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甚好!"苏烨欣喜道:"现在可以传授他们兵阵炼体术和战阵配合之法了。"

  "此事就交由汉升、仲业和典韦你们负责。"

  "对了,你们近期的战阵修炼没有松懈吧?"

  "未曾懈怠!"

  黄忠三人同时应道:“主公交代的事,我们岂敢怠慢,定当勤加修炼!”

  “如此甚好!”

  苏烨微微颔首,露出满意之色。

  不仅是黄忠等人,他自己也未曾懈怠修炼。

  待到黄巾之乱时,能否建功立业,便看这军阵之法的成效了。

  自沔阳归来已过两月有余,

  苏烨每日勤修不辍,更消耗了近两头异兽的血肉,

  实力再度精进,已达暗劲巅峰,只待体魄与气血圆满,便可水到渠成踏入化境。

  ……

  与此同时,

  经过两月传扬,苏烨所创《千字文》之事已遍传大汉十三州,

  诸多大儒名士皆对此文赞誉有加,

  称其为蒙童识字之绝佳篇章。

  苏烨之名,一时声名鹊起。

  甚至听闻当今天子刘宏亦知其名,曾出言褒奖,

  有意召其入洛阳为郎官,

  却被袁氏从中阻拦。

  “袁氏?倒真是‘有心’了。”

  得知此事,苏烨眸光微冷,眼中寒意隐现。

  他虽无意入洛阳为官,却也不代表会忍下这番算计。

  ……

  光阴似箭,

  转眼已过九月,

  这期间,苏烨麾下势力发展迅猛。

  商事方面,各类商路已然打通,

  醉仙酿、香皂、精盐、白糖、毛衣等货物名扬大汉,甚至远销塞外,

  为苏烨累积了巨额财富。

  军事上,

  三千私兵经长期严训,辅以最优饮食与兵阵锻体法,

  再配合苏烨所创的基础枪法、箭术、骑术等,战力已然脱胎换骨。

  众人虽未全部踏入明劲,但气血体魄皆有显着提升;

  约三分之一成功晋升明劲初期;

  其中更有少数天赋异禀者突破至明劲中期乃至后期。

  因修炼兵阵锻体法,气血无属性加持,相较同阶修习高阶 ** 的武者稍逊一筹。

  此乃必然取舍,有得必有失。

  好在当前境界已足够实用。

  若真有天资卓绝者建功立业,日后转修高阶 ** 亦可弥补差距。

  文聘获赐量身定制的顶级 ** 后,经一年苦修,已于近日突破至化境后期,有望冲击罡劲。

  典韦晋升罡劲中期;

  黄忠仍处罡劲巅峰,实力却较一年前倍增,体魄与精神力皆获大幅精进。

  若非炼神法修习仅半年有余,加之心灵境界未臻圆满,他或许已突破见神不坏。

  晋升见神不坏除需强健体魄气血,对精神力与心灵境界的要求更为严苛。

  当今天下正因缺失炼神法与心灵修行法,导致天人武者断层。

  炼神法虽已现世,心灵修炼法却仍无定式——苏烨仅摸得些许脉络,尚缺关键契机引动灵光。

  ......

  苏烨本人经九月苦修,接连破境直达化境巅峰,反超文聘,距丹劲仅半步之遥。

  进境之速令人咋舌。

  无瓶颈桎梏,辅以六库吞天诀逆天效能,修行如虎添翼——这已是刻意压制根基、兼修人仙武道后的结果。

  五个月前,苏烨开创出一套独特的锻体之法,名为人仙武道。

  这套修炼体系脱胎于外炼锻体残篇,经过长期观察气血对肌体各部位的强化效果,参透其内在规律,并融合前世灵感,最终推演出完整的气血武道体系——人仙武道。

  (修炼层级划分为:炼力、易筋、炼皮、煅骨、炼脏、洗髓、换血、人仙)

  其核心在于运用气血循序渐进淬炼全身,直至突破肉身极限,踏入人仙之境。不过此法对气血消耗极为巨大。

  修炼过程中,修习者的肌肉、筋骨、皮膜等会逐步强化,连带生命力、力量、防御等各项能力都会随境界提升而增长。

  五个月来,苏烨每日调取部分食物转化的气血用于修炼,方才突破炼力境踏入易筋境。这虽延缓了内劲武道的进展,但成效显着——完成炼力并淬炼部分筋脉后,他的力量激增两千斤。

  如今虽然境界尚浅,但以化境巅峰的易筋修为,配合精湛的武技造诣和实战经验,已能压制寻常丹劲巅峰武者,甚至可与普通罡劲初期交锋。当然,若遇上吕布、典韦这等天赋异禀者,则另当别论。

  这样他可以跨越两三个小境界了。

  总的来说,有好有坏。

  另外,苏烨认为同时修炼内劲武道和人仙武道,对他未来突破见神不坏以及更高境界会很有帮助。

  所以他就这么做了。

  黄忠等人还没掌握六库吞天诀,因此都没有兼修人仙武道。

  黄忠打算等突破见神不坏后再开始兼修;

  典韦和文聘则在积攒功勋,准备兑换六库吞天诀后开始兼修。

  过去一年里,他们一直在努力攒钱和赚钱。

  这是在为修炼六库吞天诀做准备。

  这门神通秘术简直就是吞金兽!

  不得不如此。

  ...

  暗影卫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已经初步搭建起框架。

  期间还立下不少功劳。

  比如协助苏烨成功策反了南阳太平道的韩忠和孙夏。

  这两人签订精神契约后,暂时加入暗影卫成为外围成员。

  有了他们的协助,苏烨顺利地在南阳,乃至兖州、豫州等地的太平道中安插了许多卧底。

  目前暗影卫由他的二弟苏玉负责掌管。

  正好借助商会的商业网络,更好地拓展暗影卫。

  当然,商业方面的事务主要由苏义帮苏玉分担。

  这样苏玉才能兼顾过来。

  暗卫主要负责对外情报,影卫则负责内部监察和情报。

  由于苏烨目前势力规模还不大,影卫的规模也较小。过去一年主要在发展暗卫。

  现在暗卫的核心成员有124人,外围成员267人;

  影卫的核心成员30人,外围成员65人。

  ……

  公元184年二月底,

  太平道 ** 唐周背叛太平道,告密。

  将太平道准备 ** 起事的计划呈报给天子。

  龙颜震怒,当即传令封锁洛阳城,缉拿司隶境内所有太平道信徒;

  同时,下诏通缉太平道首领张角等人。

  数日后,消息便传到张角耳中。

  虽未准备周全,但时不待人,他只得仓促举事。

  高呼"苍天已亡,黄天当兴,甲子年岁,天下大吉"的号令,聚众起兵。

  史称黄巾 ** 。

  ......

  冀州巨鹿郡,广宗城内,

  当张角登坛施法,喊出那句口号时,

  眸中骤然迸发精芒,他向西眺望洛阳方向,

  但见都城上空盘踞着一条奄奄一息的国运金龙。

  那金龙躯体上布满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痕。

  "吼——!"

  气运金龙似有所觉,猛然昂首怒视张角所在方位。

  "既已垂死挣扎,便由我来终结这腐朽王朝!"

  "斩!"

  张角不等金龙反应,当即汇聚太平道全部气运,融合多年积攒的众生愿力与百姓怨气,凝成一柄玄色巨剑,朝着国运金龙凌空劈下。

  "嗤——!"

  剑锋正中国运金龙要害,

  龙躯顿时被撕开巨大裂口。

  "嗷——!"

  金龙发出凄厉哀鸣,周身气运如决堤般倾泻,气息愈发萎靡。

  濒死之际仍作困兽之斗。

  "噗!"

  张角躲闪不及,硬受这道国运反噬,面如金纸,喷出大口鲜血。

  两鬓青丝转瞬成雪。

  虽然后续白化速度减缓,但仍在持续蔓延。

  "失策!低估了王朝气运余威,如今遭此反噬,不仅折损寿元,更被诅咒缠身......"

  张角眼中悲色一闪而逝,迅速恢复凌厉。

  他知道,自己可能等不到成功的那天了。

  一切变故,都从唐周的背叛开始。

  "就算拼上性命,我也要让这 ** 的王朝付出代价。"

  "定要亲手将这摇摇欲坠的大汉推向深渊。"

  "还有那些暗算我的权贵阉党,一个都别想逃。"

  "临死前也要撕下他们几块血肉!"

  张角眼中闪过狠厉之色。

  "大哥!可还安好?"

  台下张梁等人忧心忡忡地望来。

  "无碍!不过是受了些反噬!"

  张角向两位兄弟递了个眼色,随即高声安抚在场的教众。

  ......

  "噗!"

  气运金龙受创的同时,刘宏在甘露殿猛然喷出一口鲜血。

  "陛下!快传太医!"

  张让等人惊慌失措,谁都没注意到——

  龙案上那方染血的传国玉玺,正泛着微光。

  一道金芒从玉玺中飞出,直入云霄,修补着气运金龙的伤口。

  气运金龙身上那道被劈开的伤口以惊人的速度愈合,可它的身躯却骤然缩减了整整一半,通体的灵韵也随之黯淡了许多。

  先前流失的大量金色气流四散纷飞,有的落在大汉疆域之内,有的则飘向了异族统御的远方。

  “怎会如此?!”

  张角目睹这一幕,瞳孔骤然收缩,险些脱口惊呼,却强行将声音咽了回去。

  然而,他眼底的悲意却愈发浓重了。

  “终究棋差一着……大汉的命数,看来不会断送在我手中了。”

  望着气运金龙萎靡的姿态,张角脸上闪过一丝惋惜。

  但很快,他的目光陡然坚定,凝视着那些逸散向各方的龙脉气运,暗自决然道:“即便如此,我也将燃尽最后的余火,为后世之人劈开一道前路!”

  “愿后来者……能缔造真正的太平盛世!”

  ……

  与此同时,大汉各地名山幽谷之中。

  多位道人、大儒或隐士纷纷抬头,目光扫过洛阳,又掠过冀州巨鹿的方向。

  有人慨叹——

  “好个张角!好个太平道!竟敢行此逆天之举!”

  “大汉将倾矣……”

  “乱世,将至。”

  “嘿!太平道的张角?何方高人的惊天布局?可惜功亏一篑,此人必死无疑。”

  “龙气溃散,天下将成群雄逐鹿之局!”

  “唉……风雨欲来啊。”

  ……

  涿郡涿县楼桑村,一间残破的茅屋内。

  一名双耳垂肩、臂长如猿的青年正埋头编织草鞋——正是刘备刘玄德。

  倏然,一道凡俗难以窥见的金光径直贯入他的眉心。

  “嘶……”

  刘备猛地一个激灵,顿觉神思前所未有的清明透彻。

  各地多人突感心神异样,某些官员武将亦同。

  洛阳市井间,龙气汇聚者众——曹孟德、袁本初、公路公、刘伯安、景升公等人皆在其列。

  南阳邓县苏宅内,一道奇光倏然没入苏家主玄之顶门。

  "咦?"

  苏烨顿觉异样。以他超乎常人的灵觉,竟只能模糊感知获益,却无法辨明究竟。纵使反复以神念审视周身,依然毫无所获。

  "怪哉!"他轻抚下颌,面露困惑。

  既寻不得答案,只得暂且按下此事,待来日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