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微风正好,丫鬟们正在摘桂花,准备酿桂花酒。
李颜华躺在躺椅上,晒着太阳,吃着点心,看她们忙活,锦书拿着一封信,走了进来。
“姑娘,有信。”
她接过,打开一看,是女子娟秀的字迹。
【事成,静候上门。】
是霍凝传来的信。
裴昭要来退婚了?
也不知道这霍凝怎么办到的?
李颜华不感兴趣,只要目的达到了就成。
翌日,裴昭与他母亲带着人出现在李府门口。
“劳烦通传一声,裴家裴昭有事拜访。”
若是以往,裴昭也不会如此郑重通传,如今他上门,不被打出来就算好了。
很快,他们就被引了进去,坐到了宴客的花厅。
花厅上首,坐着李颜华的祖母,李老夫人,下首是李颜华的大伯母、二伯母、三伯母和母亲颜氏。
“哎哟,惊扰了老夫人,是晚辈的不是。”裴母上前一步行了一礼,面色悻悻。
李老夫人眼皮微抬,目光扫过两人:“哦,是裴家的啊,所来何事?”
“是这样,犬子裴昭,今日有事相求。”裴母坐在座位上,踌躇着,不愿直接开口。
“有事相求?裴夫人,令郎有何事?”颜氏开口道,语气却再不如往日般亲近。
“伯母,晚辈与李三姑娘实非良配,我想娶的另有其人,这是信物,交还给伯母。”
憔悴了不少的裴昭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恭敬地递上。
颜氏一挑眉,身边的嬷嬷立即上前拿过玉佩。
“裴公子,你志向远大,确非小女良配。”
裴母嘴角微抽,刚要说话,被裴昭拉住了袖子。
两人自知理亏,正要告辞,就见门外走来一个红衣女郎。
微风袭面,发丝飘扬,英姿飒爽。
裴母:好好一姑娘,要是嫁给她儿子该有多好!
裴母遗憾地垂下了头。
“裴公子,听闻你今日来退婚,那我们的婚约便如同此物,再无干系。”
李颜华拿出另一个信物,将两个龙凤玉佩拿在手里,狠狠砸向地面。
清脆的声音响过,两块玉佩碎成了几截。
摔玉佩一时爽,下午李颜华便被罚跪到祠堂。
“颜华,你们这一辈,就是你们姐妹三人,故而骄纵了些。但身为家族一员,家族给你提供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你也该为家族做贡献,而不是凭一时之气,任性胡为。”
一个族老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说教。
李颜华跪在祖宗的牌位面前,低着头,嘴巴跟着动,后面的台词她都能背了,每次说教都是这些话。
“就是,裴家小子是做错了事,但只要他肯改正,那还是一段好姻缘。”
另一个接上。
李颜华听到这话,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这样,我们几个老家伙,舍下脸面,去说和,重新续上这段姻缘。”
“两个小孩子家家,如何能懂联姻的重要性。”
几个老头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李颜华再也忍不住,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叔祖父,您觉得这是一段好姻缘,您怎么不让你家小孙女去续上?”
“大伯祖,我何时任性胡为了?裴家做了那等背德之事,已经将我李家的脸踩在脚底下了。他们母子两个上门来退亲,我还要伸着脸给他再打一掌?”
“二伯祖,我李家孩儿,铮铮铁骨,何时像那等软骨头,还要去求和?我们姐妹是嫁不出去了吗?”
李颜华叭叭叭地说了一长串,几个族老被气的说不出话来,拄着拐杖,手指都在打颤。
“颜华,不得无礼。”李泽赶紧扶住抖得最厉害的一个,不轻不重地斥道。
李颜华闭嘴,重新跪了下去。
“孽障啊!孽障啊!如此不尊长辈!来啊,请家法!老夫今日定要好好教教你规矩。”
年龄最长的那个族老气得重重的跺着拐杖。
“大伯息怒,孩子年纪小,不懂事,您不要跟她一般见识。让她在这里跪上一日,吃吃教训。”李泽松开人,鞠了一躬。
“父亲回来,得知此事,也定要罚她的。”李泽轻轻补充道。
几人本还想追究,一听到这话,想到李泽的父亲,现任族长李宗仁的手段,嘴唇蠕动了半晌,终是什么也没说,哼了一声,离开了祠堂。
“大伯,我不想跪一日,我又没做错。”余光瞟到几人离开,李颜华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李泽无奈地踢踢她的腿。
“跪好,像什么样子。”
“大伯,这事本就是裴昭那厮下药害我,我没主动退婚已是给两家留了颜面。”李颜华挪了挪屁股,就是不起来。
“大伯知道你懂事,这几个族老,年纪大了,未免有些一叶障目,你不要跟他们计较,少说几句。”
“哼!倚老卖老!无非就是仗着爷爷去巡查,不在京城。不然,哪有他们说话的份!”
“你呀!好好跪着吧!族老们肯定派了人守在门口,你老实点。”李泽气笑了,点了点她的额头,转身关上门也走了。
李颜华挪了挪,挪到了蒲团上,深深地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李珏干嘛去了,这两天都没见到人。
要跪一日,想想都难受。
“幺妹!”
“幺妹!”
两个声音从窗户外传来,李颜华眼睛一亮,蹭的站起来,大步走到窗边,一把推开了窗户。
窗户外面站着两个嘻嘻笑的华服女子,正是她的两个堂姐,二伯家的李铅华,四伯家的李舜华。
“喏,可别说姐姐们不关心你啊!把这个戴膝上,若是那几个老头来检查,你跪着也不痛。”李铅华送上一对非常厚实的护膝。
李舜华提起脚边的食盒。
“二姐,这也太夸张了吧!”李颜华目瞪口呆,咋还用上食盒了?
“你傻啊!这门口可是有人把守着,没谁给你送餐。我给你带了糕点和肉干,你饿了嚼一嚼。”李舜华靠近,小声说道,“我还放了一壶大宝贝,包你喜欢!记得啊,东西放桌子下面藏着点,别露馅了。”
“知道了,快走吧!”李颜华笑嘻嘻地接过食盒,一把把窗户关上,拎着护膝和食盒,回到了蒲团那里。
她把护膝戴好,打开食盒,里面果然有李舜华自己酿的青梅酒,这小气鬼,平日里问她要都不肯给,这次可真大方,给了一壶!
李颜华美滋滋地喝了一大口。
喝了两口她将东西收拾好,塞进摆放牌位的桌案下面,跪在蒲团上,絮絮叨叨地跟祖宗告状,说着说着,头一歪,就睡着了。
“咚咚咚。”
几声敲窗户的声音把她惊醒。
李颜华迅速跪端正,还不忘把食盒往里推了推,顺便擦了擦嘴。
“姑娘,是我。”熟悉的声音传来。
李颜华惊了一下。
燕决明?
李颜华躺在躺椅上,晒着太阳,吃着点心,看她们忙活,锦书拿着一封信,走了进来。
“姑娘,有信。”
她接过,打开一看,是女子娟秀的字迹。
【事成,静候上门。】
是霍凝传来的信。
裴昭要来退婚了?
也不知道这霍凝怎么办到的?
李颜华不感兴趣,只要目的达到了就成。
翌日,裴昭与他母亲带着人出现在李府门口。
“劳烦通传一声,裴家裴昭有事拜访。”
若是以往,裴昭也不会如此郑重通传,如今他上门,不被打出来就算好了。
很快,他们就被引了进去,坐到了宴客的花厅。
花厅上首,坐着李颜华的祖母,李老夫人,下首是李颜华的大伯母、二伯母、三伯母和母亲颜氏。
“哎哟,惊扰了老夫人,是晚辈的不是。”裴母上前一步行了一礼,面色悻悻。
李老夫人眼皮微抬,目光扫过两人:“哦,是裴家的啊,所来何事?”
“是这样,犬子裴昭,今日有事相求。”裴母坐在座位上,踌躇着,不愿直接开口。
“有事相求?裴夫人,令郎有何事?”颜氏开口道,语气却再不如往日般亲近。
“伯母,晚辈与李三姑娘实非良配,我想娶的另有其人,这是信物,交还给伯母。”
憔悴了不少的裴昭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恭敬地递上。
颜氏一挑眉,身边的嬷嬷立即上前拿过玉佩。
“裴公子,你志向远大,确非小女良配。”
裴母嘴角微抽,刚要说话,被裴昭拉住了袖子。
两人自知理亏,正要告辞,就见门外走来一个红衣女郎。
微风袭面,发丝飘扬,英姿飒爽。
裴母:好好一姑娘,要是嫁给她儿子该有多好!
裴母遗憾地垂下了头。
“裴公子,听闻你今日来退婚,那我们的婚约便如同此物,再无干系。”
李颜华拿出另一个信物,将两个龙凤玉佩拿在手里,狠狠砸向地面。
清脆的声音响过,两块玉佩碎成了几截。
摔玉佩一时爽,下午李颜华便被罚跪到祠堂。
“颜华,你们这一辈,就是你们姐妹三人,故而骄纵了些。但身为家族一员,家族给你提供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你也该为家族做贡献,而不是凭一时之气,任性胡为。”
一个族老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说教。
李颜华跪在祖宗的牌位面前,低着头,嘴巴跟着动,后面的台词她都能背了,每次说教都是这些话。
“就是,裴家小子是做错了事,但只要他肯改正,那还是一段好姻缘。”
另一个接上。
李颜华听到这话,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这样,我们几个老家伙,舍下脸面,去说和,重新续上这段姻缘。”
“两个小孩子家家,如何能懂联姻的重要性。”
几个老头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李颜华再也忍不住,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叔祖父,您觉得这是一段好姻缘,您怎么不让你家小孙女去续上?”
“大伯祖,我何时任性胡为了?裴家做了那等背德之事,已经将我李家的脸踩在脚底下了。他们母子两个上门来退亲,我还要伸着脸给他再打一掌?”
“二伯祖,我李家孩儿,铮铮铁骨,何时像那等软骨头,还要去求和?我们姐妹是嫁不出去了吗?”
李颜华叭叭叭地说了一长串,几个族老被气的说不出话来,拄着拐杖,手指都在打颤。
“颜华,不得无礼。”李泽赶紧扶住抖得最厉害的一个,不轻不重地斥道。
李颜华闭嘴,重新跪了下去。
“孽障啊!孽障啊!如此不尊长辈!来啊,请家法!老夫今日定要好好教教你规矩。”
年龄最长的那个族老气得重重的跺着拐杖。
“大伯息怒,孩子年纪小,不懂事,您不要跟她一般见识。让她在这里跪上一日,吃吃教训。”李泽松开人,鞠了一躬。
“父亲回来,得知此事,也定要罚她的。”李泽轻轻补充道。
几人本还想追究,一听到这话,想到李泽的父亲,现任族长李宗仁的手段,嘴唇蠕动了半晌,终是什么也没说,哼了一声,离开了祠堂。
“大伯,我不想跪一日,我又没做错。”余光瞟到几人离开,李颜华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李泽无奈地踢踢她的腿。
“跪好,像什么样子。”
“大伯,这事本就是裴昭那厮下药害我,我没主动退婚已是给两家留了颜面。”李颜华挪了挪屁股,就是不起来。
“大伯知道你懂事,这几个族老,年纪大了,未免有些一叶障目,你不要跟他们计较,少说几句。”
“哼!倚老卖老!无非就是仗着爷爷去巡查,不在京城。不然,哪有他们说话的份!”
“你呀!好好跪着吧!族老们肯定派了人守在门口,你老实点。”李泽气笑了,点了点她的额头,转身关上门也走了。
李颜华挪了挪,挪到了蒲团上,深深地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李珏干嘛去了,这两天都没见到人。
要跪一日,想想都难受。
“幺妹!”
“幺妹!”
两个声音从窗户外传来,李颜华眼睛一亮,蹭的站起来,大步走到窗边,一把推开了窗户。
窗户外面站着两个嘻嘻笑的华服女子,正是她的两个堂姐,二伯家的李铅华,四伯家的李舜华。
“喏,可别说姐姐们不关心你啊!把这个戴膝上,若是那几个老头来检查,你跪着也不痛。”李铅华送上一对非常厚实的护膝。
李舜华提起脚边的食盒。
“二姐,这也太夸张了吧!”李颜华目瞪口呆,咋还用上食盒了?
“你傻啊!这门口可是有人把守着,没谁给你送餐。我给你带了糕点和肉干,你饿了嚼一嚼。”李舜华靠近,小声说道,“我还放了一壶大宝贝,包你喜欢!记得啊,东西放桌子下面藏着点,别露馅了。”
“知道了,快走吧!”李颜华笑嘻嘻地接过食盒,一把把窗户关上,拎着护膝和食盒,回到了蒲团那里。
她把护膝戴好,打开食盒,里面果然有李舜华自己酿的青梅酒,这小气鬼,平日里问她要都不肯给,这次可真大方,给了一壶!
李颜华美滋滋地喝了一大口。
喝了两口她将东西收拾好,塞进摆放牌位的桌案下面,跪在蒲团上,絮絮叨叨地跟祖宗告状,说着说着,头一歪,就睡着了。
“咚咚咚。”
几声敲窗户的声音把她惊醒。
李颜华迅速跪端正,还不忘把食盒往里推了推,顺便擦了擦嘴。
“姑娘,是我。”熟悉的声音传来。
李颜华惊了一下。
燕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