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领导班子换届了。
变动之大,远超寻常。
原市委书记郝立德、市长许卫东皆调任省里,另有任用,意味颇深。接任者,空降而来,背景各异。
新任市委书记郑同林,原任省委副秘书长,是顾沉舟书记颇为倚重的“笔杆子”,理论水平高,协调能力强。此番放下来主政一方,既是锻炼,亦是顾沉舟将影响力深入地方关键节点的重要布局。
市长马风云,来自省发改委,是省长曹云川一手提拔起来的干将,长期在宏观经济部门工作,视野开阔,作风强势,善于抓大项目。曹云川将其放在林州,与郑同林搭班,平衡与制衡的意图明显。
更引人注目的是新任市纪委书记章培年,从省纪委研究室主任任上空降。他理论功底扎实,办案风格以细致、严谨着称。他的到来,无疑给林州的官场生态增添了新的变数。
而林万骁,作为龙湖区区委书记,位置未动,但在这一轮大换血中,他这位因“龙湖模式”声名鹊起的少壮派,无形中成了新旧势力交汇的焦点。
陆蔓依旧担任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长,常委位次略有提升,显示了上级对其在维稳治安方面能力的肯定。
其余常委,如副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常务副市长、统战部长、秘书长等,几乎全数更换,可谓“换了人间”。
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在市委礼堂举行。气氛庄重而微妙。
郑同林率先发言,语调平稳,逻辑清晰,强调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特别提到要总结推广“龙湖经验”,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话语间,对林万骁投去鼓励的一瞥。
轮到马风云时,他声音洪亮,手势有力,大谈“项目为王”、“投资为重”、“效率至上”,表示要打破常规,大干快上,力争林州经济总量“三年翻番”。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在与林万骁对视时,短暂停留,带着审视与考量,并无暖意。
林万骁坐在台上后一排,腰杆挺直,面无表情,只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心中已快速勾勒出新班子的权力图谱和潜在的风险点。郑是依靠,马是对手,章是可拉拢的,陆是坚定盟友。其余新常委,还需观察。
散会后,林万骁没有片刻耽搁。
他首先来到了郑同林的办公室。新任市委秘书长何大川显然是郑同林信任的人,对林万骁客气中带着一丝亲近,通报后很快引他进去。
郑同林的办公室还带着新搬入的痕迹,书架上书籍尚未摆满,但桌面上已收拾得井井有条。他正泡着一壶普洱茶,见林万骁进来,笑着招手:“万骁来了,坐。尝尝我这茶,老班章,朋友刚从云南带来的。”
“郑书记。”林万骁恭敬地称呼,依言坐下。他注意到郑同林用的是一套古朴的紫砂茶具,动作不疾不徐,与马风云雷厉风行的做派形成鲜明对比。
“龙湖搞得不错,‘安全、绿色、智慧’这六个字提得很好,有高度,也接地气。”郑同林亲自给林万骁斟了一杯茶,汤色红亮,“沉舟书记多次提起你,对你寄予厚望啊。”
“都是领导指挥得当,龙湖的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林万骁双手接过茶杯,语气谦逊,“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特别是郑书记您的指示要求,把龙湖的工作做得更好,争取为全市发展多作贡献。”
“嗯。”郑同林点点头,抿了口茶,“新班子刚到位,稳定是第一位的。龙湖是林州的经济龙头,你的位置很关键。要沉住气,干好本职工作,同时也要协助市委,尽快让新班子运转顺畅起来。”
这话点到即止,但林万骁听懂了。郑同林需要他稳住龙湖这个基本盘,同时在新班子内部,尤其是在面对马风云可能带来的压力时,要他立场坚定。
“请郑书记放心,我明白。”林万骁表态干脆。
从郑同林办公室出来,林万骁略一沉吟,转身走向市长马风云的办公室。
马风云的办公室风格迥异。文件堆叠有序,墙上挂着巨大的林州市地图和重点项目进度表,显得务实而高效。他正在打电话,语气不容置疑:“……我不管以前什么规矩,在我这里,效率就是生命!三天,我必须看到初步方案!”
见到林万骁,马风云对着电话又说了两句,便挂断,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林书记,坐。”没有寒暄,直奔主题,“龙湖的情况我了解过,底子不错。但现在全省各地市都在铆足劲头搞发展,慢进就是退!你们那个‘安全、绿色、智慧’,理念是好的,但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更不能成为拖慢发展速度的借口。”
他拿起一份文件,“我看了你们报上来的几个项目,审批环节还是太多!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特事特办,快事快办。尤其是招商引资,要拿出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更灵活的手段。”
林万骁静静听着,不急于辩解。他知道,这是马风云在立威,也是在试探他的反应。
“马市长,龙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林万骁语气平和,但措辞清晰,“‘安全、绿色、智慧’不是口号,是确保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必然要求。例如我们正在推进的城市安全预警系统,不仅能防范风险,长远看也能优化营商环境。关于审批效率,我们已经在推行‘标准地’改革和‘秒批秒办’试点,效果初步显现。下一步,我们会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底线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流程。”
马风云盯着他,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底线?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林书记,你在基层经验丰富,应该明白,有时候太讲规矩,反而办不成大事。”他话锋一转,语气略显意味深长,“我听说你和省里的一些投资机构很熟?要充分利用起来嘛!只要能引来大项目、好项目,有些方式方法,可以灵活一些。”
这话里带着钩子。林万骁心中警铃微作,马风云似乎对青禾资本有所耳闻,这是在暗示他可以利用“灰色”资源。
“谢谢马市长提醒。招商引资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但所有合作都会在阳光下进行,经得起检验。”林万骁滴水不漏。
马云飞嘴角扯动了一下,似笑非笑:“好,有原则是好事。希望龙湖能在你的带领下,为全市‘三年翻番’目标,拿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离开市政府大楼,坐进车里,林万骁揉了揉眉心。与马风云的初次交锋,虽未激烈,但已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压力和对发展路径的明显分歧。这位新市长,是冲着“速度”和“规模”来的,这与他的“质量”和“底色”理念,必然会产生碰撞。
手机响起,是夏宁宁。
“万骁,见过新领导了?”夏宁宁的声音带着关切。
“嗯,刚出来。郑书记还好,马市长……是个实干派,压力不小。”林万骁没有细说。
“晚上有空吗?我带你去见个人。”夏宁宁语气有些神秘。
“谁?”
“郭北年,郭司令员。你们林州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我们一个大院长大的,他比我大几岁,小时候老带着我们玩。”夏宁宁解释道,“他刚调到林州,你去拜拜码头,没坏处。”
林万骁心中一暖,夏宁宁这是在不动声色地为他织就关系网。“好,时间地点你定。”
当晚,林州市军分区大院深处,一栋独立小楼里。
郭北年身材高大,穿着便装依然难掩军旅气质,皮肤黝黑,笑声爽朗。他用力拍了拍林万骁的肩膀:“宁宁丫头眼光不错!林万骁,我知道你,龙湖搞得风生水起,是条汉子!”
夏宁宁在一旁嗔道:“郭大哥,你轻点,以为是你手下的兵呢?”
“哈哈,我这人手重,林书记别见怪。”郭北年招呼他们坐下,勤务兵端上茶水果盘。
闲聊几句大院旧事,气氛轻松。郭北年话锋一转,看向林万骁:“新班子怎么样?郑书记是文化人,马市长……风风火火,听说在发改委就是个猛将。”
林万骁斟酌道:“刚接触,还在适应。郑书记稳健,马市长锐意进取,都是想为林州发展做事的领导。”
郭北年喝了口茶,嘿然一笑:“跟我还打官腔?宁宁不是外人。马风云那人,能力有,魄力也有,就是有时候……太急。他背后是曹省长,路子野,你跟他打交道,得多留个心眼。我们军方不掺和地方具体事务,但谁真心为民,谁只顾着自己往上爬,心里有杆秤。”
这话已是交浅言深,显然是看在夏宁宁的面子上。
“谢谢郭司令员提醒。”林万骁举杯以茶代酒,“以后在林州工作,还请您多指点。”
“指点谈不上。”郭北年摆摆手,“有什么涉及军地协调的事情,或者遇到什么不开眼的家伙仗势欺人,你尽管来找我。林州这块地盘,我郭北年说话,还是有点分量的。”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我听说,马风云已经在私下接触其他几个新来的常委了。你心里有个数。”
林万骁眼神一凝。马风云的动作好快!这才刚上任,就开始拉拢盟友,其目标不言自明,是要尽快掌控常委会的话语权,而自己这个并非他嫡系且政见可能相左的区委书记,恐怕首当其冲。
“树欲静而风不止。”林万骁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感受着那温热的瓷壁,“看来,这林州的新局,比预想中还要复杂。”
夏宁宁握住他的手,低声道:“小心应对。”
郭北年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带着军人的干脆:“既然风来了,那就看谁站得更稳,看得更远。林书记,龙湖是你的基本盘,也是你的前沿阵地,守好了,才能谈下一步。”
林万骁点头,目光穿过窗户,望向龙湖区的方向。那里,有他一手打造的基业,有他规划的蓝图,如今,也成了风暴将至的前沿。
新的博弈,已经开始了。
变动之大,远超寻常。
原市委书记郝立德、市长许卫东皆调任省里,另有任用,意味颇深。接任者,空降而来,背景各异。
新任市委书记郑同林,原任省委副秘书长,是顾沉舟书记颇为倚重的“笔杆子”,理论水平高,协调能力强。此番放下来主政一方,既是锻炼,亦是顾沉舟将影响力深入地方关键节点的重要布局。
市长马风云,来自省发改委,是省长曹云川一手提拔起来的干将,长期在宏观经济部门工作,视野开阔,作风强势,善于抓大项目。曹云川将其放在林州,与郑同林搭班,平衡与制衡的意图明显。
更引人注目的是新任市纪委书记章培年,从省纪委研究室主任任上空降。他理论功底扎实,办案风格以细致、严谨着称。他的到来,无疑给林州的官场生态增添了新的变数。
而林万骁,作为龙湖区区委书记,位置未动,但在这一轮大换血中,他这位因“龙湖模式”声名鹊起的少壮派,无形中成了新旧势力交汇的焦点。
陆蔓依旧担任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长,常委位次略有提升,显示了上级对其在维稳治安方面能力的肯定。
其余常委,如副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常务副市长、统战部长、秘书长等,几乎全数更换,可谓“换了人间”。
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在市委礼堂举行。气氛庄重而微妙。
郑同林率先发言,语调平稳,逻辑清晰,强调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特别提到要总结推广“龙湖经验”,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话语间,对林万骁投去鼓励的一瞥。
轮到马风云时,他声音洪亮,手势有力,大谈“项目为王”、“投资为重”、“效率至上”,表示要打破常规,大干快上,力争林州经济总量“三年翻番”。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在与林万骁对视时,短暂停留,带着审视与考量,并无暖意。
林万骁坐在台上后一排,腰杆挺直,面无表情,只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心中已快速勾勒出新班子的权力图谱和潜在的风险点。郑是依靠,马是对手,章是可拉拢的,陆是坚定盟友。其余新常委,还需观察。
散会后,林万骁没有片刻耽搁。
他首先来到了郑同林的办公室。新任市委秘书长何大川显然是郑同林信任的人,对林万骁客气中带着一丝亲近,通报后很快引他进去。
郑同林的办公室还带着新搬入的痕迹,书架上书籍尚未摆满,但桌面上已收拾得井井有条。他正泡着一壶普洱茶,见林万骁进来,笑着招手:“万骁来了,坐。尝尝我这茶,老班章,朋友刚从云南带来的。”
“郑书记。”林万骁恭敬地称呼,依言坐下。他注意到郑同林用的是一套古朴的紫砂茶具,动作不疾不徐,与马风云雷厉风行的做派形成鲜明对比。
“龙湖搞得不错,‘安全、绿色、智慧’这六个字提得很好,有高度,也接地气。”郑同林亲自给林万骁斟了一杯茶,汤色红亮,“沉舟书记多次提起你,对你寄予厚望啊。”
“都是领导指挥得当,龙湖的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林万骁双手接过茶杯,语气谦逊,“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特别是郑书记您的指示要求,把龙湖的工作做得更好,争取为全市发展多作贡献。”
“嗯。”郑同林点点头,抿了口茶,“新班子刚到位,稳定是第一位的。龙湖是林州的经济龙头,你的位置很关键。要沉住气,干好本职工作,同时也要协助市委,尽快让新班子运转顺畅起来。”
这话点到即止,但林万骁听懂了。郑同林需要他稳住龙湖这个基本盘,同时在新班子内部,尤其是在面对马风云可能带来的压力时,要他立场坚定。
“请郑书记放心,我明白。”林万骁表态干脆。
从郑同林办公室出来,林万骁略一沉吟,转身走向市长马风云的办公室。
马风云的办公室风格迥异。文件堆叠有序,墙上挂着巨大的林州市地图和重点项目进度表,显得务实而高效。他正在打电话,语气不容置疑:“……我不管以前什么规矩,在我这里,效率就是生命!三天,我必须看到初步方案!”
见到林万骁,马风云对着电话又说了两句,便挂断,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林书记,坐。”没有寒暄,直奔主题,“龙湖的情况我了解过,底子不错。但现在全省各地市都在铆足劲头搞发展,慢进就是退!你们那个‘安全、绿色、智慧’,理念是好的,但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更不能成为拖慢发展速度的借口。”
他拿起一份文件,“我看了你们报上来的几个项目,审批环节还是太多!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特事特办,快事快办。尤其是招商引资,要拿出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更灵活的手段。”
林万骁静静听着,不急于辩解。他知道,这是马风云在立威,也是在试探他的反应。
“马市长,龙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林万骁语气平和,但措辞清晰,“‘安全、绿色、智慧’不是口号,是确保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必然要求。例如我们正在推进的城市安全预警系统,不仅能防范风险,长远看也能优化营商环境。关于审批效率,我们已经在推行‘标准地’改革和‘秒批秒办’试点,效果初步显现。下一步,我们会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底线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流程。”
马风云盯着他,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底线?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林书记,你在基层经验丰富,应该明白,有时候太讲规矩,反而办不成大事。”他话锋一转,语气略显意味深长,“我听说你和省里的一些投资机构很熟?要充分利用起来嘛!只要能引来大项目、好项目,有些方式方法,可以灵活一些。”
这话里带着钩子。林万骁心中警铃微作,马风云似乎对青禾资本有所耳闻,这是在暗示他可以利用“灰色”资源。
“谢谢马市长提醒。招商引资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但所有合作都会在阳光下进行,经得起检验。”林万骁滴水不漏。
马云飞嘴角扯动了一下,似笑非笑:“好,有原则是好事。希望龙湖能在你的带领下,为全市‘三年翻番’目标,拿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离开市政府大楼,坐进车里,林万骁揉了揉眉心。与马风云的初次交锋,虽未激烈,但已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压力和对发展路径的明显分歧。这位新市长,是冲着“速度”和“规模”来的,这与他的“质量”和“底色”理念,必然会产生碰撞。
手机响起,是夏宁宁。
“万骁,见过新领导了?”夏宁宁的声音带着关切。
“嗯,刚出来。郑书记还好,马市长……是个实干派,压力不小。”林万骁没有细说。
“晚上有空吗?我带你去见个人。”夏宁宁语气有些神秘。
“谁?”
“郭北年,郭司令员。你们林州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我们一个大院长大的,他比我大几岁,小时候老带着我们玩。”夏宁宁解释道,“他刚调到林州,你去拜拜码头,没坏处。”
林万骁心中一暖,夏宁宁这是在不动声色地为他织就关系网。“好,时间地点你定。”
当晚,林州市军分区大院深处,一栋独立小楼里。
郭北年身材高大,穿着便装依然难掩军旅气质,皮肤黝黑,笑声爽朗。他用力拍了拍林万骁的肩膀:“宁宁丫头眼光不错!林万骁,我知道你,龙湖搞得风生水起,是条汉子!”
夏宁宁在一旁嗔道:“郭大哥,你轻点,以为是你手下的兵呢?”
“哈哈,我这人手重,林书记别见怪。”郭北年招呼他们坐下,勤务兵端上茶水果盘。
闲聊几句大院旧事,气氛轻松。郭北年话锋一转,看向林万骁:“新班子怎么样?郑书记是文化人,马市长……风风火火,听说在发改委就是个猛将。”
林万骁斟酌道:“刚接触,还在适应。郑书记稳健,马市长锐意进取,都是想为林州发展做事的领导。”
郭北年喝了口茶,嘿然一笑:“跟我还打官腔?宁宁不是外人。马风云那人,能力有,魄力也有,就是有时候……太急。他背后是曹省长,路子野,你跟他打交道,得多留个心眼。我们军方不掺和地方具体事务,但谁真心为民,谁只顾着自己往上爬,心里有杆秤。”
这话已是交浅言深,显然是看在夏宁宁的面子上。
“谢谢郭司令员提醒。”林万骁举杯以茶代酒,“以后在林州工作,还请您多指点。”
“指点谈不上。”郭北年摆摆手,“有什么涉及军地协调的事情,或者遇到什么不开眼的家伙仗势欺人,你尽管来找我。林州这块地盘,我郭北年说话,还是有点分量的。”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我听说,马风云已经在私下接触其他几个新来的常委了。你心里有个数。”
林万骁眼神一凝。马风云的动作好快!这才刚上任,就开始拉拢盟友,其目标不言自明,是要尽快掌控常委会的话语权,而自己这个并非他嫡系且政见可能相左的区委书记,恐怕首当其冲。
“树欲静而风不止。”林万骁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感受着那温热的瓷壁,“看来,这林州的新局,比预想中还要复杂。”
夏宁宁握住他的手,低声道:“小心应对。”
郭北年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带着军人的干脆:“既然风来了,那就看谁站得更稳,看得更远。林书记,龙湖是你的基本盘,也是你的前沿阵地,守好了,才能谈下一步。”
林万骁点头,目光穿过窗户,望向龙湖区的方向。那里,有他一手打造的基业,有他规划的蓝图,如今,也成了风暴将至的前沿。
新的博弈,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