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赵云传:龙翔乱世
第三百五十一章:魏帝震怒谋新策
魏军再次铩羽而归的消息传到许昌,魏帝曹睿闻之大怒,龙案上的奏章被他猛地扫落在地。“张合何在?朕屡次命他攻打西川,皆无功而返,他还有何脸面来见朕!”曹睿满脸涨红,怒目圆睁,在殿堂之上来回踱步。
殿下的群臣皆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这时,司徒陈群硬着头皮出列,拱手道:“陛下息怒,张合将军虽连番失利,但亦尽力。如今西川有诸葛亮与赵云等良才辅佐刘备,防守严密,实非易攻之地。陛下当从长计议,另寻良策。”
曹睿停下脚步,冷冷地瞥了陈群一眼,道:“从长计议?朕已多次给张合机会,他却屡屡让朕失望。如今蜀地日益稳固,若不尽快将其攻克,日后必成大患。卿可有妙计?”
陈群思索片刻,道:“陛下,臣以为可联合东吴,共同攻打西川。东吴孙权对荆州一直虎视眈眈,若我们许以重利,与其结盟,东西夹击刘备,西川必乱。”
曹睿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点头道:“此计甚妙。立刻派人前往东吴,与孙权商议结盟之事。同时,传朕旨意,命张合戴罪立功,在边境整顿军马,等待与东吴配合的时机。”
很快,魏国的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结盟的书信,匆匆赶往东吴。
而在东吴,孙权正坐在大殿之上,与群臣商议国事。当听到魏国使者前来求见时,孙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传魏使进来。”孙权说道。
魏使进入大殿,恭敬地行礼后,将曹睿的书信和礼物呈上,说道:“吴王,我家陛下欲与贵国结盟,共同攻打西川。事成之后,西川之地,魏吴两国平分,不知吴王意下如何?”
孙权接过书信,仔细阅读后,心中暗自盘算。他深知刘备占据西川后,实力日益增强,对东吴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若能与魏国结盟,共同削弱刘备,对自己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但他又担心魏国会在事后反悔,独占西川。
这时,张昭出列道:“主公,与魏国结盟虽可图西川,但魏国向来不可信。若我们出兵助魏,事后魏国翻脸不认人,我们岂不是得不偿失?”
鲁肃却持不同意见,他拱手道:“主公,如今刘备势力渐强,若不加以遏制,日后必成我东吴大患。与魏国结盟,虽有一定风险,但也是一次削弱刘备的良机。我们可在结盟之时,与魏国明确划分利益,并留下凭证,以防魏国反悔。”
孙权听后,沉思片刻,点头道:“子敬所言有理。就依此计,与魏国结盟。传我旨意,命周泰、潘璋两位将军,点齐三万水陆精兵,准备与魏军共同攻打西川。”
魏国使者见孙权答应结盟,心中大喜,连忙拜谢后,匆匆返回魏国复命。
与此同时,在西川,诸葛亮早已得到探子传来的消息,得知魏国与东吴即将结盟,共同攻打西川。他深知此次危机远超以往,立刻召集刘备、赵云等将领商议对策。
“主公,魏吴结盟,来势汹汹。我们需尽快调整防御策略,加强各处关隘的防守。同时,派出使者,前往东吴,试图瓦解他们的联盟。”诸葛亮神色凝重地说道。
刘备点头道:“孔明所言极是。就依你之计,速速安排。”
诸葛亮又看向赵云,说道:“子龙,你武艺高强,经验丰富。此次我命你带领五千精锐,驻守在靠近东吴边境的重要关隘,以防东吴军队突然袭击。若有敌军来犯,务必坚守关隘,不可有失。”
赵云拱手领命:“军师放心,末将定当坚守关隘,死而后已!”
安排好一切后,诸葛亮亲自撰写书信,派使者前往东吴,试图说服孙权放弃与魏国的联盟。而赵云则带着五千精锐,火速赶往边境关隘,做好迎敌的准备。一场新的大战,即将在西川边境拉开帷幕……
第三百五十一章:魏帝震怒谋新策
魏军再次铩羽而归的消息传到许昌,魏帝曹睿闻之大怒,龙案上的奏章被他猛地扫落在地。“张合何在?朕屡次命他攻打西川,皆无功而返,他还有何脸面来见朕!”曹睿满脸涨红,怒目圆睁,在殿堂之上来回踱步。
殿下的群臣皆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这时,司徒陈群硬着头皮出列,拱手道:“陛下息怒,张合将军虽连番失利,但亦尽力。如今西川有诸葛亮与赵云等良才辅佐刘备,防守严密,实非易攻之地。陛下当从长计议,另寻良策。”
曹睿停下脚步,冷冷地瞥了陈群一眼,道:“从长计议?朕已多次给张合机会,他却屡屡让朕失望。如今蜀地日益稳固,若不尽快将其攻克,日后必成大患。卿可有妙计?”
陈群思索片刻,道:“陛下,臣以为可联合东吴,共同攻打西川。东吴孙权对荆州一直虎视眈眈,若我们许以重利,与其结盟,东西夹击刘备,西川必乱。”
曹睿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点头道:“此计甚妙。立刻派人前往东吴,与孙权商议结盟之事。同时,传朕旨意,命张合戴罪立功,在边境整顿军马,等待与东吴配合的时机。”
很快,魏国的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结盟的书信,匆匆赶往东吴。
而在东吴,孙权正坐在大殿之上,与群臣商议国事。当听到魏国使者前来求见时,孙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传魏使进来。”孙权说道。
魏使进入大殿,恭敬地行礼后,将曹睿的书信和礼物呈上,说道:“吴王,我家陛下欲与贵国结盟,共同攻打西川。事成之后,西川之地,魏吴两国平分,不知吴王意下如何?”
孙权接过书信,仔细阅读后,心中暗自盘算。他深知刘备占据西川后,实力日益增强,对东吴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若能与魏国结盟,共同削弱刘备,对自己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但他又担心魏国会在事后反悔,独占西川。
这时,张昭出列道:“主公,与魏国结盟虽可图西川,但魏国向来不可信。若我们出兵助魏,事后魏国翻脸不认人,我们岂不是得不偿失?”
鲁肃却持不同意见,他拱手道:“主公,如今刘备势力渐强,若不加以遏制,日后必成我东吴大患。与魏国结盟,虽有一定风险,但也是一次削弱刘备的良机。我们可在结盟之时,与魏国明确划分利益,并留下凭证,以防魏国反悔。”
孙权听后,沉思片刻,点头道:“子敬所言有理。就依此计,与魏国结盟。传我旨意,命周泰、潘璋两位将军,点齐三万水陆精兵,准备与魏军共同攻打西川。”
魏国使者见孙权答应结盟,心中大喜,连忙拜谢后,匆匆返回魏国复命。
与此同时,在西川,诸葛亮早已得到探子传来的消息,得知魏国与东吴即将结盟,共同攻打西川。他深知此次危机远超以往,立刻召集刘备、赵云等将领商议对策。
“主公,魏吴结盟,来势汹汹。我们需尽快调整防御策略,加强各处关隘的防守。同时,派出使者,前往东吴,试图瓦解他们的联盟。”诸葛亮神色凝重地说道。
刘备点头道:“孔明所言极是。就依你之计,速速安排。”
诸葛亮又看向赵云,说道:“子龙,你武艺高强,经验丰富。此次我命你带领五千精锐,驻守在靠近东吴边境的重要关隘,以防东吴军队突然袭击。若有敌军来犯,务必坚守关隘,不可有失。”
赵云拱手领命:“军师放心,末将定当坚守关隘,死而后已!”
安排好一切后,诸葛亮亲自撰写书信,派使者前往东吴,试图说服孙权放弃与魏国的联盟。而赵云则带着五千精锐,火速赶往边境关隘,做好迎敌的准备。一场新的大战,即将在西川边境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