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的硝烟还未散尽,紫宸殿内的烛火却已燃得只剩半寸。萧夭坐在内殿的门槛上,手里攥着一块染血的银甲碎片——那是沈砚的甲胄碎片,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黑气,她用硫磺水浸泡了半个时辰,才勉强驱散了阴气,却依旧不敢用力触碰,仿佛一用力,就会惊扰了沉睡的沈砚。
殿内传来细微的响动,萧夭抬头望去,只见静太妃被绑在殿中央的盘龙柱上,黑色的咒纹缠绕着她的四肢,像毒蛇一样钻进她的皮肤里。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双眼紧闭,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偶尔会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显然是被咒术折磨得痛苦不堪。
萧逸辰站在静太妃身边,手中拿着一张泛黄的咒符,正试图用符光驱散她身上的咒纹。可符光刚触碰到咒纹,就被黑气吞噬,静太妃的身体猛地一颤,嘴角溢出一丝黑血,看得萧夭心头发紧。
“爹,怎么样了?”萧夭站起身,走到萧逸辰身边,声音带着一丝急切,“静太妃的咒术能解开吗?镇国符阵还需要她来催动。”
萧逸辰摇了摇头,将咒符收起来,叹了口气:“墨先生的咒术是‘噬魂咒’,需要用活人魂魄作为引,静太妃体内被种下了那名孩童魂魄的一缕残魂,只要残魂不除,咒术就解不开。可那残魂与静太妃的魂魄已经缠在了一起,强行剥离,只会让两人同时魂飞魄散。”
萧夭的心沉了下去。她看着静太妃,想起了那道在墨先生桃木剑上哭喊的孩童魂魄——那是静太妃的儿子,是她在这世上唯一的牵挂。如果强行解开咒术,静太妃和她的儿子都会死;可如果不解开,镇国符阵就无法催动,三日之后,墨先生带着百万阴兵前来,皇城依旧难逃覆灭的命运。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萧夭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静太妃受苦,也不能让皇城毁在墨先生手里。”
萧逸辰没有说话,只是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可皇城的上空依旧被一层淡淡的黑气笼罩,像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远处传来禁军清理战场的声音,偶尔能听到压抑的哭声,那是失去亲人的百姓在哀悼。
就在这时,静太妃突然睁开了眼睛。她的眼神不再是之前的迷茫,而是带着一丝清明,她看着萧夭和萧逸辰,声音微弱却坚定:“萧将军……萧小姐……我知道……解咒的办法……”
萧夭和萧逸辰同时回头,眼中满是惊讶。萧夭急忙走到静太妃身边,蹲下身:“太妃娘娘,您说什么?您知道解咒的办法?”
静太妃点了点头,眼泪再次流了下来:“墨先生……他在我耳边说过……噬魂咒的弱点……就是‘血亲之血’……只要用我的精血……引出我儿子魂魄里的善念……就能暂时压制咒术……虽然不能彻底解开……却能让我暂时恢复神智……催动镇国符阵……”
“不行!”萧夭立刻拒绝,“精血对身体损伤极大,您现在身体这么虚弱,要是再损耗精血,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静太妃摇了摇头,眼神却异常坚定:“萧小姐,我已经没有退路了。我的儿子被墨先生残害,我爱的男人早已离世,我在这世上,早已没有了牵挂。如果能用我的性命,守住皇城,守住这万千百姓,能为我的儿子报仇,我死而无憾!”
她看着萧夭,眼中满是恳求:“萧小姐,我知道你有办法引出我儿子的善念。之前你教我的‘解咒咒文’,我一直记着……你帮帮我,好不好?就当是为了沈大人,为了那些战死的禁军,为了皇城的百姓……”
萧夭看着静太妃的眼睛,那里面充满了决绝和勇气,让她无法拒绝。她想起了沈砚临死前的眼神,想起了那些为了守护皇城而死去的人……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太妃娘娘,我帮您。但您放心,我不会让您有事的,我会用最好的丹药护住您的心脉,只要能催动镇国符阵,我们就有希望打败墨先生!”
萧逸辰也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玉瓶,递给萧夭:“这里面是‘护心丹’,是太医院秘制的丹药,能暂时护住心脉,减少精血损耗。夭儿,你先给太妃娘娘服下,我去准备解咒用的法器。”
萧夭接过小玉瓶,小心翼翼地将丹药喂进静太妃嘴里。静太妃服下丹药后,脸色稍微好了一些,她闭上眼睛,开始默念萧夭之前教她的“解咒咒文”:“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随着咒文的念出,静太妃身上的咒纹开始微微闪烁,黑色的雾气渐渐变得稀薄。萧夭从药箱里掏出一把银刀,在自己的指尖划了一道小口,将鲜血滴在静太妃的眉心——这是“引魂血”,能引出静太妃体内孩童魂魄的善念。
鲜血滴在静太妃眉心的瞬间,一道微弱的金光从她眉心散发出来,顺着咒纹蔓延。静太妃身上的黑气越来越淡,她的身体开始轻轻颤抖,口中喃喃自语:“孩儿……娘来救你了……你别怕……娘不会让你再受折磨了……”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萧逸辰脸色一变,快步走到窗边,只见远处的淮南王府方向,一团浓黑的雾气再次升起,比之前更浓,更邪性,雾气中央,炼魂炉的轮廓隐约可见,炉口冒着黑色的浓烟,浓烟中传来无数道魂魄的惨叫声,让人头皮发麻。
“不好!墨先生提前来了!”萧逸辰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他还带着炼魂炉!夭儿,快加快解咒速度,我去外面抵挡!”
萧夭点了点头,手中的银刀再次划向静太妃的指尖——这次是要取静太妃的精血。银刀划过指尖,一滴鲜红的精血滴落在地上,瞬间化作一道金光,朝着殿外飞去。静太妃的身体猛地一颤,脸色变得更加苍白,却依旧坚持着默念咒文。
“孩儿……快回来……娘在这里……”静太妃的声音带着哭腔,眼中满是泪水,“娘知道你很痛苦,娘这就来救你……”
随着精血的飞出,殿外突然传来一道孩童的哭声,正是那道被墨先生炼制成器灵的魂魄!萧夭心中一喜——精血起效了,孩童的善念被引出来了!
可就在这时,殿外传来萧逸辰的怒喝声:“墨贼,休要放肆!”
萧夭急忙走到窗边,只见墨先生站在炼魂炉前,手中的桃木剑指着萧逸辰,剑身上的孩童魂魄虚影正在剧烈挣扎,显然是被精血引动,想要挣脱墨先生的控制。墨先生的脸色铁青,眼中满是暴怒:“萧逸辰,你竟敢坏我的好事!静太妃那个贱人,竟敢用精血引动魂魄,我看你们是找死!”
墨先生说着,桃木剑猛地一挥,一道黑色的剑气朝着萧逸辰劈去。萧逸辰举起长枪,挡住了剑气,却被剑气的冲击力震得后退了几步,嘴角溢出一丝鲜血。炼魂炉的炉口突然暴涨,黑色的浓烟化作无数道锁链,朝着紫宸殿的方向飞来——显然是要捕捉静太妃和孩童的魂魄!
“夭儿,快带太妃娘娘催动镇国符阵!”萧逸辰大喊着,再次举起长枪,朝着墨先生冲去,“我来挡住炼魂炉的锁链!”
萧夭没有犹豫,扶起静太妃,快步朝着紫宸殿的祭坛走去。镇国符阵的祭坛在殿内的最深处,上面刻满了金色的符纹,中间放着一块巨大的玉佩——那是催动符阵的关键,需要皇室血脉的精血才能激活。
可就在静太妃即将触碰玉佩时,墨先生突然绕过萧逸辰,化作一道黑气冲破殿门,桃木剑直刺静太妃心口:“贱人!敢毁我大事,先死!”
萧夭瞳孔骤缩,想挡在静太妃身前,却被墨先生周身的黑气震得气血翻涌。危急关头,她突然想起母亲消散前塞给她的那枚玄门玉佩——玉佩是暖玉质地,上面刻着繁复的“镇邪纹”,母亲当时攥着她的手,气息微弱却字字清晰:“夭儿,这是你表舅公纪逸风的信物,他是玄门高人,若将来遇邪祟难敌,就咬破舌尖,用你的血催动玉佩,他定会来救你……”
萧夭猛地攥紧胸口的玉佩,指尖传来熟悉的温润触感,仿佛母亲的温度还残留在上面。她毫不犹豫地咬破舌尖,腥甜的精血喷在玉佩上,嘶声喊道:“母亲表亲,玄门前辈!皇城遭劫,邪祟作乱,求您现身相助!”
精血触到玉佩的瞬间,玉佩发出一道幽蓝的玄光,直冲殿外天际,像一颗划破阴霾的流星。墨先生的桃木剑已近在静太妃咫尺,却突然被一道凭空出现的黄符挡住,符纸爆发出的金光将黑气灼烧得“滋滋”作响,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气味。
“墨贼,敢动我表侄女和皇室亲眷,你活腻了?”
一道清冽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只见一名身着玄色道袍、手持桃木剑的男子踏光而来,剑穗上挂着的玉佩与萧夭胸口的样式一模一样,只是尺寸更大些。他眉眼间与萧夭母亲有三分相似,鼻梁高挺,下颌线条利落,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玄门清气,正是萧夭母亲的表兄、玄门中人纪逸风。
纪逸风落地时,目光先落在萧夭脸上,又扫过她胸口的玉佩,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那是三十年前的记忆了,彼时他还是个刚出师门的年轻道士,常去萧夭母亲家中做客。萧夭母亲那时还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少女,总追在他身后喊“逸风表哥”,拿着自己画的歪扭符纸问他“能不能镇邪”。有一次他要去追查一只作祟的狐妖,萧夭母亲偷偷塞给他一袋自己做的桂花糕,还把父亲留给她的护身玉佩分了一半,说“表哥带着,能平安回来”。临走前,她红着眼眶拜托他:“表哥,将来我若有了孩子,你一定要帮我照拂她,别让她受邪祟欺负。”
“表舅公……”萧夭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她看着纪逸风,眼中满是感激与依赖。
纪逸风回过神,收起思绪,桃木剑已朝着墨先生刺去,剑身上的玄光直接斩断了墨先生引动的炼魂锁链:“我奉师门之命追查炼魂炉三年,半年前感应到你母亲留下的玉佩气息异常,便顺着线索往皇城来,若不是你及时催动血脉之力,我还真要错过这场对决!”
墨先生脸色骤变,他没想到萧夭竟有玄门背景,更没想到这玄门人的术法如此凌厉——萧逸风的桃木剑上涂了玄门秘制的“驱邪膏”,每一次刺出都带着灼热的清气,黑气一触即溃。他试图催动黑气反扑,却被纪逸风甩出的“锁邪符”缠住四肢,符纸贴在皮肤上,像烧红的烙铁一样烫。
“太妃娘娘,快催动符阵!”萧夭趁机扶着静太妃走到祭坛前,静太妃立刻将指尖精血滴在玉佩上。玉佩瞬间爆发出万丈金光,顺着符纹蔓延至整个皇城,天空中的黑气被金光驱散,炼魂炉的黑烟也开始消散,炉内传来无数魂魄的欢呼声。
墨先生见大势已去,想要化作黑气逃窜,却被纪逸风甩出的玄铁锁链缠住脚踝。萧逸辰也趁机冲了回来,长枪直指墨先生心口:“墨贼,今日你插翅难飞!”
“噗嗤”一声,长枪刺穿墨先生的心脏,他口中喷出黑血,身体在金光与清气的双重灼烧下,渐渐化作一滩黑灰。随着墨先生的死亡,炼魂炉“轰隆”一声彻底崩塌,炉内的魂魄化作点点金光飞向天际,像是夜空中的星辰。
静太妃因精血损耗过度陷入昏迷,却在晕倒前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她不仅守住了皇城,还救回了儿子的魂魄。纪逸风走上前,从怀中掏出一枚“养魂丹”,递给萧夭:“给她服下,能护住她残存的魂魄,不出半月就能醒来。”
萧夭接过丹药,小心翼翼地喂进静太妃嘴里,又看向纪逸风,轻声问:“表舅公,你当年……和我母亲很熟吗?”
纪逸风看着她,眼中露出温和的笑意,伸手拂去她肩上的灰尘:“你母亲当年啊,胆子小却心善,第一次见我画符,吓得躲在门后,却还不忘给我递茶水。她总说,想跟着我学玄术,保护身边的人……如今,你做到了。”
天边的太阳终于冲破云层,金色的阳光洒在紫宸殿的琉璃瓦上,驱散了所有阴霾。萧夭握着沈砚的银甲碎片,站在父亲和表舅公身边,望着重建中的皇城,心中一片澄澈——她不仅守住了皇城,也守住了母亲的期望,更守住了那些为正义牺牲的人留下的信念
殿内传来细微的响动,萧夭抬头望去,只见静太妃被绑在殿中央的盘龙柱上,黑色的咒纹缠绕着她的四肢,像毒蛇一样钻进她的皮肤里。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双眼紧闭,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偶尔会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显然是被咒术折磨得痛苦不堪。
萧逸辰站在静太妃身边,手中拿着一张泛黄的咒符,正试图用符光驱散她身上的咒纹。可符光刚触碰到咒纹,就被黑气吞噬,静太妃的身体猛地一颤,嘴角溢出一丝黑血,看得萧夭心头发紧。
“爹,怎么样了?”萧夭站起身,走到萧逸辰身边,声音带着一丝急切,“静太妃的咒术能解开吗?镇国符阵还需要她来催动。”
萧逸辰摇了摇头,将咒符收起来,叹了口气:“墨先生的咒术是‘噬魂咒’,需要用活人魂魄作为引,静太妃体内被种下了那名孩童魂魄的一缕残魂,只要残魂不除,咒术就解不开。可那残魂与静太妃的魂魄已经缠在了一起,强行剥离,只会让两人同时魂飞魄散。”
萧夭的心沉了下去。她看着静太妃,想起了那道在墨先生桃木剑上哭喊的孩童魂魄——那是静太妃的儿子,是她在这世上唯一的牵挂。如果强行解开咒术,静太妃和她的儿子都会死;可如果不解开,镇国符阵就无法催动,三日之后,墨先生带着百万阴兵前来,皇城依旧难逃覆灭的命运。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萧夭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静太妃受苦,也不能让皇城毁在墨先生手里。”
萧逸辰没有说话,只是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可皇城的上空依旧被一层淡淡的黑气笼罩,像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远处传来禁军清理战场的声音,偶尔能听到压抑的哭声,那是失去亲人的百姓在哀悼。
就在这时,静太妃突然睁开了眼睛。她的眼神不再是之前的迷茫,而是带着一丝清明,她看着萧夭和萧逸辰,声音微弱却坚定:“萧将军……萧小姐……我知道……解咒的办法……”
萧夭和萧逸辰同时回头,眼中满是惊讶。萧夭急忙走到静太妃身边,蹲下身:“太妃娘娘,您说什么?您知道解咒的办法?”
静太妃点了点头,眼泪再次流了下来:“墨先生……他在我耳边说过……噬魂咒的弱点……就是‘血亲之血’……只要用我的精血……引出我儿子魂魄里的善念……就能暂时压制咒术……虽然不能彻底解开……却能让我暂时恢复神智……催动镇国符阵……”
“不行!”萧夭立刻拒绝,“精血对身体损伤极大,您现在身体这么虚弱,要是再损耗精血,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静太妃摇了摇头,眼神却异常坚定:“萧小姐,我已经没有退路了。我的儿子被墨先生残害,我爱的男人早已离世,我在这世上,早已没有了牵挂。如果能用我的性命,守住皇城,守住这万千百姓,能为我的儿子报仇,我死而无憾!”
她看着萧夭,眼中满是恳求:“萧小姐,我知道你有办法引出我儿子的善念。之前你教我的‘解咒咒文’,我一直记着……你帮帮我,好不好?就当是为了沈大人,为了那些战死的禁军,为了皇城的百姓……”
萧夭看着静太妃的眼睛,那里面充满了决绝和勇气,让她无法拒绝。她想起了沈砚临死前的眼神,想起了那些为了守护皇城而死去的人……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太妃娘娘,我帮您。但您放心,我不会让您有事的,我会用最好的丹药护住您的心脉,只要能催动镇国符阵,我们就有希望打败墨先生!”
萧逸辰也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玉瓶,递给萧夭:“这里面是‘护心丹’,是太医院秘制的丹药,能暂时护住心脉,减少精血损耗。夭儿,你先给太妃娘娘服下,我去准备解咒用的法器。”
萧夭接过小玉瓶,小心翼翼地将丹药喂进静太妃嘴里。静太妃服下丹药后,脸色稍微好了一些,她闭上眼睛,开始默念萧夭之前教她的“解咒咒文”:“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随着咒文的念出,静太妃身上的咒纹开始微微闪烁,黑色的雾气渐渐变得稀薄。萧夭从药箱里掏出一把银刀,在自己的指尖划了一道小口,将鲜血滴在静太妃的眉心——这是“引魂血”,能引出静太妃体内孩童魂魄的善念。
鲜血滴在静太妃眉心的瞬间,一道微弱的金光从她眉心散发出来,顺着咒纹蔓延。静太妃身上的黑气越来越淡,她的身体开始轻轻颤抖,口中喃喃自语:“孩儿……娘来救你了……你别怕……娘不会让你再受折磨了……”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萧逸辰脸色一变,快步走到窗边,只见远处的淮南王府方向,一团浓黑的雾气再次升起,比之前更浓,更邪性,雾气中央,炼魂炉的轮廓隐约可见,炉口冒着黑色的浓烟,浓烟中传来无数道魂魄的惨叫声,让人头皮发麻。
“不好!墨先生提前来了!”萧逸辰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他还带着炼魂炉!夭儿,快加快解咒速度,我去外面抵挡!”
萧夭点了点头,手中的银刀再次划向静太妃的指尖——这次是要取静太妃的精血。银刀划过指尖,一滴鲜红的精血滴落在地上,瞬间化作一道金光,朝着殿外飞去。静太妃的身体猛地一颤,脸色变得更加苍白,却依旧坚持着默念咒文。
“孩儿……快回来……娘在这里……”静太妃的声音带着哭腔,眼中满是泪水,“娘知道你很痛苦,娘这就来救你……”
随着精血的飞出,殿外突然传来一道孩童的哭声,正是那道被墨先生炼制成器灵的魂魄!萧夭心中一喜——精血起效了,孩童的善念被引出来了!
可就在这时,殿外传来萧逸辰的怒喝声:“墨贼,休要放肆!”
萧夭急忙走到窗边,只见墨先生站在炼魂炉前,手中的桃木剑指着萧逸辰,剑身上的孩童魂魄虚影正在剧烈挣扎,显然是被精血引动,想要挣脱墨先生的控制。墨先生的脸色铁青,眼中满是暴怒:“萧逸辰,你竟敢坏我的好事!静太妃那个贱人,竟敢用精血引动魂魄,我看你们是找死!”
墨先生说着,桃木剑猛地一挥,一道黑色的剑气朝着萧逸辰劈去。萧逸辰举起长枪,挡住了剑气,却被剑气的冲击力震得后退了几步,嘴角溢出一丝鲜血。炼魂炉的炉口突然暴涨,黑色的浓烟化作无数道锁链,朝着紫宸殿的方向飞来——显然是要捕捉静太妃和孩童的魂魄!
“夭儿,快带太妃娘娘催动镇国符阵!”萧逸辰大喊着,再次举起长枪,朝着墨先生冲去,“我来挡住炼魂炉的锁链!”
萧夭没有犹豫,扶起静太妃,快步朝着紫宸殿的祭坛走去。镇国符阵的祭坛在殿内的最深处,上面刻满了金色的符纹,中间放着一块巨大的玉佩——那是催动符阵的关键,需要皇室血脉的精血才能激活。
可就在静太妃即将触碰玉佩时,墨先生突然绕过萧逸辰,化作一道黑气冲破殿门,桃木剑直刺静太妃心口:“贱人!敢毁我大事,先死!”
萧夭瞳孔骤缩,想挡在静太妃身前,却被墨先生周身的黑气震得气血翻涌。危急关头,她突然想起母亲消散前塞给她的那枚玄门玉佩——玉佩是暖玉质地,上面刻着繁复的“镇邪纹”,母亲当时攥着她的手,气息微弱却字字清晰:“夭儿,这是你表舅公纪逸风的信物,他是玄门高人,若将来遇邪祟难敌,就咬破舌尖,用你的血催动玉佩,他定会来救你……”
萧夭猛地攥紧胸口的玉佩,指尖传来熟悉的温润触感,仿佛母亲的温度还残留在上面。她毫不犹豫地咬破舌尖,腥甜的精血喷在玉佩上,嘶声喊道:“母亲表亲,玄门前辈!皇城遭劫,邪祟作乱,求您现身相助!”
精血触到玉佩的瞬间,玉佩发出一道幽蓝的玄光,直冲殿外天际,像一颗划破阴霾的流星。墨先生的桃木剑已近在静太妃咫尺,却突然被一道凭空出现的黄符挡住,符纸爆发出的金光将黑气灼烧得“滋滋”作响,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气味。
“墨贼,敢动我表侄女和皇室亲眷,你活腻了?”
一道清冽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只见一名身着玄色道袍、手持桃木剑的男子踏光而来,剑穗上挂着的玉佩与萧夭胸口的样式一模一样,只是尺寸更大些。他眉眼间与萧夭母亲有三分相似,鼻梁高挺,下颌线条利落,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玄门清气,正是萧夭母亲的表兄、玄门中人纪逸风。
纪逸风落地时,目光先落在萧夭脸上,又扫过她胸口的玉佩,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那是三十年前的记忆了,彼时他还是个刚出师门的年轻道士,常去萧夭母亲家中做客。萧夭母亲那时还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少女,总追在他身后喊“逸风表哥”,拿着自己画的歪扭符纸问他“能不能镇邪”。有一次他要去追查一只作祟的狐妖,萧夭母亲偷偷塞给他一袋自己做的桂花糕,还把父亲留给她的护身玉佩分了一半,说“表哥带着,能平安回来”。临走前,她红着眼眶拜托他:“表哥,将来我若有了孩子,你一定要帮我照拂她,别让她受邪祟欺负。”
“表舅公……”萧夭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她看着纪逸风,眼中满是感激与依赖。
纪逸风回过神,收起思绪,桃木剑已朝着墨先生刺去,剑身上的玄光直接斩断了墨先生引动的炼魂锁链:“我奉师门之命追查炼魂炉三年,半年前感应到你母亲留下的玉佩气息异常,便顺着线索往皇城来,若不是你及时催动血脉之力,我还真要错过这场对决!”
墨先生脸色骤变,他没想到萧夭竟有玄门背景,更没想到这玄门人的术法如此凌厉——萧逸风的桃木剑上涂了玄门秘制的“驱邪膏”,每一次刺出都带着灼热的清气,黑气一触即溃。他试图催动黑气反扑,却被纪逸风甩出的“锁邪符”缠住四肢,符纸贴在皮肤上,像烧红的烙铁一样烫。
“太妃娘娘,快催动符阵!”萧夭趁机扶着静太妃走到祭坛前,静太妃立刻将指尖精血滴在玉佩上。玉佩瞬间爆发出万丈金光,顺着符纹蔓延至整个皇城,天空中的黑气被金光驱散,炼魂炉的黑烟也开始消散,炉内传来无数魂魄的欢呼声。
墨先生见大势已去,想要化作黑气逃窜,却被纪逸风甩出的玄铁锁链缠住脚踝。萧逸辰也趁机冲了回来,长枪直指墨先生心口:“墨贼,今日你插翅难飞!”
“噗嗤”一声,长枪刺穿墨先生的心脏,他口中喷出黑血,身体在金光与清气的双重灼烧下,渐渐化作一滩黑灰。随着墨先生的死亡,炼魂炉“轰隆”一声彻底崩塌,炉内的魂魄化作点点金光飞向天际,像是夜空中的星辰。
静太妃因精血损耗过度陷入昏迷,却在晕倒前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她不仅守住了皇城,还救回了儿子的魂魄。纪逸风走上前,从怀中掏出一枚“养魂丹”,递给萧夭:“给她服下,能护住她残存的魂魄,不出半月就能醒来。”
萧夭接过丹药,小心翼翼地喂进静太妃嘴里,又看向纪逸风,轻声问:“表舅公,你当年……和我母亲很熟吗?”
纪逸风看着她,眼中露出温和的笑意,伸手拂去她肩上的灰尘:“你母亲当年啊,胆子小却心善,第一次见我画符,吓得躲在门后,却还不忘给我递茶水。她总说,想跟着我学玄术,保护身边的人……如今,你做到了。”
天边的太阳终于冲破云层,金色的阳光洒在紫宸殿的琉璃瓦上,驱散了所有阴霾。萧夭握着沈砚的银甲碎片,站在父亲和表舅公身边,望着重建中的皇城,心中一片澄澈——她不仅守住了皇城,也守住了母亲的期望,更守住了那些为正义牺牲的人留下的信念