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访客-《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

  北江省会昌南市。

  省委一号楼外,两盏红色宫灯在风里轻晃,像两颗冻硬的柿子。

  林万骁端着保温杯,站在门廊下,目光掠过停车位:

  奥迪A6、帕萨特、别克GL8,各挂省直、市直小牌,像一排等着检阅的兵。

  今天日程表上,书记上午不外出,访客名单却排得密不透风。

  7:10,老郑把大门钥匙递给他,低声提醒:

  “财政厅魏宪章七点二十到,交通厅老郑七点三十五,国开行刘仲达八点整,别让他们撞车。”

  林万骁点头,把名单折成两折,塞进西装内袋,像藏一张作战图。

  七点十八分,财政厅厅长魏宪章踩着雪声进来,呢大衣上落满碎雪。

  “小林,书记忙不忙?”

  声音不高,却带着财政口特有的底气。

  林万骁微笑,侧身让路:“魏厅,书记刚看完晨报,正等您。”

  说话间,手指在袖口轻弹,一粒雪沫无声落地。

  魏宪章递过一份文件袋,牛皮纸,封口处印着“机密”二字。

  林万骁接过,手指在袋角一捏,厚度了然:

  厚厚一摞,不是预算表,就是债务清单。

  他转身,把文件袋放在书记案头,顺手把茶杯添满七分。

  顾沉舟抬眼,目光掠过魏宪章,只一句:“坐。”

  声音不大,却像铁锤砸在棉花上。

  林万骁退出,关门,站在走廊尽头,耳朵竖起:

  屋里声音压得极低,偶尔蹦出“隐性债务”“专项债展期”几个词,像冰面下炸开的鱼。

  二十分钟后,魏宪章推门出来,额头一层细汗,脸上却带着笑。

  林万骁迎上去,递过外套:“魏厅,雪大路滑,慢走。”

  魏宪章拍拍他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年轻人,前途无量。”

  一句客套,却带着财政厅惯有的算盘味。

  七点三十五分,交通厅厅长郑伯钧踩着点进门,身后跟着总工和办公室主任,手里拎着两条“中华”,用报纸包着,鼓囊囊。

  林万骁扫一眼,笑着挡回去:“郑厅,书记戒烟,您的心意我替他收,烟我替您处理。”

  一句话,软中带硬,郑伯钧愣了半秒,哈哈一笑:“小林,会说话!”

  屋里,顾沉舟正在看地图,郑伯钧凑过去,手指在“北江高速复线”上画圈:“书记,只要资金到位,三个月内开工,绝不含糊。”

  顾沉舟没抬头,只问:“资金从哪来?”

  郑伯钧噎住,林万骁适时递上一杯热茶:“郑厅,茶热,先暖暖手。”

  茶是普洱,暖胃,也堵话。

  十分钟后,郑伯钧告辞,走到门口,忽然回头:“小林,改天请你吃河豚,我亲自下厨。”

  林万骁笑而不答,目送他上车,转身把两条中华塞进司机老郑手里:“老郑,拿去抽,别浪费。”

  八点整,国开行副行长刘仲达带着信贷部主任进门,西装笔挺,皮鞋锃亮。

  刘仲达是京城下来的,说话带着京腔,笑容温和,眼神却像算盘珠。

  “顾书记,25亿应急贷款,总行批了,抵押物要细化。”

  顾沉舟没接话,只抬了抬下巴。

  林万骁把文件夹递过去,指尖在“高速收费权”四个字上轻点,声音不高:“刘行,评估价42亿,抵押率六成,期限五年,利率下浮10%,按季付息,展期一次,总行风控部已口头同意。”

  刘仲达挑眉,翻开文件,指尖在页码上轻敲,像在算利息。

  顾沉舟淡淡一句:“刘行,北江不是第一次和国开行合作,规矩我们懂,底线我们也守。”

  一句话,软中带硬,刘仲达笑了:“顾书记,爽快!”

  林万骁适时递上热毛巾:“刘行,擦擦雪水,别着凉。”

  毛巾雪白,像一张干净的底牌。

  二十分钟后,刘仲达告辞,走到门口,忽然回头:“小林,山河路桥的项目,我让人对接你。”

  林万骁微笑点头,目送他上车,转身把文件袋锁进保险柜,钥匙贴身收好。

  九点十分,市城投集团董事长周国梁进门,五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拎着一盒龙井,包装精致。

  周国梁是顾沉舟大学同学,说话带着熟络:“老顾,尝尝新茶,明前头采。”

  顾沉舟接过茶,随手放在茶几上,没开封,只问:“高架ppp,资本金到位了吗?”

  周国梁苦笑:“书记,银行那边卡得紧。”

  顾沉舟看向林万骁:“小林,山河路桥的尽调报告,拿给周总看看。”

  林万骁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递过去,指尖在“资本金比例”四个字上轻点:“周总,山河路桥资本金20%,国开行贷款60%,城投债20%,比例合规,银行没理由卡。”

  周国梁眼睛一亮,连声道谢。

  顾沉舟淡淡一句:“周总,茶我收,项目抓紧,别让我等。”

  一句话,茶是茶,项目是项目,分得清清楚楚。

  十分钟后,周国梁告辞,走到门口,忽然回头:“小林,改天请你喝茶,我亲自泡。”

  林万骁微笑点头,目送他上车,转身把龙井递给老郑:“老郑,拿去喝,别浪费。”

  十点二十分,访客结束,一号楼终于安静下来。

  林万骁站在走廊尽头,手里端着一杯新泡的普洱,热气在眼前盘旋。

  他低头翻看笔记本,来访记录密密麻麻:

  魏宪章——隐性债务展期

  郑伯钧——高速复线资金

  刘仲达——25亿应急贷款

  周国梁——高架ppp资本金

  每一家都带着筹码,每一张笑脸背后都是算盘。

  他轻轻吐出一口白雾,像吐出一枚冰做的钉子。

  中午,机关食堂小包间。

  顾沉舟、骆明川、唐竞,加上林万骁,四菜一汤,简单。

  骆明川夹了一筷子清蒸鲈鱼,忽然问:“小林,今天访客不少,你怎么看?”

  林万骁放下筷子,声音不高:“都带着算盘,也带着诚意,关键看书记怎么拨算盘珠。”

  一句话,满桌安静。

  顾沉舟笑了,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他碗里:“吃,吃饱了才有力气拨算盘。”

  下午三点,办公厅走廊。

  林万骁端着一杯速溶咖啡,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停车场。

  一辆辆轿车鱼贯而入,车牌号像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财政厅、交通厅、国开行、城投……

  他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下四句话:

  隐性债务要展期,高速复线要开工,应急贷款要落地,高架ppp要提速。

  每句话后面,都画了一个小小的红圈,像四颗待引爆的雷。

  傍晚六点,一号楼灯光亮起。

  顾沉舟站在窗前,看着远处车流,忽然开口:“小林,今天访客,你记下了?”

  林万骁点头,声音沉稳:“记下了,也记住了。”

  顾沉舟没回头,只说一句:“记住就好,明天还有。”

  声音不高,却像铁锤砸在钢板上,叮当作响。

  深夜十一点,办公厅灯火通明。

  林万骁坐在电脑前,十指翻飞,把今天的访客记录整理成一份简报:

  《关于今日各单位来访情况的汇报》

  末尾,他加了一句话:

  “所有诉求,已按轻重缓急分类,建议书记分批接见,分批解决。”

  打印,装订,封面右上角,黑色签字笔写下编号:

  顾办秘〔2008〕第006号。

  他合上笔帽,像合上刀鞘。

  窗外,雪停了,路灯照在雪面上,像撒了一层碎银。

  他站在窗前,指尖在玻璃上轻轻敲了两下,像在敲一扇新门。

  门后,是更深的夜,也是更高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