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
昌南二院药剂科采购员张晓璐,开着辆十来万的合资小车,住在医院附近租来的小公寓里。
她内心,对每月到手的那点工资,对这现状极不满意,时时刻刻在寻找机会搞大钱。
机会来了。
转折点,发生在她第一次跟着科室老油条去参加某家医药公司的“学术推广会”。
那是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豪华宴会厅。水晶灯璀璨,地毯柔软得能陷进去。穿着昂贵西装、笑容可掬的医药代表们,递上的名片烫着金边,谈吐间偶尔流露出的金额数字,让她目眩神迷。
她看着那几个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央的科室主任、专家教授,看着他们坦然接受着各种馈赠,从昂贵的钢笔到包装精美的“会议资料”(里面可能是购物卡甚至现金),她的世界观被狠狠冲击了。
原来,知识、权力,是可以这样直接兑换成真金白银的。
她很快悟了。并且,她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极具“天赋”。她年轻,有几分姿色,嘴甜会来事,更重要的是,为了钱她豁得出去。
女人思想一解放,来钱总比男人快。
短短半年,张晓璐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市中心高档小区买了大平层,落地窗能俯瞰半座城的夜景。代步车变成了白色的保时捷macan,停在医院停车场里,扎眼得很。身上的行头从淘宝款变成了香奈儿、GI的当季新品,手腕上的卡地亚蓝气球手表闪着冷冽的光。
她沉溺在这种用金钱堆砌出的精致和虚荣里,无法自拔。而支撑这一切的,是她与多家医药公司、医疗器械代表之间心照不宣的“紧密合作”。哪些药能进院,哪些耗材用量大,她的笔尖轻轻一划,背后就是滚滚的利润和源源不断的“回报”。
但她不满足于此。她深知,采购员的位置终究权力有限,天花板肉眼可见。要想获得更大、更稳定的利益,必须抱住更粗的大腿。
心内科主任范文松,就是她精心选中的目标。
范文松,医院的红人,心内科的“一把刀”,技术权威,手握药品和器械使用的生杀大权。
他是各大医药代表争相围猎的重点对象,为人看似矜持,带着点知识分子的清高,但张晓璐那双在酒桌和利益场练就的火眼金睛,早就看出这清高底下那点对物质享受的渴望,他手腕上那块价值不菲的欧米茄,他偶尔提及的某家隐秘的高档餐厅,都泄露了天机。
拿下他!
张晓璐开始了她的“狩猎”。
她利用工作之便,找各种理由接近范文松。送文件时,总会“顺带”捎上一杯据说是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高档咖啡;科室开会,她会“恰好”多订一份精致果盘送到主任办公室;得知范文松喜欢某位书法家的字,她辗转托人弄来一幅仿品(却说是真迹),以请教之名送上…
范文松起初是警惕的,保持着距离。
但糖衣炮弹久了,再坚固的堡垒也会被腐蚀。尤其是张晓璐从不提过分要求,姿态放得低,嘴又甜,那种不着痕迹的奉承和时不时的小恩小惠,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关键的突破发生在一个周五的晚上。
一家大型医疗器械公司的代表(冯子豪)要宴请范文松,感谢他“长期以来的支持”。这种场合,范文松通常不会带本院的人,但张晓璐“恰巧”在那家公司办业务,“偶遇”了冯子豪和范文松。
冯子豪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精,一看这阵势,立刻热情邀请张小姐一起,人多热闹。
宴请设在一家极其隐秘的私房菜馆,藏在老巷深处,没有招牌,只接待熟客。菜品精致,酒是上了年份的茅台。
席间,冯子豪妙语连珠,不断敬酒,感谢范主任的“专业指导”。张晓璐在一旁恰到好处地帮腔,斟酒布菜,眼神里的崇拜几乎要溢出来。她不再提工作,只聊风月,聊艺术,聊国外见闻(其实多半是道听途说),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有品位、懂生活、又对范主任无限仰慕的知性女性。
范文松喝了不少酒。在冯子豪刻意的吹捧和张晓璐柔媚的注视下,他渐渐放下了戒备,话多了起来,脸上泛着红光,偶尔还会说一两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他看着张晓璐,觉得这女人真是解语花,比家里那个只会唠叨柴米油盐的黄脸婆强了不知多少倍。
饭毕,冯子豪结了账,然后借口公司还有事,提前告辞,临走向范文松递过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又对张晓璐笑了笑:“张小姐,范主任就麻烦您照顾一下了。”
包间里只剩下微醺的范文松和眼神清亮的张晓璐。
“范主任,您喝多了,我送您回去吧?”张晓璐声音温柔。
“唔…没事…还能喝…”范文松摆摆手,身子却有些晃。
张晓璐上前,很自然地搀住他的胳膊,身体若有若无地贴近,一股高级香水的幽香钻入范文松的鼻腔。“时间还早,我知道附近有个清吧,环境很好,醒酒茶也不错,我们去坐坐?”
范文松犹豫了一下,酒精和那点蠢蠢欲动的心思占了上风,没有拒绝。
清吧灯光暧昧,音乐舒缓。
几杯所谓的“特调醒酒茶”下肚,范文松彻底放松下来。张晓璐侧耳倾听他“怀才不遇”的抱怨,适时表达理解和钦佩,手指偶尔“无意”地划过他的手背。
气氛越来越暧昧。
离开清吧时,范文松几乎半个身子都靠在了张晓璐身上。
“范主任,您这样回去…嫂子会不会误会?”张晓璐搀着他,在他耳边吐气如兰,“要不…先去我那儿喝杯蜂蜜水解解酒?就在附近。”
范文松心跳如鼓,残存的理智告诉他这很危险,但身体的燥热和酒精带来的冲动,让他含糊地应了一声。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
张晓璐的高档公寓里。
暧昧的灯光,柔软的沙发,以及张晓璐主动贴上来的、温软的身体和热情的唇。
最后那层薄薄的、名为“同事关系”的窗户纸,在酒精、欲望和精心设计的诱惑下,被彻底捅破。
从那一晚起,范文松不再是那个看似清高的科室主任,他成了被张晓璐(以及她背后的利益链条)牢牢拴住的猎物。而张晓璐,也凭借这层特殊关系,在心内科乃至整个医院的药品器械采购中,话语权陡增,获得的“回报”呈几何级数增长。
那条奢靡的利益输送链条,因为掺杂了男女私情,变得更加牢固,也更加…致命。
昌南二院药剂科采购员张晓璐,开着辆十来万的合资小车,住在医院附近租来的小公寓里。
她内心,对每月到手的那点工资,对这现状极不满意,时时刻刻在寻找机会搞大钱。
机会来了。
转折点,发生在她第一次跟着科室老油条去参加某家医药公司的“学术推广会”。
那是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豪华宴会厅。水晶灯璀璨,地毯柔软得能陷进去。穿着昂贵西装、笑容可掬的医药代表们,递上的名片烫着金边,谈吐间偶尔流露出的金额数字,让她目眩神迷。
她看着那几个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央的科室主任、专家教授,看着他们坦然接受着各种馈赠,从昂贵的钢笔到包装精美的“会议资料”(里面可能是购物卡甚至现金),她的世界观被狠狠冲击了。
原来,知识、权力,是可以这样直接兑换成真金白银的。
她很快悟了。并且,她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极具“天赋”。她年轻,有几分姿色,嘴甜会来事,更重要的是,为了钱她豁得出去。
女人思想一解放,来钱总比男人快。
短短半年,张晓璐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市中心高档小区买了大平层,落地窗能俯瞰半座城的夜景。代步车变成了白色的保时捷macan,停在医院停车场里,扎眼得很。身上的行头从淘宝款变成了香奈儿、GI的当季新品,手腕上的卡地亚蓝气球手表闪着冷冽的光。
她沉溺在这种用金钱堆砌出的精致和虚荣里,无法自拔。而支撑这一切的,是她与多家医药公司、医疗器械代表之间心照不宣的“紧密合作”。哪些药能进院,哪些耗材用量大,她的笔尖轻轻一划,背后就是滚滚的利润和源源不断的“回报”。
但她不满足于此。她深知,采购员的位置终究权力有限,天花板肉眼可见。要想获得更大、更稳定的利益,必须抱住更粗的大腿。
心内科主任范文松,就是她精心选中的目标。
范文松,医院的红人,心内科的“一把刀”,技术权威,手握药品和器械使用的生杀大权。
他是各大医药代表争相围猎的重点对象,为人看似矜持,带着点知识分子的清高,但张晓璐那双在酒桌和利益场练就的火眼金睛,早就看出这清高底下那点对物质享受的渴望,他手腕上那块价值不菲的欧米茄,他偶尔提及的某家隐秘的高档餐厅,都泄露了天机。
拿下他!
张晓璐开始了她的“狩猎”。
她利用工作之便,找各种理由接近范文松。送文件时,总会“顺带”捎上一杯据说是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高档咖啡;科室开会,她会“恰好”多订一份精致果盘送到主任办公室;得知范文松喜欢某位书法家的字,她辗转托人弄来一幅仿品(却说是真迹),以请教之名送上…
范文松起初是警惕的,保持着距离。
但糖衣炮弹久了,再坚固的堡垒也会被腐蚀。尤其是张晓璐从不提过分要求,姿态放得低,嘴又甜,那种不着痕迹的奉承和时不时的小恩小惠,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关键的突破发生在一个周五的晚上。
一家大型医疗器械公司的代表(冯子豪)要宴请范文松,感谢他“长期以来的支持”。这种场合,范文松通常不会带本院的人,但张晓璐“恰巧”在那家公司办业务,“偶遇”了冯子豪和范文松。
冯子豪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精,一看这阵势,立刻热情邀请张小姐一起,人多热闹。
宴请设在一家极其隐秘的私房菜馆,藏在老巷深处,没有招牌,只接待熟客。菜品精致,酒是上了年份的茅台。
席间,冯子豪妙语连珠,不断敬酒,感谢范主任的“专业指导”。张晓璐在一旁恰到好处地帮腔,斟酒布菜,眼神里的崇拜几乎要溢出来。她不再提工作,只聊风月,聊艺术,聊国外见闻(其实多半是道听途说),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有品位、懂生活、又对范主任无限仰慕的知性女性。
范文松喝了不少酒。在冯子豪刻意的吹捧和张晓璐柔媚的注视下,他渐渐放下了戒备,话多了起来,脸上泛着红光,偶尔还会说一两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他看着张晓璐,觉得这女人真是解语花,比家里那个只会唠叨柴米油盐的黄脸婆强了不知多少倍。
饭毕,冯子豪结了账,然后借口公司还有事,提前告辞,临走向范文松递过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又对张晓璐笑了笑:“张小姐,范主任就麻烦您照顾一下了。”
包间里只剩下微醺的范文松和眼神清亮的张晓璐。
“范主任,您喝多了,我送您回去吧?”张晓璐声音温柔。
“唔…没事…还能喝…”范文松摆摆手,身子却有些晃。
张晓璐上前,很自然地搀住他的胳膊,身体若有若无地贴近,一股高级香水的幽香钻入范文松的鼻腔。“时间还早,我知道附近有个清吧,环境很好,醒酒茶也不错,我们去坐坐?”
范文松犹豫了一下,酒精和那点蠢蠢欲动的心思占了上风,没有拒绝。
清吧灯光暧昧,音乐舒缓。
几杯所谓的“特调醒酒茶”下肚,范文松彻底放松下来。张晓璐侧耳倾听他“怀才不遇”的抱怨,适时表达理解和钦佩,手指偶尔“无意”地划过他的手背。
气氛越来越暧昧。
离开清吧时,范文松几乎半个身子都靠在了张晓璐身上。
“范主任,您这样回去…嫂子会不会误会?”张晓璐搀着他,在他耳边吐气如兰,“要不…先去我那儿喝杯蜂蜜水解解酒?就在附近。”
范文松心跳如鼓,残存的理智告诉他这很危险,但身体的燥热和酒精带来的冲动,让他含糊地应了一声。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
张晓璐的高档公寓里。
暧昧的灯光,柔软的沙发,以及张晓璐主动贴上来的、温软的身体和热情的唇。
最后那层薄薄的、名为“同事关系”的窗户纸,在酒精、欲望和精心设计的诱惑下,被彻底捅破。
从那一晚起,范文松不再是那个看似清高的科室主任,他成了被张晓璐(以及她背后的利益链条)牢牢拴住的猎物。而张晓璐,也凭借这层特殊关系,在心内科乃至整个医院的药品器械采购中,话语权陡增,获得的“回报”呈几何级数增长。
那条奢靡的利益输送链条,因为掺杂了男女私情,变得更加牢固,也更加…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