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在老家陪了爷爷两天,关节痛的老毛病渐渐好转,每天清晨坐在院门口的石凳上,看爷爷慢悠悠地打太极,倒也清闲。这天帮着邻居家的孩子修完收音机,路过镇上的文化站,门口贴的一张海报吸引了他的目光——“阳明杯”中日韩围棋精英邀请赛,下周在邻市开赛。
他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给唐子妍:“看到个比赛,想试试。”
唐子妍几乎是秒回:“阳明杯?我刚查了,中日韩的高手都有参加,含金量很高啊!去吧,我支持你。”她又发来条信息,附带着赛事详情,“每场有50个现场观众名额,到时候我去给你加油。”
李浩看着屏幕笑了,指尖在屏幕上敲:“好,等我拿个好成绩回来。”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到了九州道场。
谢长安正在给弟子们复盘,手里的棋子刚落在棋盘上,就听见曹熹和咋咋呼呼地跑进来:“大师兄!李浩要去参加阳明杯!”
“阳明杯?”谢长安抬眼,放下棋子,“那比赛规格不低,中日韩的顶尖棋手都在列,他怎么突然想参赛了?”
丁岚端着刚泡好的茶走进来,闻言笑了笑:“李浩的棋风稳,这种跨国赛事正好能磨磨性子。”她看向正在角落里摆棋的盛景初,“景初,你觉得呢?”
盛景初落子的手顿了顿,抬头道:“他的棋里有股韧劲儿,该去见见更大的世面。”
曹熹和凑到姚科身边,撞了撞他的胳膊:“哎,姚科,你不去试试?听说这次日本的佐藤九段也会来,你不是一直想跟他较量吗?”
姚科捏着棋子的手指紧了紧,声音闷闷的:“不去。”他最近心思乱,连日常的训练都静不下心,哪有精力应付跨国赛事。
谢师傅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本泛黄的棋谱,听到众人的议论,捋着胡须道:“李浩这孩子,看着温和,心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去参赛是好事,道场也该有人走出去看看了。”他看向盛景初,“景初刚打完十番棋,好好歇着,阳明杯就让李浩去闯闯。”
盛景初点头:“我会跟他说,有不懂的地方随时问我。”
唐子妍下午去道场送文件,刚进门就被丁岚拉着问:“子妍,李浩真要去阳明杯?报名了吗?”
“报了,”唐子妍笑着点头,“他说想试试,我觉得挺好的。”她从包里拿出打印好的赛程表,“这是参赛名单,你们看,好多高手呢。”
曹熹和凑过来看,指着其中一个名字咋舌:“韩国的金敏圭也来了?他去年拿了三星杯冠军,棋风凶得很。”
丁岚拍拍唐子妍的肩:“别担心,李浩的防守反击很有一套,未必会输。”
傍晚时分,李浩给唐子妍打视频电话,背景是老家的灶台,他正帮着奶奶烧火,脸上沾了点烟灰。“报名了?”唐子妍笑着问。
“报了,”李浩咧嘴笑,露出白牙,“刚才景初给我发消息,说有不懂的定式可以问他,心里踏实多了。”
“我跟丁岚姐他们说了,”唐子妍说,“大家都盼着你能拿个好成绩呢。”
“尽力而为。”李浩添了把柴,火苗窜起来,映得他眼里发亮,“等比完赛,咱们就去试婚纱,好不好?”
“好啊。”唐子妍应着,心里像被灶膛里的火烘得暖暖的。她知道,李浩不是那种追求名利的人,他想参赛,或许只是想证明——他不仅能守着道场教徒弟,也能在更大的舞台上,下出属于自己的棋。
道场的傍晚格外安静,只有棋子落在棋盘上的脆响。盛景初和谢长安对坐着下棋,谢长安忽然落子道:“你觉得李浩能走多远?”
盛景初看着棋盘,沉吟道:“至少能进八强。他的棋看着慢,其实步步都藏着后招,像他烧的菜,初尝平淡,越品越有味道。”
谢长安笑了:“跟你年轻时不一样,你是烈火烹油,他是温火慢炖。”
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棂,在棋盘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黑白子交错间,仿佛能看到不久后的阳明杯赛场——李浩坐在棋盘前,温和的眉眼间带着专注,落子有声,一步一步,走出属于他的棋路。而道场的众人,会在千里之外,等着他带着新的故事回来。
他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给唐子妍:“看到个比赛,想试试。”
唐子妍几乎是秒回:“阳明杯?我刚查了,中日韩的高手都有参加,含金量很高啊!去吧,我支持你。”她又发来条信息,附带着赛事详情,“每场有50个现场观众名额,到时候我去给你加油。”
李浩看着屏幕笑了,指尖在屏幕上敲:“好,等我拿个好成绩回来。”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到了九州道场。
谢长安正在给弟子们复盘,手里的棋子刚落在棋盘上,就听见曹熹和咋咋呼呼地跑进来:“大师兄!李浩要去参加阳明杯!”
“阳明杯?”谢长安抬眼,放下棋子,“那比赛规格不低,中日韩的顶尖棋手都在列,他怎么突然想参赛了?”
丁岚端着刚泡好的茶走进来,闻言笑了笑:“李浩的棋风稳,这种跨国赛事正好能磨磨性子。”她看向正在角落里摆棋的盛景初,“景初,你觉得呢?”
盛景初落子的手顿了顿,抬头道:“他的棋里有股韧劲儿,该去见见更大的世面。”
曹熹和凑到姚科身边,撞了撞他的胳膊:“哎,姚科,你不去试试?听说这次日本的佐藤九段也会来,你不是一直想跟他较量吗?”
姚科捏着棋子的手指紧了紧,声音闷闷的:“不去。”他最近心思乱,连日常的训练都静不下心,哪有精力应付跨国赛事。
谢师傅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本泛黄的棋谱,听到众人的议论,捋着胡须道:“李浩这孩子,看着温和,心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去参赛是好事,道场也该有人走出去看看了。”他看向盛景初,“景初刚打完十番棋,好好歇着,阳明杯就让李浩去闯闯。”
盛景初点头:“我会跟他说,有不懂的地方随时问我。”
唐子妍下午去道场送文件,刚进门就被丁岚拉着问:“子妍,李浩真要去阳明杯?报名了吗?”
“报了,”唐子妍笑着点头,“他说想试试,我觉得挺好的。”她从包里拿出打印好的赛程表,“这是参赛名单,你们看,好多高手呢。”
曹熹和凑过来看,指着其中一个名字咋舌:“韩国的金敏圭也来了?他去年拿了三星杯冠军,棋风凶得很。”
丁岚拍拍唐子妍的肩:“别担心,李浩的防守反击很有一套,未必会输。”
傍晚时分,李浩给唐子妍打视频电话,背景是老家的灶台,他正帮着奶奶烧火,脸上沾了点烟灰。“报名了?”唐子妍笑着问。
“报了,”李浩咧嘴笑,露出白牙,“刚才景初给我发消息,说有不懂的定式可以问他,心里踏实多了。”
“我跟丁岚姐他们说了,”唐子妍说,“大家都盼着你能拿个好成绩呢。”
“尽力而为。”李浩添了把柴,火苗窜起来,映得他眼里发亮,“等比完赛,咱们就去试婚纱,好不好?”
“好啊。”唐子妍应着,心里像被灶膛里的火烘得暖暖的。她知道,李浩不是那种追求名利的人,他想参赛,或许只是想证明——他不仅能守着道场教徒弟,也能在更大的舞台上,下出属于自己的棋。
道场的傍晚格外安静,只有棋子落在棋盘上的脆响。盛景初和谢长安对坐着下棋,谢长安忽然落子道:“你觉得李浩能走多远?”
盛景初看着棋盘,沉吟道:“至少能进八强。他的棋看着慢,其实步步都藏着后招,像他烧的菜,初尝平淡,越品越有味道。”
谢长安笑了:“跟你年轻时不一样,你是烈火烹油,他是温火慢炖。”
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棂,在棋盘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黑白子交错间,仿佛能看到不久后的阳明杯赛场——李浩坐在棋盘前,温和的眉眼间带着专注,落子有声,一步一步,走出属于他的棋路。而道场的众人,会在千里之外,等着他带着新的故事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