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审计处长-《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

  昌南市金店劫案的成功告破,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巨石,激起的浪涛远超预期。

  媒体闻风而动,连篇累牍地报道这起神速破获的大案。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神勇女警智擒劫匪”、“省厅精英力挽狂澜”、“xx小时速破百万黄金劫案”的标题铺天盖地。陆蔓和王德标那晚略显狼狈的现场照片(被后来赶来的同事拍下)更是被反复传播,陆蔓那冷静锐利的侧脸和王德标激动涨红的脸膛形成了鲜明对比,极具故事性和传播力。

  舆论一边倒地叫好,之前质疑警方无能的声音瞬间烟消云散,变成了对公安战线的集体褒奖。省厅、市局面子十足,领导走路都带风。

  表彰大会开得隆重热烈。

  陆蔓和王德标胸前戴着大红花,站在主席台中央,聚光灯烤得人脸发烫。领导用洪亮的声音宣读着嘉奖令,“陆蔓,王德标…临危不惧,机智果敢,凭借高度职业敏感和丰富实战经验,及时发现并果断控制犯罪嫌疑人,为成功破获此案作出决定性贡献…经公安部批准,记个人一等功!”

  掌声雷动,如同潮水。

  王德标激动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只会一个劲地傻笑鞠躬,那枚沉甸甸的一等功奖章被他擦了又擦,差点揣进心口窝里。

  陆蔓也笑着,接受祝贺,但那份笑意并未真正抵达眼底。站在光环中心,听着那些褒奖之词,她总觉得有些恍惚。决定性贡献?高度职业敏感?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晚所谓的“职业敏感”,其实是建立在另一个男人近乎“预言”般的精准指引之上。

  这份天大的功劳,拿着烫手。

  接下来的事情,更是顺理成章得让人眼花缭乱。

  功勋必须奖励,人才必须重用。尤其是在舆论如此追捧的背景下,组织的提拔显得格外迅速和慷慨。

  王德标,这位青川经开区公安分局局长(正科级),凭借这“从天而降”的一等功和“协助省厅领导破获大案”的耀眼履历,几乎是以坐火箭的速度,完成了许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跨越:直接调任江口市公安局,担任党委委员,副局长(排名最后,副处级),分管几个非核心业务科室,权力不大,但毕竟迈上了副处这个台阶。

  文件下来那天,王德标拿着调令,手抖了半天,差点没哭出来。他第一时间给林万骁打电话,声音哽咽:“老领导…我…我王德标…绝不给您丢人!以后您指哪儿我打哪儿!”

  林万骁在电话那头只是轻笑:“德标,这是组织对你能力的认可,好好干,守住底线,为民办事。”

  王德标连连称是,心里却明镜似的,没有老领导那顿饭、那番话,哪有他王德标的今天?这份知遇之恩,他得拿命报。

  相较于王德标的纯粹狂喜,陆蔓的晋升则更显微妙,也更引人瞩目。

  她本身就在省厅,平台高,能力强,这次又立下如此显赫的功勋,提拔几乎是必然。但提拔到哪里,却有讲究。

  省公安厅审计处处长,正处级。

  这个任命下来时,厅里不少人都愣了一下。

  审计处?不是刑侦总队,也不是经侦总队,甚至不是治安、监管这类业务强势部门。审计处,听起来似乎是个搞内部账目核查、略显边缘的清水衙门。

  但真正懂行的人,却能从这份任命里读出不一样的味道。

  审计处,看似不直接办案,却手握对内监督、经济责任审计的利剑。它能名正言顺地查阅各个部门、各个项目的账目、资金流向,能从经济角度切入任何一起可能涉及职务犯罪的问题。它更像是一把藏在鞘里的刀,不出则已,一出必见血光。这个位置,需要极强的原则性、深厚的业务功底(尤其是经济金融知识),更需要得到高层的绝对信任。

  让刚刚立下大功、风头正劲、业务能力突出的陆蔓去坐这个位置,信号再明确不过:这不是明升暗降,这不是闲置,这是要赋予她更核心、也更隐蔽的监督调查权,是为下一步更重要的使命铺路。

  背后显然有高人布局。

  陆蔓接到任命文件时,沉默了很久。

  她几乎瞬间就明白了这个位置的深意。这不再是冲在一线抓贼破案,而是要从内部数据、从资金链条上去发现和斩断黑手。这需要更冷静的头脑,更缜密的思维,以及…更强大的内心。

  她不由得再次想起那个名字——林万骁。这背后,有没有他的影子?他是否早就预料到,甚至…推动了这一步?

  细思极恐。

  庆功宴后,王德标意气风发地奔赴江口市局上任,逢人便说“感谢组织培养,感谢领导信任”,但三杯酒下肚,话题总会拐到“我们老领导林主任”如何英明神武上。

  陆蔓则低调得多,婉拒了大部分后续的采访和活动,默默交接原单位的工作,准备赴审计处上任。

  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她去了那家土菜馆,独自坐在上次那个包间里。

  菜没点,只要了一壶清茶。

  她看着对面空着的座位,仿佛还能看到那个人从容端坐、轻描淡写间搅动风云的样子。

  感激吗?

  当然是感激的。没有他,就没有这个一等功,没有这次关键性的晋升。审计处处长的位置,对她而言,是一个极佳的平台和跳板,能接触到更深层次的东西,能更好地实现抱负。

  但疑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这份感激,越收越紧。

  他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那精准到可怕的线索,是推理,还是…别的什么?

  他为什么要用这种隐秘的方式把功劳送给自己和王德标?仅仅是为了帮旧部晋升,为了还自己人情?

  还是有更深层、更庞大的布局?自己和王德标,是不是都成了他棋盘上,一枚不知不觉间被推动的棋子?

  这种被人看得透彻、甚至命运都被无形之手轻轻拨弄的感觉,让她这位习惯了掌控局面的刑警,感到一丝深深的不安和…敬畏。

  她端起茶杯,茶水已凉,涩味更重。

  窗外阳光正好,但她却觉得,自己正一步步走入一个更加复杂幽深的棋局。执棋者云端落子,举重若轻,而她这枚刚刚过了河的“车”,前途未卜,只能凭借本能和信念,谨慎前行。

  审计处。

  她反复咀嚼着这三个字。

  那里或许没有刀光剑影,但那里的数字和账本背后,隐藏的杀机,可能远比一把仿真枪,要可怕得多。

  而林万骁,似乎早已为她选好了这把,更适合未来战场的武器。

  这份“礼物”,她接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