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正好!烨儿,看看这个,说说你的见解。"黄老含笑打量着结实不少的苏烨,指着面前一具 ** 示意道。
苏烨当即上前,目光炯炯地检视起那具 ** 。他熟练地摆弄几下,转眼间就将弩机拆解开来。
未等黄老等人反应,他又迅速将其复原,对准右侧靶子扣动扳机。这一连串动作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表弟何时变得这般厉害了?"黄承彦暗自诧异。
"咻"的一声,箭矢正中靶心。
[观摩仿制秦弩,结合前世记忆,成功还原真品。]
[以秦弩为基,融入诸葛连弩概念,创出苏氏连弩、元戎弩及神臂弓技术。]
思绪翻涌间,苏烨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前世的记忆,历史上那些威力惊人的 ** 样式被他一一重现。
不仅如此,他还对这些古代兵器进行了改良升级。此刻的苏烨胸有成竹,自诩为当世最强的弩箭制造大师。
放下手里的弩机,苏烨转向黄老太公问道:"外公,这件弩应当是根据秦弩复原的吧?"
"哦?被你认出来了?"黄老太公捋着胡须,略显惊讶地点头:"确实是仿制的秦弩,可惜威力远不及当年。曾经威震天下的秦弩工艺,终究还是失传了。"
老人轻叹一声,继续道:"我们黄家保存的墨家典籍也不完整,这已经是我毕生研究的心血了,但距离真正的秦弩还差得远。看来我这把老骨头是没希望完成这个心愿了。"
黄老太公突然正色看向外孙:"前些日子你母亲来信,说你在机关术方面突飞猛进,希望我能传你黄家的墨家绝学。今日一见,确实不需要再考验了。我会将家族传承倾囊相授,只希望有朝一 ** 能真正复原秦弩。"
"届时只需将制作之法抄录一份留给黄家便是。若我不在人世了,记得给我坟前烧一架真正的秦弩,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黄家这代子孙黄承彦在机关术上天赋不俗。若非苏母再三恳求,加上苏烨今日展现出的惊人悟性,黄老太公绝不会轻易松口。毕竟这关乎家族根本,即便是疼爱的外孙,也鲜有机会获得这等传承。
无可奈何,谁让苏母是家中幺女,又最像他,在机关技艺上更是天赋超群呢?
"我应下了!"
苏烨略作思索,郑重点头。
随即,他朝黄老太爷展颜一笑:"外公方才我拆解您那物件时已得灵感,或许不必等日后,此刻就能将秦弩复现给您瞧。"
话音未落,他已从怀中取出纸笔。
沙沙声中,笔走龙蛇。
须臾间,绘满秦弩构造的图纸便已完成。
"喏,图纸在此!待我即刻制作实物!"
苏烨将图纸递给黄老太公,转身挑选木料、铁片、弓弦等材料,着手制作。凭借暗劲初期的修为与精湛控劲,制作过程行云流水。许多铁质部件,他竟能以手直接塑形。
黄老太公阅毕图纸,满面震撼。虽满腹疑问,却未出言打扰,只携众人静立旁观。
约莫一个时辰后,"咔嗒"数声脆响,苏烨完成最后组装,一具精良的秦弩赫然呈现。
他试瞄准十余米外的箭靶扣动扳机,"哧"的一声,弩箭精准洞穿靶心,余势未消,竟深深扎入后方土墙近半尺深,几欲透壁而出。
依此威力推算,此弩有效射程当在百五十步至二百步之间。
真乃沙场利器!
"妙极!"黄老太公击掌赞叹,激动地上前道:"乖孙,让外公仔细瞧瞧可好?"
"您尽管看,这物件便赠予外公了。"苏烨含笑将秦弩递上。
"太好了!正合我意!"
黄老爷子兴奋地接过那柄秦弩,仔细拆解观察,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原来如此!我怎么就没想到这层?还是我家乖孙最机灵!古人的智慧果然不容小觑啊!"他边赞叹边娴熟地重新组装起来,试射几箭后连连拍案:"妙极!妙极!总算遂了毕生心愿,如今就算闭眼也安心了!"
"父亲!您这说的什么话?"苏母闻言立即嗔怪道:"您定能福寿安康,这等不吉利的话可不能再说了!女儿还没好好侍奉您呢!"
"好好好!不说便是!"黄老抚须大笑,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头。随即向苏烨招手道:"乖孙随我来,其他人先去正堂候着。"
苏烨紧随其后,来到一间宽敞的书房。
随着黄老娴熟地启动数个机关,书架缓缓移开,露出墙上的暗门。门内火把自动燃起,照亮了甬道。不多时,黄老捧出一个约莫半米长的机关木匣,郑重其事地交到苏烨手中:"此乃我黄氏墨家机关术的全部精要,既有古籍原本,也有历代研究心得。你且打开看看,机关我已解开了。"
苏烨恭敬地开启木匣。
房间内,除了底层陈列着一排古旧竹简外,上层均以羊皮或兽皮为载体的卷轴整齐摆放。
各类知识图谱与文字密密麻麻铺满这些材质特殊的卷册。
苏烨迫不及待地逐件取出,目光如电般快速扫过内容。
见其浏览速度惊人,黄老太爷虽眼中闪过疑虑,却未阻拦,反而含笑问道:"此物可是纸张?"
"与蔡侯纸迥异,质地光滑,运墨流畅,层次分明——莫非是你改良的新纸?"
老人说着,从袖中取出先前苏烨呈上的秦弩图纸示意。
"正是!"
苏烨专注翻阅,头也不抬地应道:"竹简笨重昂贵且记录有限,绘图更显局促;"
"蔡侯纸又难堪大用,我便改良造纸术,研制出数种专用纸张;"
"您手中这种专为书写绘图所制。"
"连笔也非传统毛笔,乃是炭笔。"
毕竟毛笔不便随身携带。
若突有灵感,炭笔配新纸可随时记录。
这已成他的习惯。
虽说以他的悟性记忆力,不记录亦不会遗忘。
"妙极!"
黄老太公抚须赞许,继续追问:"造纸成本几何?工艺可繁复?"
"莫非暂不打算推广?"
苏烨摇头道:"工艺并不复杂,您若有样本参详,假以时日必能窥得门道;"
"规模生产后,造价不及竹简千分之一;"
"然当下推广非时宜,其中利益牵扯过甚,无论苏家还是外公的黄家皆难掌控,尚需静候良机!"
"待水到渠成再议不迟。"
纸张实乃收揽士子、积攒声望的利器。
他岂不知推广之利?
可惜归根结底,如今火候未到。
"老朽糊涂了!"
黄昏时分,黄老爷子猛然醒悟,用力拍了拍额头郑重承诺:"此事我定会守口如瓶,也会约束今日在场之人。"
"你这孩子向来有主见,就按你的想法去办吧!"
老人摆摆手:"我这把老骨头就不掺和了。"
事关孙儿安危,黄老心里跟明镜似的。
"其实不必如此谨慎。"苏烨嘴角含笑:"只要工艺与成本不外泄,旁人知晓这种纸存在也无妨。"
无利可图,自然无人惦记。
"言之有理!"黄老抚须颔首:"倒是老夫多虑了。"
说着关切问道:"这些典籍看得怎样?若需要可以带回去誊抄..."
话音未落,苏烨已合上最后一卷竹简:"多谢外公美意,内容我已尽数铭记。"
"什么?"黄老惊得瞪大眼睛:"这上千卷都能记住?"
"开窍后记性好了些。"少年俏皮地比划着:"也就进步了这么一点点。"
此刻他脑海中正浮现着系统提示:【通过研读墨家残卷,你成功复原并改良了机关术...】
黄老太爷虽不解其中趣味,仍被深深震惊。
他缓过神来,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惊叹:“难怪你只看一次我那张弩,便能还原出真正的秦弩,原来你的悟性与记忆已达如此境界!”
“是我低估你了!”
说罢,黄老太爷拍了拍苏烨的肩,郑重叮嘱:“往后记得藏几分锋芒,过露易折,切记!”
“嗯。”苏烨含笑点头,“孙儿记住了。”
“好!”
此后三日,苏烨留在黄家,常与黄老太爷、苏母及黄承彦切磋机关术与木艺,众人皆受益匪浅。
黄承彦与黄老太爷也彻底见识了苏烨的天资何等惊人。
这日,黄老太爷召集黄平几兄弟与嫡长孙黄承彦。
待众人到齐,他环视一周,沉声道:“这两日,你们已见识过伯渊的才学。依我之见,此子前途无量,无人可阻其崛起。”
“我意举全族之力助他,有求必应。你们如何看?”
“我年近六旬,来日无多,家族终需交托于你们。今日提议,抉择在你们。”
他素来避免独断,只为锤炼子孙能为。
堂下众人闻言,相视沉吟。
……
黄平与黄承彦作为嫡长房率先响应:"我们父子全力支持老爷子的决定。"
"伯渊天赋卓绝,心性纯正,又是小妹的嫡长子,值得信任。"
以苏烨目前在机关术与木工领域的造诣,早已超越黄氏全族。
坦白说,黄家能提供的不过是熟练工匠、人脉资源,以及这些可信的亲眷罢了。
即便没有黄家相助,苏烨照样能闯出一番天地。
不过是多费些时日。
如今倒是黄家需要把握时机,趁苏烨尚未腾飞之际鼎力相助,以期共同崛起。
"二房附议!"
"三房赞同!"
"四房同样支持!这本就无需多虑,我们信得过老爷子的眼光,更信得过伯渊。"
"明眼人都能看出端倪。"
各房代表相继表态。
黄氏家风开明,族人皆醉心技术,内部鲜少纷争,更无自以为是之徒。
"甚好!"
黄老太爷满意地颔首,对黄平父子吩咐道:"此事交由你们负责与伯渊接洽。"
"直接向他表明立场——"
"凡有所需,黄氏必倾力相助。"
这番决断绝非心血来潮。
历经沧桑的黄老太爷阅历深厚,近来更与庞氏、蒯氏等家主多有交流。
众人皆预感到——天下将乱。
不谈其他,光是世家大族日益扩张,蚕食平民生计,导致流民激增这一问题,再加上太平道运动、宦官干政、党锢之祸与皇权争斗等乱象,黄家上下都看得分明。
这情形简直与西汉末年如出一辙。
甚至更糟。
当朝天子也算不上明君雄主。
登基之初尚有励精图治之心。
可惜受各方掣肘后,他便开始 ** 自暴自弃,本性逐渐显露。
卖官敛财、放任宦官弄权...种种作为。
足以说明一切。
因此,在苏烨身上押注,实为未雨绸缪。
至少眼下看来,这个年轻人值得黄家鼎力相助。
有这点便够了。
“谨遵父命!”
黄平与黄承彦当即应下。
......
翌日清晨,黄氏父子联袂来访,向苏烨表明了家族决议。
“这...”
苏烨听罢既惊且惑:“是否过于冒险?二位舅舅竟有如此魄力?”
苏烨当即上前,目光炯炯地检视起那具 ** 。他熟练地摆弄几下,转眼间就将弩机拆解开来。
未等黄老等人反应,他又迅速将其复原,对准右侧靶子扣动扳机。这一连串动作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表弟何时变得这般厉害了?"黄承彦暗自诧异。
"咻"的一声,箭矢正中靶心。
[观摩仿制秦弩,结合前世记忆,成功还原真品。]
[以秦弩为基,融入诸葛连弩概念,创出苏氏连弩、元戎弩及神臂弓技术。]
思绪翻涌间,苏烨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前世的记忆,历史上那些威力惊人的 ** 样式被他一一重现。
不仅如此,他还对这些古代兵器进行了改良升级。此刻的苏烨胸有成竹,自诩为当世最强的弩箭制造大师。
放下手里的弩机,苏烨转向黄老太公问道:"外公,这件弩应当是根据秦弩复原的吧?"
"哦?被你认出来了?"黄老太公捋着胡须,略显惊讶地点头:"确实是仿制的秦弩,可惜威力远不及当年。曾经威震天下的秦弩工艺,终究还是失传了。"
老人轻叹一声,继续道:"我们黄家保存的墨家典籍也不完整,这已经是我毕生研究的心血了,但距离真正的秦弩还差得远。看来我这把老骨头是没希望完成这个心愿了。"
黄老太公突然正色看向外孙:"前些日子你母亲来信,说你在机关术方面突飞猛进,希望我能传你黄家的墨家绝学。今日一见,确实不需要再考验了。我会将家族传承倾囊相授,只希望有朝一 ** 能真正复原秦弩。"
"届时只需将制作之法抄录一份留给黄家便是。若我不在人世了,记得给我坟前烧一架真正的秦弩,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黄家这代子孙黄承彦在机关术上天赋不俗。若非苏母再三恳求,加上苏烨今日展现出的惊人悟性,黄老太公绝不会轻易松口。毕竟这关乎家族根本,即便是疼爱的外孙,也鲜有机会获得这等传承。
无可奈何,谁让苏母是家中幺女,又最像他,在机关技艺上更是天赋超群呢?
"我应下了!"
苏烨略作思索,郑重点头。
随即,他朝黄老太爷展颜一笑:"外公方才我拆解您那物件时已得灵感,或许不必等日后,此刻就能将秦弩复现给您瞧。"
话音未落,他已从怀中取出纸笔。
沙沙声中,笔走龙蛇。
须臾间,绘满秦弩构造的图纸便已完成。
"喏,图纸在此!待我即刻制作实物!"
苏烨将图纸递给黄老太公,转身挑选木料、铁片、弓弦等材料,着手制作。凭借暗劲初期的修为与精湛控劲,制作过程行云流水。许多铁质部件,他竟能以手直接塑形。
黄老太公阅毕图纸,满面震撼。虽满腹疑问,却未出言打扰,只携众人静立旁观。
约莫一个时辰后,"咔嗒"数声脆响,苏烨完成最后组装,一具精良的秦弩赫然呈现。
他试瞄准十余米外的箭靶扣动扳机,"哧"的一声,弩箭精准洞穿靶心,余势未消,竟深深扎入后方土墙近半尺深,几欲透壁而出。
依此威力推算,此弩有效射程当在百五十步至二百步之间。
真乃沙场利器!
"妙极!"黄老太公击掌赞叹,激动地上前道:"乖孙,让外公仔细瞧瞧可好?"
"您尽管看,这物件便赠予外公了。"苏烨含笑将秦弩递上。
"太好了!正合我意!"
黄老爷子兴奋地接过那柄秦弩,仔细拆解观察,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原来如此!我怎么就没想到这层?还是我家乖孙最机灵!古人的智慧果然不容小觑啊!"他边赞叹边娴熟地重新组装起来,试射几箭后连连拍案:"妙极!妙极!总算遂了毕生心愿,如今就算闭眼也安心了!"
"父亲!您这说的什么话?"苏母闻言立即嗔怪道:"您定能福寿安康,这等不吉利的话可不能再说了!女儿还没好好侍奉您呢!"
"好好好!不说便是!"黄老抚须大笑,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头。随即向苏烨招手道:"乖孙随我来,其他人先去正堂候着。"
苏烨紧随其后,来到一间宽敞的书房。
随着黄老娴熟地启动数个机关,书架缓缓移开,露出墙上的暗门。门内火把自动燃起,照亮了甬道。不多时,黄老捧出一个约莫半米长的机关木匣,郑重其事地交到苏烨手中:"此乃我黄氏墨家机关术的全部精要,既有古籍原本,也有历代研究心得。你且打开看看,机关我已解开了。"
苏烨恭敬地开启木匣。
房间内,除了底层陈列着一排古旧竹简外,上层均以羊皮或兽皮为载体的卷轴整齐摆放。
各类知识图谱与文字密密麻麻铺满这些材质特殊的卷册。
苏烨迫不及待地逐件取出,目光如电般快速扫过内容。
见其浏览速度惊人,黄老太爷虽眼中闪过疑虑,却未阻拦,反而含笑问道:"此物可是纸张?"
"与蔡侯纸迥异,质地光滑,运墨流畅,层次分明——莫非是你改良的新纸?"
老人说着,从袖中取出先前苏烨呈上的秦弩图纸示意。
"正是!"
苏烨专注翻阅,头也不抬地应道:"竹简笨重昂贵且记录有限,绘图更显局促;"
"蔡侯纸又难堪大用,我便改良造纸术,研制出数种专用纸张;"
"您手中这种专为书写绘图所制。"
"连笔也非传统毛笔,乃是炭笔。"
毕竟毛笔不便随身携带。
若突有灵感,炭笔配新纸可随时记录。
这已成他的习惯。
虽说以他的悟性记忆力,不记录亦不会遗忘。
"妙极!"
黄老太公抚须赞许,继续追问:"造纸成本几何?工艺可繁复?"
"莫非暂不打算推广?"
苏烨摇头道:"工艺并不复杂,您若有样本参详,假以时日必能窥得门道;"
"规模生产后,造价不及竹简千分之一;"
"然当下推广非时宜,其中利益牵扯过甚,无论苏家还是外公的黄家皆难掌控,尚需静候良机!"
"待水到渠成再议不迟。"
纸张实乃收揽士子、积攒声望的利器。
他岂不知推广之利?
可惜归根结底,如今火候未到。
"老朽糊涂了!"
黄昏时分,黄老爷子猛然醒悟,用力拍了拍额头郑重承诺:"此事我定会守口如瓶,也会约束今日在场之人。"
"你这孩子向来有主见,就按你的想法去办吧!"
老人摆摆手:"我这把老骨头就不掺和了。"
事关孙儿安危,黄老心里跟明镜似的。
"其实不必如此谨慎。"苏烨嘴角含笑:"只要工艺与成本不外泄,旁人知晓这种纸存在也无妨。"
无利可图,自然无人惦记。
"言之有理!"黄老抚须颔首:"倒是老夫多虑了。"
说着关切问道:"这些典籍看得怎样?若需要可以带回去誊抄..."
话音未落,苏烨已合上最后一卷竹简:"多谢外公美意,内容我已尽数铭记。"
"什么?"黄老惊得瞪大眼睛:"这上千卷都能记住?"
"开窍后记性好了些。"少年俏皮地比划着:"也就进步了这么一点点。"
此刻他脑海中正浮现着系统提示:【通过研读墨家残卷,你成功复原并改良了机关术...】
黄老太爷虽不解其中趣味,仍被深深震惊。
他缓过神来,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惊叹:“难怪你只看一次我那张弩,便能还原出真正的秦弩,原来你的悟性与记忆已达如此境界!”
“是我低估你了!”
说罢,黄老太爷拍了拍苏烨的肩,郑重叮嘱:“往后记得藏几分锋芒,过露易折,切记!”
“嗯。”苏烨含笑点头,“孙儿记住了。”
“好!”
此后三日,苏烨留在黄家,常与黄老太爷、苏母及黄承彦切磋机关术与木艺,众人皆受益匪浅。
黄承彦与黄老太爷也彻底见识了苏烨的天资何等惊人。
这日,黄老太爷召集黄平几兄弟与嫡长孙黄承彦。
待众人到齐,他环视一周,沉声道:“这两日,你们已见识过伯渊的才学。依我之见,此子前途无量,无人可阻其崛起。”
“我意举全族之力助他,有求必应。你们如何看?”
“我年近六旬,来日无多,家族终需交托于你们。今日提议,抉择在你们。”
他素来避免独断,只为锤炼子孙能为。
堂下众人闻言,相视沉吟。
……
黄平与黄承彦作为嫡长房率先响应:"我们父子全力支持老爷子的决定。"
"伯渊天赋卓绝,心性纯正,又是小妹的嫡长子,值得信任。"
以苏烨目前在机关术与木工领域的造诣,早已超越黄氏全族。
坦白说,黄家能提供的不过是熟练工匠、人脉资源,以及这些可信的亲眷罢了。
即便没有黄家相助,苏烨照样能闯出一番天地。
不过是多费些时日。
如今倒是黄家需要把握时机,趁苏烨尚未腾飞之际鼎力相助,以期共同崛起。
"二房附议!"
"三房赞同!"
"四房同样支持!这本就无需多虑,我们信得过老爷子的眼光,更信得过伯渊。"
"明眼人都能看出端倪。"
各房代表相继表态。
黄氏家风开明,族人皆醉心技术,内部鲜少纷争,更无自以为是之徒。
"甚好!"
黄老太爷满意地颔首,对黄平父子吩咐道:"此事交由你们负责与伯渊接洽。"
"直接向他表明立场——"
"凡有所需,黄氏必倾力相助。"
这番决断绝非心血来潮。
历经沧桑的黄老太爷阅历深厚,近来更与庞氏、蒯氏等家主多有交流。
众人皆预感到——天下将乱。
不谈其他,光是世家大族日益扩张,蚕食平民生计,导致流民激增这一问题,再加上太平道运动、宦官干政、党锢之祸与皇权争斗等乱象,黄家上下都看得分明。
这情形简直与西汉末年如出一辙。
甚至更糟。
当朝天子也算不上明君雄主。
登基之初尚有励精图治之心。
可惜受各方掣肘后,他便开始 ** 自暴自弃,本性逐渐显露。
卖官敛财、放任宦官弄权...种种作为。
足以说明一切。
因此,在苏烨身上押注,实为未雨绸缪。
至少眼下看来,这个年轻人值得黄家鼎力相助。
有这点便够了。
“谨遵父命!”
黄平与黄承彦当即应下。
......
翌日清晨,黄氏父子联袂来访,向苏烨表明了家族决议。
“这...”
苏烨听罢既惊且惑:“是否过于冒险?二位舅舅竟有如此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