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投曹招募流民制盐-《任意门开始的旅途》

  客栈的伙计老早的开门营业。

  李峰推开萧峰的房门时,他正对着窗外出神。

  晨光落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映出几分犹豫。

  “想通了?” 李峰将一碗热粥放在桌上。

  萧峰转过身,拿起粥碗一饮而尽。

  “你说得对。” 他抹了把嘴,“与其困死在过去。”

  “不如做点实事。”

  李峰笑了:“这才对嘛。”

  “以萧大哥的本事,在这乱世定能闯出一片天地。”

  阿青端着小菜走进来:“快吃吧,吃完还要去招募处呢。”

  辰时的陈留城,已挤满了前来投军的汉子。

  招募处的高台上,一面 “曹” 字大旗迎风招展。

  李峰三人刚站定,就有兵卒上前盘问。

  “你们三个,会什么本事?”

  李峰指着自己:“我擅长搞钱粮。”

  又指向乔峰:“这位大哥武力天下无敌。”

  兵卒上下打量着他们,尤其是看到乔峰那铁塔般的身形时。

  眼神里多了几分怀疑:“吹牛谁不会?”

  “有本事露两手看看。”

  李峰懒得跟他废话:“叫你们能做主的来。”

  “我这本事,不是谁都能掂量的。”

  兵卒被他的口气唬住,不敢擅自决定。

  转身跑进后面的帐篷通报。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锦袍的矮个中年走了出来。

  身后跟着几个武将,个个气势不凡。

  “谁这么大口气?”

  中年人声如洪钟,眼神锐利如鹰。

  李峰心中一动,这想必就是曹操了。

  果然,兵卒低声道:“这就是曹大人。”

  曹操看向李峰:“请问这位少年怎么称呼?”

  “在下李峰。”

  李峰指着阿青:“这是我的妻子。”

  又指向乔峰:“这是我大哥萧峰。”

  “我最擅长的是搞钱粮。”

  “我大哥最厉害的是武力天下无敌。”

  曹操挑眉,显然不信。

  他挥了挥手:“去,叫十个弟兄来。”

  很快,十个精壮士兵拿着长枪走了过来。

  “萧壮士,可否露两手让某开开眼?”

  乔峰看了李峰一眼,见他点头。

  便走到空地上,活动了一下筋骨。

  “请指教。”

  十个士兵呈扇形围上来,枪尖直指乔峰。

  “喝!”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长枪同时刺出。

  乔峰不慌不忙,脚下步伐变幻。

  正是那套在丐帮练了多年的太祖长拳。

  拳头带起呼呼风声,看似平平无奇。

  却总能在刻不容发之际避开枪尖。

  只听 “砰砰乓乓” 一阵响。

  不过片刻功夫。

  十个士兵就全都捂着肚子倒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

  人群中,两个身材魁梧的武将走了出来。

  正是曹仁、曹洪。

  “这等花拳绣腿,也敢称天下无敌?” 曹洪冷哼一声。

  “某来会会你!”

  说罢,兄弟二人并肩而上。

  乔峰不退反进,拳头如影随形。

  只听 “哎哟” 两声。

  不到两个回合,曹仁、曹洪就被打倒在地。

  爬起来时,脸上都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连忙上前扶起二人。

  “两位贤弟没事吧?”

  见二人只是受了些皮外伤,才松了口气。

  他转向乔峰,拱手道:“萧壮士果然厉害。”

  “某有眼无珠了。”

  又看向李峰:“李先生擅长搞钱粮?”

  李峰点头:“只要给我人手,保证军粮无忧。”

  曹操哈哈大笑:“好!”

  “李峰,任度支校尉,负责军中钱粮。”

  “萧峰,任前军校尉,统领亲卫。”

  “某这就给你们安排宅院。”

  第三天一早。

  李峰带着乔峰,在城外召集了三千流民。

  他指着远处的盐矿:“你们跟着我干。”

  “管吃管住,每月还有工钱。”

  流民们半信半疑,直到看到李峰让人运来的粮食。

  才欢呼着拿起工具,跟着矿师往山里走。

  阿青穿着一身利落的短打,在矿场周围巡视。

  乔峰则带着几个亲卫,维持秩序。

  李峰坐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看着账簿。

  忽然对乔峰道:“萧大哥,你说这盐要是熬出来。”

  “能卖多少钱?”

  乔峰挠头:“不知道,不过军中好像挺缺盐的。”

  李峰笑了:“何止缺,这东西可是硬通货。”

  三日后,第一锅雪白的细盐熬了出来。

  晶莹剔透,没有一点杂质。

  李峰让人呈给曹操看时,他正在和族内兄弟议事。

  “这是…… 盐?” 曹嵩拿起一点,放在舌尖尝了尝。

  “比官盐还精纯!”

  曹操也很惊讶:“李峰,你这是怎么弄出来的?”

  “秘密。” 李峰笑道,“不过曹大人放心。”

  “现在每日能产万斤,以后还能再多。”

  (东汉 1 斤约合今 222 克)

  曹操算了算,每月就是三十万斤。

  这要是卖出去,可是一笔巨款。

  他当即道:“李峰,只要你搞出新东西。”

  “利润留出一成给你,如何?”

  李峰等的就是这句话:“一言为定。”

  接下来的日子,李峰的盐场忙得热火朝天。

  他用任意门去了趟天竺,“借” 了几个大粮仓的粮食。

  解决了流民的吃饭问题。

  又从流民中选出一个叫张万的人。

  让他负责细盐的贩卖。

  李峰传授其罗汉拳。

  这张万原是商人,因遭劫匪,家破人亡才沦为流民。

  对李峰感恩戴德,做事十分尽心。

  不出一月,细盐就卖到了豫州和徐州。

  换回来的粮食、布匹堆积如山。

  曹操看着账本,笑得合不拢嘴。

  这日,曹操召集众人:“酸枣会盟,讨董大军已聚。”

  “我等也该出发了。”

  李峰、乔峰都在随军之列。

  李峰特意给阿青备了身皮甲,让她做自己的贴身护卫。

  曹操看在眼里,却装作没看见。

  大军三千人,大多步行,只有少数将领有马。

  从陈留出发,经过封丘,渡过黄河。

  一路晓行夜宿,十日后终于抵达酸枣。

  沿途的百姓见他们军容整齐,不像其他队伍那般抢掠。

  都纷纷端来茶水慰问。

  李峰坐在一辆板车上,看着路边的景象。

  对身边的阿青道:“这曹操,倒真是个能成大事的。”

  阿青点头:“那个萧峰大哥也很厉害。”

  “一路上帮了不少百姓。”

  乔峰正在队伍中,帮着搀扶受伤的士兵。

  听到他们的话,只是憨厚地笑了笑。

  酸枣城外,各路诸侯的兵马连绵数十里。

  袁绍的 “袁” 字大旗,袁术的 “仲” 字大旗。

  还有孙坚的 “孙” 字大旗,迎风招展。

  曹操的兵马虽然不多,却军纪严明。

  引得不少人侧目。

  “前面就是会盟的大营了。” 曹操勒住马,对众人道。

  “接下来,便是我等讨贼兴汉之时!”

  李峰望着那片营帐,心中豪情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