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万骁轻车简从的“随机调研”最终选定了龙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第一站。这个选择意味深长,经开区是龙湖经济的龙头,也是数据水分、形式主义可能最集中的地方,更是区长赵东来过去直接分管的重点领域。敲山震虎,直击要害。
消息提前半小时通知了经开区管委会。当林万骁的车队(虽要求轻车简从,但区委办主任钱友良还是安排了必要的随行车辆和人员)抵达管委会大楼时,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启华早已率领全体班子成员,西装革履、笑容满面地在大门口迎候。大楼前还悬挂着“热烈欢迎林书记莅临指导工作”的红色横幅。
“林书记,欢迎欢迎!您一来就先到我们经开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关心和鼓舞啊!”周启华五十多岁,身材发福,头发梳得油亮,上前紧紧握住林万骁的手,语气热情洋溢。他是赵东来的老部下,在经开区经营多年。
林万骁与他简单握了握手,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淡:“不用搞这些形式,直接去会议室吧,听听情况。”
会议室早已布置妥当,水果、茶水一应俱全。正面墙上挂着巨大的经开区规划图和企业分布图,看起来一片繁荣景象。林万骁在主位坐下,钱友良、以及随行的区委办一位副主任分坐两侧。周启华坐在对面,开始进行汇报。
汇报稿显然是精心准备的,厚厚一沓。周启华照着稿子,抑扬顿挫地念起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已达1300家,其中规上企业852家,高新技术企业458家。一季度,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53.80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税收收入11.58亿元,同比增长9%……”
一串串光鲜的数字,配合着周启华自信满满的语调,描绘出一幅龙湖经济引擎全速运转、形势大好的画卷。几位副主任不时补充几句,都是歌功颂德之词。钱友良在一旁微微点头,似乎对这番汇报颇为满意。
林万骁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些宏观数据,他在报告上看过,此刻听起来更是“完美无瑕”。然而,他昨天翻阅信访材料时,看到过经开区企业投诉审批效率低下、乱收费的案例;他来的路上,注意到园区内一些厂区显得颇为冷清,甚至有的挂着招租的牌子。
汇报进行到一半,周启华正慷慨激昂地讲到“产业集聚效应显着,产业链不断完善”时,林万骁突然抬起手,打断了他:“周主任,先停一下。”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林万骁。
林万骁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周启华,问道:“你刚才提到,规上企业数量是852家。我想了解一下,这些规上企业里,当前开工率在80%以上的有多少家?平均产能利用率能达到多少?”
周启华显然没料到书记会问得这么细,愣了一下,赶紧翻动手中的稿子,寻找相关数据,额头上微微见汗:“这个……开工率……大部分企业都是很好的,产能利用率……也比较理想……”
“比较理想是多少?有没有具体数据?”林万骁追问,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压力。
“具体数据……需要下去再核实一下……”周启华有些支吾。
林万骁没有纠缠,转而问另一个问题:“那你再说说,一季度税收增长9%,这个税收收入里面,制造业实体企业贡献的占比是多少?相比去年同期,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周启华更加慌乱,税收结构这种细节,他的汇报稿里根本没有准备。他求助似的看向分管财务的副主任,那位副主任也一脸尴尬,小声说:“书记,这个……需要回去拆分一下数据……”
林万骁的脸色沉了下来,不再看周启华,目光扫过整个管委会班子,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来园区这一路,看到不少厂房空置,有的企业门口车辆稀少。刚才听你们的汇报,数字漂漂亮亮,增长快快的。但一问到企业的真实运行情况,问到数据的结构质量,就一问三不知了?”
他停顿了一下,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连钱友良都收敛了笑容,正襟危坐。
“我们搞经济工作,不能只满足于报账面上的宏观数据,更要深入微观实体,关注企业的冷暖,了解真实的生产状况!”林万骁的语气加重了几分,“这种浮于表面、报喜不报忧的汇报,除了自我陶醉、应付上级,还有什么实际意义?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四个字,像鞭子一样抽在周启华等人的脸上,他们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林万骁没有就此打住,继续部署任务:“今天的调研就到这儿。汇报不用再听了。周主任,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我要看到一份关于经开区真实情况的详细报告。报告里,我不要这些笼统的增长百分比,我要看到:每家规上企业的具体开工率、产能利用率、用电量、用工情况;税收收入的具体构成分析;园区闲置土地和厂房的准确面积、形成原因;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困难和问题清单,以及你们准备如何解决的具体措施!”
他的要求具体、精准,直指核心,彻底打破了管委会班子试图用模糊数据蒙混过关的幻想。
“能不能做到?”林万骁盯着周启华问。
周启华赶紧站起来,擦着汗保证:“能!一定能!林书记,我们马上组织人手,连夜加班,一定按时向您提交一份真实、详尽的报告!”
“好,我等着看你们的报告。”林万骁站起身,不再多言,径直向会议室门口走去。钱友良等人连忙跟上。
管委会一班人恭送到楼下,看着林万骁的车队离去,这才长长松了口气,但每个人的心头都像是压上了一块巨石。周启华脸色铁青,对着手下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回去,按林书记的要求,马上干活!谁的数据出问题,我撤谁的职!”
车上,钱友良试探着对林万骁说:“林书记,您刚才是不是……稍微严厉了点?周主任他们平时工作还是挺辛苦的……”
林万骁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淡淡地说:“钱主任,经济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不戳破形式主义的泡沫,就看不到真实的问题,龙湖的发展就会永远停留在纸面上。我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不是吹起来的气球。”
钱友良不敢再说什么,心里却暗暗咋舌:这位新书记,眼里真是揉不得沙子,看来龙湖官场过去那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玩法,要彻底行不通了。这场围绕经开区真实面貌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而林万骁用一场犀利的现场质问,再次明确了他的执政风格:务实,较真,厌恶浮夸。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遍整个龙湖官场。
消息提前半小时通知了经开区管委会。当林万骁的车队(虽要求轻车简从,但区委办主任钱友良还是安排了必要的随行车辆和人员)抵达管委会大楼时,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启华早已率领全体班子成员,西装革履、笑容满面地在大门口迎候。大楼前还悬挂着“热烈欢迎林书记莅临指导工作”的红色横幅。
“林书记,欢迎欢迎!您一来就先到我们经开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关心和鼓舞啊!”周启华五十多岁,身材发福,头发梳得油亮,上前紧紧握住林万骁的手,语气热情洋溢。他是赵东来的老部下,在经开区经营多年。
林万骁与他简单握了握手,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淡:“不用搞这些形式,直接去会议室吧,听听情况。”
会议室早已布置妥当,水果、茶水一应俱全。正面墙上挂着巨大的经开区规划图和企业分布图,看起来一片繁荣景象。林万骁在主位坐下,钱友良、以及随行的区委办一位副主任分坐两侧。周启华坐在对面,开始进行汇报。
汇报稿显然是精心准备的,厚厚一沓。周启华照着稿子,抑扬顿挫地念起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已达1300家,其中规上企业852家,高新技术企业458家。一季度,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53.80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税收收入11.58亿元,同比增长9%……”
一串串光鲜的数字,配合着周启华自信满满的语调,描绘出一幅龙湖经济引擎全速运转、形势大好的画卷。几位副主任不时补充几句,都是歌功颂德之词。钱友良在一旁微微点头,似乎对这番汇报颇为满意。
林万骁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些宏观数据,他在报告上看过,此刻听起来更是“完美无瑕”。然而,他昨天翻阅信访材料时,看到过经开区企业投诉审批效率低下、乱收费的案例;他来的路上,注意到园区内一些厂区显得颇为冷清,甚至有的挂着招租的牌子。
汇报进行到一半,周启华正慷慨激昂地讲到“产业集聚效应显着,产业链不断完善”时,林万骁突然抬起手,打断了他:“周主任,先停一下。”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林万骁。
林万骁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周启华,问道:“你刚才提到,规上企业数量是852家。我想了解一下,这些规上企业里,当前开工率在80%以上的有多少家?平均产能利用率能达到多少?”
周启华显然没料到书记会问得这么细,愣了一下,赶紧翻动手中的稿子,寻找相关数据,额头上微微见汗:“这个……开工率……大部分企业都是很好的,产能利用率……也比较理想……”
“比较理想是多少?有没有具体数据?”林万骁追问,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压力。
“具体数据……需要下去再核实一下……”周启华有些支吾。
林万骁没有纠缠,转而问另一个问题:“那你再说说,一季度税收增长9%,这个税收收入里面,制造业实体企业贡献的占比是多少?相比去年同期,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周启华更加慌乱,税收结构这种细节,他的汇报稿里根本没有准备。他求助似的看向分管财务的副主任,那位副主任也一脸尴尬,小声说:“书记,这个……需要回去拆分一下数据……”
林万骁的脸色沉了下来,不再看周启华,目光扫过整个管委会班子,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来园区这一路,看到不少厂房空置,有的企业门口车辆稀少。刚才听你们的汇报,数字漂漂亮亮,增长快快的。但一问到企业的真实运行情况,问到数据的结构质量,就一问三不知了?”
他停顿了一下,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连钱友良都收敛了笑容,正襟危坐。
“我们搞经济工作,不能只满足于报账面上的宏观数据,更要深入微观实体,关注企业的冷暖,了解真实的生产状况!”林万骁的语气加重了几分,“这种浮于表面、报喜不报忧的汇报,除了自我陶醉、应付上级,还有什么实际意义?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四个字,像鞭子一样抽在周启华等人的脸上,他们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林万骁没有就此打住,继续部署任务:“今天的调研就到这儿。汇报不用再听了。周主任,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我要看到一份关于经开区真实情况的详细报告。报告里,我不要这些笼统的增长百分比,我要看到:每家规上企业的具体开工率、产能利用率、用电量、用工情况;税收收入的具体构成分析;园区闲置土地和厂房的准确面积、形成原因;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困难和问题清单,以及你们准备如何解决的具体措施!”
他的要求具体、精准,直指核心,彻底打破了管委会班子试图用模糊数据蒙混过关的幻想。
“能不能做到?”林万骁盯着周启华问。
周启华赶紧站起来,擦着汗保证:“能!一定能!林书记,我们马上组织人手,连夜加班,一定按时向您提交一份真实、详尽的报告!”
“好,我等着看你们的报告。”林万骁站起身,不再多言,径直向会议室门口走去。钱友良等人连忙跟上。
管委会一班人恭送到楼下,看着林万骁的车队离去,这才长长松了口气,但每个人的心头都像是压上了一块巨石。周启华脸色铁青,对着手下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回去,按林书记的要求,马上干活!谁的数据出问题,我撤谁的职!”
车上,钱友良试探着对林万骁说:“林书记,您刚才是不是……稍微严厉了点?周主任他们平时工作还是挺辛苦的……”
林万骁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淡淡地说:“钱主任,经济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不戳破形式主义的泡沫,就看不到真实的问题,龙湖的发展就会永远停留在纸面上。我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不是吹起来的气球。”
钱友良不敢再说什么,心里却暗暗咋舌:这位新书记,眼里真是揉不得沙子,看来龙湖官场过去那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玩法,要彻底行不通了。这场围绕经开区真实面貌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而林万骁用一场犀利的现场质问,再次明确了他的执政风格:务实,较真,厌恶浮夸。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遍整个龙湖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