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渊化龙之后,并未急于彰显其万龙之尊的威仪,反而随着苏浅与逸尘,愈发沉静下来。三人依旧如同过往 years 一般,游历于山河之间,只是足迹更多地踏入了那滚滚红尘,凡俗烟火之地。
这一日,他们来到了江南水乡。
时值梅雨季节,细雨如酥沾衣不湿。三人撑着寻常的油纸伞,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两岸白墙黛瓦,偶有炊烟袅袅,夹杂着吴侬软语的叫卖声,与修真界的云海仙山、杀伐争斗恍如两个世界。
他们在一座临河的茶楼二楼坐下,点了一壶清茶,几样点心窗外,乌篷船咿呀划过,船娘清亮的歌声随着水波荡漾开来。
“修行数百载,似乎很久没有这般……静下心来,看一场雨了。”逸尘为苏浅斟上一杯茶,语气中带着一丝难得的闲适。
苏浅接过茶杯,目光却落在窗外石桥上的一幕。一位白发老妪,正颤巍巍地将一朵新采的栀子花,簪在身边瞌睡的老翁鬓边,老翁惊醒,无奈地笑了笑,满是皱纹的手却紧紧握住了老妪的手。没有灵力波动,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相濡以沫的温情,在细雨中静静流淌。
她心中某处,仿佛被轻轻触动。
修行之路逆天争命,求的是长生,是力量是超脱。可若超脱的尽头是孤寂的永恒,那这沿途的烟火人间,这短暂的相守又算什么?
她的道究竟是什么?
是《九天玄脉真经》中正平和的根基?是《天龙八部》破碎虚空的极致?是四大薪火焚尽万物的威能?还是逆天而行,守护身后一切的决绝?
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完全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今日恰是凡间的七夕佳节。河面上飘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如同星河坠落人间,少男少女们携手放灯,祈求姻缘,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甜蜜。
苏浅与逸尘也随着人流,来到一座拱桥之上。桥下灯影摇曳,水面流光溢彩。
逸尘看着苏浅在灯火映照下愈发清丽的侧颜,心中微动。他自怀中取出一物,并非什么神材炼制的法宝,而是一支通体温润、簪头雕刻着并蒂莲纹的青玉发簪。这玉簪看似普通,却是他采集晨曦第一缕紫气,融合自身丹火,于月圆之夜精心打磨而成,蕴养已久。
“浅浅,他轻声唤道,这个称呼比往常更多了几分亲昵与郑重,“此簪虽凡物,却是我一点心意。”
他没有询问没有誓言,只是轻轻抬手,将苏浅发间那支用了许久的桃木簪取下,换上了这支青玉簪。动作自然仿佛本该如此。
玉簪入手微凉,随即传来逸尘掌心熟悉的温度。苏浅微微一怔,抬眼对上他深邃而温柔的目光。周围是喧嚣的人声,绚烂的灯火,但他的眼中只有她一人。
没有惊天动地的仪式,没有八方来贺的盛况,在这凡俗的七夕之夜,在万千花灯的见证下,一支玉簪一个眼神,便已定下三生之约。
苏浅没有闪避,也没有多言,只是唇角微微扬起一抹清浅却无比真实的笑容,任由那支青玉簪固定住她的发丝。她伸手,主动握住了逸尘的手。
十指相扣的瞬间,她脑海中纷杂的念头骤然清明。
长生是道力量是道,超脱是道。
但守护亦是道。
羁绊亦是道。
这红尘俗世中的点滴温暖,这携手并肩的无声承诺,同样是构成她大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的道,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冰冷的规则与力量。它是复杂的,是温暖的,是包容的。它始于微末时的不甘,承于师徒间的恩义,绽于逆天时的决绝,而最终将归于这守望与相伴的永恒。
逆天,不是为了取代天道,成为新的冰冷规则;而是为了打破枷锁,让这烟火人间,能让更多人在意的人,得以自由地呼吸,长久地相伴。
一念通达道心圆融。
苏浅周身气息并无暴涨,反而愈发内敛深沉,仿佛与这江南烟雨、这万家灯火融为了一体。她丹田之内,那盏由四大薪火凝聚的天地心灯雏形,灯焰似乎更加稳定,光芒也更加柔和温暖了几分。一直温养在一旁的、属于墨临渊的那缕本源,也似乎在这份圆满道心的滋养下,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涟漪。
“我明白了。”苏浅望着桥下流淌的灯河,声音轻缓却带着一种勘破迷雾后的坚定,“我的道,便在此处。在需要我守护的人间,在值得我相伴的故人身边。超脱与否,飞升与否已不重要。”
逸尘紧了紧相握的手,笑容温润你在何处我的丹道便在何处。”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细雨依旧灯火阑珊。他们携手走下拱桥,融入那熙攘的人群,身影渐渐模糊,仿佛本就是这红尘画卷中最自然的一笔。
青渊化作一个普通青年模样,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看着前方并肩而行的两道身影,威严的龙目中,也流露出温和的笑意。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大道至简莫过于此。
        这一日,他们来到了江南水乡。
时值梅雨季节,细雨如酥沾衣不湿。三人撑着寻常的油纸伞,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两岸白墙黛瓦,偶有炊烟袅袅,夹杂着吴侬软语的叫卖声,与修真界的云海仙山、杀伐争斗恍如两个世界。
他们在一座临河的茶楼二楼坐下,点了一壶清茶,几样点心窗外,乌篷船咿呀划过,船娘清亮的歌声随着水波荡漾开来。
“修行数百载,似乎很久没有这般……静下心来,看一场雨了。”逸尘为苏浅斟上一杯茶,语气中带着一丝难得的闲适。
苏浅接过茶杯,目光却落在窗外石桥上的一幕。一位白发老妪,正颤巍巍地将一朵新采的栀子花,簪在身边瞌睡的老翁鬓边,老翁惊醒,无奈地笑了笑,满是皱纹的手却紧紧握住了老妪的手。没有灵力波动,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相濡以沫的温情,在细雨中静静流淌。
她心中某处,仿佛被轻轻触动。
修行之路逆天争命,求的是长生,是力量是超脱。可若超脱的尽头是孤寂的永恒,那这沿途的烟火人间,这短暂的相守又算什么?
她的道究竟是什么?
是《九天玄脉真经》中正平和的根基?是《天龙八部》破碎虚空的极致?是四大薪火焚尽万物的威能?还是逆天而行,守护身后一切的决绝?
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完全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今日恰是凡间的七夕佳节。河面上飘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如同星河坠落人间,少男少女们携手放灯,祈求姻缘,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甜蜜。
苏浅与逸尘也随着人流,来到一座拱桥之上。桥下灯影摇曳,水面流光溢彩。
逸尘看着苏浅在灯火映照下愈发清丽的侧颜,心中微动。他自怀中取出一物,并非什么神材炼制的法宝,而是一支通体温润、簪头雕刻着并蒂莲纹的青玉发簪。这玉簪看似普通,却是他采集晨曦第一缕紫气,融合自身丹火,于月圆之夜精心打磨而成,蕴养已久。
“浅浅,他轻声唤道,这个称呼比往常更多了几分亲昵与郑重,“此簪虽凡物,却是我一点心意。”
他没有询问没有誓言,只是轻轻抬手,将苏浅发间那支用了许久的桃木簪取下,换上了这支青玉簪。动作自然仿佛本该如此。
玉簪入手微凉,随即传来逸尘掌心熟悉的温度。苏浅微微一怔,抬眼对上他深邃而温柔的目光。周围是喧嚣的人声,绚烂的灯火,但他的眼中只有她一人。
没有惊天动地的仪式,没有八方来贺的盛况,在这凡俗的七夕之夜,在万千花灯的见证下,一支玉簪一个眼神,便已定下三生之约。
苏浅没有闪避,也没有多言,只是唇角微微扬起一抹清浅却无比真实的笑容,任由那支青玉簪固定住她的发丝。她伸手,主动握住了逸尘的手。
十指相扣的瞬间,她脑海中纷杂的念头骤然清明。
长生是道力量是道,超脱是道。
但守护亦是道。
羁绊亦是道。
这红尘俗世中的点滴温暖,这携手并肩的无声承诺,同样是构成她大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的道,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冰冷的规则与力量。它是复杂的,是温暖的,是包容的。它始于微末时的不甘,承于师徒间的恩义,绽于逆天时的决绝,而最终将归于这守望与相伴的永恒。
逆天,不是为了取代天道,成为新的冰冷规则;而是为了打破枷锁,让这烟火人间,能让更多人在意的人,得以自由地呼吸,长久地相伴。
一念通达道心圆融。
苏浅周身气息并无暴涨,反而愈发内敛深沉,仿佛与这江南烟雨、这万家灯火融为了一体。她丹田之内,那盏由四大薪火凝聚的天地心灯雏形,灯焰似乎更加稳定,光芒也更加柔和温暖了几分。一直温养在一旁的、属于墨临渊的那缕本源,也似乎在这份圆满道心的滋养下,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涟漪。
“我明白了。”苏浅望着桥下流淌的灯河,声音轻缓却带着一种勘破迷雾后的坚定,“我的道,便在此处。在需要我守护的人间,在值得我相伴的故人身边。超脱与否,飞升与否已不重要。”
逸尘紧了紧相握的手,笑容温润你在何处我的丹道便在何处。”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细雨依旧灯火阑珊。他们携手走下拱桥,融入那熙攘的人群,身影渐渐模糊,仿佛本就是这红尘画卷中最自然的一笔。
青渊化作一个普通青年模样,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看着前方并肩而行的两道身影,威严的龙目中,也流露出温和的笑意。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大道至简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