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腊月-《【王俊凯】玫瑰与E弦》

  姜明远和林文茵听着两边老人的话,都笑着点头。林文茵开口道:“妈,阿姨,你们选的日子肯定都是好的。我看啊,要不就把这几个日子都列出来,咱们再仔细看看,挑一个最方便、大家都满意的?”

  “对对对,”王银龙也附和道,“日子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两个孩子高兴,咱们两家人都方便。”

  于是,话题从“选哪个”进入了更具体的“比较哪个更好”的阶段。包厢里充满了关于日期、天气、习俗、甚至酒店预订难易度的友好讨论,其乐融融。

  接着话题自然地从长辈们那里转向了两位主角。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慈爱和询问,落在了王俊凯和姜时愿身上。

  王俊凯感受到众人的注视,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先侧过头,目光温柔地看向身旁的姜时愿,像是在做最后的确认。姜时愿也正看着他,眼中是全然信任的柔光,轻轻点了点头。

  他这才转回头,面向满桌的长辈,坐姿更端正了些,一只手在桌下依旧紧紧握着姜时愿的手,另一只手则自然地放在桌上,语气沉稳而清晰地开口:

  “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他先礼貌地称呼了一圈,然后才进入正题,“关于订婚和结婚的时间,我和岁岁也简单商量过。”

  他顿了顿,条理分明地说道:“岁岁明年乐团的全球巡演日程已经排定了,任务比较重。如果紧接着就筹备婚礼,时间上可能会太赶,她也太辛苦。所以,我们想着,结婚的话,可能稍微往后放一放,大概等一年左右。这样时间更充裕,我也能多准备准备婚礼的细节,想给她一个更好的。”

  他的考虑周到务实,完全是从姜时愿的角度出发,听得两家长辈都纷纷点头表示理解和赞同。

  “至于订婚,”王俊凯继续说道,语气变得更加柔和却坚定,“就按爷爷奶奶和叔叔阿姨们刚才商量的,定在腊月里,年前,喜庆。开年后我和岁岁都各自有工作要忙,年前时间刚好。”

  最后,他微笑着,目光扫过自己的父母,又看向姜时愿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说出了两人共同的心愿:“我和岁岁都是在重庆长大的,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所以,我们都希望,订婚仪式能在重庆办。”

  他的话说完,桌上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一片欣慰的附和声。

  “好!考虑得周到!”王银龙第一个表示赞同,“是该以岁岁的工作为重,婚礼是大事,不能仓促。”

  “在重庆办好!热闹!亲戚朋友也都在!”姜爷爷笑呵呵地点头。

  龚声宏和林文茵对视一眼,也都满意地笑了:“孩子们自己有计划就好,我们全力支持。”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又都温柔地投向了姜时愿。她感受到大家的注视,抬起头,脸上带着温婉又幸福的笑容,声音柔和却清晰地补充道:“嗯,我们都商量好了的。听长辈们的安排,在重庆订婚,很好。”

  她的从容和肯定,彻底为这场关于良辰吉日的讨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两人指间紧握,心意相通,对未来每一步的规划都清晰而坚定,让在座的所有长辈都放下了心,只剩下满满的祝福和期待。

  包厢里的气氛更加融洽,推杯换盏间,已然是在具体商量着腊月订婚宴的细节和邀请了。窗外的阳光似乎也变得更加明亮温暖,预示着一切的美好都将如期而至。

  两家人热热闹闹地吃完午饭,又坐着喝了会儿茶,仔细敲定了腊月里订婚的具体日期和大致流程,气氛始终融洽而喜庆。直到下午时分,才互相道别,各自回家。

  临分别前,王俊凯自然地牵起姜时愿的手,低声问她:“时间还早,要不要去逛逛?”

  姜时愿眼睛弯起,立刻点头:“好呀。”

  两家大人看着这小两口黏糊又自然的模样,都露出心照不宣的欣慰笑容。龚声宏还特意叮嘱了一句:“外面冷,戴好围巾。”

  冬日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却抵不过山城特有的湿冷寒气。两人戴上帽子和围巾,将半张脸埋进柔软的羊毛织物里,沿着街道慢悠悠地走着。不知不觉,便走到了繁华的解放碑步行街。周末的街头依旧人流如织,充满了热闹的烟火气。

  路过一家熟悉的奶茶店,王俊凯停下脚步:“喝杯热的?”

  “嗯,要三分糖。”姜时愿点头。

  王俊凯很快买了两杯热气腾腾的奶茶出来,将其中一杯递给她。指尖相触,都是暖暖的。

  他们捧着温热的奶茶,沿着步行街慢慢走着。周围是熙攘的人流和熟悉的乡音,充满了烟火气息。

  王俊凯吸了一口奶茶,目光扫过街边那些抱着吉他唱歌的年轻人,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回忆的悠远:“还没正式出道那会儿,我和王源,也经常在这种街边唱歌。差不多也是这个季节,天冷,唱一会儿就得搓搓手。”

  姜时愿侧过身,面对着他,拉着他的手,自己倒着走,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真的吗?在哪个路口?好可惜啊,没能看见你那个时候的样子,”她想象着那个场景,语气里带着无限的惋惜和好奇,“应该超级可爱吧?”

  王俊凯被她倒着走的动作和“可爱”的评价逗笑,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子,纠正道:“是帅气。”他顿了顿,目光温柔地回望她,“不过那个时候的岁岁,应该是在琴房里,对着乐谱和节拍器,苦练着小提琴吧?”

  姜时愿停下了脚步。

  她站在熙攘的人群里,目光却仿佛穿透了时光。她其实看过那个模糊的视频——在网上某个尘封的角落,少年抱着吉他,眼神清澈又倔强,在冬日的街头唱着青涩却充满力量的歌。

  而那时的她,确实如他所说,在遥远的另一端,日复一日地拉着枯燥的音阶,指尖磨出薄茧,只为靠近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