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宛城邹氏邹川,携小女邹倩拜见都尉大人!冒昧叨扰,万望海涵!”

  “民女邹倩,拜见苏都尉。”

  父女二人行礼时俱是一怔。邹川心中骇浪滔天:“早闻苏都尉年方十七,原以为是谣传,不想竟真这般年轻!更难得的是龙章凤姿,气度非凡......”

  邹倩偷觑眼前人,霎时飞红浸透香腮。指尖无意识绞着帕子暗想:“先前爹爹说要带我来见什么都尉,我还百般不情愿......谁知苏将军竟似画里走出来的谪仙般,若能......”

  原还担心父亲乱点鸳鸯谱,此刻反倒忧心自己配不上这琼枝玉树般的人物。

  “二位不必多礼。”苏烨广袖轻抬,“看座。”

  苏烨察觉到了两人的神情变化,随手施展读心术探知了他们的心思,随即露出会意的笑容站起身来,客气地示意他们就座。

  他的目光在邹倩身上停留片刻,暗自赞叹:"当真是倾城之姿!"若以百分制评判容貌气质,这姑娘至少能得九十四分。更难得的是她天生带着一股摄人心魄的魅力。

  "姓邹,又来自宛城,莫非就是日后张济之妻,令曹操痛失典韦、曹昂的那位邹氏?"苏烨心中泛起疑惑,"可史书记载邹氏应是凉州武威人,怎会成了南阳宛城人士?"他暗自揣度此人十有 ** 就是那位红颜祸水,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某些细节自然会出现偏差,这点倒是要引以为戒。不过如此绝色佳人,他确实动了心思。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不期而遇。邹倩顿时羞红了脸,慌忙垂下眼帘,却又忍不住偷偷抬眼打量。一旁的邹川将这番互动尽收眼底,心中暗喜:"此事成了!"果然英雄难过 ** 关。

  待宾主落座,苏烨开门见山道:"不知邹家主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邹川闻言再度起身行礼,直言相告:"一为恭贺将军高升之喜,二是见将军英姿勃发却尚未婚配,有意将小女许与将军为妾,不知意下如何?"他心知肚明以邹家门第,能求得个妾室名分已是高攀。若非女儿姿色出众,他断不敢来自取其辱。自从老父去世,邹家早已今非昔比了。

  多年来若不设法攀附权贵,恐怕整个家族终将没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这绝非邹川所愿目睹的局面。

  "哦?"

  苏烨闻言,尽管早已通过读心术知晓,仍不禁面露喜色,又看了邹倩一眼。两人目光再次交汇,这次邹倩没有躲闪,只是脸颊愈发绯红,心如鹿撞。

  苏烨含笑向她点头示意,随即起身向邹川拱手道:"在下对邹 ** 确实心有好感,此事我应允了!"

  "太好了!"

  邹川与邹倩父女闻言俱是欣喜。邹川当即答道:"那此事便如此敲定?小女今日起就留在将军身边。待我回府后立即置办嫁妆,定让将军满意。"

  见邹川这般急切,苏烨不由失笑,这位岳父倒是爽快人。不过他还是连忙劝阻:"且慢!既已应允,断无反悔之理。邹 ** 这般佳人,我怎舍得反悔?只是两日后我便要奉旨率军前往兖州平叛,无法久留宛城。"

  "不如等我凯旋归来,再行成婚之礼如何?"

  虽是纳妾,毕竟是第一位妾室,加之邹家如此诚意,苏烨自当周全礼数。作为穿越者,他对妻妾的观念仍秉承前世标准——只要是自己的女人,在他心中皆同等重要。因此即使邹倩为妾,他也不会轻视疏忽她的感受。

  "原来如此。"邹川稍作思量,笑着应道:"无妨!就让倩儿这几日先陪伴将军,嫁妆我直接送往邓县贵府。正好我也该去拜会苏烈大人和令堂,知会此事。"

  “等到将军启程时,再派人送倩儿去邓县也不迟!”

  “至于婚仪,待将军凯旋后再办更合适。”

  归根结底,他今日铁了心要让邹倩留下。

  他恨不能两人即刻结为连理,将这桩姻缘钉死在铁板上。

  (

  **以苏烨的声望,生米煮成熟饭后,总不至于翻脸不认。

  若真如此,苏烨的名声必将扫地。

  纵使事后竭力补救,也难免留下话柄。

  邹川笃信苏烨不会行此下策——他对女儿的姿容有十足把握。

  若非如此,也不会将女儿视作家族未来的赌注。

  “这……也罢!便依岳父之意!”

  苏烨略作迟疑,随即含笑应下。

  横竖,他稳赚不赔。

  身侧的邹倩早已羞得垂首,只可惜视线被丰盈所阻。

  “好极!倩儿便托付给贤婿了!老夫先行告退!”

  这声“岳父”让邹川通体舒泰,大笑着对女儿使了个眼色,向苏烨拱手作别,未等相送便疾步离去,干脆利落得像阵风。

  徒留苏烨与邹倩面面相觑,忍俊不禁。

  苏烨仍执起邹倩的柔荑追出府门相送。

  待邹川离去,他牵着佳人重回书房,屏退亲卫,令典韦于远处值守。

  “倩儿。”苏烨轻揽邹倩入怀,温言道:“从今往后,你便是我的妻室。我定不负你。”

  “嗯。”邹倩倚在他胸膛低应:“余生……请将军怜惜。”

  夜色如墨,鱼龙起舞。

  晨光微熹,苏烨比平日多睡了一刻钟。

  邹倩仍沉浸在睡梦中,眉间还带着几分倦意。苏烨轻手轻脚起身,径直走向演武场,如往常一般开始晨练。

  外挂虽好,但武学之道贵在坚持,因此他从不懈怠。

  “嘿嘿,主公今日可是破天荒起迟了!”

  典韦见苏烨练完喝水歇息,忍不住咧嘴调侃。

  “少贫嘴!”苏烨笑着瞪他一眼,“我看你是想娶媳妇了!等战事平定,我便让母亲替你张罗一门亲事,也好让你早日成家立业,生几个娃娃。”

  “从小培养,将来也好辅佐我的子嗣,如何?”

  下一代自然要早做打算。

  典韦这身筋骨,后代想必也不会差,说不定还能再出个猛将。

  “当真?”典韦眼睛一亮,急忙追问,“主公可不许反悔!”

  “混账!我何时食言过?”苏烨笑骂。

  “哈哈,这倒是!”典韦挠头憨笑,“不过主公,记得让老夫人挑个骨架大、能生养的,身子骨结实的,旁的俺不讲究。”

  女人嘛,只要模样过得去就行。

  他反倒不喜邹倩那般娇弱类型,壮实些的才合他心意。

  “行,就依你!”苏烨忍俊不禁。

  这典韦的喜好,果然与众不同。

  “什么事这么高兴?老典又缠着主公许你什么了?”

  黄忠与文聘并肩而来,远远便笑着高声问道。

  “没啥!”典韦摸摸后脑勺,难得有些不好意思。

  苏烨毫不留情地戳穿他:"确实没什么!就是答应给他找个结实点的姑娘罢了!"

  "哦?"

  黄忠一听来了兴趣:"原来是这事儿啊?老典你是该讨媳妇了!"

  二十一岁还没成家,说不过去。

  文聘却纳闷地看着典韦:"娶媳妇不该找漂亮苗条的吗?怎么到你这就得挑结实的?"

  "你这是找媳妇还是找哥们儿?"

  "噗嗤...哈哈哈!"

  苏烨和黄忠顿时笑作一团。

  典韦没好气地瞪了文聘一眼:"文仲业你眼光有问题!不找结实的怎么生养?怎么生出壮实的孩子?"

  "我娘要不是够壮实,能有今天这么结实的我吗?"

  "我当然也得找个结实的。"

  文聘:"......"

  敢情这还带遗传的!

  文聘一时语塞。

  说典韦不对吧?

  好像也不合适。

  毕竟典韦确实高大威猛。

  但要说对吧,又总觉得不符合自己的审美。

  "随你高兴吧!"

  文聘摆了摆手,决定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这时,黄忠转头问苏烨:"主公!听说昨儿个纳了房小妾?恭喜啊!"

  "不过主公还是早点娶正妻,生下嫡长子要紧。"

  自家主公是做大事的人,将来不知能走到哪一步。

  要是天下大乱,主公至少也是一方诸侯。

  到那时,子嗣传承就至关重要了。

  尤其要先有嫡长子。

  "嗯。"

  苏烨明白黄忠的好意,笑着点头:"这事我已经有打算,会注意的。"

  "至于正妻,等平定这次叛乱后,也该物色了。"

  他心中理想的嫡妻,必须兼具贤惠与才干。

  容貌自然也要出众。

  对方的门第尤为关键。

  这关乎他日后宏图。

  蔡氏之女确是上选。

  其父蔡邕乃当世鸿儒,桃李满天下。

  若能与蔡氏联姻,既得贤内助,又无外戚之忧。

  可惜蔡琰尚随父避居吴会,年方十,未到婚龄。

  其余名门淑女,非家世欠妥,即年岁尚幼。

  唯有待黄巾平定,自己仕途更进,再看姻缘。

  届时,一郡太守之位应已到手。

  十七岁的郡守,配名门闺秀绰绰有余。

  "主公明鉴即可。"

  黄忠会意颔首,不再多言。

  为臣之道,贵在知止。

  此后两日,苏烨多伴邹氏左右。

  至第三日辰时,大军出东门。

  城门外,苏烨轻抚车轼叮嘱:"先去邓县代我问候双亲,好生侍奉。待我凯旋,必三书六礼迎你过门。"

  "嗯。"

  邹氏眼波盈盈,绛唇微颤:"郎君征战在外,务必珍重。妾身日日焚香祷祝,定会侍奉翁姑周全。"

  "放心。"

  苏烨笑着放下车帘,转头令道:"甲二!夫人安危就托付于你。"

  "诺!"

  甲二抱拳 ** ,复问:"当真不需末将随行护持?"

  "不必。"

  这里是用不同表达方式

  太阳西斜时分,苏烨轻轻挥手道:"邓县暗卫事务还需你在此坐镇。"

  他语气坚定地补充:"洛阳那边甲一独木难支,实在离不开你的协助。"

  "况且有甲三和甲五随行,我这边人手已经足够。"

  "遵命。"

  甲二不再多言,心中明白这是主公对他的器重与信赖。

  文聘此时上前抱拳道:"主公,末将愿调遣一曲士兵配合甲二大人,共同护送夫人,确保万无一失。"

  "仲业考虑周全。"苏烨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新兵营事务繁重,你多费心了。时辰不早,我们这就启程。"

  他矫健地跨上战马,向城楼上的秦颉等人致意后,一抖缰绳朝着东北方向疾驰而去。黄忠、典韦率领的三千铁骑扬起漫天烟尘,很快消失在远方地平线上。

  次日清晨,颍阴城外战火纷飞。

  何仪、何曼两兄弟统率的三万黄巾军正疯狂攻城,喊杀声震耳欲聋。

  "这些叛军当真顽固不化!"戏志才在城墙上指挥防御时怒斥道,"明知徒劳无功却日日强攻,完全不把士兵性命当回事!"

  他冷笑道:"说什么替天行道,不过是群利欲熏心的乱臣贼子罢了!如此倒行逆施,岂有不败之理?"

  郭嘉倚在墙边,举着酒葫芦仰头痛饮:"哈——这苏家醉仙酿当真妙不可言!"

  他眯着眼睛问道:"志才你说,能酿出此等美酒的苏伯渊,究竟是何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