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11

  苏烨从容笑道:"贾诩之才不逊于公达与奉孝,尤擅揣度人心,此事非他莫属!"

  "且他行事果决狠辣。"

  “此人贪生怕死,行事谨慎如老龟,定不会让计划落空!”

  “论忠诚,既有契约约束,又因其性格使然,加上家眷皆在荆州;”

  “况且,我已预先赐予他心灵观想法与练气术,他自会明白该如何抉择。”

  “何况暗卫全天候监视,万无一失。”

  他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若这般仍出纰漏,那便是命数使然。

  当真天意难违。

  但此刻他乃气运加身的天命之子,断无可能败于时运。

  故而,苏烨胸有成竹。

  “如此我等便安心了!”

  荀攸与郭嘉闻言皆舒展眉头。

  郭嘉忽而诧异道:“主公对贾文和竟如此看重!看来此人确有过人之才,改日定要当面讨教!”

  骤然冒出这等人物,郭嘉岂能不好奇?

  “确是如此!”

  荀攸亦含笑颔首:“天下英杰辈出,确不可小觑。”

  “哈哈!”

  苏烨朗笑道:“公达、奉孝不必过谦,当世能与二位比肩者,不过寥寥十指之数!”

  “至于贾文和?待他办妥长安之事,自有机会相见。”

  闻听这般赞誉,荀攸与郭嘉连道不敢。

  心下却甚是欣然。

  这分明是主公对他们莫大的认可!

  世人谁不喜听嘉言?

  待诸事安排妥当,苏烨唤来甲五吩咐:“将传国玉玺取来。”

  “遵命!”

  甲五领命而去,片刻捧回锦盒,现出其中玉玺。

  “且退下歇息吧,近日辛苦了。”

  苏烨向甲五轻轻挥手示意。

  甲五心中一热,立即恭敬地退下。

  苏烨这才施展气运之瞳,细细端详传国玉玺。片刻之后,他满意地点头道:“果然,我之前准备的后手都成了笑话!这传国玉玺中的隐患已被转嫁到假玉玺中,如今的玉玺只余下好处与大汉多年积攒的气运——这些,现在可都是我的了!”

  他当即开始参悟玉玺奥秘,无数关于气运之道的感悟如潮水般涌来。结合先前的领悟与前世的记忆,灵感不断迸发。

  【你深入观摩传国玉玺中的气运之力、龙气与龙脉,顿悟连连。融合望气术、气运神龙凝聚法、龙气吸收法及龙脉凝练法等,最终创出皇道气运修行法《人皇诀》,并完善运朝构建之法《铸天庭》。】

  “成了!”苏烨大笑,“运朝之法终于齐全,只待大汉气运终结!”

  他品味着脑海中完整的运朝体系与《人皇诀》,心中欣喜难抑。历经许久努力,总算达成这一阶段目标。

  “有了《人皇诀》与《铸天庭》,我计划中的永恒运朝终于补上最关键的一环。未来,我必将开创横跨诸天的无上盛世,与至亲下属共赴永恒!”

  ***

  两日后,赵云前来拜见,抱拳道:“主公,末将有一事相求。”

  苏烨挑眉,抬手示意:“子龙请起。你主动求见倒是少见,莫非是看上哪家姑娘,想纳妾了?”

  赵云顿时耳根发烫,窘迫摇头:“主公说笑了!并非云私事,而是为我师兄张绣传话。经这些日交谈,他已有投效之意,不知主公可愿一见?”

  『重生之绝世霸途』(

  "师兄虽说眼下修为逊我一筹,但根骨尚佳。"银甲将领指尖轻叩案几,"若得明主栽培,假以时日必成镇国武神。"

  他暗自盘算着如何说服师父。待他日师徒重逢,这桩美事定能让老人家展颜。

  "哦?"主座上的青年捏碎手中葡萄,紫晶般的汁液顺着指缝流淌,"那倔小子改主意了?带来瞧瞧。"

  想到那位邹氏——本该属于张济的 ** ,如今正在自己后苑抚琴。命运轨迹的偏移,倒也有趣得紧。

  "诺!"

  片刻后,战甲铿锵声由远及近。浓眉武将单膝砸地:"败军之将张绣,叩见君侯!"

  "佑维何须大礼?"青玉案后传来轻笑,无形气劲将跪拜之人托起。张绣瞳孔骤缩,体内真气竟如泥牛入海。

  (这威压...莫非真是天人境?!)

  他第一次认真打量主座上的年轻人。二十出头的年纪,周身却萦绕着千年寒潭般的深邃气韵。先前对师弟所言"天神临凡"的嗤笑,此刻化作喉头艰涩的滚动。

  (若追随这等人物...或许真能触摸那传说中的境界?)

  张绣心中再无战败被擒的阴郁。

  面对难以匹敌的对手,难怪自己会败!

  苏烨看透张绣所想,暗自一笑。

  看来赵云已将他**妥当。

  正好,省去自己一番功夫。

  苏烨开口问道:“子龙说你想投效于我,可是真话?”

  “正是!”

  张绣回过神来,连忙行礼:“末将有眼无珠冒犯明公,承蒙不杀之恩,又得子龙点拨。若明公不弃,张绣愿誓死追随!”

  说罢深深一拜。

  “哈哈!佑维请起!”

  苏烨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得你相助,我很高兴。先任军司马,在子龙麾下听令。待立下战功,再行擢升。将来若功勋卓着,独领一军亦非难事!”

  “谢主公!”

  张绣激动拜谢。

  这待遇对降将而言已极优厚。

  苏烨满意点头,转向赵云:“子龙,此事记你一功。带佑维熟悉军规及功勋制度,再为他安排住处。宛城非久留之地,不日将返回江陵。”

  可惜襄阳城尚未建成,否则倒是更便利。不过再有多月便可完工——尤其此次增添数十万人口,招募工匠更非难事。

  荆州新增三十余万人口,必将加速本地区的发展进程。

  赵云欣然领命:"主公放心,属下必当妥善安置师兄!"言罢露出欢喜神色。

  此前他心中一直有所牵挂,如今见到张绣正式投效主公,终于放下心来。

  "去吧!"苏烨含笑挥手示意。

  赵云施礼告退,拉着张绣离开了议事厅。

  苏烨继续埋首案牍之中。如今南阳郡刚刚收复,百废待兴,政务繁杂。所幸他早有预见,调派荀攸前来协助,又有郭嘉从旁辅佐,否则真要案牍劳形了。

  约莫一刻钟后,甲三匆匆入内禀报:"启禀主公,河内郡急报!已寻得徐晃踪迹!"

  "哦?"苏烨喜形于色,当即放下文书道:"速将详情报来。"

  甲三呈上密报,继续禀明:"据甲十九探查,徐晃原是被白波贼胁迫入伙,因得杨奉赏识才保全性命。我方密探已向其表明主公招揽之意,徐晃确有效命之心,唯顾虑家眷安危,请求先确保其家人安全,方可前来投效。另有一请,望日后不与杨奉为敌。"

  苏烨阅毕密报,微微颔首:"甚好。"

  “救出徐晃的家人,带他离开白波谷,与家人团聚后,将他们全部护送至南阳。”

  “可以,前提是我们届时仍在南阳。”

  “若已离开,便带他们来我所在之处。”

  “我要亲自会会此人!”

  苏烨认为徐晃的要求合情合理。

  牵挂家人、不愿与杨奉为敌,足见徐晃重情重义、有原则底线。

  这样的人才更值得苏烨器重。

  若是个无情无义之徒,纵有通天之能,苏烨也绝不敢用。

  谁知道这样的人何时会背叛?

  契约固然有用,但不可全凭契约。

  规则总有漏洞可钻。

  因此,苏烨用人首重德才兼备。

  他可以容忍些许性格缺陷,但必须守住底线。

  “遵命!”

  甲三当即应道:“属下立刻传讯甲十九。”

  “另外,主公吩咐寻找的温县司马氏族人已全部锁定。”

  “一月后恰逢司马防五十寿辰,届时司马氏族人将齐聚温县,是否要趁此时机行动?”

  这是主公特别交代的任务。

  甲三从未见苏烨对哪个家族如此深恶痛绝,自然格外重视。

  “司马氏?”

  苏烨轻抚胡须沉吟片刻,眼中寒光闪动:“寿宴宾客众多,并非最佳时机。”

  “但可命暗卫借此机会摸清司马氏所有子弟的底细与行踪。”

  【

  寒冬将至,岁末大祭便是他们一家的死期。

  暗卫需全力筹备,务求一击必杀,不留后患。甲十九须亲自督办,若有司马族人滞留外地,亦需斩草除根。明年开春前,温县司马氏必须彻底消失。

  "遵命!"甲三肃然抱拳,"属下必以性命担保此事。"

  苏烨眸光冷冽:"司马防及其八子,尤其是司马懿,绝不可漏网。稍后我会赐下遮蔽天机的法器,交予甲十九。"

  既是超凡之世,便当以超凡手段扼杀祸源。司马懿此人,前世能搅动风云,今生未必没有气运傍身。

  若这样还能逃脱——他不介意亲自出手,碾碎司马全族。

  无仇?无怨?可笑。

  前尘血债,唯有用他们的命来偿。

  "属下明白。"甲三后背渗出冷汗。主公竟连天机反噬都要防备,司马家究竟藏着何等凶险?

  他得让甲十九把每块砖石都掀开查验。

  苏烨增加了几重防备措施。

  他调整了自己的精力分配以便密切跟进此事。

  距离年终尚有数月光景,时间相当充裕。

  随后两天里,苏烨精心制作了九件具有反占卜功能的天机遮蔽法器,交由部下甲三处理。

  甲三立即将这些物品转送给河内地区的甲十九。

  就在甲十九收到法器的同一时刻,

  温县司马府邸内,

  "咦?"

  司马懿突然露出困惑的神色掐指推演,低声自语:"前些时候总能察觉到有人追查我们家族,还预感到家族将遭大难。"

  "怎么现在完全推算不到了?那股灾祸气息似乎也消散了?"

  "当真蹊跷。"

  带着疑问,司马懿寻到父亲司马防,详细说明了今日的发现,询问道:"父亲以为其中可有蹊跷?"

  "待为父测算一番。"

  司马防略作思忖,取出世代相传的天机盘开始推演。

  片刻后他面露喜色,对司马懿说道:"仲达不必忧虑!家族灾厄确实已经化解!"

  "哦?"

  司马懿轻挑眉梢:"可我们近期并未采取任何行动,灾祸怎会无缘无故消失?"

  "呵呵。"

  司马防抚须轻笑,胸有成竹道:"天命玄机变幻莫测!"

  "可能这一刻还是吉兆,转瞬间就会因某些变数突逢大凶!"

  "这根本无可预料!"

  "并非必须我们有所作为才会产生这种剧变!"

  "先前那场劫难或许源于某个仇家,如今消失,很可能是对方放弃了追究,亦或是这仇家本身遭遇了意外;"

  "要记住,既要敬畏天命预兆,也不可全信命数之说;"

  命运如同浮云般难以捉摸;

  但人力亦可扭转乾坤,每个抉择都将改变未来走向,务必谨记!

  "儿臣明白!"

  司马懿眼中闪过明悟之色,拱手道:"父亲,孩儿懂了!如此说来,我家此番劫难确已化解?只是不知那暗中针对之人,究竟是已亡故,还是放弃了图谋?"

  "若能揪出此人方为上策!否则孩儿担忧其若未死,日后必再兴风作浪。与其坐等祸患,不若主动出击,将危险彻底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