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编曲-《【王俊凯】玫瑰与E弦》

  姜时愿忍不住微笑,回复道:“吹干了。你快休息吧,明天不是还要拍戏吗?”

  王俊凯的回复带着浓浓的倦意,声音轻得像是梦呓:“嗯...晚安岁岁...”语音戛然而止,显然是又睡过去了。

  姜时愿看着对话框里那条戛然而止的语音消息,指尖轻轻摩挲着手机边缘。窗外,重庆的夜色温柔地笼罩着山城,她将手机放在床头,轻轻关上台灯。

  黑暗中,王俊凯那句带着浓浓睡意的“晚安岁岁”仿佛还在耳边萦绕。睡意渐渐袭来,她最后看了眼手机屏幕,微弱的光亮映出她唇边浅浅的笑意。

  明天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会有新的琴声,新的阳光,和那些藏在心底、尚未说出口的期待。

  九月,姜时愿婉拒了父母送机的提议,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中,空乘人员全程戴着口罩,机舱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乘客们默契地保持着距离。

  校园里的变化显而易见,走廊上贴着间隔一米的标识,琴房门把手上挂着“已消毒”的牌子,往日热闹的休息区现在空无一人。核酸检测点排着稀疏的队伍,每个人都安静地保持距离。

  回到宿舍,她按照父亲教的方法,用酒精湿巾仔细擦拭了行李箱和琴盒。收拾完行李,天色已晚。

  新的学期,茱莉亚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每个学生每天都要提交健康报告,琴房使用后必须紫外线消毒一小时,合奏课改成了线上进行。

  这天,姜时愿刚结束上午的弦乐四重奏排练,手机屏幕亮起王源的消息。她擦了擦琴弦上的松香,点开语音:

  “岁岁!我昨天刚回波士顿,这周末有空吗?”王源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背景音里还有钢琴试音的声响,“我最近写了首新歌,想加点小提琴部分,你能不能……”

  她看了看课表,回复道:“周六下午可以,林肯中心附近有家意大利餐厅不错。”想了想又补充,“要不你把谱子先发给我看看?”

  消息刚发出去,王源就甩过来一个pdF文件。

  姜时愿点开,谱面上满是修改痕迹。她随手在书桌上摊开谱纸,铅笔在几个小节上做着标记。

  周六的纽约阳光正好,姜时愿戴着口罩站在餐厅门口,远远看见王源穿着宽松的卫衣向她招手。他头发比上次见面时长了不少,在脑后扎了个小揪,阳光下笑得眼睛弯成月牙。

  “等很久了?”王源小跑过来,手里还提着个琴盒,“我特意把吉他带来了。”

  餐厅里人不多,他们选了靠窗的位置。服务生送上菜单后,王源迫不及待地掏出平板电脑:“这段副歌我想加小提琴,但总觉得差点意思……”

  姜时愿接过平板,指尖在屏幕上划动。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谱面上,她突然抬头:“这里如果用双音会不会更好?”说着哼出一段旋律。

  “就是这个感觉!”王源眼睛一亮,从琴盒里取出吉他试弹起来。周围的客人纷纷侧目,他却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音乐里。

  服务生来上菜时,两人还沉浸在讨论中。姜时愿的叉子悬在半空,突然想到什么:“如果用泛音过渡呢?”她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自己录制的demo。

  王源放下吉他,凑近手机仔细听着,眼睛越来越亮:“完美!就是这个感觉!”他拿起手机在上面飞速记下灵感,“岁岁,你简直是我的救星。”

  服务生将冒着热气的意大利面放在两人中间,浓郁的番茄香气弥漫开来。王源这才意识到什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抱歉,一聊音乐就忘了吃饭。”

  姜时愿摇摇头,将平板电脑放到一旁:“没事,我也经常这样。”她卷起一叉面条,“对了,你最近在伯克利还顺利吗?”

  王源喝了口柠檬水:“还行,就是作业多得要命。”他做了个夸张的表情,“昨天刚熬到凌晨三点写完编曲作业。”

  姜时愿笑着点点头:“茱莉亚的作业也不轻松。”她指了指自己的黑眼圈,“上周为了准备期中演奏,我练琴练到手指抽筋。”

  王源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一个U盘:“对了,这是我最近在做的编曲项目,你有空帮我听听小提琴部分怎么处理比较好?”

  “没问题。”姜时愿接过U盘,放进琴盒的侧袋里,“不过要等我下周考完试。”

  “我已经做好决定了,”王源笑着抬起头,眼睛在阳光下亮得惊人,“等我学成回国就办一次巡演,一场属于我和粉丝的狂欢。”

  “到时候岁岁你要来当我的小提琴手啊。”他笑着看向姜时愿。

  姜时愿看着他眼里的期待,“当然,我们是朋友啊。”

  姜时愿的回答让王源的笑容更加灿烂,他举起柠檬水杯,在阳光下折射出晶莹的光泽:“那就这么约定了!”

  杯壁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为这个约定盖下印章。

  两人边吃边聊,从古典乐到流行编曲,从学校的趣事到最近的演出。阳光渐渐西斜,在餐桌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时间过得真快。”王源看了看手表,“我待会还得赶回波士顿,晚上还有排练。”

  姜时愿擦擦嘴角:“我送你到地铁站吧,正好顺路回学校。”

  结账时,王源抢着付了钱:“就当是编曲咨询费了。”他调皮地眨眨眼,“下次来波士顿,我带你吃最正宗的海鲜。”

  姜时愿看着王源孩子气的笑容,不由想起多年前在重庆音乐教室初遇时,那时的他就是这样,指着她琴盒上的熊猫贴纸就自来熟地夸好看,眼睛亮晶晶的。

  她微微摇摇头,果然不管多久王源总是这么带着少年气。

  “笑什么?”王源歪着头看她,阳光在他发梢跳跃。

  “没什么,”姜时愿把琴盒往肩上提了提,“就是觉得你一点都没变。”

  “那当然!”王源得意地扬起下巴,“我这叫永葆青春。”他转身推开餐厅的玻璃门,门上的风铃叮当作响,“走吧,去地铁站。”

  纽约的午后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王源边走边哼着刚才讨论的旋律,时不时停下来比划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