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纪十 (公元530年)-《资治通鉴白话版》

  中大通二年(庚戌年,公元530年)

  春季,正月己丑日,北魏益州刺史长孙寿、梁州刺史元俊等人派将领攻打严始欣,将其斩杀;梁朝将领萧玩等人也战败而死,损失兵力一万多人。

  辛亥日,北魏东徐州百姓吕文欣等人杀死刺史元大宾,占据州城反叛。北魏派都官尚书平城人樊子鹄等人讨伐叛军。二月甲寅日,吕文欣被斩杀。

  万俟丑奴侵扰关中地区,北魏尔朱荣派武卫将军贺拔岳讨伐他。贺拔岳私下对兄长贺拔胜说:“万俟丑奴是强劲的敌人。现在如果攻打他失败,我肯定会获罪;如果战胜了他,又会招来谗言和嫉妒。”贺拔胜问:“那该怎么办?”贺拔岳说:“希望能让尔朱氏家族中的一个人担任主帅,我来辅佐他。”贺拔胜把这话告诉了尔朱荣,尔朱荣很高兴,任命尔朱天光为使持节、都督二雍(雍州、东雍州)、二岐(岐州、南岐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雍州刺史,任命贺拔岳为左大都督,又任命征西将军代郡人侯莫陈悦为右大都督,让二人都担任尔朱天光的副将,共同讨伐万俟丑奴。

  尔朱天光刚开始出发时,只配备了一千士兵,还需征调洛阳以西沿途百姓的马匹补充军用。当时赤水蜀地的叛军截断了道路,北魏朝廷下诏让侍中杨侃先去安抚劝谕,同时征收当地百姓的马匹,蜀地百姓心存疑虑,不肯交出马匹。尔朱天光的军队抵达潼关后,不敢继续前进。贺拔岳说:“蜀地叛军不过是些小偷小摸之辈,您尚且犹豫不决,要是遇到大敌,还怎么作战!”尔朱天光说:“如今的事,全交给你了。”贺拔岳于是率军在渭水北岸攻打蜀地叛军,将其击败,缴获两千匹马。他挑选其中健壮的士兵补充到自己军中,又征收百姓的马匹,总共凑了一万多匹。但因兵力仍显不足,军队滞留原地,没有继续前进。尔朱荣大怒,派骑兵参军刘贵乘驿车赶到军中斥责尔朱天光,还打了他一百杖,并增派两千士兵给他。

  三月,万俟丑奴亲自率领部众包围岐州,派他的大行台尉迟菩萨、仆射万俟仵从武功向南渡过渭水,攻打并包围了北魏的营栅。尔朱天光派贺拔岳率领一千骑兵前去救援。尉迟菩萨等人已经攻克营栅返回,贺拔岳故意屠杀当地官吏百姓,以此挑衅尉迟菩萨。尉迟菩萨率领两万步兵和骑兵抵达渭水北岸。贺拔岳带领几十名轻骑兵从渭水南岸与尉迟菩萨隔河对话,宣扬北魏的国威。尉迟菩萨让侍从传话,贺拔岳发怒说:“我要和尉迟菩萨说话,你是什么人!”随即射死了那个侍从。第二天,贺拔岳又带领一百多名骑兵隔河与叛军对话,慢慢率军向东移动,到了一处水浅可渡的地方,便骑马向东奔去。叛军以为他要逃跑,于是抛下步兵,率领轻骑兵向南渡过渭水追击。贺拔岳早已凭借横亘的山冈设下伏兵,等叛军一半人渡过冈东,便率军回头反击,叛军大败而逃。贺拔岳下令,不杀下马投降的叛军;叛军纷纷弃马,很快就俘获三千人,马匹也全部缴获,最终活捉了尉迟菩萨。贺拔岳随后渡过渭水北岸,招降叛军步兵一万多人,同时收缴了他们的军用物资。万俟丑奴得知消息后,放弃岐州,向北逃往安定,在平亭设置营栅防守。尔朱天光此时才从雍州抵达岐州,与贺拔岳会师。

  夏季四月,尔朱天光率军抵达沠水、渭水之间,停军放牧,对外宣称:“天气即将变热,不宜进军,等秋天凉爽了再考虑下一步行动。”他抓获了万俟丑奴的侦察兵,又把他们放了回去。万俟丑奴相信了这话,解散部众到细川耕种,只派太尉侯伏侯元进率领五千士兵,占据险要地势设置营栅,此外还有很多一千人以下规模的小营栅。尔朱天光知道叛军兵力已经分散,在傍晚时分,秘密下令各军做好准备,相继出发。黎明时分,北魏军队包围了侯伏侯元进的大营栅,将其攻克。对于抓获的俘虏,尔朱天光全部释放,其他营栅的叛军得知后,都纷纷投降。尔朱天光率军昼夜兼程,抵达安定城下,叛军泾州刺史侯几长贵献城投降。万俟丑奴放弃平亭逃走,想前往高平,尔朱天光派贺拔岳率领轻骑兵追击。丁卯日,在平凉追上了万俟丑奴。叛军还没来得及列阵,直阁代郡人侯莫陈崇单枪匹马冲入叛军阵中,在马上生擒万俟丑奴,随后大声呼喊,叛军纷纷溃散,没人敢抵挡。后续骑兵不断集结,叛军彻底崩溃,北魏军队大获全胜。尔朱天光进军逼近高平,城中守军抓住萧宝寅,献城投降。

  壬申日,梁朝任命吐谷浑王佛辅为西秦、河二州刺史。

  甲戌日,北魏因关中平定,宣布大赦天下。万俟丑奴、萧宝寅被押送到洛阳,北魏朝廷把他们放在阊阖门外的大街上示众,百姓聚集围观了三天。丹阳王元萧赞上奏请求赦免萧宝寅,吏部尚书李神俊、黄门侍郎高道穆一向与萧宝寅关系友好,想帮他求情,对孝庄帝说:“萧宝寅叛乱,是在前朝(北魏孝明帝时期)发生的事。”恰逢应诏王道习从外面回来,孝庄帝问他在外面听到了什么,王道习回答说:“只听说李尚书、高黄门与萧宝寅交情深厚,他们现在身居能说话的要职,肯定能保全萧宝寅。况且他们说萧宝寅叛乱是在前朝,但萧宝寅后来担任万俟丑奴的太傅,这不正是陛下在位时的事吗?不铲除叛臣,国法还怎么施行!”孝庄帝于是下令将萧宝寅赐死在驼牛署,在闹市将万俟丑奴斩首。

  六月丁巳日,梁武帝再次封北魏汝南王元悦为魏王。

  戊寅日,北魏下诏,将胡太后(北魏孝明帝之母)亲属中在朝廷获得爵位的人,全部贬为平民。

  庚申日,梁朝任命北魏降将范遵为安北将军、司州牧,让他跟随魏王元悦向北返回北魏。

  万俟丑奴战败后,从泾州、豳州以西到灵州的叛军,都向北魏投降,只有万俟丑奴任命的行台万俟道洛率领六千部众逃进山中,拒不投降。当时高平地区发生大旱,尔朱天光因战马缺乏草料,率军退到高平城东五十里处驻扎,派都督长孙邪利率领两百人代理原州事务,镇守高平。万俟道洛暗中与高平城中百姓勾结,突袭长孙邪利,将他和部下全部杀死。尔朱天光率领各军赶赴高平,万俟道洛出战失败,率领部众向西进入牵屯山,占据险要地势防守。尔朱荣因尔朱天光损失了长孙邪利,又没能抓获万俟道洛,再次派人打了他一百杖,并下诏将尔朱天光贬为抚军将军、雍州刺史,降爵位为侯。

  尔朱天光率军到牵屯山追击万俟道洛,万俟道洛战败逃走,进入陇山,投奔略阳叛军首领王庆云。万俟道洛勇猛过人,王庆云得到他后十分高兴,认为大事可成,于是在水洛城称帝,设置文武百官,任命万俟道洛为大将军。

  秋季七月,尔朱天光率领各军进入陇山,抵达水洛城。王庆云、万俟道洛出城迎战,尔朱天光用箭射中万俟道洛的手臂,万俟道洛丢掉弓箭逃回城中。北魏军队攻克了水洛城的东城。叛军集中兵力防守西城,西城没有水源,士兵们又渴又乏。有投降的叛军说,王庆云、万俟道洛打算突围逃走。尔朱天光担心放走他们,便派人招降王庆云,让他尽早投降,说:“如果你们不能自己决定,可让众人今夜一起商议,明天早上尽早答复。”王庆云等人希望能暂缓一时,以便趁夜突围,于是回复说:“请等到明天。”尔朱天光趁机派人对他们说:“知道你们缺水,现在我们暂且后退,让你们去涧中取水饮用。”叛军很高兴,不再有突围的想法。尔朱天光秘密下令士兵制作很多七尺长的木枪,在黄昏后,沿着城墙排列,在重要路口加倍布置。又在木枪阵中埋伏士兵,防备叛军突围,同时让人在城北秘密捆绑长梯。当天夜里,王庆云、万俟道洛果然骑马突围,遇到木枪阵,战马都被刺伤倒地,伏兵四起,当场将二人擒获。士兵们沿着长梯登上西城,剩下的叛军都逃出城南,遇到木枪阵后无法前进,走投无路只好投降。丙子日,尔朱天光收缴了叛军所有武器,将一万七千名降兵全部活埋,瓜分了他们的家眷财产。从此,三秦(关中地区)、河州、渭州、瓜州、凉州、鄯州等地的叛军,都向北魏投降。

  尔朱天光在略阳驻军。北魏朝廷下诏恢复他的官职爵位,不久后又加授他为侍中、仪同三司。任命贺拔岳为泾州刺史,侯莫陈悦为渭州刺史。秦州百姓图谋杀死刺史骆超,南秦州百姓图谋杀死刺史辛显,骆超、辛显都察觉了阴谋,逃到尔朱天光那里。尔朱天光派兵讨伐,平定了两地的叛乱。

  步兵校尉宇文泰跟随贺拔岳进入关中,因战功升任征西将军,代理原州事务。当时关、陇地区经济破败、民生困苦,宇文泰用恩德和信义安抚百姓,百姓都感激喜悦,说:“要是早遇到宇文使君,我们哪会跟着叛乱呢!”

  八月庚戌日,梁武帝在德阳堂为魏王元悦饯行,派兵将他送到梁朝边境。

  北魏尔朱荣虽然驻守在外藩,却能远程控制朝廷政务,他安插亲信党羽,安排在孝庄帝身边,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无论大事小事都能知晓。孝庄帝虽受尔朱荣控制,但生性勤勉,处理政务从早到晚不知疲倦,还多次亲自审理案件,平反冤屈。尔朱荣听说后,很不高兴。孝庄帝又和吏部尚书李神俊商议整顿选拔官员的制度,尔朱荣曾写信推荐人担任曲阳县令,李神俊认为此人官阶差距太大,没有上奏,而是另外选了别人。尔朱荣大怒,立即派自己推荐的人前往曲阳,强行夺取了县令职位。李神俊害怕,便辞去了吏部尚书之职,尔朱荣让尚书左仆射尔朱世隆代理吏部事务。尔朱荣又上奏请求让北方人担任河南各州的官员,孝庄帝没有同意;太宰元天穆入宫当面劝说,孝庄帝仍然不许。元天穆说:“天柱大将军(尔朱荣)立下大功,身为国家宰相,要是他请求替换全天下的官员,恐怕陛下也不能拒绝,现在他只请求任命几个人当州官,您怎么就不肯答应呢!”孝庄帝严肃地说:“要是天柱大将军不想做臣子,朕也得让位于他;如果他还守臣子的本分,就没有替换全天下官员的道理!”尔朱荣听说后,极为怨恨,说:“天子是谁立的!现在居然不听我的话了!”

  尔朱皇后(尔朱荣之女)生性善妒,经常让孝庄帝心生不满。孝庄帝派尔朱世隆去劝说皇后,让她明白事理,皇后却说:“天子是我家立的,现在竟敢这样对我;我父亲当初要是自己称帝,现在也不用这么麻烦了。”尔朱世隆说:“他只是没自己称帝罢了,要是当初真称帝,我现在也该封王了。”

  孝庄帝对外受尔朱荣逼迫,对内受皇后压制,常常闷闷不乐,不觉得当皇帝有什么快乐,只希望寇盗叛乱不停止,好让叛军与尔朱荣相互牵制。等到关、陇地区平定,捷报传来时,他反而不太高兴,对尚书令临淮王元彧说:“现在天下总算是没有贼寇了。”元彧见孝庄帝脸色不好,说:“臣担心贼寇平定后,陛下的忧虑才真正开始。”孝庄帝怕别人觉得奇怪,赶紧用别的话岔开,说:“是啊,安抚战乱后的百姓,确实更不容易。”尔朱荣见四方安定,便上奏说:“参军许周劝我接受九锡(古代帝王赏赐大臣的最高礼遇),我厌恶他的话,已经把他赶走了。”尔朱荣当时希望得到特殊礼遇,所以故意用这话暗示朝廷。孝庄帝实在不想给,却只能假意称赞他忠诚。

  尔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