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清晨七点。
开发区管委会大楼前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红色公告纸上,墨迹未干。
《青川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机构改革与竞聘上岗实施方案》
白纸黑字,条条如刀。
撤并综合科、后勤科、接待办,成立行政办公室。 撤并招商一部、二部、三部,成立招商引资中心,下设项目洽谈、落地服务、政策研究三个股室。 撤并规划管理科、建设管理科,成立规划建设部,直接对书记负责。 新设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解决企业所有问题。 新设债务化解办公室,直属书记领导。
编制砍掉三分之一。中层干部全体起立,重新竞聘上岗。不论资历,只论能力。年龄、学历、专业、工作思路,全部量化打分。
人群炸了锅。
“这…这是要翻天啊!” “招商部三个变一个?老子干了一辈子招商,现在要跟小年轻竞聘?” “企业服务中心?这是什么玩意?伺候人的活儿?” “债务化解办公室?明摆着要清账得罪人!”
马建国办公室电话响个不停。他脸色铁青,对着话筒低声下气:“钱市长,我也刚看到文件…是,太突然了…我劝过,年轻人不听啊…好,好,我一定传达…”
砰地挂断电话,他喘着粗气,眼底阴沉。
李斌直接踹门进来:“马主任,你看他搞什么名堂!规划建设部直接对他汇报?那我这个分管领导成什么了?”
马建国摆手:“稍安勿躁。文件是发了,执行起来…哼,没那么容易。”
此时,林万骁正在办公室里接电话。
“机构改革方案看到了?”夏宁宁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笑意,“我爸刚才吃饭时说,你这第一把火,烧得够旺。”
“烧旺点好,去去霉气。”林万骁看着窗外,“夏部长有什么指示?”
“他说,改革难免触动利益,会有反弹。让你注意方式方法,把握节奏。但也说…看准了,就要快刀斩乱麻。”
“明白。替我谢谢部长。”
“你自己小心。”夏宁宁声音软下来,“别太累。周末回省城吗?我想你了。”
“这周末够呛。要盯着竞聘上岗。”林万骁语气放缓,“下周,下周一定回去。”
刚挂断,手机又响。是沈星澜。
“林大书记,动静不小啊。”她语调慵懒,带着记者特有的敏锐,“我刚收到线报,说你们开发区有人要去市里告状,说你搞乱秩序,排除异己。”
“消息灵通。”林万骁并不意外,“让他们告。”
“需要我写篇内参么?‘青年干部勇破沉疴,开发区改革势在必行’?”她半开玩笑。
“暂时不用。”林万骁走到门口,锁上门,“你那边怎么样?赵小明公司有什么新动静?”
“资金链更紧了。听说又在到处抵押融资。北江银行那边,动作有点异常,好像在处理一批不良资产,可能跟赵小明有关。具体还在查。”
“盯紧点。尤其是北江银行和赵小明之间的资金往来。”
“知道。你…”沈星澜顿了顿,“你也小心。改革是好事,别把自己搭进去。
放下电话,林万骁深吸一口气,他走到公告栏前,人群还未散去,议论纷纷。
他出现的那一刻,瞬间安静。所有目光聚焦过来,复杂难言。
“文件都看到了。”他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知道,很多人有想法,有顾虑,甚至不满。正常。”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面孔,老的,少的,焦虑的,期待的。
“开发区什么情况,大家比我清楚。债务缠身,土地荒芜,企业抱怨,上级不满。再按老路子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有人低头,有人撇嘴。
“改革是为了活下去,是为了发展。不是针对谁,是为了开发区所有人的饭碗,为了青川东边这片地的未来!”
他声音提高几分:“撤并科室,不是要赶谁走。是要效率!成立新部门,不是搞花样,是要服务!竞聘上岗,不是否定过去,是要更好的未来!”
“觉得自己有能力的,欢迎毛遂自荐!觉得年纪大了干不动的,组织妥善安排!觉得开发区庙小容不下大佛的,请自便!”
话说到这个份上,斩钉截铁,没有回旋余地。
“竞聘今天下午两点开始,会议室。我亲自当评委。”他最后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下午一点五十,小会议室。
林万骁坐在中间,左边是马建国,脸色勉强。右边是刘霞,神情平静。还有两名从县委组织部请来的干部做监督。
门外走廊,挤满了等待竞聘的人。紧张,兴奋,忐忑。
第一个进来的竟是规划建设科的普通科员小王,大学毕业才两年。他要竞聘新设的规划建设部副科长(正股级)。
马建国皱眉:“小王,你才工作多久?经验够吗?”
小王有点紧张,但眼神发亮:“马主任,我大学学城市规划,这两年开发区所有规划图纸我都研究过。这是我的竞聘报告,里面有针对开发区路网改造和管网升级的具体方案…”
林万骁接过报告,翻了几页,数据详实,图纸清晰。“为什么想竞聘这个岗位?”
“我想做事!”小王脱口而出,“看着开发区这么半死不活,心里憋屈!我有想法,有力气,就是没机会!”
林万骁点点头,没多说。
接下来一整天,一个接一个。有老科长磕磕巴巴念稿子,被问得汗流浃背。有年轻干部慷慨激昂,提出新颖想法。也有人明显是来敷衍走过场。
李斌也参加了原岗位竞聘,态度敷衍,言语间甚至带着几分挑衅,暗示改革长不了。
林万骁只是听着,偶尔问几个尖锐问题,在本子上记录。
傍晚,竞聘结束。评委闭门讨论。
马建国率先开口:“我看,还是要求稳。老同志经验丰富,熟悉情况。年轻人有冲劲,但容易冒进。像李斌同志,虽然说话直,但毕竟分管多年…”
刘霞反驳:“经验重要,但更不能没干劲。开发区现在需要的是破局的人,不是守摊的人。”
争论片刻。
林万骁合上本子:“名单我来定。”
他拿出早已拟好的名单,开始宣布。
招商引资中心主任,由原招商局一名三十岁的副科长担任,此人上午的答辩极具说服力,对产业趋势把握精准。 规划建设科科长(副科级),破格提拔那个年轻科员小王。 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是一位从县行政服务中心挖来的女干部,以服务高效着称。 债务化解办公室主任,由刘霞兼任。
原招商科几个老科长,全部落选。李斌,调任新设的行政办公室,分管后勤接待,明升暗降。
马建国脸色铁青:“林书记,这是不是太…太激进了?李斌同志毕竟是老同志,这样安排,恐怕…”
“恐怕什么?”林万骁看他,“恐怕有人不高兴?还是恐怕工作没法开展?”
马建国噎住。
“就这么定了。”林万骁起身,“明天发文上报组织部,等组织部正式任命文件。新部门,下周必须全部运转起来。”
他走出会议室,外面天色已黑。大楼里却比往常热闹,有人兴奋议论,有人低声骂娘,人生百态。
回到办公室,他再次站到窗前。
开发区浸在浓夜里,但远处,县城的方向,灯火璀璨。
第一板斧已经砍下。
断了一些人的官路,也开了更多人的前路。
他知道,反弹很快就会来。但他等的就是这股反弹之力。
水浑了,才好摸鱼。
手机亮了一下,是夏宁宁发来的短信:“忙完了吗?不管多晚,记得吃饭。”
他看了看桌上冷掉的盒饭,拿起筷子,大口吃起来。
窗外,似乎有一颗星,特别亮。
开发区管委会大楼前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红色公告纸上,墨迹未干。
《青川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机构改革与竞聘上岗实施方案》
白纸黑字,条条如刀。
撤并综合科、后勤科、接待办,成立行政办公室。 撤并招商一部、二部、三部,成立招商引资中心,下设项目洽谈、落地服务、政策研究三个股室。 撤并规划管理科、建设管理科,成立规划建设部,直接对书记负责。 新设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解决企业所有问题。 新设债务化解办公室,直属书记领导。
编制砍掉三分之一。中层干部全体起立,重新竞聘上岗。不论资历,只论能力。年龄、学历、专业、工作思路,全部量化打分。
人群炸了锅。
“这…这是要翻天啊!” “招商部三个变一个?老子干了一辈子招商,现在要跟小年轻竞聘?” “企业服务中心?这是什么玩意?伺候人的活儿?” “债务化解办公室?明摆着要清账得罪人!”
马建国办公室电话响个不停。他脸色铁青,对着话筒低声下气:“钱市长,我也刚看到文件…是,太突然了…我劝过,年轻人不听啊…好,好,我一定传达…”
砰地挂断电话,他喘着粗气,眼底阴沉。
李斌直接踹门进来:“马主任,你看他搞什么名堂!规划建设部直接对他汇报?那我这个分管领导成什么了?”
马建国摆手:“稍安勿躁。文件是发了,执行起来…哼,没那么容易。”
此时,林万骁正在办公室里接电话。
“机构改革方案看到了?”夏宁宁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笑意,“我爸刚才吃饭时说,你这第一把火,烧得够旺。”
“烧旺点好,去去霉气。”林万骁看着窗外,“夏部长有什么指示?”
“他说,改革难免触动利益,会有反弹。让你注意方式方法,把握节奏。但也说…看准了,就要快刀斩乱麻。”
“明白。替我谢谢部长。”
“你自己小心。”夏宁宁声音软下来,“别太累。周末回省城吗?我想你了。”
“这周末够呛。要盯着竞聘上岗。”林万骁语气放缓,“下周,下周一定回去。”
刚挂断,手机又响。是沈星澜。
“林大书记,动静不小啊。”她语调慵懒,带着记者特有的敏锐,“我刚收到线报,说你们开发区有人要去市里告状,说你搞乱秩序,排除异己。”
“消息灵通。”林万骁并不意外,“让他们告。”
“需要我写篇内参么?‘青年干部勇破沉疴,开发区改革势在必行’?”她半开玩笑。
“暂时不用。”林万骁走到门口,锁上门,“你那边怎么样?赵小明公司有什么新动静?”
“资金链更紧了。听说又在到处抵押融资。北江银行那边,动作有点异常,好像在处理一批不良资产,可能跟赵小明有关。具体还在查。”
“盯紧点。尤其是北江银行和赵小明之间的资金往来。”
“知道。你…”沈星澜顿了顿,“你也小心。改革是好事,别把自己搭进去。
放下电话,林万骁深吸一口气,他走到公告栏前,人群还未散去,议论纷纷。
他出现的那一刻,瞬间安静。所有目光聚焦过来,复杂难言。
“文件都看到了。”他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知道,很多人有想法,有顾虑,甚至不满。正常。”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面孔,老的,少的,焦虑的,期待的。
“开发区什么情况,大家比我清楚。债务缠身,土地荒芜,企业抱怨,上级不满。再按老路子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有人低头,有人撇嘴。
“改革是为了活下去,是为了发展。不是针对谁,是为了开发区所有人的饭碗,为了青川东边这片地的未来!”
他声音提高几分:“撤并科室,不是要赶谁走。是要效率!成立新部门,不是搞花样,是要服务!竞聘上岗,不是否定过去,是要更好的未来!”
“觉得自己有能力的,欢迎毛遂自荐!觉得年纪大了干不动的,组织妥善安排!觉得开发区庙小容不下大佛的,请自便!”
话说到这个份上,斩钉截铁,没有回旋余地。
“竞聘今天下午两点开始,会议室。我亲自当评委。”他最后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下午一点五十,小会议室。
林万骁坐在中间,左边是马建国,脸色勉强。右边是刘霞,神情平静。还有两名从县委组织部请来的干部做监督。
门外走廊,挤满了等待竞聘的人。紧张,兴奋,忐忑。
第一个进来的竟是规划建设科的普通科员小王,大学毕业才两年。他要竞聘新设的规划建设部副科长(正股级)。
马建国皱眉:“小王,你才工作多久?经验够吗?”
小王有点紧张,但眼神发亮:“马主任,我大学学城市规划,这两年开发区所有规划图纸我都研究过。这是我的竞聘报告,里面有针对开发区路网改造和管网升级的具体方案…”
林万骁接过报告,翻了几页,数据详实,图纸清晰。“为什么想竞聘这个岗位?”
“我想做事!”小王脱口而出,“看着开发区这么半死不活,心里憋屈!我有想法,有力气,就是没机会!”
林万骁点点头,没多说。
接下来一整天,一个接一个。有老科长磕磕巴巴念稿子,被问得汗流浃背。有年轻干部慷慨激昂,提出新颖想法。也有人明显是来敷衍走过场。
李斌也参加了原岗位竞聘,态度敷衍,言语间甚至带着几分挑衅,暗示改革长不了。
林万骁只是听着,偶尔问几个尖锐问题,在本子上记录。
傍晚,竞聘结束。评委闭门讨论。
马建国率先开口:“我看,还是要求稳。老同志经验丰富,熟悉情况。年轻人有冲劲,但容易冒进。像李斌同志,虽然说话直,但毕竟分管多年…”
刘霞反驳:“经验重要,但更不能没干劲。开发区现在需要的是破局的人,不是守摊的人。”
争论片刻。
林万骁合上本子:“名单我来定。”
他拿出早已拟好的名单,开始宣布。
招商引资中心主任,由原招商局一名三十岁的副科长担任,此人上午的答辩极具说服力,对产业趋势把握精准。 规划建设科科长(副科级),破格提拔那个年轻科员小王。 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是一位从县行政服务中心挖来的女干部,以服务高效着称。 债务化解办公室主任,由刘霞兼任。
原招商科几个老科长,全部落选。李斌,调任新设的行政办公室,分管后勤接待,明升暗降。
马建国脸色铁青:“林书记,这是不是太…太激进了?李斌同志毕竟是老同志,这样安排,恐怕…”
“恐怕什么?”林万骁看他,“恐怕有人不高兴?还是恐怕工作没法开展?”
马建国噎住。
“就这么定了。”林万骁起身,“明天发文上报组织部,等组织部正式任命文件。新部门,下周必须全部运转起来。”
他走出会议室,外面天色已黑。大楼里却比往常热闹,有人兴奋议论,有人低声骂娘,人生百态。
回到办公室,他再次站到窗前。
开发区浸在浓夜里,但远处,县城的方向,灯火璀璨。
第一板斧已经砍下。
断了一些人的官路,也开了更多人的前路。
他知道,反弹很快就会来。但他等的就是这股反弹之力。
水浑了,才好摸鱼。
手机亮了一下,是夏宁宁发来的短信:“忙完了吗?不管多晚,记得吃饭。”
他看了看桌上冷掉的盒饭,拿起筷子,大口吃起来。
窗外,似乎有一颗星,特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