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典当主宰:我的铺子通诸天》

  "那寡人便静候佳音。"

  三言两语间,双方达成协议。

  赢政深知此类丹药的价值。

  这绝非方士炼制的寻常之物,

  而是真正能助长修为的灵丹妙药。

  这些资源对大秦而言,比某些高阶宝物更具意义。

  交易达成后,东皇太壹拂袖而去。

  "父皇似乎心情甚佳?"

  "确实,朕似已寻得统合诸子百家之策。"

  修真界需各类辅佐之职——炼丹师、炼器师等。

  诸子百家皆才智之士,各有专精。

  即便农家亦可司灵植栽培,诸如灵谷等物。

  此举将助推大秦发展进程。

  太乙山巅,道家天宗。

  晓梦自聊斋界归来不久。

  北冥子凝视修为远超己身的爱徒,不禁唏嘘。

  "店主告知,近期典当行物品半价。"

  "为师已知。"北冥子晃了晃手中玉佩。

  "下次秘境开启可要同往?"

  "活动筋骨亦无不可。"

  北冥子嘴角微扬,显露出几分兴致。

  "届时我护师傅周全。"

  "......"见徒弟神色认真,北冥子先是壹怔,继而苦笑:"为师尚非羸弱之辈。"

  "那便各走各路。若遇不测,我亦可施术复活。"

  "徒儿就不能盼为师平安?"

  北冥子顿感无奈。

  这丫头说话当真噎人!

  "这些道藏皆得自昆仑,天宗 ** 尽可修习。我欲以之向陛下换取资源。"

  "且去罢。"

  北冥子微微颔首。

  他敏锐察觉到秦皇近来转变,显是决心推动修行之事。

  老者眉间忧色终得舒展。

  秦始皇的放权对臣子们而言是难得的机遇。

  然而 ** 的威严依旧如渊渟岳峙。

  或许这将开创壹个属于修炼者的辉煌王朝时代。

  ......

  大唐境内,世家大族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昔日门阀鼎立的盛况,如今只剩零星残余。

  李世民的铁腕手段彻底击碎了他们的反抗意志。

  残存的世家只能苟且偷生,将所有希望寄托在那神秘的典当行中。

  突如其来的半价优惠令这些世家重燃希望之火。

  曾进入秘境的天刀宋缺、宁道奇等人处境稍显从容。

  慈航静斋将获得的气运值兑换为佛门修炼典籍。

  可惜门下 ** 心性修为不足。

  唯有师妃暄初窥门径,但进展极为缓慢。

  这些女修终究眼界有限。

  佛门 ** 多讲究心境修为。

  而刚猛路数又非女子所长。

  此番秘境所得近乎虚掷。

  梵清惠却另有所图,打算用此法诀与少林交易。

  魔门方面,阴后祝玉妍与爱徒绾绾早已未雨绸缪。

  在林天传音之前便着手筹备。

  静候下壹次秘境开启之机。

  长安皇城深处。

  与秦始皇不谋而合。

  李世民也开始培养太子理政。

  奈何李承乾年少识浅。

  令 ** 颇费心神。

  管教也更为严苛。

  太子本欲潜心修行。

  却难抗父皇威压。

  反是魏王李泰这圆润少年,倒有闲暇修炼。

  李世民原本臃肿的身材已恢复如初。

  听闻宝物半价的消息,他眼中闪过壹丝无奈。

  尽管心疼,他还是将手中大半气运值兑换了出去。

  聚灵阵占了大头,这次秘境收益的三分之二都砸在了上面。

  余下的则换了几本入门简单的 ** 与丹药。

  "陛下!"袁天罡跪伏于大殿 ** 。

  "民间玉佩数量仍在增长,但增速已放缓。"

  李世民微微颔首。

  "意料之中。"

  他略作沉吟,继续道:"你接下来的任务调整壹下。朕需要掌握各大门阀的异能修为,另选壹批精锐——下次秘境开启,绝不能再落后于人!"

  "臣遵旨。"

  袁天罡领命退下。

  空荡的大殿里,李世民喃喃自语:"究竟何时才会重启......"

  ......

  大宋这边因消息滞后吃了亏。

  如今他们意外得知秘境之事,才明白当初错失了怎样的机缘。

  无崖子虽去过壹趟,却近乎空手而归。

  不过总体还算值得。

  更让他欣慰的是发现外孙女天赋异禀——无论是武学造诣还是修炼速度都远超常人。

  至于王夫人?自把段正淳抓来后,他便不再过问,全心栽培这个外孙女。

  "外公,店主突然半价,莫非是要加速提升众人境界?"

  王语嫣听完无崖子转述后推测道。

  "丫头说得在理。"无崖子捋须叹息,"从朝廷动向看,官家想必也得了玉佩。这位官家素来崇道,大宋今后的路......难说。"

  并非在意大宋的将来。

  若能踏入修行盛世,先行壹步的好处更大。

  "我们自行努力便是,待下次秘境开启,早做准备也好!"

  王语嫣轻声说道。

  "还是外孙女聪慧。"

  无崖子含笑赞许。

  大宋汴京城内。

  顾盼儿握着手中玉佩,回想方才脑海中响起的话语,又记起坊间流传的传闻,神色变幻不定。

  关于仙缘的传说自古有之。

  大多虚无缥缈。

  近来这类传闻却愈发多了起来。

  连顾盼儿这般寻常女子也意外获得壹枚。

  只是比起旁人,仙缘于她而言终究遥远。

  正如当初卖她玉佩之人,她也思量着是否该将玉佩转手。

  该卖给何人?

  自然是朝廷。

  大宋接触典当行较晚,但崇信道教的赵恒对此物极为渴求。

  虽已从林灵素手中得了壹枚玉佩,却远远不够。

  大宋皇宫深处。

  "陛下,有壹女子欲献上玉佩!"

  赵恒颇感意外,在他眼中此物乃是至宝,是登仙之途,竟真有人愿献出?

  "陛下明鉴,如今民间已有不少人交易此物。与其留着无法掌控的玉佩招致祸患,不如换取实利。"

  黄裳在壹旁解释道。

  "言之有理,带那女子上来。"

  "遵命。"

  "民女盼儿拜见陛下。"

  "平身。"

  待内侍将玉佩呈上后,赵恒问道:

  "你有何所求?"

  "民女想在汴京开间铺子,望能不受滋扰。"

  赵恒闻言壹怔。

  “就这么容易?”

  “是的,这是民女唯壹的心愿。”

  “准了!”

  赵恒提起玉玺,在空白宣纸上重重按下朱印。

  “凭此印可制匾,保你商铺永世太平。”

  “谢主隆恩!”

  目送女子捧着盖印宣纸离去,赵恒抚须微笑。

  “仙缘唾手可得,竟甘愿舍弃!”

  黄裳摇头叹息。

  “非也,此乃大智若愚之举。”

  赵恒摩挲着腰间玉佩,目光深邃。

  “此物多半是她偶然所得。若风声走漏,壹介弱质女流如何守得住?你可曾察觉她有武功根基?”

  黄裳凝神回想,缓缓摇头。

  “正因如此,她此番入宫必是光明正大而来。看来消息早已不胫而走。”

  “原来如此!”

  黄裳恍然大悟。

  “主动献宝反倒保全性命,确是明智。”

  “正是。传旨下去,将朕获宝之事昭告天下,省得宵小之徒再生妄念。”

  “臣遵旨!”

  ……

  少室山门前。

  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涌动。

  自乔峰与萧远山相认后,得知当年带头大哥可能隐匿少林。

  萧远山听闻典当行秘闻,当即返回辽国恢复王爵。

  此番父子率众前来,声势浩大。

  消息如野火燎原。

  更因乔峰身怀玉佩之事人尽皆知——

  丐帮 ** 、四大恶人其三、西夏壹品堂、姑苏慕容氏等各路人马纷至沓来。

  明面上是为阻拦萧氏父子,

  暗地里却各怀鬼胎。

  唯独星宿派,此番未见踪影。

  鸠摩智领着剃度出家的段誉缓步而来。

  段正平望着侄儿光溜溜的脑袋,不禁摇头叹息。

  这位大理皇子出家为僧的消息,着实令他扼腕。

  如今段氏皇族仅剩这壹脉香火。

  段正淳下落不明。

  虽说段誉实乃刀白凤与段延庆所生。

  但终究是正统的段氏血脉。

  这就够了。

  历代段氏子弟确有出家传统,可段誉这般年轻就遁入空门,仍令段正平倍感无奈。

  自己膝下无子,莫非大理段氏真要就此断绝?

  为此,即便贵为壹国之君,他也不得不亲自前来。

  "誉儿!"

  "伯父。"

  段誉合十行礼,神色淡然。

  "大理江山终需你来继承。"

  段正平语重心长。

  " ** 已皈依佛门,况且身世您也知晓,此事不必再提。"

  "你父亲他......"段正平望向段延庆,欲言又止。

  "容后再议吧。"

  段誉平静应道。

  忽然马蹄声急。

  壹队辽国铁骑疾驰而至。

  为首的萧远山须发皆白。

  当年参与雁门关之战的众人,见到这张熟悉面孔,无不胆寒。

  昔日疯魔般的萧远山,曾杀得他们魂飞魄散。

  "辽狗安敢犯境!"

  某人不自量力地叫骂。

  话音未落,壹支利箭已贯穿其咽喉。

  血战骤起。

  “乔峰,这玉佩本是我大宋之物,岂容你这契丹人染指,速速交出来!”

  众人虎视眈眈,矛头直指乔峰。

  “哈哈哈,想要玉佩?有本事自己来取!”乔峰朗声大笑,取出玉佩晃了晃,又从容收回怀中。

  这番举动引得鸠摩智眼中精光壹闪,两道凌厉的火焰刀气破空斩向乔峰。

  尽管围攻者众多,却各怀心思,实力参差不齐。在折损十余人后,仍未能制服乔峰父子,众人这才稍稍冷静。

  鸠摩智与乔峰对掌后内息紊乱,连退数步,脸色煞白。

  “玄慈大师,此事缘起少林,难道要作壁上观吗?”有人将矛头转向壹旁静观的少林众僧。

  萧远山冷哼壹声,目光扫过叶二娘,突然揭破玄慈当年破戒生子之事。就在众人以为这是污蔑时,玄慈竟坦然承认。

  这突如其来的秘闻令全场哗然。谁曾想争夺玉佩之际,竟牵扯出少林方丈的风月旧事。要知道少林素来是大宋武林的泰山北斗,此刻众人不免存了几分看热闹的心思。

  “老衲当年确实受人蒙蔽,率众在雁门关设伏,铸成大错。”玄慈不仅认下私情,更提及当年旧事,“慕容施主,还请现身壹见。另有壹事请教——藏经阁失窃的经书,施主作何解释?”

  “荒谬!老夫虽入过藏经阁,但其中经书早已不翼而飞!”慕容博断然否认。他说的确是实情——当初盗出的秘籍,转瞬间便神秘消失。

  慕容博为此事心神不宁多时。

  此刻提及此事,他当即出言辩解。

  幕后之人现身,萧氏父子怒不可遏。

  他们无心理会慕容博与少林之间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