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签约-《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

  县委那场悄无声息的暗战,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荡开片刻,便迅速被更汹涌的水流吞没。表面风平浪静,水下却已是格局悄然重塑。

  常务副县长赵小东和国土局长蒋树人安分了许多,见到林万骁时,脸上甚至能挤出几分略显僵硬却绝不敢再含沙射影的笑意。县委书记吴大勇的雷霆手腕,让他们清晰地意识到,在这盘关于青桥镇、关于德宁项目的棋局上,谁才是那个真正执子的人,而林万骁,已然是吴大勇手中最锋利、也最受看重的那枚棋子。

  障碍扫清,绿灯全开。

  德宁世纪项目的推进速度,快得令人瞠目。土地勘界、规划设计、环境评估……所有流程一路畅行。宁致远似乎也急于将蓝图落地,德宁方面的团队几乎常驻青桥,与镇投公司、设计单位日夜磋商,完善细节。

  签约仪式,定在县礼堂举行。这是吴大勇亲自拍板定的调子,高规格,广宣传,必须办成青川县招商引资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仪式当天,县礼堂布置得庄重喜庆。红色背景板上,“德宁世纪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的金色大字熠熠生辉。台下,前排坐着县委县政府所有在家领导,后排是各县直单位、乡镇一把手,以及闻风而来的省市媒体记者,长枪短炮架起一片。

  镁光灯闪烁,气氛热烈而正式。

  林万骁陪着宁致远坐在主席台一侧。宁致远依旧是一身休闲夹克,与周围西装革履的环境略有些格格不入,但他神色平静,眼神里只有对项目的专注。林万骁则是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白衬衫挺括,年轻的面容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目光扫过台下,与吴大勇、秦怀远短暂交汇,彼此心照不宣。

  主持人按照流程,介绍项目情况,领导致辞。

  吴大勇的讲话慷慨激昂,将德宁项目的落户誉为“青川县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吹响了向新能源领域进军的号角”,充分肯定了青桥镇前期所做的工作。秦怀远的发言则更务实,强调县政府将一如既往提供最优服务,保障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轮到双方代表致辞。宁致远言简意赅,只强调了青桥独特的能源优势和政府的高效务实是吸引德宁的关键,表达了对项目未来的信心。

  最后,是林万骁。

  他走到发言席前,调整了一下麦克风,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创造了“青桥速度”、谈下了“不可能条件”的年轻镇长身上。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清晰而平稳,没有多余的激动,“今天,对青桥镇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引进的,不只是一个投资五十亿的工业项目,更是一个引领未来的绿色产业引擎,一份造福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他没有看稿,目光沉稳地掠过台下:“青桥镇将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最高的效率,履行协议承诺,确保德宁项目顺利建设,早日投产。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德宁世纪的专业运营下,青桥绿色能源产业园,必将成为我县乃至我省新能源产业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发言简短,有力,姿态摆得正,功劳归于上级,未来描绘得实实在在,滴水不漏。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吴大勇和秦怀远微微颔首,面露满意。

  最关键的时刻到来。礼仪小姐端上铺着红绒布的托盘,里面放着两份厚重的协议文本。

  林万骁和宁致远站起身,走到台中央,在无数镜头和目光的注视下,拿起签字笔。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名字落下,印章盖上。

  一锤定音。

  掌声再次雷动,镁光灯疯狂闪烁,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林万骁和宁致远转身,握手。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个年轻而充满力量,一个沉稳而蕴含技术偏执。

  “合作愉快,林镇长。” “合作愉快,宁董。青桥不会让你失望。”

  协议条款最终版:德宁世纪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投资二十亿,用地三百亩。青桥镇投公司以土地及配套折价入股,占股百分之二十。项目稳定盈利后,前三年税收县级留存部分百分之五十返还青桥镇。

  虽然没有达到最初理想的百分之三十和百分百,但这已是空前的胜利。镇投公司拥有了持续分红的股权,镇财政获得了可观的远期税收来源。更重要的是,一个投资五十亿的龙头项目,及其必将带来的产业链集聚效应,已牢牢拴在了青桥镇的土地上。

  签约仪式圆满落幕。人群逐渐散去,礼堂内留下喧嚣过后的空寂。

  林万骁独自站在台上,背景板上的金字依旧闪亮。他缓缓呼出一口气,胸腔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情绪。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艰难阶段的开始。建设的压力、协调的琐碎、更多虎视眈眈的目光……都将接踵而至。

  但他站在那里,身姿如松。

  这一步,他走稳了。青桥镇的棋盘上,他再次落下了一颗决定性的棋子。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手中的筹码,已然越来越多。

  窗外,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县政府大院飘扬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