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爱与支持-《【王俊凯】玫瑰与E弦》

  王俊凯也停下脚步,转过身面对着她。夜色勾勒出他清晰的轮廓,他的眼神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温柔。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伸出手,将她整个人轻轻揽入怀中,大衣的布料隔绝了晚风的微凉。

  他将下巴抵在她发顶,声音低沉而坚定地在她耳边响起:

  “可是,巴黎不一样。那是浪漫之都。”他顿了顿,手臂收紧了些,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憧憬和决心,“而且,我不只是想你了才去见你。”

  “我是想和你一起,去世界各地。”他的声音很轻,却像承诺一样重重落在姜时愿的心上,“想在你比赛、演出、工作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我们两个人的记忆。不只是通过视频,而是真真切切地,一起站在那片土地上。”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隐约的华尔兹旋律。姜时愿靠在他温暖的怀里,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和这番比任何情话都更动人的话语,之前那点心疼渐渐被一种巨大的、安心的幸福感所取代。

  她不再劝阻,只是在他怀里轻轻点了点头,声音闷在他的大衣里,带着笑意和一丝哽咽:“……好。那说好了,我在巴黎等你。”

  “嗯,说好了。”王俊凯低笑,吻了吻她的发顶。

  两人相拥的身影在维也纳的夜色中投下长长的影子,紧密相连,仿佛没有什么能将他们分开。世界的版图,因为他们共同的足迹,而即将变得更加广阔和浪漫。

  时光在琴弦的振动与掌声的浪潮中飞快流逝。王俊凯陪伴姜时愿完成了她在奥地利剩余的两场演出。每一场,他都坐在观众席中,或许是角落,或许是她的亲友预留座,以一个最特殊观众的身份,沉浸在她的音乐世界里,见证着她一次次用才华和汗水点亮舞台。

  然而,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演出结束后,两人不得不再次面临分别。

  北京还有重要的工作在等待王俊凯——他主演的电影进入了密集的宣传期,首映礼、媒体见面会、城市路演……一系列行程早已排满,需要他立刻返回投入其中。

  而姜时愿的旅程还远未结束。纽约爱乐乐团庞大的巡演计划将继续推进,下一站已在召唤。

  在维也纳机场,两人简单告别。没有过多的缠绵悱恻,因为他们都已习惯了这种模式,也更懂得如何将不舍化为各自前行的动力。

  “落地报个平安。”姜时愿帮他理了理衣领,轻声叮嘱。

  “你也是。巡演辛苦,别太累。”王俊凯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巴黎见。”

  “嗯,巴黎见。”

  他目送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安检口,然后才转身,走向自己的登机口。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国际到达出口,早已被闻讯而来的媒体、代拍和大量粉丝围得水泄不通。

  尽管王俊凯的粉丝“小螃蟹”们素来以秩序良好着称,自发形成人墙,尽量不拥挤、不喧哗,只举起手机和相机安静地拍摄,但架不住一些为了博眼球、抢新闻的媒体和毫无底线的代拍们拼命往前挤。

  当王俊凯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出口时,人群瞬间骚动起来。闪光灯如同白昼般疯狂闪烁,几乎要灼伤人的眼睛。保镖和助理迅速上前,护在他周围,艰难地开辟出一条通道。

  “小凯!看这边!”

  “小凯,这次去维也纳是去看岁岁巡演了吗?”

  “演出精彩吗?有没有什么想对岁岁说的?”

  “婚期定在什么时候啊?透露一下吧!”

  “小凯!这边!”

  各种问题,尤其是涉及姜时愿和私人感情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砸过来,其中还夹杂着一些代拍为了吸引他注意而发出的尖利喊叫,甚至有人不顾一切地想冲破保镖的阻拦,将镜头几乎怼到他脸上。

  王俊凯戴着黑色口罩和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看不出情绪的眼睛。他全程微低着头,加快脚步,对周围的所有问题充耳不闻,一言不发。

  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代拍和部分媒体的恶劣行径——为了流量和照片可以毫无底线地干扰秩序、侵犯隐私。他不想给予任何回应,哪怕是一个眼神,都可能被他们过度解读和利用。

  然而,他的沉默和快速前行反而让一些代拍更加急躁,试图突破防线。

  就在这时,原本保持着克制秩序的“小螃蟹”们看不下去了。她们不约而同地、非常有默契地向前移动,不是冲向王俊凯,而是巧妙地用身体组成了一道更厚实的人墙,隔开了那些疯狂的代拍和媒体,将王俊凯护在更安全的内圈。

  同时,几个响亮而清晰的声音从粉丝群中喊出,盖过了那些嘈杂的追问:

  “小凯!辛苦了!”

  “小凯,电影宣传顺利!”

  “哥哥注意安全!”

  “好好休息!”

  这些善意而温暖的喊话,像一股清流,瞬间冲淡了现场令人不适的紧张氛围。她们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我们懂你,我们保护你,我们支持你的工作。

  王俊凯的脚步似乎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帽檐下的眼神柔和了一瞬。虽然他依旧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但紧绷的肩线似乎放松了些。他在保镖和粉丝共同构筑的“保护圈”中,快速地、顺利地走向了等候的车辆。

  车门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喧嚣。这场短暂的机场“遭遇战”再次证明,爱与支持,有时无需言语,也能形成最有力的守护。

  与此同时,另一架航班也从维也纳国际机场起飞,刺破云层,驶向未知的远方。

  姜时愿坐在靠窗的位置,舷窗外是浩瀚无垠、变幻莫测的云海,时而如棉絮般松软,时而如金色峰峦般壮丽。

  短暂的奥地利之旅,连同金色大厅的辉煌、好友重逢的喜悦、以及摩天轮顶端的温情,都如同窗外的风景,被迅速收纳于身后,成为记忆中璀璨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