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直面归墟道火初燃-《玄脉师徒劫》

  晨光并未能真正驱散玄真殿周遭的压抑,反而像是给这片沉重的空域蒙上了一层悲壮的滤镜。苏浅那句“去见清道夫”的余音仿佛还在殿柱间缭绕,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没有冗长的告别,没有慷慨的誓师。到了他们这个层次,到了面对“熵”这种存在的时刻,一切形式都显得苍白。真正的准备,在于心境的调整,在于将自身状态提升至最巅峰。

  苏浅最后看了一眼掌心,那枚与龙渊界生死相连、如今愈发清晰的界主印记,随后将其紧握。她转身,目光与青渊、逸尘墨临渊对视。

  无需言语,千年的相伴与生死与共,早已让他们的意志融为一体。

  “走。”

  一字落下,苏浅率先一步踏出玄真殿。她并未撕裂空间进行跳跃,而是身形化作一道无形的流光,融入了神界基础的法则脉络之中,循着柳知玄玉简中提供的、以及她自身混沌神火对“归寂”气息的独特感应,向着那冥冥中的目的地而去。

  青渊发出一声低沉的龙吟,万丈龙躯收缩,化作一道青色电光紧随其后,时空之力在其周身微微扭曲,抹去了一切追踪的痕迹。

  逸尘深吸一口气,混沌阵心悬浮于顶,洒落朦胧清辉,将他与墨临渊的残魂一同笼罩,下一刻,便如清风般消散在原地,以无阵之道契合虚空,无声追随。

  墨临渊的残魂在清辉中回头,最后望了一眼这纷扰的神界天庭,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追忆与释然,随即彻底隐没

  他们的行程并非一帆风顺。越是靠近“归寂之殿”可能的所在区域,周遭的宇宙环境便越发诡异。

  原本璀璨的星河逐渐变得稀疏,星辰的光芒黯淡,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吸走了精华。虚空中开始弥漫起一股若有若无的“衰败”气息,并非污秽,而是一种万物走向终结、失去所有活力与可能性的“死寂”。

  偶尔能见到一些漂浮的星辰残骸,它们并非被暴力击碎,而是如同风化了亿万年的枯骨,结构完整,却毫无生机,轻轻一触便会化作宇宙尘埃。

  这里,是神界的光辉也难以照耀的边缘,是生命与文明的禁区。

  “好浓郁的‘终末’道韵……”逸尘以神念传音,语气凝重。他的无阵之道在此地受到了极大的压制,仿佛所有的法则都在趋向一种“沉寂”的结局。

  “这便是‘熵’之力场的外围。”青渊龙目锐利,时空之力在这里也变得滞涩,“它在无时无刻地抽取着范围内的所有能量与生机,反哺神界,或者说……维持着某种平衡。”

  苏浅沉默地感受着这一切。她的混沌神体在此地反而有种异样的“活跃”,并非舒适,而是一种遇到了同等级对立力量的本能反应。混沌包容万物,自然也包容“终结”。但她的道,她的心,拒绝被这种纯粹的“寂灭”所同化。

  不知穿梭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百年。在一片连最基本的光子似乎都陷入停滞的绝对黑暗虚空之前,四人停了下来。

  眼前,并非预想中巍峨狰狞的魔殿,也没有重兵把守。

  那是一座……无法用言语形容其万一的“存在”。

  它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不断向内坍缩的“虚无之洞”,轮廓模糊不定,仿佛由无数世界寂灭时最后的悲鸣与残骸凝结而成。它没有光芒,却比最深沉的黑暗更令人心悸;它没有声音,却仿佛有亿万万灵魂在其中无声嘶吼。

  它就在那里,静静地悬浮着,吞噬着一切靠近的光、热、能量、法则,甚至是……时间与希望。

  仅仅是凝视着它,就让人感到一种源自生命本能的恐惧与绝望,仿佛自身存在的意义都在被其否定、消解。

  这就是“归寂之殿”。古神“熵”的意志显化,执行宇宙清理计划的终极工具。

  在它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

  逸尘的脸色有些发白,青渊的龙躯微微紧绷,连墨临渊的残魂都泛起剧烈的涟漪。

  苏浅静静地凝视着那座“归寂之殿”,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她没有恐惧,没有愤怒,甚至没有悲伤。

  有的,只是一种极致的平静,以及在那平静之下,如同地火般奔涌的决意。

  她缓缓抬起手,指尖之上,“噗”的一声,一缕微弱的、却异常纯粹的混沌神火点燃了。

  这火焰在这绝对的黑暗与死寂中,是如此渺小,仿佛下一刻就会被吞噬。

  但它顽强地燃烧着,跳动着,散发着一丝微弱却不容忽视的温暖与光芒。

  如同在无垠寒夜中,一支不肯熄灭的蜡烛。

  “我们到了。”

  苏浅轻声说道,目光越过那令人绝望的归寂之殿,仿佛看到了其深处,那个秉持着冰冷逻辑、执掌终焉的古老意志。

  她的道火,已为此地,带来了第一缕不同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