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龄走出刑部大牢时,天色已近破晓。
夜露沉沉压在肩头,像一层洗不掉的灰。
他没回值房,反而转身走向档案库方向。
风从廊下穿行而过,吹得檐角铜铃轻响,仿佛十五年前那场大火仍在低语。
他不信巧合。
裴文昭为何直奔刑部密档?
为何指名要毁“残图”?
那张图本该随净业寺案卷一同焚尽,连尚书都以为副本早已化为飞灰。
可他不仅知道图的存在,还精准锁定藏匿位置——这绝非偶然,而是知情。
唯一可能知晓副本去向的,只有当年经手归档之人。
沈知节便是其一。
这位老吏在刑部档案库守了三十年,耳背眼花,走路颤巍巍,却记性奇好。
他曾亲笔登记静思院初报流程,也是全刑部最后一个签收焚毁令的人。
若说有人能从火中捞出一页纸,唯有他。
赵九龄推开库门时,沈知节正佝偻着身子整理旧卷。
听见脚步声,老人缓缓抬头,浑浊的眼珠动了动:“赵班头……这么早?”
“有件事,想请您再想想。”赵九龄在他对面坐下,声音放得很轻,“静思院火灾当晚,除您之外,还有谁来提过卷宗?”
沈知节皱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一道刻痕。
那是他年轻时为记日期所划,如今已被岁月磨平大半。
“我记得……是有的。”他喃喃道,“那晚本不该有人进库。可三更刚过,来了个穿青袍的‘内侍监’,说是奉旨封存涉案文书,要签‘已焚讫’三字。”
赵九龄瞳孔微缩:“您亲眼看见他签字?”
“看见了。”老人点头,“笔迹歪了些,像是左手写的。他递来一本火焚登记簿,我照例核对编号、盖印、签收。可……”他忽然顿住,喉头滚动了一下,“可我现在想起来,那本子不对。我明明记得,他拿走的不是登记簿,而是……初报案底。”
赵九龄心头一震。
初报案底!
那是案件最初呈报时的原始记录,包含第一目击者口供、现场勘查简录、涉案人员名单——正是解开静思院真相的关键钥匙!
“您当时没拦他?”
“他是持牌来的。”沈知节声音发抖,“紫金牙牌,刻着‘内廷直传’四字。我虽老眼昏花,但牌子是真的……至少看起来是真的。他没填提卷编号,只在签收栏按下一枚指印,墨迹未干就走了。”
赵九龄猛地站起身。
没有编号,意味着这次调阅根本不在系统之内。
悄无声息,如鬼魅取物。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林砚舟披着外袍匆匆而来,手中攥着一册泛黄律典。
“《刑狱稽查通例》第三章第七条。”他将书拍在桌上,声音冷如刀锋,“凡涉及皇室禁地之案,必须留存三联底单:一存刑部,一交大理寺备案,一呈皇帝御览。三份互为印证,缺一不可。”
他盯着赵九龄:“可现在,刑部无档,大理寺无录。若依规制,唯一可能存有原件的,只剩御前那一份。”
赵九龄冷笑:“可当今圣上登基时体弱多病……”(此处原文未完整,推测可能是作者录入时遗漏,若原文如此则保留现状)
夜露沉沉压在肩头,像一层洗不掉的灰。
他没回值房,反而转身走向档案库方向。
风从廊下穿行而过,吹得檐角铜铃轻响,仿佛十五年前那场大火仍在低语。
他不信巧合。
裴文昭为何直奔刑部密档?
为何指名要毁“残图”?
那张图本该随净业寺案卷一同焚尽,连尚书都以为副本早已化为飞灰。
可他不仅知道图的存在,还精准锁定藏匿位置——这绝非偶然,而是知情。
唯一可能知晓副本去向的,只有当年经手归档之人。
沈知节便是其一。
这位老吏在刑部档案库守了三十年,耳背眼花,走路颤巍巍,却记性奇好。
他曾亲笔登记静思院初报流程,也是全刑部最后一个签收焚毁令的人。
若说有人能从火中捞出一页纸,唯有他。
赵九龄推开库门时,沈知节正佝偻着身子整理旧卷。
听见脚步声,老人缓缓抬头,浑浊的眼珠动了动:“赵班头……这么早?”
“有件事,想请您再想想。”赵九龄在他对面坐下,声音放得很轻,“静思院火灾当晚,除您之外,还有谁来提过卷宗?”
沈知节皱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一道刻痕。
那是他年轻时为记日期所划,如今已被岁月磨平大半。
“我记得……是有的。”他喃喃道,“那晚本不该有人进库。可三更刚过,来了个穿青袍的‘内侍监’,说是奉旨封存涉案文书,要签‘已焚讫’三字。”
赵九龄瞳孔微缩:“您亲眼看见他签字?”
“看见了。”老人点头,“笔迹歪了些,像是左手写的。他递来一本火焚登记簿,我照例核对编号、盖印、签收。可……”他忽然顿住,喉头滚动了一下,“可我现在想起来,那本子不对。我明明记得,他拿走的不是登记簿,而是……初报案底。”
赵九龄心头一震。
初报案底!
那是案件最初呈报时的原始记录,包含第一目击者口供、现场勘查简录、涉案人员名单——正是解开静思院真相的关键钥匙!
“您当时没拦他?”
“他是持牌来的。”沈知节声音发抖,“紫金牙牌,刻着‘内廷直传’四字。我虽老眼昏花,但牌子是真的……至少看起来是真的。他没填提卷编号,只在签收栏按下一枚指印,墨迹未干就走了。”
赵九龄猛地站起身。
没有编号,意味着这次调阅根本不在系统之内。
悄无声息,如鬼魅取物。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林砚舟披着外袍匆匆而来,手中攥着一册泛黄律典。
“《刑狱稽查通例》第三章第七条。”他将书拍在桌上,声音冷如刀锋,“凡涉及皇室禁地之案,必须留存三联底单:一存刑部,一交大理寺备案,一呈皇帝御览。三份互为印证,缺一不可。”
他盯着赵九龄:“可现在,刑部无档,大理寺无录。若依规制,唯一可能存有原件的,只剩御前那一份。”
赵九龄冷笑:“可当今圣上登基时体弱多病……”(此处原文未完整,推测可能是作者录入时遗漏,若原文如此则保留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