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儿子的生意-《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

  就在调查组紧锣密鼓地梳理赵桂芬那令人瞠目结舌的奢侈品流水账时,另一条并行的线索,很快查找出更加惊人的事情。

  张昊,张为民那个远在海外“深造”的宝贝儿子。

  最初,对张昊的调查只是例行公事。毕竟,老子出了这么大事,查查直系亲属的海外关系是标准动作。办案人员也没指望一个留学生能掀起多大风浪,顶多就是看看他学费生活费的来源是否异常。

  然而,当技术侦查人员按照程序,尝试调取张昊在境外(主要活动地是澳大利亚悉尼)的有限金融信息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头儿,这张昊的账户……有点热闹啊。”负责跨境资金分析的小刘推了推眼镜,表情古怪地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流。

  屏幕上,张昊在悉尼某银行的学生账户,近三年的流水简直比一般小公司还多。

  除了定期从国内父母账户汇来的、符合规定的学费和生活费外,更显眼的是数十笔来自不同离岸公司(注册地多在开曼群岛、维京群岛)的汇款,单笔金额从几万到十几万美元不等,名目五花八门:“咨询费”、“项目合作佣金”、“技术授权费”,甚至还有一笔标注着“生日礼物”。

  “一个留学生,哪来这么多‘咨询费’和‘佣金’?咨询什么?怎么帮袋鼠做心理辅导吗?”郑国栋凑过来一看,忍不住乐了。

  “更奇怪的是这个,”小刘点开另一个界面,“张昊在当地还注册了一家空壳公司,叫‘昊远国际控股’,主营业务写得特别高大上:跨境投资与贸易咨询。但这公司除了一个邮箱和一个秘书台的虚拟电话,什么都没有。而就是这家皮包公司,却和北阳市好几家企业的海外分部有资金往来。”

  这些北阳企业,经查,无一例外,都曾在李建国的笔记本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也都是近期外调小组重点“关照”的对象。

  “有意思了。”林万骁看着这份报告,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老子在国内批条子,儿子在海外开公司收钱。这产业链延伸得够长的,都搞起国际化经营了。看来张局长不仅懂财政,还精通跨国洗钱。”

  光有资金流水还不够,需要更立体的画像。调查组立刻转向了现代社会挖掘个人隐私的富矿,社交媒体。

  张昊的社交媒体账号几乎没做任何隐私设置,完全符合一个热衷炫富的年轻富二代形象。他的Instagram和Facebook页面,活脱脱就是一部《澳洲奢华生活指南》。

  照片里,他不再是那个需要父母省吃俭用供学费的普通留学生。他站在悉尼港的游艇上,背景是歌剧院的帆船顶,配文:“无聊,出海吹吹风。”手腕上那块理查德米勒腕表,在阳光下闪得刺眼。

  他举办奢华的生日派对,香槟塔堆得像金字塔,请来的朋友看起来非富即贵。他晒出刚提的最新款兰博基尼跑车,车牌号特意选了“ZhANG 1”。他出入顶级餐厅,一顿饭的消费恐怕比他父亲张为民一个月明面上的工资还高。

  “哟呵,这小伙日子过得比他爹滋润多了!”一个年轻的外勤队员翻着照片,啧啧称奇,“我看张局长在北阳天天喊‘过紧日子’,敢情是把紧巴都留给自己,把滋润全汇给儿子了?这父爱,真够沉甸甸的!”

  另一个队员指着一张张昊在赌场门口的照片(虽然很快被删了,但已被技术恢复)笑道:“昊远国际的主营业务之一,怕不是‘赌场筹码兑换咨询’吧?”

  办案点里响起一阵压抑的低笑。张昊这种毫不掩饰的炫富,在办案人员眼中,简直就是主动递上来的罪证。他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个定位,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与其家庭合法收入严重不符的巨额财富来源。

  “查!一查到底!”林万骁下令,“把他社交媒体上晒出的每一处房产、每一辆豪车、每一笔巨额消费,都给我摸清楚来源和付款方式!重点查那家‘昊远国际控股’,看它到底和北阳哪些企业做了哪些‘国际贸易’!”

  调查迅速深入。外调小组通过国际渠道协查,发现张昊在悉尼确实拥有一套位于高档海滨区的公寓,价值超过两百万澳元,购买资金来自一家离岸公司的“赠与”。那辆兰博基尼跑车,则是以“昊远国际”公司名义租赁的,租金高昂且预付了三年。

  而关于“昊远国际”的所谓“业务”,很快就查清了。它所谓的“咨询”项目,对应的基本都是北阳市财政系统审批通过的、由特定企业承接的政府项目。例如,北阳市某次政府采购一批进口医疗设备,中标企业的海外分公司旋即向“昊远国际”支付了一笔“市场调研费”,金额恰好是合同金额的某个百分比。另一笔来自某基建公司的“佣金”,则发生在其获得重大工程预付款之后。

  这根本就是一条精心设计的、跨境的、以“商业咨询”为伪装的利益输送链条!张为民在国内利用职权为企业牟利,企业则通过海外分公司,以“合法”的商业合同形式,将好处费输送到张昊控制的公司,完美规避了国内的监管和侦查。

  “真是煞费苦心啊。”林万骁看着汇总来的证据,不禁冷笑,“老子在前面扛雷,儿子在后面数钱。这生意经念得,都快赶上跨国公司cEo了。可惜,演技还是差了点,非得晒出来。”

  张昊那高调的社交媒体,成了压垮他父亲的重重砝码之一。这些直观的、带着年轻人虚荣心的证据,比任何枯燥的账本都更有冲击力,也更清晰地勾勒出权力是如何在张为民家族内部变现并挥霍的。

  儿子的“生意”做得越大,老子的罪证也就越确凿。 这条海外战线的重要发现,与国内赵桂芬的奢侈品流水账相互呼应,彻底撕开了张家“勤俭朴素”的伪装,将其腐败奢靡的内里暴露无遗。

  案件到了这一步,张为民已然成为瓮中之鳖,只待那最后的收网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