那人在江陵新城日日巡察,明日我就带你去瞧。"

  当夜蔡讽听完禀报,抚须而笑。他太清楚这个女儿——待明日见过那人的风采,只怕要抢着上花轿。

  果然未及三日,蔡媛站在茶楼珠帘后,望着街心骑马而过的身影,手中的团扇"啪嗒"坠地。

  "备嫁妆。"她耳尖泛红地转身,裙摆扫过满地碎金日光。

  蔡瑁无言以对,心中感叹:这就是我的二姐!

  现实往往如此直接。

  “嗯?”

  远处的苏烨察觉到一道灼热的视线,抬头望去,恰好与蔡媛四目相对。

  “哦?这位御姐气质非凡!”

  看清蔡媛的容貌和身姿后,苏烨眼中闪过一丝惊艳。她的美貌不输邹倩,却属于截然不同的类型——典雅成熟的御姐风范。

  虽然年纪尚轻,但独特的气质与年龄无关。

  “她是蔡家的人?莫非将来会成为刘表之妻蔡夫人?”

  注意到蔡媛身后的蔡瑁,苏烨顿时恍然。这些念头电光火石间划过心头,他朝蔡媛微微颔首便继续忙碌去了。眼下无暇探究蔡氏兄妹为何出现在此。

  归家后,蔡瑁与蔡媛将决定告知父亲蔡讽。

  “父亲,女儿的终身大事就拜托您了。”蔡媛恭敬行礼。

  “你这孩子!”

  蔡讽摇头轻笑:“为父还是头回见你这般顺从,看来是真动了心。虽说为妾室,但听闻苏烨待所有妻妾一视同仁。只是切记——过门后不可任性妄为,更不可与荀氏争锋。家宅和睦最为紧要。”

  他深知,像苏烨这般平等对待妻妾之人,绝不会容忍内宅争斗。这般教训,古往今来并不鲜见。

  他不愿看到女儿因任性而毁掉前程。

  "懂了!女儿知道轻重!"

  蔡媛怔了怔,随即会意,郑重颔首:"女儿虽性子傲些,但绝非不识好歹之人。"

  她对自己的才学颇有信心,这也是她择偶标准高的缘由。

  "明白就好!"

  蔡讽欣慰地捋须:"此事为父自会打点。"

  "时间定在苏烨与荀氏女完婚后月内,你且做好准备。去吧!"

  "诺。"

  几日后,南郡太守府内。

  "什么?襄阳蔡氏要把蔡讽次女蔡媛许给我做妾?当真?他们放得下身段?"

  苏烨从父亲口中得知消息,难掩讶色。

  脑海中浮现出前些日子偶遇的那位蔡家千金。

  "这有何稀奇?"

  苏烈傲然昂首:"我儿如今出息了,就算做妾又如何?比之荀氏如何?"

  "若比不上,为妾也未尝不可。"

  说着神色转为严肃:"不过待蔡媛过门后,切莫因此薄待于她。"

  "苏蔡两家世代联姻,万不可因此反目,明白吗?"

  "孩儿明白!"

  苏烨含笑应道:"父亲还不了解我吗?"

  "凡是我的女人,哪个不是同等相待?"

  作为穿越者,他心中妻妾界限本就模糊。既是自己的女人,自然都要疼惜。

  若做不到,当初就不该招惹。

  他坦然承认自己多情,却绝不认可薄情郎的做派。

  "甚好!"

  苏烈展颜笑道:"那此事便这么定了。"

  "你原计划不是在与荀采完婚后不久,便要迎娶甄姜,同时为邹倩和卞玉儿补办婚礼吗?"

  "不如届时将蔡媛也一并添上吧!"

  反正都是纳妾,影响本就不大。

  "好!就这么定了!"

  苏烨对此并无异议。

  说起来,这蔡媛也是位史书留名的 ** 。

  如今归他所有了。

  至于刘表?

  一个糟老头子,哪来的脸面迎娶人家年轻姑娘?

  连基本的幸福都给不了,这份责任还是由他来承担比较合适。

  两个月后,

  江陵城面貌焕然一新,与之前截然不同。

  几条主干道已完成重新规划建设。

  为加快进度,苏烨甚至动用了新研制的水泥。

  当然,这些水泥全产自江陵附近山中新建的秘密基地;

  为确保机密,不仅与所有工匠、研究人员签订了精神契约,还将生产工序拆分交由不同组别负责。

  最大程度防止技术外泄。

  得益于水泥的运用,街道、房屋乃至城墙的建设效率成倍提升。

  如今道路更宽阔整洁,城中还多了许多新建的高楼。

  借着扩建之机,苏烨对江陵城进行了系统性的重新规划。

  虽然扩建工程仍在进行,但已能看出雏形——未来的江陵必将成为规模宏大、繁华鼎盛的大城。

  当然,为避免引人觊觎,对外宣称水泥是造价高昂、工艺复杂的特殊三合土。

  也并未大面积用于墙面装饰,主要作为粘合剂和铺路材料。

  此举有效降低了外界的关注。

  此外,所有参与施工的工匠都签订了精神契约以保守秘密。

  极大延缓了消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