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稍纵即逝!诸将听令:全军立即进发汜水关,务必以最快速度拿下关隘!"
"遵命!"
众诸侯齐声应诺。
苏烨领军疾驰而去。
众诸侯行动迅速者已率部冲出营盘,直奔汜水关方向而去。动作迟缓者仍在整顿兵马。
苏烨亲自统领精锐铁骑率先出发,典韦则率领铉珷营步卒紧随其后。
这支铁骑皆乃百战精锐,坐骑分为两类:一是异兽战马,二是经特殊培育的良驹,虽未达异兽层次,却远胜寻常上等战马,速度尤为惊人。
更兼有苏烨、黄忠、赵云、张合等将领结阵加持,行军速度竟比西凉铁骑快出一倍有余。
尽管西凉溃军早出发近十分钟,不过盏茶工夫便被苏烨部追上。
"绝无可能!"西凉骑兵听到身后由远及近的雷鸣般马蹄声,回首望去,只见盟军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而来,顿时骇然失色。
"全力奔袭!城门近在咫尺!"副将李利厉声嘶吼,残部拼死鞭马向汜水关逃窜。
转瞬即至关下,却发现盟军铁骑仍在千步之外,速度明显减缓,似是战马力竭。
李利仰头向城头守将胡珍疾呼:"末将李利!速开城门!追兵将至!"
胡珍辨明来人确非诈敌,又见远处盟军骑兵确实行动迟缓,立即喝令道:"速开城门!迎李将军入关!"
城楼守将陷入两难。开启城门有风险,但不开的后果更可怕——那可是李傕的侄儿李利在城外啊!
"吱呀——"
沉重的城门终究缓缓开启。李利见状大喜,立即率领部众冲过闸口。
"成了!弟兄们跟我上!"远处观望的苏烨眼中精光一闪,与许褚率领八百精锐策马狂奔。异兽战马嘶鸣间,铁骑如风,瞬息掠过千米距离。
城楼上的胡珍尚未来得及反应,这支铁骑已如尖刀般刺入城门通道。雪亮刀锋过处,西凉士卒纷纷倒地。
"快关闸门!"胡珍的喊声为时已晚。苏烨部队势如破竹杀入内城,此时赵云、黄忠率领的大部队也接踵而至。
当最后一名守军倒下时,苏烨擦拭着剑锋上的血迹,沉声下令:"肃清残敌,全面接管城防。"
“传令下去,必须抢在所有人之前找到敌军粮草军械的囤积地点,全部收缴归公!”
“这些都是我军应得的战利品,岂能让他人染指分毫?”
待黄忠率部攻入关内,苏烨立即下达军令。
“得令!”
黄忠与赵云抱拳应诺,当即率领铁骑横扫关内。
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缴械不杀!投降免死!”
面对苏烨大军的雷霆之势,西凉守军斗志尽丧,在震天动地的劝降声中,残兵纷纷弃甲请降。
主将阵亡,大势已去,这些士卒自然不愿白白送命。
有带头的降兵,余者争相效仿,唯恐动作稍慢便身首异处。
转眼间,汜水关已尽在苏烨掌控之中。
在投诚士卒的引领下,很快便寻得钱粮马匹与军械仓储之所。
按照苏烨军令,黄忠等人迅速清点收缴所有物资。
自破关而入,不过两刻钟便已肃清全关。
效率之快,令人咋舌。
“禀主公!共计收缴粮草二十万石,钱币万金,战马四千余匹,军械装备无算;”
“另收降卒一万四千余人,”
“请示下步方略。”
黄忠与赵云复命后,静候苏烨指示。
苏烨当即决断:“汉升拨三千精骑交由苏战统领,除预留两成粮草及全部军械外,其余物资即刻由黄叙率三千铉钾军押运南下,返回新野;”
“所有俘虏与缴获交由坐镇新野的黄叙处置,命其协同戏志才等人,配合暗卫妥善安置;”
“待交接完毕,再令苏战率部归建。”
“快!盟军主力距离此地仅十余里,最多一刻钟先锋骑兵就会抵达,我们时间紧迫!”
若非己方铁骑与战阵配合迅猛,盟军行动迟缓,这等局面根本不会出现。
“遵命!”
黄忠与赵云抱拳应命,迅速离去。
不足一盏茶的工夫,苏战已统率三千铉钾铁骑,督押降兵携带着近乎全部缴获物资,自汜水关东门鱼贯而出,浩浩荡荡向南疾驰。沿途更有铉钾军、青龙营及骁骑军的精锐骑兵协同策应。
这些西凉降卒哪敢有半分拖延?个个拼尽全力紧随苏战大军,奔逃之态宛如惊弓之鸟,恨不能肋生双翅。
目送满载而归的队伍消失在烟尘中,赵云勒马蹙眉:“主公,将缴获与俘虏尽数转移是否欠妥?袁本初等人恐生疑虑。”
苏烨闻言轻笑:“何虑之有?阵斩之敌首级已清点造册,稍后集中掩埋便是。传令点燃城中敌军粮仓,权作遮掩。若袁绍问起,就说残敌见城破即溃,逃往虎牢关方向了。”
略作停顿又道:“子龙,你率本部镇守汜水关。其余兵马随我西进佯装追击,半途折返即可。”说罢即与黄忠、许褚引数千铁骑扬尘西去。
待苏烨部离去约莫半刻钟后,盟军先锋骑兵方姗姗来迟。
“怪哉!关城完好无损?”公孙瓒举目四顾惊疑道,“苏伯渊所部为何踪影全无?”
曹操忽然抬鞭指向城楼:“伯圭兄且看旌旗——那分明是伯渊的帅旗!”
城头上,公孙瓒、张邈等人猛然瞥见那旗帜已然变换,赫然是苏烨的旗号。众人皆是一震,相顾骇然。
片刻死寂后,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莫非……汜水关已被苏将军攻破?”
另一人急声反驳:“绝无可能!我们快马加鞭才赶到,他怎会如此迅速?”
“可城下血迹未干,又作何解释?”
曹操当即挥手:“遣人上前询问便是!”
不多时,哨骑驰至城下,高声问道:“城中可是苏将军麾下?”
城上传来清朗回应:“正是!吾乃常山赵云,奉主公之命,迎诸位入城!”
随着绞盘转动,城门缓缓开启。哨骑疾驰回禀,众诸侯闻言,无不色变。
“竟真被他一战而下?”
“莫非是诱敌之计?”
曹操拍马上前,遥遥望见赵云面容,疑虑顿消,朗声笑道:“子龙!伯渊何在?”
赵云答道:“敌寇焚粮西逃,主公已率军追击,请曹将军入关暂歇!”
赵云听觉敏锐,千米之外诸侯们的窃窃私语尽收耳中。
他立于城头,冷眼旁观这些掌权者是否有胆量踏入关内。
"痛快!正合我意!"
曹操朗声大笑,挥手下令:"全军随我入关!"
曹仁急忙上前劝阻:"主公何不谨慎行事?不如让末将先率部探查?"
这位忠心耿耿的族弟始终觉得主君行事过于冒险。
若有埋伏如何是好?
或许赵云早已兵败被俘,此时城头飘扬的旗帜不过诱敌之计?
自古兵不厌诈啊!
"荒唐!"
曹操瞪眼喝斥:"我信得过伯渊,更信得过子龙将军!"
言毕,他催马向前,率先踏上护城桥,穿过幽深的门洞。
一路畅通无阻进入关内。
只见城防井然有序,尽是苏烨麾下将士执戈而立。
"子龙将军,别来无恙!"
赵云自城楼拾级而下,远远抱拳行礼。
至此,曹操与曹仁等人才彻底放下戒备。
"将军不必多礼!"
曹操翻身下马,满面春风地迎上前:"短短半个时辰便攻克汜水雄关,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不知可否为某解惑?"
"此事说来话长......"
赵云从容应答,将攻城的经过娓娓道来。
自然,这番说辞已稍加修饰——隐去了收编降卒、缴获物资等细节,反而编造出守军焚毁粮草、溃逃而去的桥段。
**破城之策**
即使如此,曹操仍面露惊叹:“伯渊当真了得!他麾下亲卫营更是精锐非常!”
“竟能用这等手段破关!”
“数百米突袭,紧随敌军入城,简直妙到毫巅!”
“不过,守关之将也实在无能;”
“此外,华雄带去叫阵又败逃的西凉军中,多半藏着重要人物;”
“否则,守将绝不敢冒险开门。”
听罢曹操之言,赵云心中暗讶:“此人果然不凡!仅凭这点消息就能推敲至此。”
面上却谦逊一笑:“曹将军过誉!此次不过侥幸。换作您,想必也能成事。”
“终究是敌将疏忽愚钝所致。”
曹操未置可否:“或许吧。”
他心知此事必有蹊跷——若守将真如此无能,汜水关早该易主。但性子使然,他未再追问。
城外诸侯见曹操安然入关,顿时按捺不住,纷纷率军涌入。
众人同样察觉异样,接连向赵云探问。
赵云依旧搬出那套说辞搪塞。
信与不信,随他们去,反正他咬定不改。
遇死缠烂打者,赵云只需冷脸稍放气势,呵斥几句,对方便噤若寒蝉。
待袁绍、袁术领军而至,众诸侯立刻围拢,撺掇二人向赵云追问 ** 。
**袁术暗自嗤笑**:“蠢材!还能为何?自然是苏烨兵锋锐不可当!”
“想逼他吐实?痴人说梦!”
这些人莫非真觉得苏烨温顺可欺?
等尝到苦头时,他们自然会明白自己的行径有多可笑。
他压根没打算提醒这帮人。
甚至暗暗期待他们继续挑衅苏烨的部众——以苏烨的性子,岂会忍气吞声?
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反观袁绍,竟真被这群人说动,径直找上赵云刨根问底。
赵云霎时沉下脸来:"袁盟主!该交代的都已说明,休要得寸进尺!"
"嗯?"
袁绍眉头一拧,目光森冷:"这便是你对盟主说话的态度?苏烨便是这般教导属下的?"
不待赵云发作,苏烨已策马而来,在袁绍面前勒住缰绳,寒声道:"我如何管教部下,还轮不到你袁本初指手画脚。"
"怎么?趁我不在,就想欺压我的部将?"
说着冷眼扫过袁绍身后那群心怀鬼胎的诸侯,暗中将这些宵小之辈悉数记下。他苏烨可不是好相与的主。
"你——"
袁绍被这番抢白气得浑身发抖。
"我什么我?"
苏烨直接打断,厉声喝道:"方才立下大功,不图嘉奖反来刁难,这就是你身为盟主的做派?"
"盟主该有的担当何在?"
他的秘密岂是旁人能随意窥探的?
"苏伯渊!你眼中可还有我这个盟主?"袁绍暴怒质问。
苏烨轻蔑一笑:"那得看你如何作为。若是秉公行事,自然认你这位盟主。"
"可若是你想打着盟主的名头耍花招,暗害于我,刺探我军机密..."
"抱歉,所谓盟主在我心中不过臭狗屎般的存在;"
"我连靠近都嫌脏,更别说认了。"
"如何?这个回答你可满意?"
苏烨语毕,冷眼直视袁绍,目光分毫不让。周身气势如潮水般缓缓攀升。
袁绍感知到这越来越强的压迫感,终究不敢再硬碰硬,恼恨地别过脸道:"本初不屑与你计较!"
"诸位,随我进关休整!"
说罢便要带领各路诸侯离去。
"且慢!"
苏烨突然抬手拦住去路。
"你这是何意?"
"遵命!"
众诸侯齐声应诺。
苏烨领军疾驰而去。
众诸侯行动迅速者已率部冲出营盘,直奔汜水关方向而去。动作迟缓者仍在整顿兵马。
苏烨亲自统领精锐铁骑率先出发,典韦则率领铉珷营步卒紧随其后。
这支铁骑皆乃百战精锐,坐骑分为两类:一是异兽战马,二是经特殊培育的良驹,虽未达异兽层次,却远胜寻常上等战马,速度尤为惊人。
更兼有苏烨、黄忠、赵云、张合等将领结阵加持,行军速度竟比西凉铁骑快出一倍有余。
尽管西凉溃军早出发近十分钟,不过盏茶工夫便被苏烨部追上。
"绝无可能!"西凉骑兵听到身后由远及近的雷鸣般马蹄声,回首望去,只见盟军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而来,顿时骇然失色。
"全力奔袭!城门近在咫尺!"副将李利厉声嘶吼,残部拼死鞭马向汜水关逃窜。
转瞬即至关下,却发现盟军铁骑仍在千步之外,速度明显减缓,似是战马力竭。
李利仰头向城头守将胡珍疾呼:"末将李利!速开城门!追兵将至!"
胡珍辨明来人确非诈敌,又见远处盟军骑兵确实行动迟缓,立即喝令道:"速开城门!迎李将军入关!"
城楼守将陷入两难。开启城门有风险,但不开的后果更可怕——那可是李傕的侄儿李利在城外啊!
"吱呀——"
沉重的城门终究缓缓开启。李利见状大喜,立即率领部众冲过闸口。
"成了!弟兄们跟我上!"远处观望的苏烨眼中精光一闪,与许褚率领八百精锐策马狂奔。异兽战马嘶鸣间,铁骑如风,瞬息掠过千米距离。
城楼上的胡珍尚未来得及反应,这支铁骑已如尖刀般刺入城门通道。雪亮刀锋过处,西凉士卒纷纷倒地。
"快关闸门!"胡珍的喊声为时已晚。苏烨部队势如破竹杀入内城,此时赵云、黄忠率领的大部队也接踵而至。
当最后一名守军倒下时,苏烨擦拭着剑锋上的血迹,沉声下令:"肃清残敌,全面接管城防。"
“传令下去,必须抢在所有人之前找到敌军粮草军械的囤积地点,全部收缴归公!”
“这些都是我军应得的战利品,岂能让他人染指分毫?”
待黄忠率部攻入关内,苏烨立即下达军令。
“得令!”
黄忠与赵云抱拳应诺,当即率领铁骑横扫关内。
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缴械不杀!投降免死!”
面对苏烨大军的雷霆之势,西凉守军斗志尽丧,在震天动地的劝降声中,残兵纷纷弃甲请降。
主将阵亡,大势已去,这些士卒自然不愿白白送命。
有带头的降兵,余者争相效仿,唯恐动作稍慢便身首异处。
转眼间,汜水关已尽在苏烨掌控之中。
在投诚士卒的引领下,很快便寻得钱粮马匹与军械仓储之所。
按照苏烨军令,黄忠等人迅速清点收缴所有物资。
自破关而入,不过两刻钟便已肃清全关。
效率之快,令人咋舌。
“禀主公!共计收缴粮草二十万石,钱币万金,战马四千余匹,军械装备无算;”
“另收降卒一万四千余人,”
“请示下步方略。”
黄忠与赵云复命后,静候苏烨指示。
苏烨当即决断:“汉升拨三千精骑交由苏战统领,除预留两成粮草及全部军械外,其余物资即刻由黄叙率三千铉钾军押运南下,返回新野;”
“所有俘虏与缴获交由坐镇新野的黄叙处置,命其协同戏志才等人,配合暗卫妥善安置;”
“待交接完毕,再令苏战率部归建。”
“快!盟军主力距离此地仅十余里,最多一刻钟先锋骑兵就会抵达,我们时间紧迫!”
若非己方铁骑与战阵配合迅猛,盟军行动迟缓,这等局面根本不会出现。
“遵命!”
黄忠与赵云抱拳应命,迅速离去。
不足一盏茶的工夫,苏战已统率三千铉钾铁骑,督押降兵携带着近乎全部缴获物资,自汜水关东门鱼贯而出,浩浩荡荡向南疾驰。沿途更有铉钾军、青龙营及骁骑军的精锐骑兵协同策应。
这些西凉降卒哪敢有半分拖延?个个拼尽全力紧随苏战大军,奔逃之态宛如惊弓之鸟,恨不能肋生双翅。
目送满载而归的队伍消失在烟尘中,赵云勒马蹙眉:“主公,将缴获与俘虏尽数转移是否欠妥?袁本初等人恐生疑虑。”
苏烨闻言轻笑:“何虑之有?阵斩之敌首级已清点造册,稍后集中掩埋便是。传令点燃城中敌军粮仓,权作遮掩。若袁绍问起,就说残敌见城破即溃,逃往虎牢关方向了。”
略作停顿又道:“子龙,你率本部镇守汜水关。其余兵马随我西进佯装追击,半途折返即可。”说罢即与黄忠、许褚引数千铁骑扬尘西去。
待苏烨部离去约莫半刻钟后,盟军先锋骑兵方姗姗来迟。
“怪哉!关城完好无损?”公孙瓒举目四顾惊疑道,“苏伯渊所部为何踪影全无?”
曹操忽然抬鞭指向城楼:“伯圭兄且看旌旗——那分明是伯渊的帅旗!”
城头上,公孙瓒、张邈等人猛然瞥见那旗帜已然变换,赫然是苏烨的旗号。众人皆是一震,相顾骇然。
片刻死寂后,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莫非……汜水关已被苏将军攻破?”
另一人急声反驳:“绝无可能!我们快马加鞭才赶到,他怎会如此迅速?”
“可城下血迹未干,又作何解释?”
曹操当即挥手:“遣人上前询问便是!”
不多时,哨骑驰至城下,高声问道:“城中可是苏将军麾下?”
城上传来清朗回应:“正是!吾乃常山赵云,奉主公之命,迎诸位入城!”
随着绞盘转动,城门缓缓开启。哨骑疾驰回禀,众诸侯闻言,无不色变。
“竟真被他一战而下?”
“莫非是诱敌之计?”
曹操拍马上前,遥遥望见赵云面容,疑虑顿消,朗声笑道:“子龙!伯渊何在?”
赵云答道:“敌寇焚粮西逃,主公已率军追击,请曹将军入关暂歇!”
赵云听觉敏锐,千米之外诸侯们的窃窃私语尽收耳中。
他立于城头,冷眼旁观这些掌权者是否有胆量踏入关内。
"痛快!正合我意!"
曹操朗声大笑,挥手下令:"全军随我入关!"
曹仁急忙上前劝阻:"主公何不谨慎行事?不如让末将先率部探查?"
这位忠心耿耿的族弟始终觉得主君行事过于冒险。
若有埋伏如何是好?
或许赵云早已兵败被俘,此时城头飘扬的旗帜不过诱敌之计?
自古兵不厌诈啊!
"荒唐!"
曹操瞪眼喝斥:"我信得过伯渊,更信得过子龙将军!"
言毕,他催马向前,率先踏上护城桥,穿过幽深的门洞。
一路畅通无阻进入关内。
只见城防井然有序,尽是苏烨麾下将士执戈而立。
"子龙将军,别来无恙!"
赵云自城楼拾级而下,远远抱拳行礼。
至此,曹操与曹仁等人才彻底放下戒备。
"将军不必多礼!"
曹操翻身下马,满面春风地迎上前:"短短半个时辰便攻克汜水雄关,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不知可否为某解惑?"
"此事说来话长......"
赵云从容应答,将攻城的经过娓娓道来。
自然,这番说辞已稍加修饰——隐去了收编降卒、缴获物资等细节,反而编造出守军焚毁粮草、溃逃而去的桥段。
**破城之策**
即使如此,曹操仍面露惊叹:“伯渊当真了得!他麾下亲卫营更是精锐非常!”
“竟能用这等手段破关!”
“数百米突袭,紧随敌军入城,简直妙到毫巅!”
“不过,守关之将也实在无能;”
“此外,华雄带去叫阵又败逃的西凉军中,多半藏着重要人物;”
“否则,守将绝不敢冒险开门。”
听罢曹操之言,赵云心中暗讶:“此人果然不凡!仅凭这点消息就能推敲至此。”
面上却谦逊一笑:“曹将军过誉!此次不过侥幸。换作您,想必也能成事。”
“终究是敌将疏忽愚钝所致。”
曹操未置可否:“或许吧。”
他心知此事必有蹊跷——若守将真如此无能,汜水关早该易主。但性子使然,他未再追问。
城外诸侯见曹操安然入关,顿时按捺不住,纷纷率军涌入。
众人同样察觉异样,接连向赵云探问。
赵云依旧搬出那套说辞搪塞。
信与不信,随他们去,反正他咬定不改。
遇死缠烂打者,赵云只需冷脸稍放气势,呵斥几句,对方便噤若寒蝉。
待袁绍、袁术领军而至,众诸侯立刻围拢,撺掇二人向赵云追问 ** 。
**袁术暗自嗤笑**:“蠢材!还能为何?自然是苏烨兵锋锐不可当!”
“想逼他吐实?痴人说梦!”
这些人莫非真觉得苏烨温顺可欺?
等尝到苦头时,他们自然会明白自己的行径有多可笑。
他压根没打算提醒这帮人。
甚至暗暗期待他们继续挑衅苏烨的部众——以苏烨的性子,岂会忍气吞声?
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反观袁绍,竟真被这群人说动,径直找上赵云刨根问底。
赵云霎时沉下脸来:"袁盟主!该交代的都已说明,休要得寸进尺!"
"嗯?"
袁绍眉头一拧,目光森冷:"这便是你对盟主说话的态度?苏烨便是这般教导属下的?"
不待赵云发作,苏烨已策马而来,在袁绍面前勒住缰绳,寒声道:"我如何管教部下,还轮不到你袁本初指手画脚。"
"怎么?趁我不在,就想欺压我的部将?"
说着冷眼扫过袁绍身后那群心怀鬼胎的诸侯,暗中将这些宵小之辈悉数记下。他苏烨可不是好相与的主。
"你——"
袁绍被这番抢白气得浑身发抖。
"我什么我?"
苏烨直接打断,厉声喝道:"方才立下大功,不图嘉奖反来刁难,这就是你身为盟主的做派?"
"盟主该有的担当何在?"
他的秘密岂是旁人能随意窥探的?
"苏伯渊!你眼中可还有我这个盟主?"袁绍暴怒质问。
苏烨轻蔑一笑:"那得看你如何作为。若是秉公行事,自然认你这位盟主。"
"可若是你想打着盟主的名头耍花招,暗害于我,刺探我军机密..."
"抱歉,所谓盟主在我心中不过臭狗屎般的存在;"
"我连靠近都嫌脏,更别说认了。"
"如何?这个回答你可满意?"
苏烨语毕,冷眼直视袁绍,目光分毫不让。周身气势如潮水般缓缓攀升。
袁绍感知到这越来越强的压迫感,终究不敢再硬碰硬,恼恨地别过脸道:"本初不屑与你计较!"
"诸位,随我进关休整!"
说罢便要带领各路诸侯离去。
"且慢!"
苏烨突然抬手拦住去路。
"你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