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市委常委-《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转眼间,林万骁已在龙湖区工作了两年。

  这两年的龙湖区,发生的变化太大了。

  如今的龙湖,数据泡沫被彻底挤干,换来的是更加健康、更有韧性的经济增长。Gdp增速虽然没有以往那唬人的两位数,但结构却发生了质变: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升了十五个百分点,华伟科技及其配套产业链已然成型,成为拉动增长的强劲引擎;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方兴未艾。

  驱车行驶在龙湖境内,昔日破败的“僵尸企业”地块,已被现代化的产业园和科创社区取代;困扰多年的断头路全线贯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增添了烟火气与温情;街头巷尾的“口袋公园”绿意盎然,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一种整洁、有序、充满活力的新气象,弥漫在整个城区。

  更重要的是风气的转变。“数据造假”、“吃拿卡要”已成为历史尘封的贬义词,“实干”、“担当”、“创新”、“服务”成了龙湖干部队伍的新标签。

  经过林万骁大刀阔斧的调整和“战场选将”,一批像李明坊、周骏这样年富力强、敢于任事的干部走上了关键岗位,整个行政体系运转高效,回应迅速。

  企业在龙湖办事,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顺畅和尊重;老百姓对区委区政府的满意度,达到了历史高点。

  林万骁的权威,在这两年间,已不仅仅是职位赋予的,更是通过一桩桩、一件件硬仗打出来的,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和民生改善树立起来的。

  林万骁的能力,不仅赢得了龙湖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也引起了林州市委和北江省委更高层面的瞩目。他巧妙平衡改革力度与稳定预期,精准把握发展节奏;他既能以雷霆手段清除积弊,又能以菩萨心肠关注民生细微;他既善于向上争取资源和支持,又懂得对内凝聚共识和力量。这种成熟老练,远超其年龄。

  这一日,林州市委召开常委会。

  市委书记郝立德主持会议,他环视会场,语气平稳地宣布:“根据省委组织部建议,并报请省委常委会批准,决定:林万骁同志任中共林州市委委员、常委。”

  任命简洁而有力。会场内出现了片刻的寂静,随即响起了惯例的掌声。市长许卫东面色平静地鼓掌,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复杂。他清楚,这一步迈出,林万骁便正式进入了林州市的权力核心圈,以其展现出的能力和背景,未来不可限量。自己之前那些微妙的掣肘,在对方绝对的实力和上升势头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

  三十二岁的副厅级,市委常委!这个消息迅速传遍林州乃至北江官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赞叹者亦有之。但无论如何,所有人都明白,一颗新的政治明星,正以无可阻挡之势,冉冉升起。

  在龙湖区委召开的干部大会上,市委组织部长曹云华亲自到场宣布任命。台下,黑压压坐满了龙湖的干部,他们的目光聚焦在主席台正中央那个年轻得过分,却气场强大的身影上。

  林万骁发表了简短而有力的表态发言。他没有过多谈及个人,而是再次强调了龙湖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求全区干部戒骄戒躁,继续保持奋斗姿态,聚焦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维护安全稳定。

  “龙湖的成绩,是全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新的岗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我将与同志们一道,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力谱写龙湖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沉稳、自信,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会场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他过去两年工作的最大肯定,也是对他带领龙湖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深切期许。

  会后,林万骁回到办公室。窗外,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如今生机勃勃的龙湖。办公桌上,摆放着儿子林怀信最新的照片,小家伙虎头虎脑,甚是可爱。夏宁宁在京照顾孩子,默默支持着他的事业。姜婷婷执掌的青禾资本发展迅猛,已成为他经济布局中不可或缺的暗线。陆蔓在省公安厅也屡立新功。曾经的对手赵东来,早已被判刑,消失在政治舞台。

  格局初成。

  从重生归来在雪夜救下顾沉舟,到青桥镇杠杆破局,青川经开区上正处级,再到纪委淬炼,直至主政龙湖、大刀阔斧改革……一步步走来,险象环生,却又步步为营。如今,他不仅站稳了脚跟,更以龙湖为支点,撬动了自身的政治前程,初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势力版图和同盟网络。

  然而,林万骁脸上并无多少志得意满。他深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更高的平台。站得越高,风景越好,但风浪也会更大。龙湖的改革成果需要巩固深化,市一级的博弈更加复杂微妙,前世那些隐藏在更深处的对手,如赵晋岳、韩仲霖之流,依旧虎视眈眈。与沈星澜的情感纠葛,与姜婷婷的复杂关系,对两个孩子的责任……这一切,都需他以更大的智慧和魄力去面对和平衡。

  他拿起笔,在铺开的白纸上,缓缓写下了四个字:厚积薄发。

  写完,他给夏宁宁姜婷婷打了电话,告诉她们自己的新职务。两女自然是无比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