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二十二(公元前32年-前23年)-《资治通鉴白话版》

  建始元年(己丑,公元前32年)

  春天正月乙丑这天,汉元帝父亲悼考的庙失火了。曾经权势滔天的石显,被调任为长信中太仆,虽然官职俸禄有中二千石,但他失去了曾经的靠山,也没了实权。

  石显失势后,丞相和御史就联名上奏,列出他以前干的坏事,石显的党羽牢梁、陈顺也都被免了官。石显带着妻子儿女被打发回老家,一路上又愁又闷,饭都吃不下,结果死在了半道上。那些靠石显关系当官的人,也都被撤职了。少府五鹿充宗被贬为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被降为雁门都尉。

  司隶校尉涿郡人王尊上奏弹劾:“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明明知道石显等人专权弄势、作威作福,成了国家大患,却不及时上奏处罚,反而一味迎合,欺上瞒下,心怀不轨,根本没有大臣辅佐朝政的样子,这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虽然这些事发生在赦令之前,但在赦令之后,匡衡和张谭上奏石显的罪状,却不主动承认自己的失职之罪,反而宣扬先帝任用了坏人,还说什么‘百官怕石显,比怕皇上还厉害’。贬低君主、抬高臣子,这话不该大臣说,太失体统了!”匡衡知道后又怕又慌,摘下官帽请罪,还上交了丞相印绶和侯爵印绶。

  皇帝刚即位,不想轻易处罚重臣,就把王尊降职为高陵县令。不过大臣们大多支持王尊。匡衡心里不安生,之后只要一遇到水旱灾害,就上书请求辞职回家养老。皇帝总是下诏书安慰挽留他。

  这一年,皇帝封原来河间王刘元的弟弟、上郡库令刘良为河间王。天空中还出现了彗星。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壬子日,皇帝封舅舅诸吏、光禄大夫、关内侯王崇为安成侯,又赐舅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关内侯。夏天四月,到处都是黄雾,皇帝下诏让公卿大夫们畅所欲言,不要有顾忌。谏大夫杨兴、博士驷胜等人回应说:“这是阴气太盛,压制了阳气。当年高祖定下规矩,不是功臣不能封侯。现在太后的几个弟弟都没有功劳却被封侯,外戚封侯从来没这样过,所以上天用异象警示。”大将军王凤听了害怕,赶紧上书说要辞职回家,皇帝好言安慰,没答应。

  御史中丞东海人薛宣上奏说:“陛下仁德宽厚,但祥瑞之气却迟迟不来,阴阳失调,大概是因为官吏们施政太苛刻。有些部刺史不按规定办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还经常插手郡县事务,甚至徇私枉法,听信谗言,专门找吏民的过错,一点小事就指责,要求也不考虑实际情况。郡县之间互相逼迫,内部也互相刻薄对待,最后苦的是老百姓。这样一来,乡里没了热闹的聚会,亲戚之间也没了亲情,互帮互助的情谊越来越淡,迎来送往的礼节也不讲究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好,阴阳之气就不通畅,祥和之气也生不出来,说不定就是这个原因。《诗经》说‘人们失和起争执,往往为了干粮这类小事’,俗话说‘苛政之下无亲情,百姓受苦伤恩情’。以后刺史来汇报工作时,应该明确告诫他们,让他们清楚朝廷的重要事务是什么。”皇帝觉得说得有道理,就采纳了。

  八月,早上东方出现了两个月亮重叠的奇景。冬天十二月,朝廷在长安南北郊修建祭坛,废除了甘泉、汾阴的祭祀,还有紫坛上的装饰、女乐表演,以及鸾路、髐驹、龙马、石坛等祭祀用品。

  建始二年(庚寅,公元前31年)

  春天正月,按照匡衡的建议,朝廷废除了雍地的五畤祭祀和陈宝祠。辛巳日,皇帝第一次在长安南郊举行郊祀大典。还赦免了负责郊祀的县和京城各官府中被判耐罪的囚徒,把百姓的赋税每人减少四十钱。

  闰月,朝廷把渭城延陵亭一带定为皇帝未来的陵墓。三月辛丑日,皇帝第一次在北郊祭祀后土神。

  丙午日,皇帝立许氏为皇后。许皇后是车骑将军许嘉的女儿。当年汉元帝心疼母亲恭哀后在位时间短,还遭了霍氏的毒手,所以特意选了许嘉的女儿嫁给太子。

  皇帝当太子的时候,就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