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康九年(公元299年)
春季,正月
孟观在中亭把氐族人打得大败,还活捉了他们的首领齐万年。
太子洗马江统是陈留人,他觉得少数民族会扰乱中原,得趁早解决这个隐患,就写了一篇《徙戎论》提醒朝廷:“夷、蛮、戎、狄这些少数民族,本来住在偏远的地方。大禹平定天下后,西戎才归顺。这些人天性贪婪,凶狠残暴。四个少数民族里,戎和狄最厉害,他们弱的时候就服软,强大了就搞侵略叛乱。当年他们强大时,汉高祖刘邦被困在白登,汉文帝还要在霸上屯兵防守;等他们变弱了,汉元帝、汉成帝时,匈奴单于都来汉朝朝拜。这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所以贤明的君主管理少数民族,就是时刻做好防备,保持常规的防御策略,就算他们来朝拜送礼,边境的防守也不能松懈;要是他们来侵犯,也不用大老远派兵去征讨,只要能保证国内安宁,边境不被侵犯就行。
“到了周朝后期,王室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诸侯各自为政,边境也守不住了,大家各有各的算盘。少数民族就趁机跑到中原地区,有些诸侯还把他们招过来,安抚他们为自己效力。从那以后,少数民族不断入侵,和中原人混居在一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军力强大,把胡人赶走,把越人驱逐,那时候中原地区就没有少数民族闹事了。
“东汉建武年间,马援当陇西太守,讨伐叛乱的羌人,把剩下的羌人迁到关中,住在冯翊、河东这些空着的地方。过了几年,这些羌人人口越来越多,他们仗着自己势力壮大,又不满汉人侵犯他们利益。汉安帝永初元年,羌人发动叛乱,杀了不少将领官员,攻破了好多城池。邓骘带兵平叛还吃了败仗,叛乱甚至蔓延到河内地区。十年时间里,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百姓都深受其害,任尚、马贤好不容易才把叛乱平定。从那以后,羌人的势力一直没彻底消灭,稍微有点机会,他们就又叛乱,东汉中期的外患,就属羌人叛乱最严重。三国曹魏刚建立时,和蜀汉对峙,边境上的少数民族两边跑。晋武帝把武都的氐族人迁到秦州,想借此削弱敌人、增强自己实力,抵御蜀汉,这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不是长久的好办法,现在就已经看出弊端了。
“关中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直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可从来没听说少数民族适合住在这儿。不是我们同一族的人,想法肯定不一样。趁着他们衰弱,把他们迁到京城附近,普通百姓习惯了就会欺负他们,这让少数民族心里恨透了。等他们人口繁衍多了,就会生出异心。他们生性贪婪凶悍,心里又满是怨恨,一旦有机会就会作乱。而且他们住在中原内地,没有山川关隘阻隔,突然袭击没有防备的百姓,抢夺野外的粮食,所以一旦作乱,祸患就会迅速蔓延,造成不可预测的灾难,这是必然的趋势,也有事实证明过。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我们军力强大,战事还没完全结束,把冯翊、北地、新平、安定几个地方的羌人,迁到先零、罕幵、析支这些地方;把扶风、始平、京兆的氐族人迁回陇右,安置在阴平、武都边界。路上给他们提供粮食,让他们能顺利到达,各自回到本族聚居地,再让属国、抚夷这些官职的人去安顿他们。让少数民族和晋朝百姓分开居住,各得其所。就算他们以后想侵犯中原,因为离得远,又有山河阻隔,就算来捣乱,危害也不会太大。
“有人可能会反对说:氐族人刚在新平闹过事,关中又闹饥荒瘟疫,百姓日子都不好过,都盼着能安宁下来。现在还要让疲惫不堪的百姓,去迁徙本来就心存猜疑的少数民族,恐怕力量不够,事情办不成,之前的祸害还没消除,新的变故又要发生了。我的回答是:你觉得现在这些氐族人,是还留有实力,真心悔过、弃恶从善,感念我们的恩德才来归附的?还是走投无路,没了办法,害怕被我们出兵消灭才这样的?答案是后者,他们是没了余力,实在没办法了。既然这样,我们就能掌控他们的生死,让他们听我们的安排。人要是
春季,正月
孟观在中亭把氐族人打得大败,还活捉了他们的首领齐万年。
太子洗马江统是陈留人,他觉得少数民族会扰乱中原,得趁早解决这个隐患,就写了一篇《徙戎论》提醒朝廷:“夷、蛮、戎、狄这些少数民族,本来住在偏远的地方。大禹平定天下后,西戎才归顺。这些人天性贪婪,凶狠残暴。四个少数民族里,戎和狄最厉害,他们弱的时候就服软,强大了就搞侵略叛乱。当年他们强大时,汉高祖刘邦被困在白登,汉文帝还要在霸上屯兵防守;等他们变弱了,汉元帝、汉成帝时,匈奴单于都来汉朝朝拜。这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所以贤明的君主管理少数民族,就是时刻做好防备,保持常规的防御策略,就算他们来朝拜送礼,边境的防守也不能松懈;要是他们来侵犯,也不用大老远派兵去征讨,只要能保证国内安宁,边境不被侵犯就行。
“到了周朝后期,王室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诸侯各自为政,边境也守不住了,大家各有各的算盘。少数民族就趁机跑到中原地区,有些诸侯还把他们招过来,安抚他们为自己效力。从那以后,少数民族不断入侵,和中原人混居在一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军力强大,把胡人赶走,把越人驱逐,那时候中原地区就没有少数民族闹事了。
“东汉建武年间,马援当陇西太守,讨伐叛乱的羌人,把剩下的羌人迁到关中,住在冯翊、河东这些空着的地方。过了几年,这些羌人人口越来越多,他们仗着自己势力壮大,又不满汉人侵犯他们利益。汉安帝永初元年,羌人发动叛乱,杀了不少将领官员,攻破了好多城池。邓骘带兵平叛还吃了败仗,叛乱甚至蔓延到河内地区。十年时间里,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百姓都深受其害,任尚、马贤好不容易才把叛乱平定。从那以后,羌人的势力一直没彻底消灭,稍微有点机会,他们就又叛乱,东汉中期的外患,就属羌人叛乱最严重。三国曹魏刚建立时,和蜀汉对峙,边境上的少数民族两边跑。晋武帝把武都的氐族人迁到秦州,想借此削弱敌人、增强自己实力,抵御蜀汉,这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不是长久的好办法,现在就已经看出弊端了。
“关中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直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可从来没听说少数民族适合住在这儿。不是我们同一族的人,想法肯定不一样。趁着他们衰弱,把他们迁到京城附近,普通百姓习惯了就会欺负他们,这让少数民族心里恨透了。等他们人口繁衍多了,就会生出异心。他们生性贪婪凶悍,心里又满是怨恨,一旦有机会就会作乱。而且他们住在中原内地,没有山川关隘阻隔,突然袭击没有防备的百姓,抢夺野外的粮食,所以一旦作乱,祸患就会迅速蔓延,造成不可预测的灾难,这是必然的趋势,也有事实证明过。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我们军力强大,战事还没完全结束,把冯翊、北地、新平、安定几个地方的羌人,迁到先零、罕幵、析支这些地方;把扶风、始平、京兆的氐族人迁回陇右,安置在阴平、武都边界。路上给他们提供粮食,让他们能顺利到达,各自回到本族聚居地,再让属国、抚夷这些官职的人去安顿他们。让少数民族和晋朝百姓分开居住,各得其所。就算他们以后想侵犯中原,因为离得远,又有山河阻隔,就算来捣乱,危害也不会太大。
“有人可能会反对说:氐族人刚在新平闹过事,关中又闹饥荒瘟疫,百姓日子都不好过,都盼着能安宁下来。现在还要让疲惫不堪的百姓,去迁徙本来就心存猜疑的少数民族,恐怕力量不够,事情办不成,之前的祸害还没消除,新的变故又要发生了。我的回答是:你觉得现在这些氐族人,是还留有实力,真心悔过、弃恶从善,感念我们的恩德才来归附的?还是走投无路,没了办法,害怕被我们出兵消灭才这样的?答案是后者,他们是没了余力,实在没办法了。既然这样,我们就能掌控他们的生死,让他们听我们的安排。人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