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二年己卯年(公元619年)
春季,正月壬寅日,王世充把隋朝的显贵官员、有名望的士人全部召来当太尉府的属官,杜淹、戴胄也在其中。戴胄是安阳人。
隋朝将军王隆率领屯卫将军张镇周、都水少监苏世长等人,带着山南的军队第一次抵达东都洛阳。王世充独掌朝政大权,不管事情大小,都要上报太尉府处理;原来的尚书省、门下省等官府机构,全都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王世充在太尉府门外立了三块木牌,一块用来招揽有文学才华、能处理政务的人,一块用来招募有武艺胆识、能冲锋陷阵的人,一块用来接收有冤屈、被压制而无法申诉的人。于是每天有几百人上书提建议,王世充都会召见他们,亲自查看奏疏,热情地安抚慰问,每个人都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的建议会被采纳,可最终却没有任何一件事被落实。就连士兵和杂役,王世充也用好听的话讨好他们,却从来没有实际的恩惠。
隋朝的马军总管独孤武都深受王世充信任,他的堂弟司隶大夫独孤机和虞部郎杨恭慎、前勃海郡主簿孙师孝、步兵总管刘孝元、李俭、崔孝仁,密谋召唐朝军队来,崔孝仁劝独孤武都说:“王公(王世充)只会像小孩子一样装模作样讨好平庸的人,他心胸狭隘、贪婪残忍,连亲戚旧部都不顾,怎么能成就大业呢!预言书上说,天下该归李氏所有,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唐朝从晋阳起兵,很快就占领了关中,军队所到之处没有阻碍,英雄豪杰都纷纷归附。而且唐朝待人诚恳,提拔贤才、论功行赏,不记恨过去的恩怨,占据着有利形势争夺天下,谁能打得过他们!我们投靠错了人,只能坐着等被消灭。现在任管公的军队就在新安附近,他又是我们的老朋友,如果派人偷偷去召他,让他夜里赶到城下,我们一起当内应,打开城门放他进来,事情一定能成功。”独孤武都同意了。可事情泄露了,王世充把他们全杀了。杨恭慎是杨达的儿子。
癸卯日,唐高祖下令让秦王李世民去镇守长春宫。
宇文化及攻打魏州总管元宝藏,打了四十天也没攻下来。魏征前去劝降元宝藏,丁未日,元宝藏献出魏州投降唐朝。
戊午日,淮安王李神通在魏县攻打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抵挡不住,向东逃到聊城。李神通攻占魏县,杀死、俘虏两千多人,又带兵追到聊城,把城包围了起来。
甲子日,唐高祖任命陈叔达为纳言(门下省长官,负责审议政令)。
丙寅日,李密之前任命的伊州刺史张善相,献出伊州投降唐朝。
朱粲有二十万兵力,在汉水、淮河一带抢劫掠夺,没有固定的据点,攻下州县后,把储存的粮食吃完,就又转移到其他地方,离开前还会把剩下的物资全部烧掉;他又不组织耕种,老百姓饿死的不计其数。朱粲再也没地方可抢,军队缺粮,就教士兵煮妇女、婴儿当饭吃,还说:“世上最好吃的肉就是人肉,只要其他地方有人,还怕饿肚子吗!”隋朝的着作佐郎陆从典、通事舍人颜愍楚,因被贬官住在南阳,朱粲一开始把他们当宾客招待,后来没粮食了,两人全家都被朱粲的军队吃了。颜愍楚是颜之推的儿子。朱粲还向各个城堡征收老弱妇孺当军粮,各个城堡的人都联合起来背叛他。淮安的地方豪强杨士林、田瓒起兵攻打朱粲,其他各州也都响应。朱粲和他们在淮源交战,大败,带着剩下的几千人逃到菊潭。杨士林家世代是蛮族首领,隋朝末年,杨士林当鹰扬府校尉,杀了郡官后占据了郡城。赶走朱粲后,己巳日,杨士林率领汉东四郡派人到信州总管庐江王李瑗那里请求投降,唐高祖下诏任命他为显州道行台,杨士林任命田瓒为长史。
当初,王世充杀了元文都、卢楚后,担心人心不服,还假意讨好皇泰主(隋朝残余政权的皇帝杨侗),礼节十分恭敬。他又请求当刘太后的养子,给刘太后上尊号叫圣感皇太后。可后来他渐渐变得骄横,有一次在皇宫里赴宴,回家后大吐,怀疑是被人下了毒,从此就不再去朝见皇泰主。皇泰主知道王世充最终不会当自己的臣子,可又没有力量制约他,只能从内库拿出彩色的丝织品,大量制作佛幡花饰;还拿出宫里的服饰、玩物,让僧人分发给穷人,祈求福报。王世充派他的党羽张绩、董浚把守章善、显福两座宫门,皇宫里的东西,哪怕一点点也不准运出去。这个月,王世充让人向皇泰主献印玺和宝剑(暗示要夺权),又说黄河的水变清了,想借此向众人炫耀,把这当作自己得天命的吉兆。
唐高祖派金紫光禄大夫、武功人靳孝谟去安抚边境各郡,靳孝谟却被梁师都抓获。靳孝谟痛骂梁师都,梁师都杀了他。二月,唐高祖下诏追封靳孝谟为武昌县公,谥号“忠”。
唐朝开始制定租、庸、调制度,每个成年男子每年缴租二石粮食,缴绢二匹、绵三两;除此之外,不能再额外征收赋税。
丙戌日,唐高祖下诏:“李氏皇族中做官的人,地位在同级官员之上;没做官的,免除他们的徭役;每个州设置一名宗师,负责管理皇族事务,把皇族单独编成户籍。”
张俟德抵达凉州,李轨召集大臣们在朝廷上商议,说:“唐天子是我的堂兄,现在已经在京城登基。同一个姓氏不能互相争夺天下,我想去掉皇帝的称号,接受唐朝的官职爵位,行不行?”曹珍说:“隋朝失去了天下,天下人都在争夺,称王称帝的人,何止一个!唐朝在关中称帝,我们在河西称帝,本来就互不干扰。而且您已经当了皇帝,怎么能再贬低自己!如果一定要以小国侍奉大国,可以仿照萧察侍奉北魏的先例(保持半独立状态)。”李轨听从了他的建议。戊戌日,李轨派他的尚书左丞邓晓去长安拜见唐高祖,献上的奏书中自称“皇从弟大凉皇帝臣轨”,却不接受唐朝封的官职爵位。唐高祖很生气,把邓晓扣留下来不让他回去,开始商议派兵讨伐李轨。
当初,隋炀帝亲自征讨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带着几千名骑兵逃到党项,隋炀帝立伏允在隋朝当人质的儿子伏顺为吐谷浑君主,让他统领剩下的部众,可伏顺没能回到吐谷浑就又回来了。后来隋朝大乱,伏允又回到吐谷浑,收复了原来的地盘。唐高祖称帝后,伏顺从江都回到长安,唐高祖派人跟伏允结盟,让他攻打李轨,答应把伏顺送回吐谷浑。伏允很高兴,起兵攻打李轨,又多次派人来唐朝进贡,请求送回伏顺,唐高祖就把伏顺送回去了。
闰二月,朱粲派人请求投降唐朝,唐高祖下诏封朱粲为楚王,允许他自己任命属官,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务。
宇文化及用珍贵的财物引诱海边的各路盗贼,贼帅王薄率领部众投靠他,和他一起防守聊城。
窦建德对他的部下说:“我是隋朝的百姓,隋朝皇帝是我的君主;现在宇文化及杀了皇帝,他是我的仇人,我不能不讨伐他!”于是带兵直奔聊城。
淮安王李神通攻打聊城,宇文化及粮食吃完了,请求投降,李神通不答应。安抚副使崔世干劝李神通同意投降,李神通说:“士兵们在外征战这么久,敌人已经粮尽计穷,早晚就能攻克城池,我要攻下聊城来显示大唐的威势,还能把敌人的财物分给士兵们当奖赏;如果接受他们投降,拿什么给士兵们赏钱呢!”崔世干说:“现在窦建德的军队就要到了,如果宇文化及还没平定,我们就会腹背受敌,军队一定会打败仗。不用打仗就能拿下城池,功劳来得多容易,怎么能因为贪图财物而不接受投降呢!”李神通很生气,把崔世干关在军营里。不久,宇文士及从济北运来粮食给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军队士气稍微振作,就又抵抗起来。李神通指挥士兵攻城,贝州刺史赵君德爬上城墙率先登城,李神通心里嫉妒他的功劳,下令收兵不打了。赵君德大骂着从城墙上下来,聊城最终没能攻下来。窦建德的军队快到了,李神通只好带兵撤退。
窦建德和宇文化及连续交战,把宇文化及打得大败,宇文化及又退守聊城。窦建德指挥士兵从四面猛攻,王薄打开城门放窦建德军进城。窦建德进城后,活捉了宇文化及,先去拜见隋朝的萧皇后,说话时都自称臣子,还穿着白色衣服为隋炀帝痛哭哀悼;接着收缴了传国玉玺和皇帝的仪仗,安抚隋朝的官员,然后抓了宇文化及的党羽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召集隋朝官员,把这些人斩首,把头挂在军营门外示众。窦建德用囚车装着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押到襄国,杀了他们。宇文化及临死前,没说别的话,只说了一句:“我没有辜负夏王(窦建德)!”
窦建德每次打胜仗、攻占城池后,得到的财物都会全部分给将士,自己一点都不拿。他又不吃肉,经常吃蔬菜、粗粮;他的妻子曹氏,不穿华丽的丝绸衣服,身边使唤的奴婢、侍妾,也只有十几个。打败宇文化及后,窦建德得到一千多名隋朝宫女,立刻就把她们遣散了。他任命隋朝的黄门侍郎裴矩为左仆射,负责官员选拔;任命兵部侍郎崔君肃为侍中,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右司郎中柳调为左丞,虞世南为黄门侍郎,欧阳询为太常卿。欧阳询是欧阳纥的儿子。其他隋朝官员都根据才能任命官职,让他们处理政务。那些不愿意留下来、想去关中或东都的人,窦建德也同意,还发给他们路费和粮食,派兵护送他们出境。隋朝剩下的近万名骁果军士兵,也都被遣散,让他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窦建德又和王世充结盟,派人向隋朝皇泰主上奏表,皇泰主封他为夏王。窦建德出身盗贼,虽然建立了政权,却没有完善的礼仪和法律,裴矩帮他制定朝廷礼仪、修订法律,窦建德很满意,经常向裴矩咨询礼仪制度的事。
甲辰日,唐高祖考核大臣们的政绩,把李纲、孙伏伽评为第一。于是设宴招待大臣,对裴寂等人说:“隋朝因为君主骄傲、大臣谄媚而亡国,我登基以来,一直虚心接受建议,可只有李纲还算忠心,孙伏伽称得上正直。其他人还在学隋朝的坏风气,只会低头顺从,这不是我期望的!我把你们当作亲生儿子,你们也该把我当作慈父。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别藏着掖着。”接着让大臣们不用讲究君臣礼节,尽情欢乐后才散宴。
唐高祖派前御史大夫段确出使朱粲那里。
当初,唐高祖在隋朝当殿内少监时,宇文士及是尚辇奉御,两人关系很好。宇文士及跟着宇文化及到了黎阳,唐高祖亲笔写信召他来,宇文士及偷偷派家仆从小路去长安,又通过使者向唐高祖献了一个金环(暗示要回归唐朝)。宇文化及到了魏县,军队形势越来越危急,宇文士及劝他投降唐朝,宇文化及不同意,内史令封德彝劝宇文士及去济北征调粮草,趁机观察局势变化。宇文化及称帝后,封宇文士及为蜀王。宇文化及死后,宇文士及和封德彝从济北来投降唐朝。当时宇文士及的妹妹是唐高祖的昭仪(妃嫔等级),所以宇文士及被任命为上仪同。唐高祖认为封德彝是隋朝的旧臣,却谄媚狡诈、不忠诚,严厉地斥责了他,让他回家。可封德彝用秘密计策讨好唐高祖,唐高祖很高兴,很快任命他为内史舍人,不久又升为内史侍郎。
甲寅日,隋朝的夷陵郡丞、安陆人许绍,率领黔安、武陵、澧阳等郡投降唐朝。许绍小时候和唐高祖是同学,唐高祖下诏任命他为峡州刺史,赐爵安陆公。
丙辰日,唐高祖任命徐世积为黎州总管。
丁巳日,骠骑将军张孝珉率领一百名精锐士兵袭击王世充的汜水城,攻进外城,击沉了一百五十艘运粮船。
己未日,王世充攻打穣州。王世充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程知节为将军,对他们待遇很好。可两人讨厌王世充的狡诈,程知节对秦叔宝说:“王公(王世充)气量小、又爱说空话,还
春季,正月壬寅日,王世充把隋朝的显贵官员、有名望的士人全部召来当太尉府的属官,杜淹、戴胄也在其中。戴胄是安阳人。
隋朝将军王隆率领屯卫将军张镇周、都水少监苏世长等人,带着山南的军队第一次抵达东都洛阳。王世充独掌朝政大权,不管事情大小,都要上报太尉府处理;原来的尚书省、门下省等官府机构,全都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王世充在太尉府门外立了三块木牌,一块用来招揽有文学才华、能处理政务的人,一块用来招募有武艺胆识、能冲锋陷阵的人,一块用来接收有冤屈、被压制而无法申诉的人。于是每天有几百人上书提建议,王世充都会召见他们,亲自查看奏疏,热情地安抚慰问,每个人都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的建议会被采纳,可最终却没有任何一件事被落实。就连士兵和杂役,王世充也用好听的话讨好他们,却从来没有实际的恩惠。
隋朝的马军总管独孤武都深受王世充信任,他的堂弟司隶大夫独孤机和虞部郎杨恭慎、前勃海郡主簿孙师孝、步兵总管刘孝元、李俭、崔孝仁,密谋召唐朝军队来,崔孝仁劝独孤武都说:“王公(王世充)只会像小孩子一样装模作样讨好平庸的人,他心胸狭隘、贪婪残忍,连亲戚旧部都不顾,怎么能成就大业呢!预言书上说,天下该归李氏所有,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唐朝从晋阳起兵,很快就占领了关中,军队所到之处没有阻碍,英雄豪杰都纷纷归附。而且唐朝待人诚恳,提拔贤才、论功行赏,不记恨过去的恩怨,占据着有利形势争夺天下,谁能打得过他们!我们投靠错了人,只能坐着等被消灭。现在任管公的军队就在新安附近,他又是我们的老朋友,如果派人偷偷去召他,让他夜里赶到城下,我们一起当内应,打开城门放他进来,事情一定能成功。”独孤武都同意了。可事情泄露了,王世充把他们全杀了。杨恭慎是杨达的儿子。
癸卯日,唐高祖下令让秦王李世民去镇守长春宫。
宇文化及攻打魏州总管元宝藏,打了四十天也没攻下来。魏征前去劝降元宝藏,丁未日,元宝藏献出魏州投降唐朝。
戊午日,淮安王李神通在魏县攻打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抵挡不住,向东逃到聊城。李神通攻占魏县,杀死、俘虏两千多人,又带兵追到聊城,把城包围了起来。
甲子日,唐高祖任命陈叔达为纳言(门下省长官,负责审议政令)。
丙寅日,李密之前任命的伊州刺史张善相,献出伊州投降唐朝。
朱粲有二十万兵力,在汉水、淮河一带抢劫掠夺,没有固定的据点,攻下州县后,把储存的粮食吃完,就又转移到其他地方,离开前还会把剩下的物资全部烧掉;他又不组织耕种,老百姓饿死的不计其数。朱粲再也没地方可抢,军队缺粮,就教士兵煮妇女、婴儿当饭吃,还说:“世上最好吃的肉就是人肉,只要其他地方有人,还怕饿肚子吗!”隋朝的着作佐郎陆从典、通事舍人颜愍楚,因被贬官住在南阳,朱粲一开始把他们当宾客招待,后来没粮食了,两人全家都被朱粲的军队吃了。颜愍楚是颜之推的儿子。朱粲还向各个城堡征收老弱妇孺当军粮,各个城堡的人都联合起来背叛他。淮安的地方豪强杨士林、田瓒起兵攻打朱粲,其他各州也都响应。朱粲和他们在淮源交战,大败,带着剩下的几千人逃到菊潭。杨士林家世代是蛮族首领,隋朝末年,杨士林当鹰扬府校尉,杀了郡官后占据了郡城。赶走朱粲后,己巳日,杨士林率领汉东四郡派人到信州总管庐江王李瑗那里请求投降,唐高祖下诏任命他为显州道行台,杨士林任命田瓒为长史。
当初,王世充杀了元文都、卢楚后,担心人心不服,还假意讨好皇泰主(隋朝残余政权的皇帝杨侗),礼节十分恭敬。他又请求当刘太后的养子,给刘太后上尊号叫圣感皇太后。可后来他渐渐变得骄横,有一次在皇宫里赴宴,回家后大吐,怀疑是被人下了毒,从此就不再去朝见皇泰主。皇泰主知道王世充最终不会当自己的臣子,可又没有力量制约他,只能从内库拿出彩色的丝织品,大量制作佛幡花饰;还拿出宫里的服饰、玩物,让僧人分发给穷人,祈求福报。王世充派他的党羽张绩、董浚把守章善、显福两座宫门,皇宫里的东西,哪怕一点点也不准运出去。这个月,王世充让人向皇泰主献印玺和宝剑(暗示要夺权),又说黄河的水变清了,想借此向众人炫耀,把这当作自己得天命的吉兆。
唐高祖派金紫光禄大夫、武功人靳孝谟去安抚边境各郡,靳孝谟却被梁师都抓获。靳孝谟痛骂梁师都,梁师都杀了他。二月,唐高祖下诏追封靳孝谟为武昌县公,谥号“忠”。
唐朝开始制定租、庸、调制度,每个成年男子每年缴租二石粮食,缴绢二匹、绵三两;除此之外,不能再额外征收赋税。
丙戌日,唐高祖下诏:“李氏皇族中做官的人,地位在同级官员之上;没做官的,免除他们的徭役;每个州设置一名宗师,负责管理皇族事务,把皇族单独编成户籍。”
张俟德抵达凉州,李轨召集大臣们在朝廷上商议,说:“唐天子是我的堂兄,现在已经在京城登基。同一个姓氏不能互相争夺天下,我想去掉皇帝的称号,接受唐朝的官职爵位,行不行?”曹珍说:“隋朝失去了天下,天下人都在争夺,称王称帝的人,何止一个!唐朝在关中称帝,我们在河西称帝,本来就互不干扰。而且您已经当了皇帝,怎么能再贬低自己!如果一定要以小国侍奉大国,可以仿照萧察侍奉北魏的先例(保持半独立状态)。”李轨听从了他的建议。戊戌日,李轨派他的尚书左丞邓晓去长安拜见唐高祖,献上的奏书中自称“皇从弟大凉皇帝臣轨”,却不接受唐朝封的官职爵位。唐高祖很生气,把邓晓扣留下来不让他回去,开始商议派兵讨伐李轨。
当初,隋炀帝亲自征讨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带着几千名骑兵逃到党项,隋炀帝立伏允在隋朝当人质的儿子伏顺为吐谷浑君主,让他统领剩下的部众,可伏顺没能回到吐谷浑就又回来了。后来隋朝大乱,伏允又回到吐谷浑,收复了原来的地盘。唐高祖称帝后,伏顺从江都回到长安,唐高祖派人跟伏允结盟,让他攻打李轨,答应把伏顺送回吐谷浑。伏允很高兴,起兵攻打李轨,又多次派人来唐朝进贡,请求送回伏顺,唐高祖就把伏顺送回去了。
闰二月,朱粲派人请求投降唐朝,唐高祖下诏封朱粲为楚王,允许他自己任命属官,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务。
宇文化及用珍贵的财物引诱海边的各路盗贼,贼帅王薄率领部众投靠他,和他一起防守聊城。
窦建德对他的部下说:“我是隋朝的百姓,隋朝皇帝是我的君主;现在宇文化及杀了皇帝,他是我的仇人,我不能不讨伐他!”于是带兵直奔聊城。
淮安王李神通攻打聊城,宇文化及粮食吃完了,请求投降,李神通不答应。安抚副使崔世干劝李神通同意投降,李神通说:“士兵们在外征战这么久,敌人已经粮尽计穷,早晚就能攻克城池,我要攻下聊城来显示大唐的威势,还能把敌人的财物分给士兵们当奖赏;如果接受他们投降,拿什么给士兵们赏钱呢!”崔世干说:“现在窦建德的军队就要到了,如果宇文化及还没平定,我们就会腹背受敌,军队一定会打败仗。不用打仗就能拿下城池,功劳来得多容易,怎么能因为贪图财物而不接受投降呢!”李神通很生气,把崔世干关在军营里。不久,宇文士及从济北运来粮食给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军队士气稍微振作,就又抵抗起来。李神通指挥士兵攻城,贝州刺史赵君德爬上城墙率先登城,李神通心里嫉妒他的功劳,下令收兵不打了。赵君德大骂着从城墙上下来,聊城最终没能攻下来。窦建德的军队快到了,李神通只好带兵撤退。
窦建德和宇文化及连续交战,把宇文化及打得大败,宇文化及又退守聊城。窦建德指挥士兵从四面猛攻,王薄打开城门放窦建德军进城。窦建德进城后,活捉了宇文化及,先去拜见隋朝的萧皇后,说话时都自称臣子,还穿着白色衣服为隋炀帝痛哭哀悼;接着收缴了传国玉玺和皇帝的仪仗,安抚隋朝的官员,然后抓了宇文化及的党羽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召集隋朝官员,把这些人斩首,把头挂在军营门外示众。窦建德用囚车装着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押到襄国,杀了他们。宇文化及临死前,没说别的话,只说了一句:“我没有辜负夏王(窦建德)!”
窦建德每次打胜仗、攻占城池后,得到的财物都会全部分给将士,自己一点都不拿。他又不吃肉,经常吃蔬菜、粗粮;他的妻子曹氏,不穿华丽的丝绸衣服,身边使唤的奴婢、侍妾,也只有十几个。打败宇文化及后,窦建德得到一千多名隋朝宫女,立刻就把她们遣散了。他任命隋朝的黄门侍郎裴矩为左仆射,负责官员选拔;任命兵部侍郎崔君肃为侍中,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右司郎中柳调为左丞,虞世南为黄门侍郎,欧阳询为太常卿。欧阳询是欧阳纥的儿子。其他隋朝官员都根据才能任命官职,让他们处理政务。那些不愿意留下来、想去关中或东都的人,窦建德也同意,还发给他们路费和粮食,派兵护送他们出境。隋朝剩下的近万名骁果军士兵,也都被遣散,让他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窦建德又和王世充结盟,派人向隋朝皇泰主上奏表,皇泰主封他为夏王。窦建德出身盗贼,虽然建立了政权,却没有完善的礼仪和法律,裴矩帮他制定朝廷礼仪、修订法律,窦建德很满意,经常向裴矩咨询礼仪制度的事。
甲辰日,唐高祖考核大臣们的政绩,把李纲、孙伏伽评为第一。于是设宴招待大臣,对裴寂等人说:“隋朝因为君主骄傲、大臣谄媚而亡国,我登基以来,一直虚心接受建议,可只有李纲还算忠心,孙伏伽称得上正直。其他人还在学隋朝的坏风气,只会低头顺从,这不是我期望的!我把你们当作亲生儿子,你们也该把我当作慈父。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别藏着掖着。”接着让大臣们不用讲究君臣礼节,尽情欢乐后才散宴。
唐高祖派前御史大夫段确出使朱粲那里。
当初,唐高祖在隋朝当殿内少监时,宇文士及是尚辇奉御,两人关系很好。宇文士及跟着宇文化及到了黎阳,唐高祖亲笔写信召他来,宇文士及偷偷派家仆从小路去长安,又通过使者向唐高祖献了一个金环(暗示要回归唐朝)。宇文化及到了魏县,军队形势越来越危急,宇文士及劝他投降唐朝,宇文化及不同意,内史令封德彝劝宇文士及去济北征调粮草,趁机观察局势变化。宇文化及称帝后,封宇文士及为蜀王。宇文化及死后,宇文士及和封德彝从济北来投降唐朝。当时宇文士及的妹妹是唐高祖的昭仪(妃嫔等级),所以宇文士及被任命为上仪同。唐高祖认为封德彝是隋朝的旧臣,却谄媚狡诈、不忠诚,严厉地斥责了他,让他回家。可封德彝用秘密计策讨好唐高祖,唐高祖很高兴,很快任命他为内史舍人,不久又升为内史侍郎。
甲寅日,隋朝的夷陵郡丞、安陆人许绍,率领黔安、武陵、澧阳等郡投降唐朝。许绍小时候和唐高祖是同学,唐高祖下诏任命他为峡州刺史,赐爵安陆公。
丙辰日,唐高祖任命徐世积为黎州总管。
丁巳日,骠骑将军张孝珉率领一百名精锐士兵袭击王世充的汜水城,攻进外城,击沉了一百五十艘运粮船。
己未日,王世充攻打穣州。王世充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程知节为将军,对他们待遇很好。可两人讨厌王世充的狡诈,程知节对秦叔宝说:“王公(王世充)气量小、又爱说空话,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