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情愫的厘清与棋艺的启蒙-《舍我其谁之围棋少年李浩》

  江昱达蹲在电视台楼下的花坛边,手里捏着半块没吃完的面包,看到程意走出来,立刻站起身迎上去,语气带着点莽撞的笃定:“程意姐,你最近心情不好,是不是因为徐迟哥?”

  程意脚步一顿,皱眉看他:“胡说什么。”

  “我看你总躲着他,”江昱达梗着脖子,“那天台长找你谈话,他急得跟什么似的,你俩肯定有事!”

  程意叹了口气,走近几步,语气认真:“江昱达,我和徐迟认识十几年,他就像我哥,是家人一样的存在,没有别的。”她看着他,“对你,我只有同情,觉得你追梦不容易。但这些都不是你胡思乱想的理由,赶紧把心思放在围棋上,别总琢磨这些有的没的。”

  江昱达被她说得脸一红,攥紧了手里的面包,嘟囔道:“知道了……”

  程意没再理他,转身离开。有些界限,必须说清,对他好,也对自己好。

  九州道场的训练室里,姚科正拿着棋谱给丁岚讲解,条理清晰,思路敏捷,连几个复杂的定式都分析得头头是道。丁岚听得专注,偶尔点头,眼里带着明显的佩服:“你这进步也太快了,比刚来时厉害多了。”

  姚科挠挠头,嘿嘿一笑:“主要是师傅和师兄们教得好。”

  丁岚放下棋谱,随口问道:“说起来,你和赵彦勋比,谁更厉害些?”

  这话刚出口,旁边的曹熹和“啪”地放下手里的茶杯,脸色沉了下来:“丁岚,你提他干什么?”

  丁岚愣了一下:“我就是随便问问……”

  “有什么好问的?”曹熹和语气带着火气,“赵彦勋那点本事,也就唬唬外人。真要是比赛遇上了,我让姚科好好跟他下一盘,保管打得他没脾气!”他瞪了姚科一眼,“到时候可别给我丢人。”

  姚科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怒气弄得一愣,连忙点头:“师兄放心,我肯定全力以赴!”

  丁岚看着曹熹和紧绷的侧脸,心里有点无奈——这位八段师兄,什么都好,就是一提到赵彦勋就像炸了毛,大概是当年的输赢还梗在心里。

  另一边,盛景初的家里,程了和唐子妍正捧着笔记本,听得格外认真。

  “围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最初叫‘弈’,后来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围棋。”李浩指着棋盘,“棋盘上有19×19条线,361个交叉点,象征着天地宇宙的无穷变化。”

  盛景初补充道:“现在国际上,围棋的主要竞争在中日韩三国之间。我们的主要对手,韩国有几位九段棋手,棋风凌厉,计算精准;日本则更注重棋道的意境,布局深远。”

  他拿起棋子,在棋盘上落下一颗:“围棋的核心是围地,但不止于围地,更讲究攻防转换,虚实结合,就像人生,有舍才有得。”

  程了看着黑白棋子在棋盘上交错,听着他们讲解那些古老的典故和现代的赛事,忽然觉得这方寸之间的世界,远比想象中更广阔、更深奥。她忍不住问:“那你们最想赢的比赛是哪一场?”

  盛景初抬眼看她,眼神亮了亮:“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代表国家拿冠军。”

  李浩笑着点头:“那是所有棋手的梦想。”

  唐子妍在一旁飞快地记着笔记:“这些要是放进节目里,肯定能让更多人了解围棋的魅力。”

  程了看着盛景初专注讲解的侧脸,他谈起围棋时,眼里的光芒比任何时候都要耀眼。她忽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为了这黑白棋子倾尽一生——这里面有智慧,有风骨,更有一份超越输赢的热爱。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棋盘上,黑白棋子泛着温润的光。程了轻轻拿起一颗白子,放在指尖,仿佛触摸到了一种古老而厚重的传承。或许,学习围棋的过程,也是一场对内心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